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方式研究

2023-07-30陈淑飞祝晴

艺术科技 2023年15期
关键词:芯子保护传承

陈淑飞 祝晴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增强文化认同和民族自信等具有深远意义。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中,民俗是一大类。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三德范地处齐鲁文化核心区,是齐鲁文化的重要传承地和展示载体,主要包括耕读文化、建筑艺术、民间文艺等,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较高的社会及文化价值。三德范村是鲁中山区具有代表性的古村落之一,2016年被确立为国家级重点保护传统村落。村内芯子于2006年获民间艺术最高奖——山花奖,2008年6月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芯子丰富了当地居民的精神生活,也是广大民众进行表达活动和自我调节的有效手段。因此,以三德范村芯子为代表进行研究,可以反映章丘区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情况。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地方传统文化反映了三德范村独具特色的民俗表演文化和礼仪传统,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三德范村的宝贵传统和风貌特色,需要慎重对待,并做好传承与弘扬工作。基于此,文章以章丘三德范村中的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芯子为例,研究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方式,总结芯子保护困难的原因,探讨芯子的新出路。

关键词: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芯子

中图分类号:K89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15-00-03

0 引言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1]。当今国际上将历史文化遗产分为两部分,一是物质文化遗产,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2]。非物质文化遗产多种多样,民俗文化就是其中一类。

1 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章丘三德范村芯子分析

三德范是齐鲁古道上的重镇,在清朝中叶已经颇具规模。作为一个位于省会大都市郊区的城边村,三德范不仅“庄大姓多”,而且是常住人口逾6000人的“超级村落”[3]。现在,三德范分为东、西、南、北四个行政村,为章丘第一大村[4]。三德范村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芯子,济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章丘旱船、章丘雕塑艺术、章丘区传统葫芦雕刻技艺、锦屏山神话,以及章丘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章丘石刻艺术、三德范大扮玩。

在三德范村,每年正月初七、初八,村民都会以巷道为单元,各自动员筹备集体性的表演活动——扮

玩。以扮玩为文本的艺术表演承载了文化传递功能[5]。扮玩没有硬性规定,每条巷子都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表演,不受外部约束。到目前为止,在没有公演的情况下,一般是在正月十五晚上表演,既是为了庆祝元宵节,又是各服装队之间的比赛。元宵节这天的扮玩活动,被村民亲切地称为“大扮玩”。扮玩的代表性节目是芯子,它是一种特殊的民间娱乐形式,分为单人芯子和双人芯子,起源于明朝,最初的灵感来自颤动的轿子,即类似于民间的抬轿,往往根据规模及剧情需要在底座四周彩饰道具[6]。最早是由男人和女人装扮成神话中的神灵,在绑好的平台或方桌上移动,以驱除邪灵,祈求好运,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表演。一般一个芯子代表一个剧情或寓意。芯子分为抬芯和背芯,抬芯是将有装扮成剧中人物的孩子的铁架放置在方桌之上,由几个人抬着走;背芯是由一身强力壮者肩扛铁架行走,肩扛者也装扮成剧中人的模样,铁架最多时达几百斤重。

2 三德范村芯子传承和保护困境

伴随着新一轮“非遗热”的出现,村民们重新聚集起来,三德范村也更加重视芯子活动。然而,在三德范村,由于各种问题,芯子的传承和保护受到了阻碍。

2.1 传承人的保护困境

经调研发现,三德范村人口流失严重,村中以老人和儿童为主,常住人口两极化,老龄化严重。此外,村里的老人和儿童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差,对互联网等新事物不热衷,再加上芯子技能学习起来费时、费力,老人和儿童并不能完全掌握,导致芯子的生存活力和发展空间难以充分扩大,陷入想传播却无从下手的窘境。

芯子活动虽然具有古朴的特质,但由于缺乏文化体系的支撑,在文化市场上举步维艰,村落“非遗”传承人不受重视的现象屡见不鲜。目前,社会各界对民俗类非物质遗产传承人的关心不多,加上三德范村生活以农耕为主,收入水平低,芯子传承人的生活难以得到保障,只能另寻出路。同时,村内物质环境无法满足青年一代的需求,失去了青年人,老年人又力不从心,导致芯子慢慢淡出历史舞台。

2.2 精神层面的传承困境

三德范村虽然有固有的村落地域文化特色,但与城市相比,存在信息封闭、信息滞后等问题,加上自我宣传意识不强,公众对芯子这一活动知之甚少,参加者通常是周边村落的居民,辐射范围小。同时三德范村知名度不高,因此芯子文化难以得到有效宣传。受众群体小、辐射范围窄、信息滞后等问题,阻碍了芯子的传播。

2.3 物质上的传承和利用困境

三德范村的芯子不仅展示了村落遗留下来的地域特色文化,还是维系群众精神的重要纽带,同时也丰富了村民的生活。但由于缺乏完整的产业链,所以芯子始终难以走出去。目前,三德范村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宣传和推广芯子,仅靠小规模辐射周边村民是无法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的,长此以往,芯子的发展就会陷入恶性循环,物质上的传承和利用会更加乏力。

3 三德范村芯子传承与保护方式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重视,进入传承和保护的最佳时期[7]。对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全面工程,需要政府部门、教育文化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将对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落到实处。通过对三德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现状、传承情况及载体环境的调查,分析其特色性和可发展性,根據《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相关要求依法进行保护。保护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本质上是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其良好的保护效果却不仅限于文化受益,还能丰富民众的生产、生活,增强民众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8]。

3.1 多方位加强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

对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9],需要政府部门的推动、民众的传承与传播,还需要培养和教育下一代,形成全民参与的传承和保护意识。

