APP下载

傣族民间文学中的自然观

2023-08-08王雪艳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自然观适应民间文学

王雪艳

内容摘要:在漫长的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傣民族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自然观。自然孕育了人类,是人类始祖,人们依赖它而生存,受它馈赠和庇护,对它心怀感恩;同时那些人们无法理解和认知的超能力和自然灾害又让人心生畏惧。在亲近自然的同时,人们主动地适应自然、善用自然,努力提高與自然共生的能力。尤为可贵的是,傣族先民已有保护自然、珍视自然才能与自然长久、和谐共存的意识和行动。文章以文学为视角,具体解析傣民族自然观在民间文学中的反映与传承。

关键词:傣族 自然观 民间文学 敬畏 亲近 适应 保护

各民族对自然界以及对于自然与人类关系的认识,有着各自的观点和态度。傣民族在长期与自然打交道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自然观,这在该民族的民间文学作品中有着丰富而生动的展示。

一.敬畏自然

(一)依赖自然,感恩自然

1.自然孕育了人类

“人类起源”是傣族民间文学记录和表达的一个重要主题。其中,“葫芦说”极为普遍。

在傣族的创世神话中,葫芦是化育人类的灵物。有这样两种说法,一说人是从葫芦中出来的。在荒远的古代,地上什么也没有。天神让一头母牛和一只鹞子来到地上,母牛生下了三个蛋,鹞子来孵蛋,其中一个蛋孵出了葫芦,人就是从这个葫芦中生出来的。二是,洪水泛滥时从远方冲来一个大葫芦,从葫芦中走出八个男人,仙女让其中四人变成女子与另外四个男人结为夫妻。这样来看,葫芦既是人类始祖,又是人类避水患的工具[1]。民间谚语也反复提到“仙葫芦”,如“先有仙葫芦,后有世间人”、“没有仙葫芦的籽,就不会有人类的种”、“仙葫芦炸天,诞生出人类”(传说洪水淹没大地时,天神用葫芦保住了一对兄妹的生命。洪水过后,仙葫芦自然炸开,兄妹出来后结为夫妻繁衍人类。)都表达了人来自葫芦这一观念。

此外,还有“泥土造人”说。民间故事《布桑该雅桑该》讲述,在天地开始形成的时候,地球上除了光秃秃的土地和浩浩荡荡的海水之外,没有人,没有任何生物。神仙王派布桑该、雅桑该老夫妇二神,携带着仙葫芦来到地球上,用仙葫芦子创造了日月星辰、花草树木和千万种活着的生命。又用泥巴捏造成男人和女人,让他们成为一对夫妻,赋予他们生命、灵魂与活力,让他们承受日光风雨的洗礼。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后,泥巴夫妇终于变成了活人,老夫妇二神又赋予他们语言,教他们说话、劳动、觅食,并给他们起了个特别的名字,叫做“人”,从此,地球上才开始了人类的生涯。相应的,谚语里也有“粘土捏男人,沙土造女人”的表述。

这些在民众中口耳相传流传至今的民间文学蕴含着傣族先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即人类源于自然,没有自然就没有人类。与自然间的亲缘关系使傣族先民天然地对自然充满崇敬和感恩。

2.自然养活了人类

在傣族地区有一条广为传播的谚语“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有粮才有人”。层层递进,相伴而生,把森林、水源、田地、粮食、人类之间的关系作了精练、准确而又深刻的表述。换言之,大自然是人类的衣食之源,人类须依附、依赖于自然才能生存和发展。

