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评论短视频助力国际传播的思考与启示

2023-08-04赵满丰

对外传播 2023年7期
关键词:新闻评论中国日报国际传播

【内容提要】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评论短视频凭借其可视化呈现、故事化叙事和交互式传播的组合优势,正在成为新闻业务领域最具竞争性的融合报道形式之一。目前,信息资讯类新闻短视频的发展已经十分成熟,观点类的评论短视频正在成为新闻机构深度挖掘新闻内容、积极回应民意关切、帮助受众了解新闻事件本质的重要契机。要通过主动设置议题与巧用直播,争取制作时效;以系列策划拆分复杂议题,体现内容深度;建立短视频新闻品牌,注重分众化传播,提高传播效果;以舆论引导的立场与担当,提高评论声誉,流量向善 ;培养从业人员的视频化意识与多媒体能力,向“全能媒体人”发展,最终提高新闻评论短视频的传播力、影响力与引导力。

【关键词】短视频 新闻评论 舆论引导 国际传播 《中国日报》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31亿人,占网民整体的96.5%;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12亿人,占网民整体的94.8%。受众的新闻信息获取渠道更加多元,短视频、生活平台已成为网民在“两微一端 ”之外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渠道。①

随着我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媒体融合加速演进,在视频化、移动化、碎片化的传播逐渐成为受众阅读习惯的背景下,新闻短视频以其短平快的传播特征和可视化呈现、故事化叙事和交互式传播的组合优势,逐步成为媒体融合的重要体现。现阶段,资讯类新闻短视频的发展逐步成熟,热点事件往往会出现同质化内容刷屏的情况,受众除了需要了解“是什么”,更需要深入的内容来辅助理解“为什么”“怎么看”等深度问题。较之以往相对略为枯燥乏味的文字评论,“新闻评论短视频”有助于以更活泼的形式,积极回应民意关切,帮助受众了解新闻事件的本质,有效引导舆论正向发展。

一、国内新闻评论短视频的发展现状

目前,资讯类的短视频发展已进入成熟阶段,同质化的热点新闻常常刷屏而现。体现媒体态度与价值引导的新闻评论将正在成为主流媒体发展短视频的重要发力点。在诸多的短视频内容种类中,主流媒体的新闻评论类短视频专业化特点突出。

新闻评论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对生产者的新闻把控能力与成本要求更高。相较于社交媒体上人人可创作、创作门槛低的用户生产内容模式(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 主流媒体的专业生产内容(PGC,Professionally Generated Content)突出了专业化报道、主流舆论引导、深度解读、多元呈现等特点。

二、国内部分新闻评论短视频的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一)时效困境:制作时间与评论时效之间的博弈

没有时效,就没有新闻。无论是新闻传播还是舆论引导,把握好时效至关重要。不同于文字评论,视频评论的制作通常需要联系业内权威专家进行采访拍摄、内容剪辑、字幕插入、特效背景制作、背景音乐融入等诸多编辑环节,往往耗时较长。②

(二)内容困境:追求时长“短”与评论的深广度之间的博弈

移动端内容消费的特点可以归纳为时间的碎片化、情境和空间的快速切换,这些特点导致移动视频用户难以保持长时间、持续性的观看注意力。因此,“时长短”是行业实践对短视频特征达成的共识之一。但一味追求“短”体量、“小”容量,③则有可能会压缩视频评论的广度与深度,评论的论据难以得以铺展,许多论点支撑与例证不得不被舍弃。

(三)传播困境:过度依赖中央厨房的内容分发导致传播低效

大多数主流媒体多渠道布局的方式是通过“中央厨房”进行同样内容多渠道分发,没有对平台进行深入分析和了解,内容与平台的用户特性及传播规律不相融,较难达到高效传播。

(四)流量困境:追求流量与舆论正向引导之间的博弈

随着舆论生态的发展,网络舆论场众生喧哗。一方面,算法推荐与信息茧房效应使得人们更加受困于自己的观点,只沉浸于自己愿意相信的事实之中;另一方面,流量逐渐成为网络传播的重要检验指标。正能量的舆论引导面临多重挑战。

三、《大家热评》新闻评论短视频的探索与启示

中国日报社打造的视频评论栏目《大家热评》(We Comment)顺应国际传播规律、新媒体传播规律,邀请各领域权威专家,就中国全方面发展的世界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治理理念、中国对外交往的成就以及其他国际热点等各领域重要话题出镜点评,在各平台引发热烈讨论与积极互动。该栏目多次推出精品与“爆款”,树立了主流媒体就国际热点问题积极引领网络舆论的标杆。三年来,经过实践与探索,《大家热评》栏目通过主动设置议题与直播来争取时效,以系列策划提高内容广度与深度,以多媒体矩阵分众化传播争取传播效果,有效打破了一些视频评论栏目面临的“时度效”困境。

(一)通过主动设置议题与巧用直播,争取制作时效

首先,通過主动设置议题,争取制作时效。《中国日报》的《大家热评》栏目整合《中国日报》报网资源,采访集纳海外智库、专家学者、在华外国人、海外网民等各界人士言论,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中国近十年成就”“北京冬奥会”“乌克兰危机”等备受海外关注的话题,主动设置议题,采访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集中推出多个解读视频系列。

此外,巧用直播,第一时间切入热点。2021年,塔利班占领阿富汗后,阿富汗局势瞬间成为国际焦点话题。《中国日报》的《大家热评》栏目通过直播的形式,连线了阿富汗《每日瞭望报》资深撰稿人胡贾图拉-齐亚。通过直观的镜头,齐亚向观众介绍了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的局势等热点话题。新闻评论的直播尝试,做到舆论引导的“合时”,即全时性、即时性,全天候、全过程、全方位,零时差、零距离。

