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困境及应对措施

2023-08-04聂锦

时代商家 2023年30期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企业

聂锦

摘要:企业为了能够提升管理水平,不断加强内部管理,引进先进的管理手段。目前全面预算管理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方法,全面预算管理通过一系列的流程对企业的经营流程进行管控,减少问题的出现,达到高效管理的目标。预算管理通过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行动态的、全面的管控能够提升企业的收益。虽然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引进全面预算管理这一管理手段,但是并没有建立起与之相对应的预算管理体系,这也就导致这一管理工具在应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的漏洞,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文章正是基于这一背景,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措施,希望能够推动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

关键词: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监督激励机制;预算编制方法

企业竞争日趋激烈,引进先进的管理方式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选择,企业渴望通过先进的管理手段的应用,能够在管理上走在前列,提升企業的市场竞争力。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方式,成为很多企业的管理方法。企业选择这种管理方式对于管理效率的提升有重要的意义,还能够对企业经营的全过程进行控制,从而能够减少各类问题的出现。虽然这一管理方式在企业中已经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部分企业在应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问题,不利于其作用的发挥。面对这一现状,企业应该重点关注突破困境,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抓手,助力企业的发展。文章对当前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运行中存在的困境进行整理,提出改进意见,希望能够更好的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

一、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关理论概述

(一)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定义

全面预算管理是通过预算的方式对企业内部的各类资源进行分配和调控,进而能够使得企业的生产能够顺利进行,能够顺利完成企业的目标。目前越来越多的管理教育都将预算管理规划其中,这也体现出了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二)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特点

1.全面预算管理具有全面性的特点

所谓的全面性就是企业的全部工作人员、全部资源都参与其中。全面预算工作的开展首先得进行销售预算,包括生产的各个环节,也需要所有员工通力协作。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及管理人员和财政工作人员的努力,从预算的制定、执行、考核都需要各个部门工作人员的配合。

2.全面预算管理具有协调性的特点

全面预算管理涉及到管理的各个环节,因此管理中应该对所有的资源进行协调,这也就需要企业的部门之间能够进行信息共享,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建立部门之间相互监督的机制,部门与部门相互评价,能够形成约束。

3.全面预算管理具有以战略为总导向的特点

战略目标是一个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要想能够实现长久发展,就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设计清晰的战略目标。全面预算管理对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会考虑企业各方面的状况,并推进实施。这也就要求预算指标与企业的实际情况贴合,是能够将企业的战略目标变为现实的管理方式,更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4.全面预算管理具有系统性和监察性的特点

全面预算管理的系统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指的是预算涉及编制到考核的各个流程,另一方面指的是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部门之间是互相影响的,一个部门没有做好工作,不仅会影响本部门的工作的开展,也会影响其他部门工作的开展。而全面预算管理的监察职能则是指对预算实施全过程的监督,对于执行中超出预算的部分要及时进行调整,能够防患于未然,减少企业损失。

(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

企业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对于企业的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企业应该摸清当前管理中存在的难点,并能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使得全面预算管理能够有效发挥其作用。

第一,有利于实现战略目标。对于企业来说,从全局角度制定目标,统筹单位资源,实现企业的发展是重中之重。而全面预算管理的首要目标就是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与企业的战略目标进行对接,从而能够推动战略目标的落实,推动企业的发展。全面预算管理是在企业的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开展,并以企业的战略目标作为出发点对其进行分解,将具体的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对战略目标进行分解,不仅能够推动管理目标的实现,还可以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其积极参与到企业目标的实现中来。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重视全面预算工作的开展,可以有效的对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也能够推动目标的实现。同时,可以根据战略目标的确定情况,进行预算指标的设立对企业的工作情况进行激励,对于各个目标的实现情况,应该进行动态的监控,并进行反馈,有利于企业进行战略目标的调整。

第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资源配置管理水平对企业的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影响,而全面预算管理能够提高资源的管理效率,减少资源浪费的情况,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率。企业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与企业的业务流程预算进行结合,从而能够将两者融合在一起,这样不仅能够为企业的业务开展提供所需的资金支持,还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全面预算管理以先进的管理手段作为支撑,通过信息化的系统能够动态的了解资源的配置和消耗情况,从而对资源进行调整,并根据当前资源的消耗情况能够动态的预测未来资源的需求以及企业未来资源的获取情况。这种管理方式的存在不仅能够满足企业的生产经营所需的资源,还能够减少资源的浪费。

第三,促进信息的交流。打破企业信息壁垒,实现企业内部信息的交流,能够帮助企业各个部门更好的开展工作。传统的预算管理部门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往往是由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预算编制等,但是这种工作模式的工作效率比较低,并且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也比较少,因此财务部门经常无法获取所需的信息,导致最终的决策缺乏科学性。而全面预算管理则能够将经营的各个流程实现串联,推动各个部门之间进行交流,实现信息共享。企业的预算管理目标需要对市场进行科学的预测,进而企业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各个层次预算目标的设置,企业的各个部门都能够明确自身的目标,有利于各个部门目标的实现。

二、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中面临的困境

全面预算管理于企业而言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手段,采用这种管理手段能够提升资源的利用率,有利于企业的目标达成。因此企业应该重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但是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困境,使得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差强人意,文章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中面临的困境进行整理:

(一)预算编制方法不够全面、科学

企业进行预算的编制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应该慎之又慎,但是在企业进行预算编制的时候考虑的内容并不全面,对于企业的了解不够深入,对于市场的变动也没有进行动态的监测,因而导致预算的编制比较粗糙。传统的预算编制是依赖于财务部门完成的,但是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存在欠缺,因此对于业务的经营状况了解不够充足,使得编制出来的预算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对企业经营的指导意义被削弱。一份科学的预算离不开对市场的科学分析,能够帮助企业应对市场的变化,提高企业的防御风险的能力。但是很多企业在进行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对这一方面并不重视,这也就导致预算编制存在一定的科学性。同时,企业进行预算的编制仍然沿用的是老辦法,没有与时俱进的引用新方法,目前常用的增量预算方法容易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使最终的分析结果缺乏科学性。