3.1.1 政府部门

处于决策、组织、统筹地位的是政府[10]。因此,应建立政府主导、专家领衔、公众参与的运作机制。保护规划应当以政府为主导,与我国知名院校、社会团体及专家等建立密切联系,从而为保护规划提供更多的专家指导、科技支撑和整修基金等。成立相关经济联合社,负责三德范村的具体管理工作。促进公众参与,提高、增强村民对遗产保护价值的认知度及社会责任感,充分调动村民保护历史文化的自觉性及自发性,共同推进三德范村的保护工作。

3.1.2 教育文化部门

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有很多种,比如家族传承、群体传承、社会传承等。对芯子的保护,仅仅靠少数传承人是远远不够的。目前,三德范村从事芯子表演的人大多是老人和孩子,他们大多缺乏产业化的意识。教育对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来说是一种重要的方式,所以从小学到中学再到高校,都可以开展“非遗”教育。

3.2 多维度宣传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保护的关键在于传播,传播是“非遗”保护的重要环节。近年来,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非遗”的广泛传播提供了很好的基础[11]。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大力宣传和多维度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为文化政策的一部分,打造名村历史文化展示区、“一街十巷”风貌展示带,来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3.2.1 名村历史文化展示区

延续名村历史文脉,以三德范村内的玄帝阁为中心,以东沟巷和巴漏河为界,划定三个片区,共同构成名村历史文化展示区。以保护为前提,充分利用三德范村的多元文化资源,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共同展示。

通过传统民居改造,建立博物馆、档案馆、文化馆、石刻馆等,向游客和村民开放。三德范石刻馆:展示三德范村的历史、文化、民俗以及章丘石刻艺术。儒家学堂:展示儒家文化,推动当地乡村儒学教育的发展。胡同博物馆:主要展示乡村生产、生活老物件。箶艺草堂:展示章丘区传统葫芦雕刻技藝。三德范档案馆:展示三德范村的发展历史等。

3.2.2 “一街十巷”风貌展示带

以“一街十巷”为纽带,串联历史文化遗存建筑及历史环境要素,展示三德范村历史文化。不改变历史街巷的格局,维持院落原有形制。严格控制街巷两侧的建筑高度,保护历史街巷原有的空间尺度。对历史街巷进行标牌展示,解说街巷名称由来、重要历史人物事件发生地等。

3.3 延长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链

“非遗”作为一种优质的文化旅游资源,是现代人追求高品质精神生活的一种趋势[12]。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能提高旅游地的知名度,促进地区旅游经济发展[13]。村内要以乡村民俗旅游为载体,积极推动旅游与芯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延长芯子产业链。在章丘区旅游格局中,三德范村地处南部山区旅游带,文祖街道内历史文化景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附近有锦屏山风景游览区、上水峪游览区、白云洞游览区、齐长城锦阳关等知名景点,有利于加强区域联动,构筑旅游网络。

3.4 解决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生存问题

“非遗”传承人的认定与保护是“非遗”保护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其核心是对人的保护[14]。加强对民俗类“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首先要制定代表性传承人目录制度,制订传承人资助计划,鼓励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活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

传承民俗类“非遗”,首先要解决传承人的生存问题[15]。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来说,物质保障至关重要。目前,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生活处境都不佳,只有提供稳定的经济保障,才能改善传承人的生存状态[16]。

4 结语

保护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强行保留陈旧的习俗和传统技艺,而是要尊重历史的自然发展、祖先的创造和社会的历史,使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下焕发新生机,并不断发展和创新。对此,必须以保护为前提,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促进历史文化名村发展,合理利用历史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 刘明阁.论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利用[J].江汉论坛,2012(10):119-125.

[2] 冯骥才.传统村落的困境与出路:兼谈传统村落是另一类文化遗产[J].民间文化论坛,2013(1):7-12.

[3] 朱振华.村落语境中的艺术表演与自治机制:以鲁中地区三德范村春节“扮玩”为例[J].民俗研究,2017(2):138-156,160.

[4] 唐蕾,章牧.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关系研究:以广州沙湾飘色为例[J].特区经济,2011(3):155-156.

[5] 高向华.村落组织与乡民艺术表演[D].济南:山东大学,2014.

[6] 朱振华.乡民艺术与民间自治传统[D].济南:山东大学,2017.

[7] 赵艳喜.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理念[J].贵州民族研究,2009,29(6):49-53.

[8] 侯贺良,马春晓.舞动着的周村芯子[J].走向世界,2008(5):87-89.

[9] 许凡凡,王芳.非遗视角下仡佬族茶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14(4):7-12.

[10] 贺学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5(2):103-109.

[11] 范周,韩业庭,赵峰,等. “非遗+”激发中国传统文化新活力[N].光明日报,2022-06-13(005).

[12] 孙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发展路径研究: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实践为例[J].艺术百家,2018,34(1):227-232.

[13] 欧阳正宇.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2.

[14] 李向振.“非遗”传承人认定与集体性乡民艺术的保护:以冀南GY村“捉黄鬼”活动为个案[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5,29(2):106-113.

[15] 柳红波.人力资本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微观机制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2.

[16] 萧放.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与保护方式的思考[J].文化遗产,2008,2(1):127-132.

作者简介:陈淑飞(1981—),男,山东临沂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当代环境设计教育与实践。

祝晴(2000—),女,山东菏泽人,硕士在读,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3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山东历史文化街区复兴策略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21017BS

猜你喜欢

芯子保护传承
关于薄膜电容器卷绕工序端面不齐的工艺改进
内部具有一个以上空腔的内燃机用铝基合金铸件及其生产工艺
鲁中地区民间表演艺术的一朵“奇葩”
——“茶业芯子”的艺术特色及其发展出路探析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舞动者的周对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