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潍坊白浪绿洲湿地公园绿化养护管理措施

2023-08-06王江伟李新新

农业与技术 2023年8期
关键词:白浪绿洲公园

王江伟 李新新

(潍坊市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白浪绿洲湿地公园管理处,山东 潍坊 261000)

引言

湿地景观建设在保留原有生态地貌和树种的前提下,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多样化湿地景观资源为基础,尽量减少人为大规模干预,通过维持系统内部不同动植物种群的生态平衡和协调发展,打造一个原生与新生共存共赢的生态景观系统,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在湿地建设过程中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的原则,能最大程度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也可以减少湿地前期建设资金投入,从而实现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和生态环境有效改善。实现这一目的要在设计规划阶段尽可能巧妙地将原有生态地貌和原生树种融入到整个湿地景观建设蓝图中。

人们常用“三分种,七分养”来形容植物种养关系。如何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全面健康养护,需要持久性、可行性研究以及全面分析,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完善并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养护管理制度,以低成本运行来维持湿地持久性生态景观[1]。同时,对城市湿地公园“高品质低养护成本”研究工作要始终贯彻科学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有效的园林养护管理,实现湿地园林生态价值向使用价值转换。

1 湿地植物养护工作的概述和重要性

园林工程涵盖了土方工程、铺装工程、绿化工程、水电安装等,是一个多维度工程综合体。其中,园林绿化养护工作是一项持续性的长效工作,要求从业人员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经验,在植物生长周期中,适当进行人为干预,在遵循原有设计意图基础上进行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施肥锄草、疏苗移栽等工作,维持植物良好的生长状态[2]。白浪绿洲湿地公园植物种类丰富、数量庞大,进一步增加了养护管理的困难,如松柏类和蔷薇类(海棠、山楂)等多种苗木共生,极易造成锈病交叉感染,难以根治[3]。因此,绿化养护人员应根据不同植物生长习性和不同生长阶段编制不同的养护方案,从水分、土壤、肥料、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做好湿地公园养护管理工作,做到植物层次分明生长旺盛,最大程度上实现湿地生态功能及生物多样性[4]。

2 湿地植物养护管理措施

2.1 植物生长水分管理

植物生长离不开水分,土壤中N、P、K等养分需要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根系吸收利用,同样,根系吸收的养分在植物体内运输也需要以水溶液形式进行。不同植物在各个生长阶段对水分需求不同,在养护管理工作中,应根据植物生长周期需水量的不同编制灌溉方案,保证植物正常需水量[3]。

春季,为防止春旱,应视土壤商情及时浇水保证植物萌芽的需水量。初春季节北方地区普遍气温干燥雨水少,应根据土壤解冻情况浇足“返青水”。夏季,植物生长旺盛需水量大,高温和强降雨天气持续发生,连续高温天气要及时进行合理灌溉,浇水时间宜在10:00以前或16:00以后进行[3,5];强降雨天气过后要及时检查植物生长环境,注意排水防止过涝造成植物死亡。秋季,随着气温降低植物生长进入休眠期,对水分需求量明显降低,可根据降水情况适当浇灌。冬季,在土壤封冻前应灌足“冻水”,小树深灌30cm,大树深灌70cm,土壤湿度保持植物最大持水量的70%左右,浇灌时间以林下土壤“日消夜冻”为宜。

为充分节约和高效利用水资源,现阶段灌溉方式多采取喷雾保湿、智能喷灌、滴灌、毛细系统等[6]。如,白浪绿洲湿地公园内林下大面积铺设微喷管道,通过智能节水灌溉系统,在减少水资源浪费的同时也节省了人力成本。

2.2 土壤和肥料管理

土壤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园林工程建设中对回填的种植土有着严格要求,土壤中N、P、K、pH等指标必须符合规范要求才能进行回填和后续土方造型。植物养护阶段,需合理中耕松土,消除土壤板结,提高土壤透气性,满足植物根系对氧气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土壤生产力。

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大部分营养元素是从土壤中获取,因此,要及时补充土壤中养分,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和理化性质,保证微生物活性,满足植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植物生长阶段,施肥主要有基肥、追肥2种方式[6]。基肥主要是在秋冬季通过穴施、沟施等方式向土壤中施加有机肥料,如腐熟的厩肥、堆肥、家畜粪便等,起到改良、培肥土壤的作用。追肥主要是在植物生长季节,通过撒施、喷施等方式改善植物某些缺素症状。如,白浪绿洲湿地公园内2万m2的大草坪场地,在5月返青后趁着阴雨天撒施尿素后及时浇水,可以有效促进草坪生长,提升景观效果。