(二)监督激励机制不够深入

监督评价对于企业而来意义重大,健全的监督评价机制能够实现全面预算的科学性。但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企业的监督评价不够深入,因此在企业的经营生产出现问题的时候,企业的评估系统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对其进行调整。一般而言,企业对各个部门的预算目标进行评价后需要对其进行反馈,从而能够指导各个部门对预算目标进行调整,但是实际上,企业缺乏反馈机制,在得出对各个部门的评价后不能与各部门进行交流,也缺乏对各个部门的指导,这也就使得部门的预算不能够进步,也无法应对市场的变化。企业的考核机制也比较单一,考核指标比较片面,因此不能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利于目标的实现。

(三)全面预算管理意识不足

部分从业人员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不够全面,将全面预算管理看作是一种形式,在企业中用处不大。因此在开展工作的时候无法肯定自己的工作,工作积极性不高。领导的认识和行为对下属工作人员具有带动作用,但是目前很多企业的领导对全面预算的重视程度不够,因而导致各个部门对全面预算管理的态度不够重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打折扣。全面预算管理是以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为对接点,对企业经营的各个流程进行控制的一种管理方法,在工作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够充分重视这一管理方法,就无法实现预算目标,企业的发展也会存在诸多的问题。

(四)预算执行力不够

大部分企业都会进行预算编制,但是没有将编制与执行紧密结合在一起。很多企业在完成预算编制后,就将预算方案 放在一边,有的企业会将预算方案传达给财务部门,但是其他部门并没有接到预算方案,这也就导致在预算实施的过程中业务部门对其不重视,活动的开展也不考虑企业的预算安排,使得预算的意义不大,也不利于预算在企业管理中作用的发挥。

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困境的应对措施

(一)提高预算编制方法的科学性、全面性

全面预算管理目标的确定需要各个部门通力合作,因此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应该调动各个部门的积极性,使其能够参与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来,助力全面预算工作的开展。为了能够达到这一目标,在开展工作的时候,首先应该重视企业内部的意识观念的培养,使企业管理人员和部门负责人能够认识到预算的重要性,在工作中能够配合预算的编制,从而保证最终的预算科学合理。其次,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目标制定的时候要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紧密结合,并对市场环境和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动态监测,使最终制定的目标不仅能够推动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还能够应对市场变化。这也就要求企业在进行目标制定的时候要关注企业的整体发展。

(二)形成全面的监督激励机制

要想实现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目标,就离不开监督激励机制,行之有效的监督激励机制能够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减少违规行为的出现。首先,预算监督机制可以对各个部门的行为监督,使得各个部门积极配合预算的执行,减少由于员工懈怠等原因造成的财产损失。同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考核机制的制定。优质的考核机制应该能够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其能够将自己的目标与全面预算管理目标相结合,从而提升全面预算管理水平。因此,企业在进行考核机制制定的时候,要确保考核指标的全面性,对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还要能对部门的行为进行监督,这样不仅能够对有关部门的行为进行约束,在出现问题的时候也能够及时发现,并对问题进行解决。最后,企业应该关注部门实施预算的独立性,避免部门之间相互干扰,并重视对员工的培训,使员工掌握相关的技能,从而能够更好的完成部门的预算目标。

(三)贯彻全面预算管理思想

领导人员是企业的舵手,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因此为了能够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落地,企业应该加强对领导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并在工作的过程中引导员工重视这一管理方法,并不断接受先进的管理手段,从而保证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使员工对全面预算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能够熟练掌握,从而应付工作中的各类问题,满足工作的需要。最后,在工作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应该以身作则,重视全面预算工作的开展。

(四)增强预算执行力

企业应该认识到要想发挥预算的作用,就不能只重视预算编制工作的开展,应该认识到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作,企业进行预算编制是为了后期执行,因此企业在后期进行执行的时候应该先对预算方案的合理性进行分析,是否满足企业战略目标的需要,只有确保预算方案的可行性才能够推动其实施。在实施预算的过程中,一旦发现与预算方案背离的项目就要及时对工作方案进行调整。但是应该注意,预算方案一旦下达,就不要轻易对其进行更改,如果必须更改一定要遵守企业的程序。同时要重视考评工作的开展,制定行之有效的考评方案,选择多种多样的考评方式,从而能够更好的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

四、结束语

通过上述讨论,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对接企业的战略目标,提高企业的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信息的交流,但是目前很多企业在进行预算的时候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编制方法不科学、监督机制不完善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作用的发挥,针对这一情况,企业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引进先进的预算编制方法,完善监督机制等,从而能够确保企业预算工作的顺利进行,推动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宸,史科成,李慧霞.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机制的推进与完善[J].现代商贸工业,2023,44 (06):133-135.

[2]闫成宝.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视角下的内部控制分析[J].中国产经,2023 (04):126-128.

[3]汤丽榕.零售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困境及改进对策[J].中国产经,2023 (03):138-140.

[4]徐琳.财务会计全面预算管理的考核和监督措施研究[J].中国市场,2023 (03):127-129.

[5]郭艳娇.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23 (03):54-57.

[6]刘玉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研究——以中国电建集团某子企业为例[J].中国产经,2022 (24):132-134.

猜你喜欢

全面预算管理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新经济时代下管理会计的应用案例探索与启示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财务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及其实施对策
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构建企业内控体系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