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市属公立医院党支部“双带头人”建设现状与策略探讨

2023-08-06马蒙蒙贾梦帆聂婉颖童永胜杨甫德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11期
关键词:双带头人被调查者带头人

马蒙蒙 贾梦帆 聂婉颖 童永胜 杨甫德

2018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1],明确提出“党支部书记一般应当由内设机构负责人中的党员担任”,由此提出了新时代公立医院党支部书记、科室主任“双带头人”一肩挑的命题。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具体是指党支部书记既是党建带头人,又是学科带头人,要达到党性观念强、业务能力强的“双强”标准[2]。医院基层党支部是贯彻党中央方针政策的最基础组织,是党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而党支部书记则是基层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核心关键人物,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落地生根[3]。自国家和北京市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相关指导性文件相继出台以来,根据“支部建设科室上”的新要求,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和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党委积极推动市属医院党支部“双带头人”队伍建设,引导各市属医院党委在党支部换届改选工作中有意识地将学科带头人纳入党支部书记的候选人人选。经过近几年的新老交替,队伍结构得到逐步优化。然而,“双带头人”建设在开展工作和发挥功能方面尚有不足,在跨科室开展工作、党建和业务发展深度融合等方面矛盾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理顺。本研究结合北京市属19 家公立医院工作实践,对北京市属公立医院党支部“双带头人”的现状与推进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优化北京市属公立医院党支部“双带头人”建设提出对策与建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22年11—12月对北京市属19 家公立医院的党支部书记开展问卷调查,每家医院随机抽取10 名党支部书记,共发放问卷190 份,回收问卷174 份,有效问卷174 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91.58%。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材料,同时结合北京市公立医院的实际工作情况设计调查问卷。除性别、年龄、学历、职称、任职年限及行政职务等一般资料外,主要围绕党支部书记队伍现状、思想认识、履职能力、考核保障、困点及难点5 个方面开展充分调研,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汇总和分析。

1.2 方法

利用问卷星线上平台,在规定时间内下发和回收调查问卷。对问卷收集的数据资料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借助深度文献研究法进行辅助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1.1 北京市属公立医院党组织基本情况

北京市属19 家公立医院均设置二级党支部,党支部数量为800 个,党支部书记共800 名,其中党支部书记、科室主任“双带头人”一肩挑的占比大约为86.96%。非科室主任担任党支部书记的情况:85.00%的党支部书记由科室副主任担任,10.00%的党支部书记由科室骨干人员担任,3.00%的党支部书记由党办工作人员担任,还有2.00%的党支部书记由其他类型人员担任。

2.1.2 北京市公立医院党支部书记队伍构成现状

从年龄结构来看,主要分布在36 ~45 岁和46 ~55 岁,占比分别为40.80%和46.55%,另有11.49%的党支部书记年龄分布在56 岁及以上;从职称方面来看,有22.99%为中级职称,30.46%为副高级职称,43.10%为高级职称;从学历层次来看,46.56%为大学本科学历,33.33%为硕士研究生学历,20.11% 为博士研究生学历;从担任党支部书记年限来看,大部分党支部书记担任年限在5年以下,占比62.07% ;从行政职务方面来看,44.83%的党支部书记同时担任科室主任,41.95% 同时担任科室副主任。见表1。

表1 北京市公立医院党支部书记队伍情况

2.2 对“双带头人”机制的思想意识现状

数据显示有69.57%的被调查者完全了解党支部“双带头人”的含义,但仍有28.99%仅了解一点。在党支部“双带头人”队伍的配备方面,有92.75%的被调查人认为是有必要的。仍有5.8%的被调查者认为党建工作会占用业务工作的时间和精力,1.45%认为“党建工作可有可无,业务工作才是主业”。

2.3 履职能力现况及获取党建知识的主要途径

20.29%的被调查者存在对党建工作能力的恐慌感,认为目前储备的党建知识需要进一步充实。此外,被调查者目前掌握的党建知识的获取渠道主要包括医院党委定期组织的党建知识培训,党建知识相关书籍、文献和资料,“学习强国”、共产党网等网上学习平台。见图1。

图1 对党建知识获取渠道的调查

2.4 考核保障机制现状

55.07%的被调查者认为“支委及后备骨干储备不足”;50.72%的被调查者认为“双带头人”的身份与职务晋升、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等联系不紧密;49.28%的被调查者认为担任“双带头人”在绩效待遇上没有明显优势,27.54%的被调查者认为医院对“双带头人”的考核评价不够科学、完善;此外,有28.99%的被调查者认为“缺乏系统的培训和自我发展的机会”。见图2。

图2 考核保障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5 工作开展中面临的困点及难点

在关于党支部工作开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一调查中,占比前3 位的问题是“党支部工作难以创新突破”“党建经费使用限制过多”“业务工作压力大,疏于党建管理”,占比分别为40.58%、40.58%、34.78%。见图3。

图3 工作开展中存在的困点和难点

3 讨论

公立医院党支部“双带头人”建设是一项长期、重大的工程,关系到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和健康中国建设。本研究首次对北京市属公立医院党支部“双带头人”的建设现状进行抽样调查。

