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情绪理解能力的中班幼儿对话式阅读活动开展策略探究

2023-08-08

考试周刊 2023年26期
关键词:理解能力绘本情绪

田 凤

在幼儿教育活动开展中,情绪理解能力是指幼儿在阅读情绪绘本时,基于原有经验和情绪信息的共同作用,分析绘本中不同情绪产生的原因。在幼儿教师的指引下,帮助幼儿建立对陌生情绪的整体感知与领会,并能够运用情绪调节形成良好的情绪状态。在幼儿情绪理解能力培养中,对话式阅读活动能够以绘本阅读为载体,在互动交流过程中,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通过不同的提示技巧,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情绪理解素养,促进其全面健康地成长。

一、幼儿情绪理解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缓解幼儿消极情绪

中班是幼儿情绪变动最为显著的时期,随着幼儿接触外部环境的复杂化,在学习和生活中必然会出现消极情绪,消极情绪的产生是因人因时因事而异的,因此不仅对幼儿正常学习产生负面作用,还会对幼儿性格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在教育活动开展中,以绘本阅读为主要载体,引导幼儿在接触知识过程中正确认识情绪变化,能够有效缓解幼儿的消极情绪,帮助幼儿改变不良行为习惯,使幼儿能够更好地适应幼儿园和社会生活。

(二)转变幼儿负面态度

多数幼儿在进入集体生活之前,通常是以本我为中心的,并逐渐朝向自我方向发展。但是在转变发展过程中,通常会伴随有较为显著的情绪变化,在学习生活中表现为不同形式的负面态度。例如部分幼儿不能够很好地处理与其他幼儿的关系,不愿意参与到集体活动中来,或者是具有较为强烈的封闭态度。这些负面态度的存在,会导致幼儿的性格发生变化,甚至是产生孤僻心理,对幼儿健康成长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教育活动开展中,强化幼儿情绪理解能力培养,能够让幼儿形成良好的对人、对事态度,进而更加积极地参与交往活动。

(三)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从幼儿心理学视角出发,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关键性因素,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具备良好的情绪理解能力,能够以更加积极乐观的心态与其他幼儿交往,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起到提升免疫力、降低细菌入侵概率的效果。同时在学习和生活中,具备良好的情绪理解能力,还能够学会自己调整情绪状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更好地将不良情绪宣泄出来,推动智力活动和学习经验方面的有效建构。通过这些方面的有效培养,为幼儿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二、对话式阅读活动实施的基本原则

(一)兴趣性原则

具有良好的兴趣是幼儿接纳外部事物最为基础的条件,也是激发幼儿参与学习应当关注的首要因素。在对话式阅读活动开展中,必须要选择新颖、适合幼儿成长特征的绘本,以兴趣为导向,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对幼儿教师而言,在组织对话式阅读活动时,应当通过各个环节、各种方式的优化,帮助幼儿保持持续性的良好兴趣,避免出现在活动中由于外部因素干扰而兴趣不足的问题,对教育成效产生负面影响。

(二)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幼儿对话式阅读活动开展中,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不同策略的有效结合,引导幼儿学会思考和质疑,能够在不断深入情形下,加深对情绪绘本的理解。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结合幼儿所喜爱的游戏,为幼儿创设轻松的对话环境,引导幼儿实现和谐的互动交流,丰富想象内容并进行尝试性创造,以此才能够帮助幼儿获得更加丰富的情绪感知,提升幼儿情绪理解能力。

(三)生活化原则

生活化原则是指在幼儿对话式阅读活动开展中,所应用的阅读内容和组织方式都应当与幼儿生活有密切关系,能够引导幼儿将个体生活经验与绘本情境有效结合,能够让幼儿在阅读中感知到自己所经历过的情绪,例如高兴、开心、生气、害怕等。以此不仅能够确保活动开展中,幼儿一直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实现知识体系的有效建构,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并掌握情绪调节的基本方法。

