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抑郁情绪孤独症谱系障碍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特征分析

2023-08-06林剑凌周杰灵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11期
关键词:谱系脑区磁共振

林剑凌 周杰灵

孤独症谱系障碍作为临床上一类较为常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以不同程度的思维、情感、认知、行为以及社会障碍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不协调等为主要症状及表现,其中抑郁情绪较为常见[1]。结合既往作用机制可见,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发生发展与儿童大脑一系列区域功能方面的障碍以及白质、灰质结构损害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其中抑郁情绪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患儿在大脑功能方面可能会存在广泛区域功能降低的情况,同时与其临床特征表现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2]。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作为一种可靠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应用期间揭示了受试者在不受任务约束的环境中,让他们的思维自由游走时的大脑动态。因此,休息的受试者在丰富的认知和感知状态(即正在进行的体验)空间中导航。这种持续的体验如何形成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总结指标(如功能连接性)尚不清楚,但可能对受试者内部之间的差异有独特的贡献[3]。本研究就伴与不伴抑郁情绪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特征的差异性进行分析,旨在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福建省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2019年4月—2022年2月收治的45 例合并情绪障碍的首诊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作为观察组,其中男25 例,女20 例;年龄10 ~17 岁,平均(14.02±1.01)岁;儿童孤独症(自闭症)评定量表(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CARS)得分32 ~48 分,平均(40.21±5.10)分。同时选择同时期来福建省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就诊的45 例未合并情绪障碍的首诊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4 例,女21 例;年龄10 ~17 岁,平均(14.11±0.99)岁;CARS 得分30 ~47 分,平均(40.11±5.02)分。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编号:20190322)。

观察组纳入标准:全部患儿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精神障碍分类)》[4]中关于孤独症谱系障碍诊断标准;汉族;右利手;年龄在12 岁以下的患儿家属均签署了关于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无法在家长帮助下完成量表评估以及fMRI 检查;合并患有其他类型的精神类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性疾病;合并存在严重躯体障碍性疾病、脑外伤史以及昏迷史;头颅结构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表现结果异常者;合并存在MRI 扫描禁忌证者;因各种原因导致的临床资料缺失者。对照组纳入标准:发育正常,并不存在抑郁症状及相关标准;汉族;右利手;年龄在12 岁以下的患儿家属均签署了关于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与观察组相同。

1.2 方法

两组均指派1 名资深的专科医师采用CARS 对全部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进行科学评估,同时采用儿童抑郁量表(children’s depression inventory,CDI)对被试者的抑郁情绪进行评价[5-6]。按照CDI 评分将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分为合并抑郁情绪的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n=45)以及未合并抑郁情绪的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n=45)。之后对全部患儿均进行fMRI 检查,在检查时采用GE1.5T磁共振(美国GE 公司)以及8 通道头线圈(美国GE 公司,1.5TSigna HDxt8)进行相应检查,嘱患儿闭眼,在闭眼期间需要尽可能地避免进行思维以及思想方面的活动,但不可以睡觉,在进行扫描时需要对全脑范围进行覆盖。之后进行静息态的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 on level depending,BOLDfMRI),扫描的参数设定为:TR 2 000 ms、TE 35 ms、翻转角90°、FOV 220 mm×220 mm,矩阵64×64,层数34 层、层厚3.8 mm,层间距1.0 mm;行3D T1WI 高分辨率结构像。扫描参数:TR 2 000 ms、TE 3.2 ms,翻转角90°,FOV 256 mm×256 mm,矩阵256×256,层数136 层,层后1.2 mm,层间距0 mm[7]。

1.3 观察指标

采用MIALAB平台的GIFI工具包对数据进行降维处理,随后进行独立成分分离,对每一个独立的成分进行重建处理之后在进行Z 转换,由此获得多个独立成分的标准功能连接值[8]。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采用REST 软件对各个脑区ReHo 值进行方差分析,AlphaSim 法进行多重比较校正。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功能连接异常增强的脑区统计

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患儿左侧楔前叶、扣带回、左侧中央前回、双侧中央后回、双侧舌回、右侧颞中回、右侧颞上极、左侧颞横回、双侧顶上小叶、左侧岛叶功能连接异常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功能连接异常增强的脑区统计