3.1 “双带头人”队伍的基本情况

北京市公立医院“双带头人”一肩挑的占比为86.96%;年龄主要分布在36 ~45 岁和46 ~55 岁,占比分别为40.80%和46.55%;43.10%为高级职称;研究生学历占比为53.44%。相比于其他省市的公立医院,北京市公立医院“双带头人”占比高,年龄结构年轻化,研究生和高级职称学历占比也更高[4-5]。

3.2 “双带头人”制度在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2.1 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北京市属公立医院党支部书记的思想认识仍需要进一步提高。相比医院的业务工作,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容易被忽视,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的情况。对其他省市相关调查的研究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但其他省市党支部书记对“双带头人”机制的思想认识不足的人员比例更高[4,6]。

3.2.2 履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绝大部分党支部书记是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党建工作经验,缺少专业理论培训,对自身职能和党员职工潜力如何发挥未深入系统思考,对党建工作的特点、作用、方式方法的认识还不够。这有可能会限制支部工作的创新和发展,导致党支部书记在工作中缺乏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影响“双带头人”作用的发挥[6]。

3.2.3 考核保障有待进一步完善

党支部“双带头人”的考核保障机制不健全,需要进一步完善。大部分“双带头人”都是临床业务骨干,在日常繁重的业务工作外还需承担重要的党建工作,常常处于异常忙碌的状态。然而,多数医院未将党建工作量作为日常工作量的核定范围,未与职称评聘、绩效考核、职务晋升和培训进修等激励体系挂钩,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党支部书记的工作积极性。在已有的对其他省市医院、高校的调查中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6-9]。

3.2.4 困点、难点有待进一步突破

调查中发现,目前医院党支部“双带头人”工作开展和作用发挥过程中仍存在许多困点、难点,这些问题也影响了“双带头人”建设的实施。在关于党支部工作开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一调查中,占比前3 位的问题是“党支部工作难以创新突破”“党建经费使用限制过多”“业务工作压力大,疏于党建管理”。这也进一步提示,在今后党支部“双带头人”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着重突破上述困点、难点,努力开展工作新局面。

3.3 相关的建设策略

3.3.1 强化党建政治引领,提升思想认识

一是要持续压实党委主体责任,要把医院党支部“双带头人”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落实到位,明确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切实做到有部署、常推进、保落实、有回应;二是把党的领导融入公立医院全面治理体系中,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明确导向,充分发挥“双带头人”的“头雁”作用[10]。建立健全党支部参与科室重大问题决策的机制,让党支部能够积极参与到科室重大事项决策中来;三是要提高党支部书记的责任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党建能力与业务能力”等量级重视,党支部书记要深化党务知识学习,同时也要在业务中注重挖掘党建资源,要探索如何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更好地融合共促,真正把服务医院中心工作作为根本要求,贯穿到党支部工作的方方面面,真正把党员干部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医院高质量发展上来。

3.3.2 搭建党建学习平台,提升履职能力

以完善体制机制为核心,细化“双带头人”的培养方案。注重党建品牌建设,努力破解党建和业务中面临的现实困境。注重能力提升,丰富培育内容,创新培训形式。把党支部书记培训列入党委年度重点工作,在党的创新理论、领导艺术、群众工作等方面进行系统培训。

3.3.3 健全党建保障制度,提升工作热情

党支部书记的考核与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健全,是“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重要保障。在考核评价上,需要进一步探索基层党建工作标准化建设指标,如标准化、规范化的党支部建设工作手册和党支部工作或任务清单[2]。通过定岗位、定职责、定目标的方式与管理工作相结合,制订考核方案,推动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可以建立“党委-党支部-党员群众”三级联动考核机制[7]。在激励机制上,把党建工作量纳入日常绩效考核中来,在干部提拔任用、岗位聘任、职称评聘、表彰奖励时把支部书记任职经历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增强对党支部书记工作的支持和保障力度。

3.3.4 破解党建困点、难点,强化使命担当

针对“党支部工作难以创新突破”“党建经费使用限制过多”“业务工作压力大,疏于党建管理”等普遍存在的问题,首先要在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把党建工作真正重视起来。其次要把握好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结合点和着力点,要把两者紧密结合起来,统筹兼顾,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同落实。要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在党建实际工作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创新党建工作工作方式方法。在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方面,一定对业务工作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准业务工作开展过程中的问题点和关键点,把党建与业务工作的融合点聚焦到中心工作的问题解决上,问题点就是切入点。此外,要加大党建工作经费的保障力度和支持力度,为激发党支部的活力,丰富党支部生活提供有效的经济支持[7,11]。最后,“双带头人”工作压力大,任务繁多,应当加大对其开展人文关怀:可以将党建工作与员工援助计划(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EAP)工作创新性融合,使其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加油站”“助推器”[12]。

猜你喜欢

双带头人被调查者带头人
一个可供选择的全随机化模型
肖贤梅 孤岛脱贫带头人
老兵变带头人助农民脱贫致富
高校“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实施困境及解决路径
贫困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推进高校“双带头人”工程“扩面提质”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调查报告
“双带头人”促发蝶变
余姚市民幸福感民意调查分析
养猪群体的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