三、通过对话式阅读培养中班幼儿情绪理解能力的措施

(一)结合幼儿情况选择适合的对话式阅读活动绘本

在组织幼儿对话式阅读活动时,必须要选择合适的绘本内容,确保活动能够依照情绪智力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要求,有序、有层次地逐步推进。绘本选择应当关注如下要求:①绘本中内容是幼儿感兴趣的,能够激发其阅读兴趣的;②绘本中的故事情节与幼儿认知水平相符,让幼儿能够理解;③绘本语言通俗易懂;④绘本内容情绪表达丰富,要能够涵盖开心、生气、害怕、难过等几种类型。本课题研究中,所选用的绘本内容为2018年中国环境出版社所出版的《幼儿情绪管理绘本》,共包括《嘻嘻,我有点儿害羞》《生气其实也没关系》《我要找妈妈》《嫉妒,请走开》《我不再害怕》《想要一起玩》《小豌豆的一天》七册内容。在当前部分幼儿园对话式阅读活动开展中,还出现较为显著的错误现象,就是片面选择国外作者的绘本。不可否认,国外绘本在幼儿心理学层面有较高的导向性,对幼儿情绪理解能力培养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在生活化和价值观培养方面难以形成对应,因此还应当更多地选择国内幼儿教育学者编写的绘本。

(二)制订对话式阅读活动目标

制订对话式阅读活动目标,能够为活动具体实施指明方向,也能够为活动效果评价提供准确依据。以本课题研究为例,需要达到如下目标:一是依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确定幼儿在阅读活动结束后应当具备的和社会交往能力目标;二是基于幼儿情绪理解的层次特征,依据幼儿思维发展,分别设置的目标为:表面层次的情绪理解、心智情绪理解、对情绪的反思;三是依照布鲁姆认知理论,将活动目标细分为认知、情感技能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

通过阅读活动,首先要求幼儿能够理解故事的内容,能够识别故事中人物的开心、积极、难过、生气、害怕等情绪,了解到这些情绪都是属于正常的反应。其次是在与教师和其他幼儿的对话中,培养幼儿参与对话式阅读的兴趣,学会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愿意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够说出自己不同的情绪体验,说出自己出现不同情绪的原因,用特定的表情展示自己的情绪。再次是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能够通过对话式分享,让同伴感受到自己的心情,积极表达快乐、美好等情绪,学会克制和调节难过、生气等不良情绪。

(三)对话式阅读活动的实施流程

1.导入流程

结合幼儿身心成长和学习活动开展特征,在阅读活动中,根据绘本内容和活动目标要求,选择合适的导入方法,帮助幼儿快速融入阅读活动,提升幼儿关注度,并确保在后续活动中保持持续关注。例如在《生气其实也没关系》中,可以把幼儿生活中的动作表情制作成小视频,创设视频情境,在幼儿观看视频后,说一说,视频中的小朋友在生气时都有什么样的动作,什么样的表情,让幼儿在模仿和回味中产生情绪上的共鸣。例如在《我不再害怕》活动中,可以先带领幼儿做一些较为常见的游戏,让幼儿保持在较好的情绪状态,再进行后续活动,让幼儿更好地体会到游戏的乐趣。

2.活动步骤

活动过程是对话式阅读活动实施的核心部分,对情绪理解能力培养具有直接性影响。活动实施主要包括三个基本步骤:

对话与理解,对话式阅读活动的开展,主要包括四个基本步骤,需要合理利用提示技巧,确保活动效果充分体现出来。第一步是先给予幼儿提示,让幼儿说出所知道的情绪,以及对应的表现方式,在初步观察绘本内容后,能够准确描述出人物的情绪内容。第二步是指出或改正幼儿的情绪认知,确保幼儿能够正确理解情绪的内涵。第三步是拓展,也就是结合个人经验说出自己的情绪体验或经验。第四步是带领幼儿重复绘本中的情绪内容,确保幼儿能够掌握故事里的情绪。

阅读与反思,在幼儿初步了解情绪绘本故事内容后,能够在教师提示和指导下,主动思考,能够准确猜测出绘本中人物的情绪状态,说出故事的发展脉络,联系生活实际形成情绪经验的有效建构。

联结与创造,通过不同形式的表达方式,复述和表达绘本内容,完善现有知识结构,是确保活动成效的关键步骤。在具体实施中,可以根据绘本的主题和情节内容,引导幼儿采用游戏、表演、复述等方式,表达出自己对故事的理解,更好地加深幼儿情绪理解印象。同时还可以利用提问引导方式,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幼儿在回答问题的同时,主动解决自己内心的疑问。

3.活动结束

在活动结束前,还应当依照绘本的情绪主题特点,结合游戏、绘画、谈话等方式,进行深入阅读和学习,巩固幼儿的情绪理解能力,真正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例如在《想要一起玩》活动中,幼儿会出现生气、开心等多种情绪,教师可以采用分组教学模式,让幼儿分别扮演不同的故事角色,在游戏中体现各种情绪,做出各种情绪动作,并在教师引导下,实现情绪控制的良好效果。