傣族生活地区野生动植物、菌类和昆虫等自然资源非常丰富,让栖居于这片土地上的人得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民间有大量反映傣民众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采集、渔猎的谚语,如“常吃山茅野菜,身体健康不长癌”;“左手一把蕨蕨菜,右手一篓小鱼虾”;“山中的宝任我采,水里的肉任我拿”;“雨后进山,一挑竹笋一筐菌”;“木耳香菌遍雨淋,只怕脚懒手不勤”;“一绿就是菜,一动就是肉”;“山箐边的龙爪菜,箐沟里的小鱼虾”;“傣和鱼不分家,再穷也有鱼干巴”。民间故事《难夕河》有这样的描述:姑娘们每天在森林里采集芒果、荔枝等做成蜜脯,采集“美折黎”(榕类大树)的嫩蕾和芭蕉的嫩叶制成酸菜,又到河里去捉“巴鲫”(西双版纳九龙江特产的鱼),潜入河底采集青苔制成苔饼。这一情节展现了傣民族独具特色的饮食习俗,所有的食材皆取之于自然,制作的是天然绿色保健食物。

3.自然保全了人类

自然不仅孕育、养活了人类,还是人类的庇护者。民间故事《山神树》讲到,远古时候,地上曾经发生过一次大水。当大水淹到一棵古树根时,洪水中漂来了五家傣族人和七家僾尼人。他们拉住大树伸出的十二条大树枝,爬了上去,免除了被洪水淹死的灾难。之后,大树便成了这两个民族十二户人的家,大伙靠树叶遮风挡雨,靠果子充饥养命,避免了被野兽撕吃掉的危险。许多年过去,这十二户人家不断繁衍,居住地也经历了山洞到寨子的变化。但大家都牢记着养育和保护过自己的那棵古树。尽管分散各处,傣家人和僾尼人时常欢聚树下,用食品供奉古树,把它当成消灾免难的神。那棵古树渐渐变成了山神树。子孙们上山打猎时要先到山神树前祷告,祈求打猎顺利。打猎归来又用猎物来祭祀。每逢春耕栽播季节,人们都抬着猪鸡鱼肉祭祀山神树,求山神树保人安康,保护庄稼成长。在这则故事中,山神树救助了人类,保全了人类,是人类的恩人,人们感激山神树的功德,通过祭祀祈求它的护佑。

(二)畏惧自然

人们依赖又充满敬意的自然有时又是令人心惊与畏惧的。故事《巴阿伦的传说》描述了一个庞然大物:在大地下有着无边无际的暗海,中间躺着庞然大物巴阿伦,它酣睡不醒时仍然不停地喘着粗气,巨大的躯体会随一呼一吸,产生微微的颤动,这颤动震得大地不停的抖动。当他睁开双眼时,眼皮碰着地表,大地便会随着眼皮的张合而震动。当它睡得太久了身上发疼发痒,便会翻动身子或是在地壳上摩擦借以止痒,这种时候大地就会剧烈地晃动。巴阿伦是传说酣睡在大地底下的鱼,地震就是它造成的,这反映了先民们对地震这一自然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由于原始思维还处于幼稚混沌的状态以及对自然能力缺乏理解和控制能力,人们对很多自然现象无从了解无从解释,便将其想象、理解为有一股神秘、强大的力量在主宰、操控着一切。特别是在自然灾害面前,人显得弱小而无助,因此就会理所当然地对自身无法企及的超能力心生畏惧。

二.适应自然,善用自然

在和自然共处的过程中,傣族先民学会了观察、了解各种自然物的特性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自然来改善生活,积累生存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与自然共生,适者生存的能力。

(一)就地取材,巧为炊具

傣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发现并充分利用大自然赋予的物质资源,懂得了“物尽其用”。生活于丛竹密林中,傣民族深知竹子的重要性,就如諺语所说“没在河边住过的人,不知道竹子的重要”、“山上无竹,春天也暑”、“淘金十条河,不如栽十蓬竹”。对竹子的性能有较深的了解后,民众创造性地将竹子用为炊具,制成了闻名四海的竹筒饭,这就是谚语里说的“傣家煮饭不一定用锅,傣家做菜不一定用火”,将米和水装入竹筒内架起火来烧,熟后即剥而可食,糯米香、竹香融于一体,香甜可口。竹子在傣族地区可谓就地取材,非常方便,这样的创造性运用充分体现了民众的生存智慧。

