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门诊健康教育处方在基层医院慢性疾病健康促进工作开展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3-08-03刘仲文刘翠娟陈玲玉钟国宁陈冠豪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14期
关键词:达标率处方依从性

刘仲文,刘翠娟,陈玲玉,钟国宁,钟 菱,陈冠豪

(1.东莞市石碣医院,广东 东莞 523290 ;2.东莞市第九人民医院,广东 东莞 523016)

随着社会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及生态环境、人们生活行为方式的变化,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导致的负担逐渐增加,目前已占总疾病负担的70% 以上,成为制约健康预期寿命提高的重要因素[1-2]。本研究针对慢性疾病患者及其疾病的特点,建立了慢性疾病健康教育处方管理小组,制定了慢性疾病健康教育处方,取得了较好的健康教育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 年1 月—2022 年6 月东莞市石碣医院门诊收治的慢性疾病患者445 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019 年1 月—2020 年12 月收治的慢性疾病患者215例作为对照组,将2021 年6 月—2022 年6 月收治的慢性疾病患者230 例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患病年限、文化程度、6 种慢性病类型分布情况等资料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口头健康宣教,宣教内容包括规律服药、饮食控制、合理运动等。观察组在采取口头宣教的同时进行健康教育处方干预,由门诊接诊医生在诊治结束后开具健康教育处方。教育处方管理小组根据6 种慢性疾病的疾病相关知识、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等,参考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健康教育处方》(2020 年版)进行统一设计,形成科学的健康教育处方,并为其制作相应的二维码。通过院内宣传栏、医院公众号及门诊接诊医生开具处方等方式提供给慢性疾病患者。要求患者定期复诊,6 个月后对其干预效果进行评价。

1.3 评价指标

(1)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采用治疗依从性量表进行评价,将依从性分为不依从、部分依从及完全依从,总依从率=(完全依从例数+部分依从例数)/ 总例数×100%。(2)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相关知识知晓率、自控能力进行比较,自控能力的评价内容包括合理饮食、运动治疗及定时复查。(3)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采用中文版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 评价生活质量,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效度(Cronbach’s α 为0.8479)。(4)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满意度问卷星调查表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满意度进行评估,满意度分为三个等级:90 ~100 分为满意,60 ~89 分为一般满意,60 分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率= 满意率+ 一般满意率。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8.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²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依从性的比较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依从性的比较见表1,观察组患者的总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依从性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干预后相关知识知晓率、自控能力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相关知识知晓率、合理饮食达标率、运动治疗达标率、定期复查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后相关知识知晓率、自控能力的比较[例(%)]

2.3 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分,± s)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分,± s)

组别 例数 功能评分 症状评分 总体健康评分 特异性评分观察组 230 12.28±1.29 21.57±2.07 3.46±0.59 1.68±0.42对照组 215 9.76±1.17 27.95±2.75 2.42±0.62 2.47±0.67 t 值 21.536 27.763 18.131 15.004 P 值 <0.05 <0.05 <0.05 <0.05

2.4 两组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的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的比较

3 讨论

心脑血管疾病、肝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仍然是目前制约我国居民身体健康的主要问题,相关防控形势不容乐观,亟需对这些慢性疾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并及时采取生活健康行为、疾病监测和管理等多方面的干预[3-4]。健康教育处方是医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中比较有效的干预方式,以往的研究也证明了其应用效果[5-7]。本研究设计并发放了6 种慢性疾病的健康教育处方,探索其对慢性疾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健康生活行为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进行健康教育处方干预的观察组其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健康教育处方干预可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以往相关研究中采取门诊“摆放”健康教育处方的方法不同[8],本研究中设计了健康教育处方的二维码,并将其置于医院宣传栏、微信公众号以及门诊处方上,方便患者随时获取、查看健康教育处方的内容,这种方式保证了健康信息传递的针对性、方便性及长效性。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相关知识知晓率、合理饮食达标率、运动治疗达标率、定期复查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进行健康教育处方干预可改善慢性疾病患者的疾病认知,从而可帮助其提高在饮食、运动和复查方面的自控力。慢性疾病患者能通过健康教育处方了解自身疾病的危险因素、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及疾病管理方法等内容,可帮助其养成良好的饮食、运动及生活习惯,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临床研究发现,影响慢性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众多,除疾病相关的症状外,还与患者的个人生活习惯、治疗效果及对疾病治疗的预期等因素相关。既往我院是采用口头健康教育的干预方式,干预的效果并不理想,多数患者在当时会有一些印象,但时间长了,又会忘记相关内容;加之有部分医护人员进行口头健康教育时表述并不清晰,从而使患者更加难以通过健康教育干预获得相关疾病的知识和帮助,导致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差,无法建立健康的生活行为习惯,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采用了健康教育处方进行干预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健康教育处方能够帮助患者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从而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处方干预具有科学性、全面性、方便性、长效性、个体性均较好的优势,能够提高患者对慢性疾病知识的认知情况,可帮助慢性疾病患者提高自控能力和治疗依从性,进而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满意度。

猜你喜欢

达标率处方依从性
陕西省地下水水位考核情况
山西省2017年地表水功能区水质现状评价分析
人间处方
四川脱贫攻坚半年“成绩单”出炉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分层随访模式对院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的影响
处方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