(四)对话式阅读活动教学反思

在本班幼儿教学活动中,依托情绪绘本开展对话式阅读活动,共组织14个课时、7个主题的活动内容,时间总跨度为一个月,活动总体实施达到良好效果。但是在活动组织过程中,还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幼儿参与主动性不足,参与层次较为薄弱,受中班幼儿理解能力、思维特征等因素影响,多数活动都是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导致幼儿情绪理解能力培养与预期目标产生偏差。二是部分幼儿情绪理解存在偏差,例如在游戏中出现与主题情绪不一致的情形,更多的是从自身情绪感知和发泄需求出发,这既是自身真实情绪的表达,又说明部分幼儿情绪理解能力和调节能力明显较弱。三是教师的活动组织能力较为薄弱,活动策略应用不当,导致后续活动开展与设计环节存在偏差。因此要确保对话式阅读活动成效充分显现出来,还应当完善活动组织和引导策略,推动阅读活动不断优化。

四、基于情绪理解能力的对话式阅读活动开展的策略

(一)利用完成性提示提升幼儿情绪理解能力

完成性提示主要是应用于情节简单绘本阅读活动中,可以通过教师提问,幼儿集体回答等方式完成,能够帮助幼儿初步形成情绪认知,学会分辨自己与他人在不同场景下的情绪差别。例如在《生气其实也没关系》阅读活动中,在幼儿初步阅读绘本内容后,教师可以提问“小朋友的脸上有( ),这说明他现在感到( )”。幼儿在观察角色面部表情后,完成教师的提问,也能够加强对情绪的理解和辨识能力。完成性提示的应用,不需要进行复杂的对话交流,但是教师在活动开展中,要选择合适的应用时机,确保对话与幼儿的情绪体验特征保持一致。

(二)利用回忆性提示提升幼儿情绪理解能力

回忆性提示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利用对话沟通方式,引导幼儿回忆与绘本主题相关的情绪体验、情绪场景或情绪转变过程,通过重新回溯故事情节中角色的情绪感受,更好地加深幼儿对情绪的理解。例如在《想要一起玩》阅读活动中,教师可以提问,“最近一段时间里,你在小区里有没有认识到新的小朋友?你有没有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你们都玩了哪些游戏?你有没有学习到新的游戏?和小朋友一起玩,你有没有感觉到开心?”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情境,回答老师的问题,并将自己的情绪体验与绘本主题情绪相关联,就能够更好地加深对情绪的理解,对情绪表现及产生原因有更加准确的认识。

(三)利用开放性提示提升幼儿情绪理解能力

教师可以依据绘本中情绪方面的内容,为幼儿设计趣味性强、具有开放性的问题,让幼儿在自主思考和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形成对情绪更加深刻的认识。但是受制于幼儿情绪理解能力限制,开放性问题设计必须要具有一定关联性,又不能超出幼儿的情绪理解范围。在节奏较为紧凑、情绪表达较为热烈的绘本内容中,可以通过开放性提示,更好地加深幼儿对情绪的感知。例如在《我不再害怕》阅读活动中,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如果你是故事里的小朋友,你会感觉到害怕吗?你会想什么办法来变得不害怕?在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后,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幼儿在相互之间交流自己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

(四)利用问题性提示提升幼儿情绪理解能力

问题性提示的设计,主要是围绕“谁?何时?何地?为什么?结果?”等问题,引导幼儿更加准确地把握故事发展的脉络,了解情绪变化的前因后果,引导幼儿在思考问题的同时,代入自己的角色,更好地形成情绪调节能力,实现情绪理解能力的升华。例如在《小豌豆的一天》阅读活动中,教师可以在幼儿初步阅读绘本内容后,采用提问的方式,解决如下问题:故事里的主人公是谁?在这一天里,他的情绪都发生了哪些变化?不同的情绪是在什么事情里发生的?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变化?最后主人公是什么样的情绪?在问题性提示应用中,教师还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制作出关于主人公的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等图片,让幼儿在观察中思考问题,并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来回答问题,更好地提升幼儿情绪理解能力。

