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质量管理问题处理探讨

2023-08-01李美燕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13期
关键词:食品检验标准

李美燕

(岑溪市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广西岑溪 543200)

近年来,随着食品行业的稳步发展,市场上的食品种类日渐增多,人们对食品的追求不再局限在口感、包装等方面,反而更为关注食品安全,健康无污染的食品更受人们的青睐。但因为食品市场规模的逐步扩大,食品安全的实现更为困难,为达到安全目标,做好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十分关键。当前,我国相关部门已增大了在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的投入,但收效甚微,食品安全问题依旧屡见不鲜。未来食品行业发展的过程中,有关部门需重视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的质量管理,构建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1 食品检验检测的重要价值

1.1 杜绝因食品安全引发的疾病问题

当前人们的生活中,食品种类日渐增多,一旦人们食用到不卫生或者变质的食品,易导致食源性疾病,如某一食品中的大肠杆菌超标,人们在食用了这类型食品后可能会出现一些肠道疾病,不利于人体健康[1]。因此,为减少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各类疾病,我国在近年来越发重视对食品安全的检验检测,力求通过严格的检验检测来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及时发现和处理食品中的安全问题,让人们食用到安全、健康的食品。

1.2 提高食品安全性,维护大众的基本权益

食品安全是当前人们关注的重点话题,有关部门通过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可强化对食品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监管工作,进而逐步提高厂家、大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在潜移默化中规范食品行业的发展,使厂家生产出更为优质、健康的食品,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避免因为食品安全问题而损害消费者的正当权益。同时,社会大众逐步提高其食品安全意识,能够驱使食品生产厂家逐步转变观念,将绿色、安全、无污染食品作为重点方向。

2 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的质量管理问题

2.1 检验检测手段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

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中,检验检测手段关乎检测结果的可用性与有效性,为获得完整且准确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数据,有关机构需采用先进的检验检测手段。根据当前食品安全的检验检测情况,检验检测手段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①手段比较单一,未引进多样化、现代化的检验检测手段。②在面对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任务时,部分检验人员未根据食品类型及特征选择检验手段与方法。③当下食品生产呈现出现代化特点,部分生产厂家为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可能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使用不合格包装物,而这些问题却未引起食品检验机构的重视,诱发了较为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任重而道远。④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在目前不具备提供一条龙检测服务的能力,无法在食品生产、加工、运输等环节实施专业化检测,在具体的检测工作中,食品检验检测机构仅实施了抽样式检测,无法从源头上杜绝不安全食品进入市场,影响了食品行业的规范稳定发展。

2.2 食品安全标准更新缓慢

在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有关人员必须参考食品安全标准,以该标准为指导开展更为规范且有效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结合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工作现状,食品安全标准的更新相对混乱,为保障标准更新的合理性,有关人员不仅需熟悉食品加工的工艺、流程,还需分析食品储存、运输等环节对食品质量的影响,更需要针对食品违规添加等形成科学且有效的鉴定方案,因此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更新具有复杂性,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周期[2]。在食品行业持续发展的过程中,现行的食品安全标准暴露了诸多问题,更新缓缓,如当前的食品检验仅针对市场流通的产品、生产企业或者小作坊成品实施监督抽检,未重视食品源头性的检验,由于缺乏检验标准,导致检验工作的规范性不足。

2.3 食品召回溯源制度有待完善

为实现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我国有关部门需统筹建立食品从源头到餐桌的检验检测机制,完善各环节的检验体系,由第三方检验机构提供全过程技术支持,以达到食品溯源管理的目标。但结合当下我国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的质量管理情况,食品召回制度的完善性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①对于经食品检验发现不合格、对人体有健康威胁的食品,召回成本相对偏高。从理论角度分析,有问题的食品一般需在最短的时间内被召回与下架,同批次食品也需下架,还要承担相应的处罚,对企业而言面临着重大的损失。市场上的部分食品企业,其规模较小,一旦实行了食品召回,企业损失重大,面临破产风险。面对此情况,如何科学召回不合格食品,同时处罚食品生产企业,使这些企业引以为戒,这是食品召回方面需关注的核心问题,但结合现有工作情况,尚未建立完善的食品召回保险制度[3]。②政府未在有关工作中发挥其主导性作用,因为食品召回需要在政府指挥下合法、有序开展,但根据目前市场上的食品召回情况,相关工作都是食品生产企业自己安排的,企业最为了解自己的产品,能够快速追踪问题食品,但许多企业的食品召回积极性偏低,难以切实保障全部有问题的食品在最短时间内被召回,那些问题食品对人体健康造成了巨大风险。

2.4 检验检测缺乏力度,责任划分不清晰

在我国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主要的检验对象为出厂后的食品,在食品生产加工阶段的检测相对较少,如食品原材料、产品包装环节的检验检测力度不足,因为食品检验检测对这些环节的重视度不足,为达到食品安全目标,食品生产厂家需有严格的自律意识。此外,一些食品在检验标准、检测技术方面未有统一标准,导致检验检测力度不足,也未清晰划分各主体的检验检测、监督管理等责任,导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不到位,经常发生食品安全问题。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很多私营性的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由于相关部门未重视对这些机构的监管,导致这些机构在实际的工作中过于追求自身的经济效益,未关注大众健康,后续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时,各主体之间往往互相推诿,影响了食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3 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质量问题的应对措施