2.3 植物生长修剪管理

苗木修剪分为休眠期修剪和生长期修剪。冬季修剪在12月—第2年2月进行,通过短截回缩来增强植株生长势;生长期修剪可细分为春、夏、秋季修剪,在生长旺盛的4—10月开展,修剪应遵循“先内后外、去弱留强、去老留新”原则,通过疏除徒长枝、过密枝、内膛枝、萌蘖枝、病枯枝等方式,改善通风透光,促进花芽形成[6]。

乔木修剪过程中要保留树体骨架,主要修剪病枯枝、交叉枝、并生枝、内膛枝等。如,白浪绿洲湿地公园内沿河垂柳以清除病残枝、干枯枝为主,适当清理内膛枝,增加通风透光以提高柳树生长势。修剪完成后,枝干或根部剪口直径在2cm以上的,伤口必须涂抹伤口愈合剂,防止病原菌感染。

灌木应适量疏剪内膛小枝,强壮枝应适当短截,下垂细弱枝及地表萌生的地蘖应彻底疏除;成片栽植的灌木丛,修剪时应形成中间高四周低或前面低后面高的丛形。如紫荆、丛生腊梅以根部抽枝疏条为主,主要清理内膛枝条和病枯枝条,摘掉头年残留果实种子和干枯叶片。紫薇以及木槿严禁平头截杆,顶端开花部位适当疏枝,一般保留3~5分支,每个分支保留3个以上花芽以确保花季的开花量。

绿篱修剪按照所确定的色块高度进行,在生长期内对所有新梢进行多次修剪,以降低植株分枝高度。修剪时先用线绳定型,再以线为界,使绿篱及色带轮廓清晰、层次分明、线型流畅整齐。修剪后要及时清理碎枝、碎叶,不允许出现嫩枝生长超过修剪面5cm以上。

草坪修剪优先选用割草机,草坪边缘选用割灌机,修剪量小或苗木根茎部附近草坪应人工手剪,避免割灌机割草时打到乔灌木根茎部分,从而影响植株长势。冬季,湿地公园内暖季型草坪枯黄后应进行整平修剪,留茬2cm左右,以利于防火。

2.4 植物生长病虫害防治管理

病虫害防治是植物养护管理最重要的工作任务之一。植物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主要有真菌性、细菌性、病毒性、原核生物病害等。虫害主要有食叶害虫、吸汁害虫、蛀干害虫、地下害虫等。病虫害会给植物生长带来灾难性后果,如山楂锈病会导致植物叶片枯萎,影响光合作用,最终导致植株整体死亡。白浪绿洲湿地公园植物种类丰富、数量庞大、种植密度大,更容易发生病虫害且易出现大面积交叉感染导致防治困难的情况。根据植物生长习性、生理特点和病虫害发生规律,应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基本原则,采取“早发现,早治疗”的技术方案,因地制宜,科学高效进行病虫害防治[3,4]。常用的防治方法有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

冬季植物生长处于休眠期,根部堆积大量枯枝落叶,是多数害虫和病原菌的越冬场所。通过冬季修剪病枯枝,清理树干基部落叶杂草可以有效控制越冬病虫害的数量,减少来年病虫害的危害,起到事半功倍的防治效果。以白浪绿洲湿地公园为例,11月下旬对园区内行道树进行涂白,涂白高度1.2m,可有效防治腐烂病、干腐病、溃疡病等病菌感染并杀死树干基部螨类、蚧壳虫类、网椿类的虫卵,同时起到保温、防寒防冻的作用[6]。

春季植物萌芽,病虫开始出蛰,此时以预防为主,早春对全园喷施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可以有效防治螨类、蚧壳虫类以及白粉病、锈病等。4—5月,柳树、白蜡等树种易遭受天牛、木蠹蛾等蛀干害虫危害,在发现树干基部有鲜虫粪时,应人工将铁丝钩插入虫孔,将幼虫钩出戳死。另外,成虫羽化期可以通过捕捉天牛成虫,减少虫口基数,将天牛危害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夏季高温多雨,是多种病虫害的高发季节,也是植物养护阶段最重要的季节。此时以防治为主,可以合理采用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手段将危害降到最小。如,白浪绿洲湿地公园中大叶黄杨、扶芳藤、月季等植物易遭受白粉病侵害,可以采取喷洒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防治,发病严重时每隔7~10d喷洒1次,连续喷洒2~3次,效果显著。物理防治常采用黑光灯诱杀,7—8月,将黑光灯悬挂在树干2~3m无高大障碍处,每日19:00—次日凌晨4:00开灯,可有效诱杀斜纹夜蛾、美国白蛾、金龟子等害虫。