(五)利用联结式提示提升幼儿情绪理解能力

联结式提示又称为间距式提示,是将绘本中的文字或图片与幼儿个人生活中的情绪体验结合起来,形成对故事角色的认同感,并利用故事里的方法来解决自己的情绪问题,提升幼儿阅读兴趣,推动幼儿实现经验迁移,更好地提升幼儿转变情绪能力。例如在《嫉妒,请走开》阅读活动中,可以引导幼儿联系自己的生活情境,在遇到其他小朋友拥有自己没有的美好事物时,通常会产生嫉妒心理,进而导致不良情绪的出现,在这种情形下,应该用合适的方式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学会与家长和其他小朋友沟通,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五、对话式阅读在中班幼儿教育中应用的优化方式

(一)选择合适绘本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绘本是幼儿阅读学习最为有效的载体,对幼儿综合素质培养、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在对话式阅读活动开展中,要确保活动开展成效充分显现出来,就必须要选择合适的绘本内容。在前述研究中,已经说明选择绘本的基本要求,但是在确定对话式阅读活动主题后,仍然要以幼儿为主体,分析幼儿情绪理解培养的具体要求,仔细阅读绘本中的故事特征,确保所选择的绘本能够便于阅读活动开展。对中班幼儿而言,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想象和思考能力,因此所选择的绘本应当具有较为复杂的情节,画面关联性较强,要能够尽量贴合当前幼儿教育快速发展背景下的实际生活情况,确保幼儿能够有效保持高度集中,将注意力放在学习层面。

(二)掌握对话式阅读技巧促进情绪理解

幼儿对话式阅读活动开展中,有五种较为常用的提示技巧,能够便于幼儿实现绘本与生活、绘本与思考、绘本与情绪理解的有效衔接,但是在具体应用中,教师还应当注重如下方面要求,引导幼儿更好地掌握阅读技巧。首先是要选择合适的提示时机,有层次地进行提示引导,激发幼儿主动思考意识。提示语言和问题设计要准确、清晰,有明确的针对性,能够让幼儿在思考过程中理解绘本的主要信息,挖掘出绘本中隐藏的深层次信息,深刻体会绘本的内在价值,并将这些信息转化为自身知识。其次是要给予幼儿积极的回馈和正向评价,能够推动幼儿更加深入地学习,更好地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再次是要引导幼儿学会将绘本中的语言、动作、表情等,与实际生活相关联,在逐层深入提示中表达情绪,形成对情绪的深入理解。

(三)创设多种阅读形式激发情绪思维

对话式阅读虽然能够较好地提升幼儿情绪理解能力,但是在固化应用模式下,也会导致幼儿学习兴趣丧失,更难以实现自由想象和创作。因此在对话式阅读活动开展中,必须结合新型教育方式,从幼儿学习活动特征出发,实现阅读过程中多个感官的共同参与,让幼儿更好地理解,丰富情绪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情绪的控制与调整能力。例如教师在活动中还可以穿插适当的角色表演活动、游戏活动、绘画活动等。这些活动本身对幼儿就是愉悦的情绪体验,幼儿也能够在活动中更为直接地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情感,学会采用多种方式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因此在阅读活动中,教师必须要更好地提升活动组织能力,让幼儿更好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四)延伸阅读内容增强情绪学习能力

借助科学的阅读延伸,还能增强幼儿对良好情绪的学习能力,并在情绪调节方面有所提升,是阅读教学活动优化的重要方式。在幼儿学习成长中,通过自主阅读与集体阅读的有效结合,能够让幼儿更加直接地学习和掌握调节情绪的技巧方法,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效衔接和知识体系的有效构建。但是自主阅读并不等同于独自阅读,对中班幼儿而言,还不具备独自阅读的能力。因此在幼儿教育活动中,还应当强化与家长层面的沟通交流,学校应当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亲子阅读活动,让幼儿在家长或老师的共同带领下,逐渐掌握阅读技巧,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六、结语

对话式阅读活动在提升中班幼儿情绪理解能力方面具有良好促进作用,是当前幼儿教育活动中较为常用的教育方式。对幼儿教师而言,必须要准确把握对话式阅读活动设计和实施方法,利用对话技巧,围绕幼儿主体,创建培养其情绪理解能力的阅读氛围,让幼儿自主感觉到阅读的趣味性,然后主动与教师、同伴互动。如此才能为幼儿健康成长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也为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猜你喜欢

理解能力绘本情绪
绘本
绘本
绘本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大学生公民国际理解能力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运用纸质地图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上)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