3.1 不断改进和创新食品检验检测技术

由于检验检测技术对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的重要性,在当前及未来的工作中为实现食品安全监管,相关单位或机构需不断更新食品检验检测技术,构建完善的检验检测技术体系,保持技术的多样性与先进性,为实际的食品检验检测工作提供技术支持。①我国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在实际的工作中需加大技术研发与创新投入,鼓励相关岗位人员在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各方面进行技术创新,逐步提高食品检验检测技术水准。②我国食品检验检测机构也需要增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就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进行技术经验交流、分享,寻找技术突破点、创新点,引进其他国家先进的食品检验检测技术,借鉴其他国家在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方面的技术经验,从多个角度提高我国的食品检验检测水准。③食品检验检测机构需重视检测仪器、设备的更新与维护。在很多食品检验检测工作中都需借助专业的仪器设备来辅助相应工作,有关机构需意识到仪器设备在检验检测中的重要性,强化基础设施等建设、仪器配备,引进新设备、新仪器。

3.2 加快食品安全标准的更新

食品安全标准能为实际工作提供制度支持、体系保障,因此我国有关单位在实际的工作中需加快更新食品安全标准。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存在更新缓慢、更新周期长、地区标准与国家标准不统一等问题,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中相关人员无法清晰界定检验检测标准,针对开展的检验项目经常存在漏检现象。为发挥食品安全标准的指导作用,有关单位需做好以下工作。①审核、完善食品安全标准。在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食品安全问题的隐蔽性进一步增强,若食品安全标准不及时更新,将很难发现、处理新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因此,相关部门在实际的工作中需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完善食品安全标准,审核其中的内容,制定出符合当下食品行业发展的安全标准,在该标准指引下更新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技术,提高检验检测的技术水平[4]。②扩大食品安全标准的覆盖范围。现阶段食品监管抽检的对象逐步扩大,如存在药物残留的蔬菜、水果、生鲜肉类等,但缺少深加工品熟食类食品方面的检验标准,一些也仅仅参考未加工样品来确定检验项目,面对此情况,有关单位需对熟食类食品及有关添加剂制定对应的检验项目,且在食品行业稳步发展的趋势下还需不断更新添加剂的检验项目。国家标准与地方标准之间存在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因此需在坚持国家标准的基础上赋予地方一定制定标准的权力,将权力下放到市和县,使食品安全标准扩大到地方特色食品上。③确保消费者享有对食品安全标准的知情权。网络平台等各种媒体需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标准、相关知识,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标准的透明度,使消费者参与到食品安全监督中。

3.3 畅通食品安全召回渠道

食品安全监督中,食品追溯为关键环节,一旦在实际的工作中检验到不合格食品,有关单位需利用追溯系统锁定同批次食品且将其召回,及时将这些食品撤出市场,避免其在更大范围内流通。在食品召回中主要需关注以下方面。①明确食品召回主体,除了食品生产厂家,也包含食品经营者、国内外商品代理商、境外食品生产者等,只有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主体,才能使这些主体根据食品检验检测结果参与召回工作。②将出现不合格产品的食品企业纳入诚信档案,加强对食品企业的监督、检查,加大惩罚力度,提高相关企业的食品安全意识。③对食品检验检测中存在问题的产品,及时向社会公布食品检验报告,提醒已经购买了该食品的消费者不能食用该产品,对于召回的食品开展无害化处理,将处理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④保障检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需充分意识到食品召回对生产企业的重大影响及损失,如出现检验检测结果错误导致合格产品被召回的情况,生产企业所承受的经济损失应由第三方检验机构来承担[5]。市场监督管理局需切实履行好其桥梁作用,督促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积极引进先进的检测技术,全面监管检验过程,审核检验检测的各项数据,一旦发现检验不合格产品,需立即将检验结果上报相关部门,由多部门协商制定食品召回方案。

3.4 清晰划分责任,落实责任机制

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往往涉及很多责任主体,各主体单位之间需清晰划分职责,加强相互之间的配合,以保障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符合国家相应标准,提高食品检验检测的公开性、透明性,引导媒体、社会大众等积极参与到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凸显社会舆论、媒体监督、公示平台的作用,使社会大众能了解食品检验检测的全过程。此外,有关单位在食品检验检测中也需要将食品生产者纳入其中,督促每一个生产者都积极做好自身的安全监督与管理,对于达不到食品检验检测标准,或者不愿意参与到食品检验检测工作中的食品生产者或者厂家,需要给予一定的惩罚,通过加大处罚力度来提高各主体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度。此外,食品检验检测范围需适当扩大,做好原材料、辅料等的检测,还需加强对食品储藏、运输等环节的监管、检测,保障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的全过程性。相关部门在统筹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时需细分其他参与主体、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与权限,通过责任的全面落实来促进食品检验检测的高效开展。

4 结语

检验检测对保障食品安全有着重要意义,在目前食品行业发展的过程中,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方面依旧存在诸多问题,为避免这些问题引发的食品安全风险,相关单位需强化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质量管理与控制,着力解决各种问题,提高食品安全检验整体水平。

猜你喜欢

食品检验标准
序贯Lq似然比型检验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2021年《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征订启事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食品造假必严惩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