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单元结构化教学策略探析

2023-08-01薄其珍

高中数理化 2023年13期
关键词:结构化数学课程教学活动

薄其珍 刘 真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高级中学)

在高中数学单元结构化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围绕大框架、大思路、大问题、大背景来开展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归纳、整理、总结数学课程知识,让数学课程知识结构更加系统化、完整化,提升学生数学学科综合素质.此外,通过实施高中数学单元结构化教学模式,能够改变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效益较低、学习碎片化、知识分解化的现状,实现数学课程知识间的相互支撑、前后关联,锻炼学生数学知识归纳、总结能力,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然而,在以往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通常都是按照教材顺序来讲解数学知识,导致数学课程知识间的关联较少,学生通常处于“学完新知识就忘记旧知识”的学习状态之中.针对以上数学教学现状,教师应设定单元结构化教学形式,基于单元视角来归纳、梳理、讲解数学课程知识,促使学生深度理解所学知识,让学生多层面、多角度去探索数学课程知识,从中积累更多的知识经验,锻炼学生的学科思辨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本文对高中数学单元结构化教学策略展开探究,希望能为读者提供参考.

1 科学制订单元结构化教学目标

在高中数学单元结构化教学活动中,要想让单元结构化教学有导向、有目标、有方向,教师要科学制订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重构、整合单元教学,做到落实微观、掌握中观、聚焦宏观,增强单元结构化教学活动的连续性、整体性,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比如,在“计数原理”单元结构化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划分如下单元主题:排列和排列数公式、组合和组合数公式、排列和组合综合应用等,并且要围绕单元主题来设定教学目标,明确单元结构化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知识规律.同时,在制订教学目标期间,教师既要关注显性目标,还要考虑数学隐性目标.显性目标具体包含学习图形、符号、文字呈现出来的思想、技能、知识,而隐性目标是掌握情境限定的方法或过程,教师要注重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的融合,表1是“计数原理”中的单元结构化教学目标.

表1

2 围绕大框架、大思路来开展单元教学

在高中数学单元结构化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围绕大框架、大思路来开展单元教学,帮助学生梳理学习思路、学习方法,基于整体层面来探索数学课程知识,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比如,在学习“圆锥曲线”单元知识期间,教师应围绕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主题顺序开展教学工作,并且基于标准方程与几何性质方面来展开研究,以此来构建大框架、大思路.在探索“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过程中,教师要设定如下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的形式,从具体教学情境中探索抛物线模型,了解其定义.通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结合抛物线的定义来构建标准方程,围绕已知条件获得开口向右的抛物线的准线方程、标准方程,深入剖析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围绕已有知识经验,让学生深入剖析,熟练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在设定教学目标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形式,让学生去归纳、整理数学课程知识,由旧知识引出新知识,让学生的数学知识体系更加完整.比如,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之前在学习椭圆知识期间,重点探究了哪方面的内容? 围绕学习椭圆知识的经验,总结研究解析几何的方法;在学习抛物线数学知识期间,你拥有哪些学习思路?”让学生在教师的“大思路、大框架”引导之下,强化对抛物线标准方程、几何性质的认知.

3 基于“深度认知”落实单元教学活动

教师要基于“深度认知”落实单元结构化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的数学知识迁移,能够深度剖析、理解知识规律,引发学生反思、总结,让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更加完整.比如,在学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与不等式”单元知识期间,教师可以通过“方法总结”的形式引发学生的深度认知,学生在掌握类比推导不等式性质后,需要回顾初中学到的数学课程知识,深入总结类比的方法,如类比的路径、过程、反思等.此外,教师可以采用“编题说明”的方式引发深度认知.在学生学会利用函数观点看不等式、方程后,教师要编制问题、展示问题,让学生探究其中蕴含的解题思路、数学思想,并且制作“反思和问题”的册子,定期整理学习活动中的困惑、反思.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读书报告”的形式引发学生深度认知,使学生了解函数的发展史、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等,鼓励学生积极分享成果,锻炼学生的学科思辨能力.

4 基于教学主题实施单元结构化教学

教师要基于教学主题实施单元结构化教学,围绕某一个教学主题来探究、应用数学课程知识,引导学生利用已有认知经验、知识经验来解决问题,将教育内容由“单一”过渡到“整体”,全面把握学生的认知过程,引领学生探索数学基本思想,发展学生的学科实践能力.首先,在高中数学单元结构化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展示出教学主题的整体性、关联性特征,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数学课程知识,保证数学知识结构的完整性,构建学习共同体,展示数学知识的内在逻辑,让学生在探索、应用数学知识期间,深入挖掘数学知识中蕴含的数形结合思想、方程思想、函数思想、转化思想等,提升学生数学学科素养.其次,基于教学主题实施单元结构化教学活动,教师要带领学生系统描述数学知识体系,基于横向联系角度来探索数学知识.比如,在学习“空间向量”数学知识期间,教师应把投影、坐标、向量关联起来,并且把这些内容运用在立体几何、平面几何的计算和证明之中,引导学生正确判断空间中的垂直和平行关系.同时,教师要让学生掌握串联数学课程知识的方法,比如,在讲解完“函数的应用”数学课程知识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梳理数学知识结构(如图1),明确重点、难点内容,强化学生对数学课程知识的认知.

图1

5 结合数学核心素养实施单元结构化教学

在高中数学单元结构化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结合数学核心素养来讲解知识、传授技能,这样既能够把数学课程知识归纳在一起,还能够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伴随着数学课程的改革,学科核心素养受到广泛关注,只有围绕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实施教学活动,才能够塑造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素养,展示出课程的育人价值.首先,在数学单元结构化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要把培育学生素质作为切入点,围绕数学课程标准来设计教学方案,着重培养学生基础学科技能,了解学生的差异化学习水平,引领学生精准化把握单元教学中的核心、难点内容,体现学生主体学习地位.比如,在学习“几何知识”期间,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回忆平面几何知识,逐渐引入几何问题,完善学生的数学知识框架.其次,教师要借助“问题串”来开展单元结构化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问题意识.比如,在学习“集合”单元知识期间,教师可以设定如下课堂问题:“是否可以举一些与集合有关的例子?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示集合?”通过问题串的引领,让学生去探索、学习、应用知识,逐渐完善数学知识体系.

6 小结

在高中数学单元结构化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来探索新的数学知识,从中梳理学习思路,积累更多的学习技巧、方法,让学生的数学课程知识结构更加完整化,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同时,教师要在单元结构化教学活动中,展示出数学课程知识的构建性、整体性特征,实现数学课程知识间的关联、整合,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完)

猜你喜欢

结构化数学课程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促进知识结构化的主题式复习初探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结构化面试方法在研究生复试中的应用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基于图模型的通用半结构化数据检索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