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审计准则实施对盈余管理行为的治理作用研究

2023-07-31赵玉婷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3年4期
关键词:盈余管理

赵玉婷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审计准则)实施后对盈余管理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 。文章通过设计DID模式,系统考察了最新审计准则的实施及其对上市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作用。结果研究表明:利用最新审计准则实施对上市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特别对于非国有企业及投资要求高、存在较强盈余管理行为倾向性的企业,有着较显著的管理效果。

关键词:新审计准则;盈余管理;治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F239.4;F832.51;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23)04-0115-03

0 引言

新审计准则实施后对盈余管理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受到实际体制背景的制约,出发点好的管理制度在实践中未必可以取得好的成效。要推动新审计准则的有效执行,需要系统地考量其执行效应。本文在对新审计准则实施效应进行总体层面考察评估的基础上,特别根据我国土地产权制度背景和政府投融资体制背景的考察,评估了新审计准则的执行效应,同时利用文本分析的方式,深入探讨新审计准则的执行效应以及机制。以期调研结果能够帮助政策制定者、审计师、数据使用者等充分评价有效性,也为后期标准的完善与细化提供理论依据。

2011年底,IAASB(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和PCAOB(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启动审计报告模型改造后,人们对新报告模型的实证研究和调查研究随之增多。从科研目标与结论来看,相关论文可分为以下3种:①验证新报告模型的特性。如Gold等[1]试验研究认为,报告释义段对缩短审核期望差距有明显的作用;张继勋等[2-3]的实证分析则认为,修改后的报告中增加了强调事项段,从而提高了投资者对审计准则有用性与相关性的认识水平,而采用改进的审计准则审核后,企业管理者和审计人员交流的愿望更加强烈。②试验的研究方法的限制以及潜在的危害。Gimbar等[4]试验调查也证明了这一点,Brasel等[5]的实证研究也表明,对重要审计事项的揭示会削弱对人员财务舞弊审计职责的认识。③检查新规定的政策有效性。英国政府从2013年以来就使用了延伸性的审核,Reid等[6]提出的英格兰企业的经验证据认为,对重要审核事件增加了审核准确性。

综上所述,这些审计调查的资料大部分是在实证条件下取得的,但来源于证券市场的研究资料较少,少量的审计实践资料大多来源于中国证券市场。新审计准则在中国的执行现状到底怎么样呢?这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根据上述研究,在提出执行相关的事项披露规则之后,随着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复杂性增加,对管理者的监督难度加大,盈余管理成本上升,公司盈余水平也随之下降。基于此,给出了如下假设。假设1:将关键的事项披露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产生治理影响。

国有企业的“特殊政治身份”给其带来许多政治上的支持,包括政府财务方面的补助、税务相关方面的优惠政策、投资方面的便利性及对公共服务信息资源的提供等(龚启辉等[7];潘克勤[8])。而非国有企业不具有这方面的先天优势,资产短缺、融资困难一直是影响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因此,民营企业的管理者往往试图通过盈余管理过程控制盈余,以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帮助企业掌握更多的资本。此外,由于非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评价指标主要以绩效为依据,因此其对薪酬绩效的敏感性较高,并存在着随时被人力资源市场和职业管理者取代的问题和风险,而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则主要由国资委和国有资产机构进行委派和聘请,其职场上的业绩风险更小。所以,非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实施盈余控制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林舒[9]等的调查指出,非国有企业的盈余管理水平程度更高。谢德仁[10]等的调查则指出,相对于国家直接控制上市企业,非国有控制上市企业的最终经营管理工作人更关心企业股价的变动状况,所以,他们为保持企业股价而控制利润的能力也较强。而上述分析也表明相对于国有企业,重要审计事项披露规定对非国有企业盈余管理活动的抑制更强。据此得到假设2:相对于国有企业,关键会计事项披露制度对于非国有企业的盈余管理情况,有着更强的治理意义。

在我国当前转轨发展和新型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市场经济体系还不完整,制度不完备,资本需求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比较强烈,企业财务盈余能力和会计信息公开能力是企业取得有效投资的重要基础[11],但反过来,有效投资需求又是诱使企业管理层实施盈余制度的重要原因之一。无论是对股权投资问题的深入探讨者,还是债务资本问题的研究者,均认同这一观点。许朝晖等[12]的研究表明,资本要求与盈余管理时间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继收益管理之后,再考虑收益管理的投资和回报。公司投资增加后,为从资金的使用中获得更多的投资,公司会愿意为投资支付收益管理和使用资金管理。

重要的会计事项公布,一方面使更多上市公司的重要消息披露出来,另一方面增加了融资供给者的信息量,进一步提高企业特有经营风险的预警效果,为信贷投资决策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财务盈利消息对企业投资盈利能力的影响也大大降低。但是,由于重要会计事项的披露规定,盈余管理行为被发现的概率提高,盈余管理成本增加。因此,在重要会计事项披露规定的实施下,投资需求对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的诱导程度显著降低。

由此可见,相比资金需求量较少的企业,资金需求量高的企业受重要审核事件信息披露法规执行的负面影响更大。相反,重要审核事件信息披露法规执行对资金需求量较高的企业盈余管理情况产生了更强的管理作用。基于此得到假设3:关键会计事项揭示对于资金要求高的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有着更强的管理意义。