(二)适应自然,建造民居

“燕子做窝用烂泥,傣族盖房用竹子”、“竹筏不怕浪打,竹楼不怕水淹”,竹楼是傣家人对特定的地域地理环境和本民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完美适应,是喜欢水又适应水的一种表现形式。而且,傣族居住区域竹木繁茂,用竹子做建材,材料充足,取材方便,经济又环保,是对竹子的又一次智慧利用。热带亚热带坝区,常年湿热多雨,雨量较多时洪水泛滥,架空的竹楼底层利于洪水通过,从而降低了危险性,能有效保持房屋的干燥,而且无墙的设计,能避免水淹墙倒的情况发生,具有防洪抗洪的卓越功效。深山密林里猛兽横行,将房屋高高架离地面能免遭毒蛇虫兽的攻击,能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用有缝隙的竹笆做楼板和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利于通风散热,楼上前廊宽敞光线好,保证了充足的日照。[2]

生态建筑学倡导的是“以人、建筑、自然和社会的谐调发展为目标,在现有条件下,争取对自然的最优关系,利用并有节制地改造自然,顺应并保护自然生态的平衡与和谐,寻求创造适宜于人类生存与行为发展的各种生态建筑环境的有效途径与设计方法”[3]。虽然先民们尚不具备生态建筑学的意识,但傣族竹楼确实就是这样一种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竹林资源,就地取材,适应当地气候条件而建造的适宜人居住的生态建筑。

三.热爱自然,保护自然

傣族的民间故事普遍书写了人们对理想家园的憧憬和追求。《贝叶信》这样描述:青年走到了一片温暖的森林,那里有河流和湖水,有平坝和山岗,平坝上长着许多芭蕉和菠萝,山上开着各种各样的鲜花,蝴蝶纷飞,鸟儿啁啾。在《寻找金牙象的故事》里苏纳达梦见自己到了一个景色秀丽的王国,那里没有饥饿,没有贫穷,人们欢歌跳舞,到处是古老的菩提树和涓涓细流,奇花异草争妍斗艳,美丽的彩云飘浮在他的身边,数不清的珍禽异鸟围着他百啭千啼。这些故事所展现的理想家园无一不是山清水秀、树木葱茏、花草遍地、飞禽走兽跳跃、人们于其间幸福生活,人与自然交融一体,缺一不可。人们也意识到要将这理想家园变为现实,唯有珍视自然、保护自然才能与自然长久、和谐共存。

(一)保护森林资源

傣族生活地区多林木,民众对森林重要性的认识是深刻而具体的。谚语说“森林是气候的梳子,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森林是大地之肺,大地是万物之母”,人们认识到森林具有调节气候、净化环境的功能。“有森林才会有水,有水才会有田地,有田地才会有粮食,有粮食才会有人的生命”,森林关乎民族的生存与繁衍。因此,人们非常重视对森林的日常管理和保护。谚语说“一棵不治传一片,今年不防害明年”、“林中住窝鸟,林木害虫少”、“栽树几十年,火烧一时光”,提倡的就是要预防和消除森林火灾、林木病虫害、林木鸟兽害以及灾害性天气对森林的损害。此外,人们还往往通过宗教信仰和传统习惯、民间规约的手段保护原始森林,“保住龙山风水林,美景常在水常青”,龙山是傣族村寨旁的风景水源林,历来的村规村约都禁止砍伐山上的一草一木,人们常到山上祭树神,以求永保风水。“砍树不砍大青树,打鸟不打啄木鸟”、“大青树是护勐树,啄木鸟是护林鸟”,大青树在所有傣族地区都是神树,没有人敢砍,人一旦触犯大青树,非死即病。啄木鸟是益鸟,保护啄木鸟就是保护树林。保护森林还要重视对森林生态系统的营建和维护。民间有谚语“热带河谷森林密,砍了树木猴不聚”、“虎肥因有林茂密,林茂因有虎生存”、“林好鸟自投,鸟多林更稠”。这些谚语包含了非常先进的生态意识,自然万物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如果某种野生动物濒临灭绝,与之相关的生物链上的其他物种的生存状态必将受到影响;若野生动物遭到大规模的灭绝,与其相关的生物链甚至整个生态系统都会出现严重的连锁反应和灾难性后果[4]。森林是野生动物饮食、栖息、隐蔽、繁衍的场所,一旦森林遭到破坏,就会导致动物种类和数量的锐减,甚至濒临灭绝。保护森林植被就是保护野生动物,维护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毁林开荒,山秃河干”、“烧林撵麂子,麂逃人先亡”、“拦路抢劫是盗贼,偷砍树林是罪贼”。从这些谚语可看出民众对乱砍滥伐的后果认识是清醒而理智的。乱砍滥伐不仅使森林的生长量严重下降,对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对于森林资源的再生也十分不利,给森林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的挑战,人类也会失去赖以生存的家园。“栽树要栽满,砍树岔花砍”、“砍竹留根笋再发,砍山留顶山不塌”,谚语还教导人们森林采伐必须遵循科学依据与科学原则。在森林砍伐中,要考虑树木的生长周期,不能只关注短暂的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破坏了森林系统原有的循环必将导致森林资源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与自然灾害风险。[5]

