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基层检验检测机构的现状和发展思路

2023-08-01宋向宏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13期
关键词:监管机构食品

宋向宏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审评查验中心,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90)

食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备受公众关注,关系公众切身利益,各级监管部门需要建立从田间到餐桌的食品全链条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其中,基层检测机构的建设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要扩展思路,集思广益,促进其发展壮大,真正发挥“构建高标准市场监管体系,推进质量强区”的基石作用。

1 建设基层检验检测机构的重要意义

1.1 完善食品监管体制的重要基础

在加快推进全区食品监管体制改革,强化各级人民政府和监管部门责任,充实基层监管力量的改革进程中,仍然存在职责交叉和监管空白等问题。为构建起行政管理、监督执法、技术支撑、基层服务“四位一体”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无盲区”的食品监管体系,需全面提高监管水平。在盟市、旗县(市、区)设立基层检验检测机构,在填补基层食品监管空白,给基层食品监管提供技术支撑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使食品监管关口前移、重心下移,从而更有效地完成抽查事项清单覆盖率、举报按期核查率、千人农产品和食品检验量等国家要求的食品监管指标,构建起完善的食品监管体制。

1.2 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在全球经济面临诸多挑战,各种危机交加的背景下,大力发展乡村经济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复苏的动力源泉,其中作为小微企业主力的食品企业和小作坊日益增多,随着直播带货和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等新型销售模式的兴起,其产品安全性也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在人口较多、产业发达、网点密集、监管任务重的苏木乡镇和街道办事处,单独设立食品药品监管所,给这些基层检验检测机构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和技术执法装备。通过可行的检测手段,逐步承担本地区食品监督抽检监测工作,可以在第一时间识别并挖掘出食品产品及其相关原材料中存在的不合格因素,帮助企业和监管部门及时获得食品的监测信息。及时启用监管程序,防止不合格食品流出本地市场,避免不合格食品事件的持续发酵,造成不必要的舆情事件,从而提升区内食品的安全性,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1.3 维护食品市场秩序的重要手段

在嘎查村、城镇社区等集贸市场采购,是当地居民消费的主要形式,市场的良好经济秩序对增强消费者消费信心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根据人口比例和监管工作需要,在这些地方配备食品监督协管员,他们通过对市场销售的农产品进行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检查市场内产品的食品标签内容、对消费者购买的食品进行复称量等手段,从而构建起地方人民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严格且较为完善的食品监管责任制度,维护了当地食品市场正常的经济秩序,让消费者对食品市场的状况树立信心,实现食品销售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进一步振兴食品经济。

2 基层检验检测机构面临的问题

2.1 检验检测人员不到位

随着基层食品监督部门监管职能的转变,进一步加大“放、管、扶”力度,需要更多一线的监管人员。由于划分职责权限欠缺合理性,作为监管部门下属单位的基层食品检测机构,其招录的工作人员往往身兼数职,从事各项监管工作,长此以往,基层检验机构出现了空有设备、场所,而无检测人员的尴尬局面,无法真正实现对基层监管工作的技术支持。相关部门为了更好地开展食品监管工作,需要寻求其他的检验资源,随着其他检测机构的进入,进一步导致本地检验检测机构面临着难以开展检验工作的困境。

2.2 检验检测设备配备不合理

“十三五”期间,内蒙古自治区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有关文件精神,优化资源配置,在农牧业生产和食品加工比重大的旗县加快建立了食品监管机构,配备专职监管人员,落实了办公场所、执法装备、车辆、快速检测仪器等。由于检验检测设备的统一配置,而食品分布有明显的区域和文化特点,这些仪器设备不能很好地与当地食品行业的产品特点相结合,导致有些地区存在部分检测设备闲置,又缺少能反映产品内在质量信息所需检测设备的情况,不能按标准进行质量检测,“检不了”已成为影响检测机构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2.3 检验检测能力不强

由于基层检测机构存在检验人员不到位、设备空置率较高、仪器正确使用率低、实验室管理体系未建立或不健全等情况,导致检验检测机构的基本条件和技术能力还不能符合法定要求的评价许可,无法通过资质认定,不能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检验报告。这些机构的检测力量薄弱,数据准确率不高,科研能力欠缺,不能及时识别诸如基因检测、光谱检测等新兴检测技术在食品开发应用中的不足等问题,给食品检验质量的提升埋下了不小的隐患,导致基层检验检测机构没能力承担上级部门下达的各类食品监督检验监测任务,不能给食品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检验服务,“检不出”成为遏制基层检验检测机构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

2.4 检验机构缺乏必要的监管

食品行业发展离不开严格的监管,食品安全检测也离不开严格的监督。但在基层,食品检测的监管体系还十分落后,由于缺乏统一的监管标准、统一的监管措施和流程,不能形成严格的监管模式,出现监管空白,不能给基层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的发展提供行之有效的监督和支持,不能及时发现并解决基层食品检验检测工作中存在的纰漏,影响机构的高质量发展。检测机构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从而造成有些地区的食品监管未形成合力,整体行政效能不高,职能部门不能更好地履行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