2 样本选择与数据

在政策绩效评价中使用DID模块(双重差分模型)来考虑主要会计项目政策实施前后上市公司盈余控制的變化。G股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执行情况与2021年度报告相对应。对所有自2020年1月1日起审核通过的上市公司实施,与2020年度报告相对应。由此可见,2020—2021年恰好是重要审计事项披露规定实施的前后两年,是最接近重要审计事项披露规定实施时间的年度。因此,选取2020—2021年审计报告年度为样本期间,可以获得更为准确的分析结果。本文选取2020—2021年财报年度中非沪深A股主要上市公司作为管理组模型公司,剔除金融、ST(特别处理)、*ST(连续亏损3年)和PT(特别转让)等类型的上市公司、资不抵债公司和对部分信息不充分的公司,同时删除“A+H”股(同时在境内A股市场和香港H股市场上市的股票)公司,共形成3 470个A股管理组模板;根据研究结果,政府选取2020—2021年香港公司作为控制组的样本公司,因为香港公司从2020年的财务报表开始实施重要会计事项披露制度,即公司样本期内没有政策变化的影响。此外,香港上市公司与境内公司经营状况相同,因此选择香港公司作为对照组样本,使用DID检验重大会计事项披露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扣除缺失的控制变量和其他样本后,共产生3 347个对照组样本。A股公司的资金来自中国泰安,而香港公司的资金来自上海万得。所有连续变量都用Winsorize(缩尾处理)上下1%处理。

3 实证结果和分析

3.1 描述性统计

根据计算结果,企业盈余管理预测值(aDA_base)的均值为0.083,与模拟的数据很相似,平均值偏差为0.076,而其基准差的最低值则依次为0.467与0.001,两者之间差异很大,表明企业内部的盈余管理差异很大。此外,分析发现,在企业实施重要审计事项披露规定时,公司盈余控制水平为0.045,低于0.068时公司遵守重要信息披露要求,审计似乎有所降低,从而支持假设1。

3.2 实证结果分析

对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规定施行后,对公司整体利润水平的负面影响进行回归研究。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规定施行后要求审计师更为准确地确定关键的、重要的项目。但是,上述信息的公开引起了财务数据使用者的关注,也更受到政府监管的关注,从而促使公司管理人员更为审慎地行事,进一步降低公司盈余,改善公司的数据质量,假设1被证实。

此外,根据管理功能原值之间的关系,将管理功能值分为“>0”和“<0”,以便识别优绩效管理(DA1)和差绩效管理(DA0)。当DA1发生变化时,DA0为0。总的来说,审计要点的披露对上市公司的收益管理产生积极的影响,例如降低了公司的收益,使上市公司内部信息公开,发送更准确和可靠的信息,提高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3.3 稳健性检验

本文首先采用真实收益管理代替质量分析,并进行稳健性检验,对差异采用安慰剂检验法。 ①以实际收益管理为变量的定性分析的绩效评价结果如下:实施新模型减少了收入管理,提高了审计质量,这是基于假设1的结论;关键审计信息价值与真实收益管理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作为假设2的主要结果意外显著。 ②即使通过识别不同质量品牌来控制效应或使用实际收入控制,安慰剂效应也证实了假设1的强度。

4 结语

本文利用最新的财务管理条例(第1504号)进行准自然实验,并开发了一个DID模型确定信息披露的管理效果,分析收益管理的关键问题。研究表明,主要审计事项列报的信息对上市公司的收益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发布频繁和详细的信息分析情况对员工的控制行为有正面影响。总的来说,重要审计事项公开可有效减少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盈余管理,增强市场信息透明度,为上市公司正常、高效运作提供了重要信息基础。

5 参考文献

[1]Cold A,Gronewold U,Pot C.The lSA 700 Auditor's Report and the Audit Expectation Gap _Do Additional Explanations Mater'[J].International Jourmal of Auditing,2012,16(3):286-307.

[2]张继勋,贺超,韩冬梅.审计报进与资感知的审计人员责任项实证据审计研,2015(3):56-63.

[3]张继勋,蔡闫东,刘文欢.标准审计报告改进、管理层和审计人员的关系与管理层沟通意愿——一项实验证据[J].审计研究,2016(3):77-83.

[4]Bédard J,Coram P,Espahbodi R,et al.Does Recent Academic Research Support Changes to Audit Reporting Standards?[J].Accounting Horizons,2016,30(2):255-275.

[5]Brasel K,Doxey M M,Grenier J H,et al.Risk Diaclosure Preceding Negative 0utcomes:The Effects of Reporting Critical AuditMatters on Judgments of Auditor Liability[J].The Accounting Review,2016,91(5):1345-1362.

[6]Cimbar C,Hansen B,Ozlanski M E.Early Evidence on the Efects of Critical Audit Matters on Auditor Liability[J].Curent Iseuerin Auditing,2015,10(1):24-33.

[7]龔启辉,李琦,吴联生.政府控制对审计质量的双重影响[J].会计研究,2011(8):68-75,96.

[8]潘克勤.国有股权、会计信息与长期借款契约——基于民营公司IPO国有股权比例及变化的实证研究[J].经济经纬,2014,31(6):114-119.

[9]林舒,魏明海.中国A股发行公司首次公开募股过程中的盈利管理[J].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0(2):87-130.

[10]谢德仁,廖珂.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J].会计研究,2018(8):21-27.

[11]黄秀女,钱乐乐.信息披露质量与上市公司债务融资选择——基于深交所信息披露考评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经纬,2019,36(5):158-164.

[12]许朝晖.基于哈佛分析框架下的东莞勤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研究[D].桂林: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7.

猜你喜欢

盈余管理
股权融资方式下盈余管理综述
企业盈余管理相关问题及应对
定向增发、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
关于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及防范措施分析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会计准则的关系研究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新会计准则的制定
浅析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
两税合并、税收筹划与盈余管理方式选择
其他综合收益的列报会提高上市公司的市盈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