秋季气温降低,植物逐渐进入休眠阶段,病虫害防治工作仍旧是养护工作重点。如,9—10月美国白蛾进入第3代危害期,白浪绿洲湿地公园内法桐、樱花、桑树虫害明显。常采用4.5%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效果明显。另外,发现美国白蛾危害时要及时人工剪除网幕并集中处理。11月下旬,树干基部1~1.5m处绑扎草把,诱使美国白蛾在草把内化蛹,统一集中焚毁。

3 植物生态多样性管理

3.1 保护植物多样性的指导思想

白浪绿洲湿地公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湿地保护工作重要论述,将城市湿地保护工作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重要举措,准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要求、新理念、新目标,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持续加强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全力将城市湿地打造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空间,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潍坊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3.2 湿地植物品种多样性现状概述

湿地植物多样性的核心在于保护植物乡土树种的安全,通过科学选择植物品种,合理配置苗木,做到层次分明,“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构建起一个稳定、健康、丰富的生态循环体系,最终实现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和丰富性[4]。

白浪绿洲湿地公园建设钟情乡土树种,通过适时保留杂花野草及成片的原生芦苇、菖蒲、杏林、杨树林、梧桐林,保持湿地内植物的天然野趣,新栽树木与之浑然成片,自然流畅,形成了起伏错落,大气自然的“湿地森林”,截至目前湿地现有乔木、灌木、水生植物等达140余种。

白浪绿洲湿地公园目前拥有105万m2水面,通过对重要水面景观节点芦苇、菖蒲定期进行季节性、区域性修剪清理,为荷花、睡莲提供合适的生长空间,打造出层次丰富的水生植物景观,提高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同时也为区域内野生动物和鸟类提供适宜的越冬、繁衍场所,有效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最终实现城市湿地公园生态性和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

3.3 湿地外来入侵物种的防范管理

外来物种入侵是指对生态系统、栖境、物种带来威胁或危害的非本地物种,经自然或人为的途径从境外传入,影响到我国生态环境,损害农林牧渔业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7]。生物入侵一旦形成,治理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为有效加强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白浪绿洲湿地公园守牢守好城市湿地底线红线,杜绝发生外来物种大面积入侵现象,通过定期开展科普宣传,对养护管理人员加强技术培训和交底,提高对外来物种危害性的认识,彻底性清理外来入侵物种,保护本土植物不受侵害。

2022年9月下旬,有群众在白浪绿洲湿地公园中发现疑似加拿大一枝黄花,湿地管理人员迅速联系当地林业部门、自然资源部等相关部门,邀请专家进行鉴别,确认为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后,多部门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联合整治,对湿地内植物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彻底清理,做到早发现早清理,杜绝外来入侵植物扩散。

美国白蛾作为一种世界性检疫害虫,2021年在湿地内大面积爆发,对园区内果树、行道树和观赏树木造成严重危害。湿地管理人员采取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加强冬季清园,通过清理病残枝,喷洒石硫合剂,减少越冬虫蛹数量,在5月幼虫期及时组织人员剪除白蛾幼虫网幕、卵块,并喷洒甲维盐和高效氯氰菊酯,有效控制美国白蛾的危害。

4 结束语

白浪绿洲湿地公园是集自然生态景观、人文历史景观和森林保健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建设的一颗“绿肺”,是城市里的一座天然氧吧。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养护技术,保证植物生长对水分和肥料的需求,合理修剪保证植物造型,加强对病虫害防治可有效达成低成本高品质维护植物可持续性的景观目的,从而保证湿地植物稳定生长,满足市民对植物观赏、候鸟栖息和步道游览的需求。

猜你喜欢

白浪绿洲公园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绿洲里的老先生
沙漠绿洲
在公园里玩
摔跤
十堰市白浪镇“彩船”歌舞传承现状调研
醉酒的白浪
留一片绿洲 此处肾好
心中有块美丽的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