3 新形势下基层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的发展思路

3.1 吸引人才,切实加强基层食品检验检测机构队伍的建设

食品安全是基本民生问题,是重大公共安全问题。需要继续深化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逐步完善旗县(市、区)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同时要避免重复建设和投入浪费,要科学划分盟市、旗县(市、区)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的职能,切实加强基层食品药品安全检验检测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现代工商业社会,其根本竞争力应该来自人才之争,构架安全、富足、可以平稳生长的人才生存土壤和环境是招才引凤的必由之路。加强食品全链条质量安全监管,基层检验机构的作用至关重要。要根据行政区域、人口规模、食品药品产业发展水平、行政相对人数量和监管任务的需要,科学配置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确保基层检验机构有足够的人员履行职责。在距离中心城镇较远的苏木乡镇分片配备食品检验检测人员,为保障偏远农村牧区餐饮安全就近提供快速便捷服务,对他们承担的协助执法、隐患排查、信息报告、宣传引导等职责,给予相应的报酬。必要时,增加基层检验机构的编制和人员,可以引入刚毕业的学生,他们富有工作热情,可以填补人才缺口;也可引入已退休的检验人员,他们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有一定的工作稳定性,可以尽快适应环境,展开工作。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对基层检验检测人员给予待遇、培训、职称晋级、福利等方面的照顾,通过提高绩效工资、实施奖惩机制、签订固定期限的任职合同等形式留住人才,同时尽可能对监管部门从基层抽调检验人员的情况予以限制[1]。保证检验人员的稳定性,加大专业团队的培养力度,加强基层食品检验检测机构队伍的建设,才能推动基层检测机构的长足发展[2]。

3.2 合理开发利用现有仪器设备

食品快速检测方法可广泛用于对食用农产品、散装食品、餐饮食品、现场制售食品等食品安全的抽查检测,是基层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发挥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作用的有力补充。对于基层检验检测机构已经配置的食品快检设备,应加以合理开发和利用,机构要制定现有设施设备的管理制度和操作维护规程,备齐快速检测所需的试剂耗材,并对食品检验人员进行食品检验检测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其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掌握食品快检操作规范、具备熟练使用快速检测设备的技能,让闲置的设备动起来,进行技术创新,不断开发完善快检设备的检测项目,使机构可以承担本地区的常规检验和快检任务,逐步实现自主检验。

3.3 加强基层检验检测机构质量体系建设

检验检测机构在承接政府食品监督抽检检测任务时,需要通过相关部门的资质认定,其中具有检验资质的基层检测机构可以按照《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 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RB/T 214——2017)的要求,建立适合本机构的质量体系[3]。要有开展检测活动所必需的且能够独立调配使用的固定实验场地,有专职的检测人员和管理人员,要有能满足检测要求的工作环境及有能用于检测的试剂、耗材、设施和仪器设备,要建立健全人员技术档案和设备档案,有信息传输与数据处理能力,制定并实施保障检测实验室安全和人身安全的制度、检测责任追究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保证管理体系有效运行,通过相关部门的认证考核,取得检验资质。

基层检测机构也可以采用合作共建的模式,通过与有资质的体系内检验检测机构或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联合,依托这些机构已有的资质条件和较完善的管理模式,投入设备、人员、场所等硬件资源和区域影响力等软件资源,组成共同体,带动本机构的发展,快速构建起自己的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先从承担抽样任务开始,逐步开展检验检测工作,为本地区的质量监管提供技术保障和技术支撑。

对于基层检验检测机构,认证监管部门可以探讨符合基层特色的实验室管理体系模式,针对基层的快速检测、试纸检测、试剂盒筛选等不在资质认定条件中的检测手段,可以建立地区性的资质认定评价要求,重点关注其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持续改进的运行,机构在地方特色食品检测中能发挥的作用,督促机构尽快运作起来。

3.4 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机构影响力

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提供便捷高效、公平竞争、稳定透明、规范有序的营商环境,离不开基层检测机构的付出和参与。基层检验检测机构可通过多种媒体,进行多种形式的宣传,以点带面提升本机构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参与农药兽药使用减量和产地环境净化行动、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农村牧区假冒伪劣食品治理行动、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优质粮食工程”行动等专项行动,可以促进机构间的交流和协作,提升机构的政治站位和格局。通过开展食品快检的“你送我检”等便民措施,及时向消费者告知和解读检测结果,解答消费者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疑问,宣传食品安全知识,讲解食品安全指标含义,让普通消费者看懂检验报告,更理性地看待食品添加剂的作用,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也能督促食品加工企业和餐饮业更规范地使用食品添加剂,防止农民滥用农药,守住食品安全的初级关口[4]。通过“实验室开放日”等形式,让消费者走进实验室,近距离了解检验工作和流程,快速扩大机构在当地的影响,促进机构打造检测的特色品牌,进而适应检测行业市场化发展的进程[5]。

3.5 完善基层检测机构监督体系

基层检验检测机构要在监督的框架下进行可持续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对基层检测机构的监管体系,从制定符合地方特色的监管标准、制定有可操作性的检查规范、实施常态化的检查(滚动检查、抽样检查、飞行检查)等方面入手,强化对基层检测机构监管的力度。通过实验室间比对、盲样考核等方式验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从外部促进基层机构检验能力的提升。通过现场检查,督促基层检测机构健全管理体系,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实施有效的检验,能够为当地食品行业有序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4 结语

综上所述,检验检测行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规模对支撑我国供给侧改革、质量强国等方针政策的充分落地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内蒙古自治区基层检验检测机构的建设仍处于停滞阶段,存在制约机构发展的矛盾,全面发展基层检验检测机构,已成为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因此,有必要明确职责、加强机构内部质量管理、强化监管力度,提升基层检验检测机构的实力,才能实现“守住安全底线、聚焦民生关切、服务发展大局”的市场监管总体目标。

猜你喜欢

监管机构食品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食品造假必严惩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监管
监管和扶持并行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