(二)以系列策划拆分复杂议题,体现内容深度

系列策划可以弥补短视频时长短的缺陷,丰富内容深度,体现媒体新闻评论价值。具体做法是将复杂的问题分解。通过策划将复杂的内容结构多维度逐一解读。单条视频就一个观点论据充分说透,组合起来的内容集合体现媒体评论的深度与广度。

如在党的二十大开幕前夕,《大家热评》栏目推出了系列短视频《解码中国式现代化》。该视频紧扣二十大主题,为国内媒体最早解读中国式现代化的视频作品之一,由17位中外相关领域知名专家与亲历者进行全面深入解读,分别从“人口大国如何走向共同富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一带一路’看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三个角度分三集进行阐释,每集约3分钟。议题紧密贴合海外舆论关切,以3D动画形式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各项成就结合数据、图表、解说进行立体式全方位呈现,将背景介绍与专家解读高度浓缩。自2022年10月9日至10月28日,该视频海内外传播量超3000万次,并被包括外交部、生态环境部官方微信公众号在内的众多海内外社交平台转发。

(三)建立短视频新闻品牌,注重分众化传播,提高传播效果

在发展评论短视频时,要充分发挥策划能力,制作拳头产品、王牌栏目,提高品牌影响力,培养栏目的“粉丝”。《大家热评》栏目每周一或周二播出,除了在中国日报网与中国日报客户端播出外,还在中国日报微信、微博、抖音、快手、海外社交账号矩阵等多种媒体传播平台播出,可以对视频内容进行全方位、分众化传播。同样的内容,在不同平台刊发时进行分众化传播。比如评论中的分论点,可以单独剪出发布于微信视频号。在网站与客户端发布的横屏作品,在抖音、快手等平台发布时,可考虑用户习惯,转化成竖屏剪辑。③在不同平台发布,准备不同风格的文字说明,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例如该栏目在其官方网站与客户端发布的横屏作品《美国想炸北溪早有预谋》在抖音、快手等平台发布时,考虑用户习惯,将论点再次拆分剪辑,并将横屏视频转化成竖屏剪辑,达到了更好的传播效果。

(四)以舆论引导的立场与担当,提高评论声誉,流量向善

新闻评论短视频节目应体现出媒体单位的立场与担当,切实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承载着正向价值的流量,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新闻评论短视频应把“内容为王”的理念放在第一位,保持优良的传统品质,深入剖析新闻本质,正确评论新闻真相,引导网络舆论的良性发展,通过优质内容发挥公益价值与社会价值,担当起公众期待的值得信任的观点生产者角色,这样才能提高新闻评论短视频的竞争力,提高栏目的声誉。

三年来,《大家热评》栏目产品逻辑严密、观点鲜明,契合国际传播视听时代的受众需求,在国际舆论场有效表达中国观点、传播中国声音。栏目不仅在中国日报网站、英文客户端刊发,同时打通海内外多种传播渠道,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脸书、推特,以及国内微博、微信、百家号、头条号、网易号等平台广泛推送,多篇稿件阅读量超过100万次,并引发网友热烈讨论。在中国日报脸谱、推特等海外社交媒体上,将策划内容语言转化后“转销”海外,并开展线上互动,引发海外用户热议。

如北溪管道被炸后,美国著名爆料记者西摩·赫什的视频评论《美国想炸北溪早有预谋》被“今日俄罗斯”等外媒转引213频次。在中国扶贫话题上,前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马丁·芮泽的视频评论《中国减贫事业也是对世界的巨大贡献》被美联社等境外主流媒体转引144频次。围绕中国民主,《郑永年:中国应坚持适合本国国情的民主》《阿尔巴尼亚专家:民主的解释权不应该被西方垄断》连续两期视频全球观看量突破600万人次。

(五)培养从业人员的视频化意识与多媒体能力,向“全能媒体人”发展

要做好短视频评论,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要转变思维,拥抱短视频,积极学习摄影摄像、视频剪辑等技能,积极向“全能媒体人”发展。与此同时,传统媒体也需要根据情况,制定采编人员的培养目标和培训计划,引导采编人员了解全媒体下的新闻采编流程,并进一步培养其在海量信息中有效挖掘内容与进行深入策划的能力,使其能够从独特的视角策划新闻,增加新闻报道的深度,彰显新闻评论短视频的特色。

四、结语

目前,短视频的发展势不可挡。传统主流媒体应在媒体融合的浪潮中抢抓机遇,占领舆论阵地。通过发扬自身优势,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严守新闻行业的标准和底线,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通過主动设置议题、以系列策划拆分复杂议题、建立短视频新闻品牌、注重分众化传播、培养从业人员的视频化意识与多媒体能力,向“全能媒体人”发展,形成强大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做好新闻评论短视频。

赵满丰系中国日报网英文互动部编辑

「注释」

①《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现状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网站,https:// cnnic.cn/NMediaFile/2023/0322/MAIN16794576367190GBA2HA1KQ.pdf,2023年3月2日。

②金梦玉、丁韬文:《“短视频+新闻评论”的创作路径、发展瓶颈与未来探索》,《中国编辑》2021年第6期,第64-69页。

③李玥:《新闻评论短视频发展的现状、问题与策略》,《中国记者》第2020年第7期,第24-29页。

责编:霍瑶

猜你喜欢

新闻评论中国日报国际传播
三年变化,看消博会越来越“火”
漫画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新闻评论教学改革探索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评论的发展策略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新闻评论”中的教学模式探索
全球化与国际传播:媒体与公民的世界性互动
促进汉语国际传播的十项策略
新闻评论中的“神话”
我国电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路径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