2.2 功能连接异常的减弱脑区统计

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患儿左侧额中回、左侧顶下小叶、双侧额上回、右侧眶下回功能接连异常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功能连接异常的减弱脑区统计

3 讨论

孤独症谱系障碍是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提出的概念。自闭症是一种谱系障碍,是一组以言语和非言语交流障碍、重复刻板印象和狭隘兴趣为特征的发育障碍。在过去,它通常被称为广义发育障碍。作为一种谱系障碍,它包括典型的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征和未分类的广泛性发育障碍。这种疾病有相似的表现,但病因尚不清楚[9]。不过结合既往工作经验发现,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在疾病进展期间多表现为大脑感觉运动区域异常,注意网络功能的降低,同时在研究报道中发现,网络当中右侧额中回功能上的改变可能会受病情症状以及抑郁情绪等多种因素的影响[10]。因此,可以认为,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大脑中存在着多个网络功能方面的改变,同时在合并抑郁情绪后与大脑感觉运动区域,注意网络功能降低等改变具有密切的关系。这也需要在临床工作中采取积极有效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对伴或不伴孤独症谱系障碍在影像学改变上的差异性进行分析,由此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可参考价值。

fMRI 一般是指广义功能磁共振成像,可以提供除常规解剖图像以外的功能图像,该项技术的操作原理在于可借助核磁共振的操作结果对神经元活动进行有效的测量以及观察判断,所借助的是血流动力学指标上的改变。通过结合既往的临床工作经验以及相关研究发现,fMRI 凭借其具有较强的非入侵以及不存在辐射与暴露问题在临床工作中获得广泛的应用,早在90年代就已经在脑功能定位区域的工作中获得诸多好评及认可。据fMRI 有关报道显示,人类在正常且静息或正常的状态条件下,绝大多数的神经元同样可处在这个状态,并在脑区域内构建并形成特定的功能性网络,而一旦这种网络的动态平衡遭到破坏,则会对患儿的躯体功能、日常生活行为造成诸多不良影响。相关研究指出,前额叶内侧、后扣带回/楔前叶等在脑内相对重要的脑区多存在着功能活动异常的表现,也由此将其作为脑网络的关键点,由此对网络功能也造成了相应的影响,这可能与抑郁有关症状具有密切的相关性[11-12]。在本研究中,福建省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就fMRI 在伴与不伴抑郁情绪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在fMRI 检查结果上呈显著的差异性。分析出现此结果的原因是,脑区功能连接出现异常增强或减弱的情况都会显示出大脑活动异常的情况,一旦出现异常增强的情况也会预示着大脑活动方面的异常,异常活动增强也能够反映出局部脑区域同步活动性的明显增强。也有其他研究报道指出,对于合并抑郁等严重精神疾病的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而言,其双侧的额叶活动性会明显增加,以前额叶较为常见,而双侧额叶活动异常的表现可能与抑郁症状情况脆弱,多疑敏感,情绪不稳定性等具有密切的相关性[13]。因此,通过对伴与不伴抑郁情绪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脑区功能连接情况进行分析及总结,判断其中的不同之处,在疾病诊断与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4-15]。本研究中,通过对两种不同人群脑区功能情况进行评价,发现正是由于合并抑郁情绪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存在着工作记忆、执行功能以及动机处理方面的问题,也使fMRI在伴与不伴抑郁情绪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中的应用具有突出的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fMRI 在伴抑郁情绪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区分多个脑区功能连接异常的变化及相关症状与改变,尤其是感觉运动区域以及注意网络功能降低等异常改变,从而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合理参考依据。在接下来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的扩大样本量,增加观察指标,由此进一步探讨fMRI 在伴抑郁情绪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中的应用优势。

猜你喜欢

谱系脑区磁共振
神族谱系
超声及磁共振诊断骶尾部藏毛窦1例
百年大党精神谱系的赓续与文化自信
王锡良陶瓷世家谱系
脑自发性神经振荡低频振幅表征脑功能网络静息态信息流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再论东周时期铜簠的谱系和源流
说谎更费脑细胞
七氟烷对幼鼠MAC的测定及不同脑区PARP-1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