(二)择时渔猎,取用有度

“劝你莫打寻食鸟,儿在巢中盼母归”、“不要在三月下河,不要在十月串姑娘”、“生火别在捂火时,下河别在三月天”,这些民间谚语以劝诫的口吻传达出先进的保护自然的观念——禁止在繁殖期间渔猎以保护生物种群的延续。“天天打鱼不晒网,不过一年无鱼吃”、“心不贪,鱼满缸;心不足,鱼灭族”,告诫人们在获取自然资源时要有克制与限度,取用有度是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鱼塘拿鱼留鱼种,留得小鱼长大鱼”,“留鱼种”、“小鱼长大鱼”,这其实包含了先进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人们利用自然资源不仅要满足当代,还要为后代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傣族及其先民生存的时代,这样的理念尚未出现,但却在具体的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强调和实践。

傣族先民们对大自然充满了复杂的感情。一方面,自然孕育了人类,是人类始祖,与人类血肉相连;人们依赖它而生存,须臾不可分,受它馈赠和庇护。人们感恩它给予的福泽,崇拜它的超能力,信服它的神性与灵性。另一方面,变幻莫测的自然现象和自然灾害也让人惧怕。人们渴望与自然保持亲密友好的关系,在人与自然共处中不断提高适应能力,获得更多的生存智慧。为能与自然长久、和谐共存,人们萌生了可贵的保护自然的意识并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身体力行。这些独具智慧的自然观,以形象直观的方式反映在本民族的民间文学里,朴素却不乏哲理性和前瞻性,是世代人民对自然的真挚抒写,也是傣民族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的独特的思想资源。

参考文献

[1]李子贤.傣族葫芦神话溯源[A].游琪,刘锡诚.葫芦与象征[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崔明昆,赵文娟,韩汉白,杨索.中国西部民族文化通志(生态卷)[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7.6:39-40.

[3]曾群.生态建筑与生态世界观[J].中外建筑,2003,(04):30-32.

[4]梁成陆.野生动物保护的意义及举措[J].现代农业科技,2021,(10):184-185.

[5]熊则华.森林采伐与森林保护关系的探讨[J].现代园艺,2021,44(14):149- 150.

1.文章所引用谚语皆出自:《中国谚语集成.云南卷(下)》,云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云南省民间文学集成编辑办公室,1996.5

2.文章所引用民间故事皆出自:岩香.傣族民间故事[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

基金项目:(横向项目)“云南地方文化资源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2018530101001450

(作者单位:云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猜你喜欢

自然观适应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研究”征稿启事
“民间文学研究”征稿启事
对联与高校民间文学实践教学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与奥康纳自然观的区别
以酒道引领中国酒文化的发展
浅谈园林艺术
论民间文学的时间存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