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滁州再生稻栽培模式效益分析

2023-07-29王学江朱方霞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10期
关键词:栽培模式效益分析再生稻

王学江 朱方霞

摘要 本研究通过连续5年的大田试验示范,探索总结了滁州市江淮分水岭地区再生稻栽培技术模式。该模式经济效益可观,生态效益可见,能够有效作为“藏粮于技”的技术措施,能够持续改良土壤环境,提高农民的收入,充分保障滁州市粮食安全。

关键词 再生稻;栽培模式;效益分析;滁州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3)10-0016-04

滁州市是国家商品粮基地之一,以水稻—小麦轮作为主。2018—2022年滁州水稻年平均播种面积41.61 万hm2,占全省播种面积的16.35%,年平均产量259.60 万t,占全省16.23%,年平均产值66.04亿元[1]。

20世纪90年代,安徽省皖南地区已经发展再生稻6 700.00 hm2左右[2]。滁州市地处过渡性气候带,水稻生产“两季不足,一季有余”。为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集约化生产发展,落实“藏粮于技”战略,2018—2022年,笔者连续5年进行了再生稻的试验示范,探索再生稻(一稻两收)栽培新模式,为进一步发展再生稻提供技术支持。滁州市再生稻种植面积从2018年的40.00 hm2扩大到2022年的900.00 hm2,发展再生稻生产的家庭农场和种粮大户从15户增加到500多户。

1 气象资料

根据气象资料,滁州市江淮分水岭南侧,≥10 ℃积温4 800 ℃左右,10 ℃初日在4月上旬,10 ℃终日在11月上旬。20 ℃初日在5月中下旬,20 ℃终日在9月下旬,10~20 ℃积温3 800~4 000 ℃左右,历时170 d。10~22 ℃积温3 630 ℃左右,历时155 d。滁州市江淮分水岭北侧,≥10 ℃积温4 700 ℃左右,10 ℃初日在3月下旬,10 ℃终日在11月上旬。20 ℃初日在5月下旬,20 ℃终日在9月下旬。

根据王贵学等[3]研究,滁州市江淮分水岭北侧属于再生稻生产适宜区,滁州市江淮分水岭北侧属于再生稻次适宜区。

2 栽培模式

2.1 试验基本情况

试验品种为玖两优黄华占,生育期130 d左右,耐低温,中穗型,抗病性较好,第二茬再生能力强。试验地点在来安县杨家河农场,灌溉条件较好,土壤类型为黄褐土。试验示范面积2.00 hm2。同一品种,正常水稻—小麦轮作作为对照,对照面积0.2 hm2

2.2 育秧、插秧和收割

采用工厂大棚育秧。3月25日—4月3日育秧,按照大田用种22.5 kg/hm2、育秧硬盘300张,需玖两优黄华占种子合计45 kg、育秧硬盘合计600张,无菌营养土与育秧基质各占50%。根据“高温破胸、适度催芽、低温炼芽”原则,32~38 ℃破胸24 h、26~32 ℃催芽24 h、22 ℃炼芽12 h。4月26日至5月3日机械插秧,行株距25 cm×15 cm,栽植密度26.9万~28.4万穴。8月中下旬第1茬机械收割,留稻桩高度35~40 cm,第2茬10月中下旬收割,再生稻生产模式全生育期详见表1。

2.3 科学施肥

由于再生稻大田生育期较长,需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第1茬以高浓度控释肥为宜。用无人机撒施45%(N∶P∶K=15∶15∶15)控释肥600 kg/hm2、尿素75 kg/hm2;水稻移栽后7 d追施尿素75 kg/hm2作为分蘖肥,晒田复水后追施尿素75 kg/hm2+氯化钾75 kg/hm2作为穗肥。水稻第1茬收割前7 d追施尿素75 kg/hm2,促进腋芽早萌发。

2.4 水浆管理

第1茬水稻生长前期温度低,田间要保持浅水活棵,促进分蘖。6月份进入梅雨季节,不利于烤田,要及时排水防涝。7月份气温高、光照强,容易干旱,要注意灌水降温。8月份要排水收获第一茬水稻。第1茬水稻收获后,再生稻出芽前保持田间湿润,出芽后,田间建立浅水层。进入9—10月份,气温开始下降,要注意防止第2茬稻受旱,以提高第2茬稻的产量。

2.5 病虫草害防治

2.5.1 种子处理。种子处理能够有效预防种子携带的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起到事半功倍作用。每kg干稻种,用20%噻唑锌20 mL对水20 mL,进行均匀拌种,药剂处理12 h,用清水清洗2次后进入育苗程序。

2.5.2 杂草防除。采取“一封一杀”防除技术。①一封:机插前对整平田块进行封闭除草,保水3 d以上,用35%噁草酮悬浮剂1.1 kg/hm2均匀喷雾,利用无人机进行封闭处理。②一杀:机插后7 d,用9%嘧肟·氰氟草微乳劑1.35 kg/hm2均匀喷雾,利用无人机进行茎叶喷雾,防除已出苗杂草。

2.5.3 病虫害防治。5月下旬至6月上旬,用12.5%氟环唑750 mL/hm2+20%氯虫苯甲酰胺150 mL/hm2均匀喷雾,防治纹枯病、一代二化螟;7月中下旬,用50%吡蚜酮150 g/hm2+氯虫苯甲酰胺150 mL/hm2均匀喷雾,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代二化螟。

3 经济效益分析

3.1 测产方式

2020—2022年,再生稻生产模式固定3块田、水稻小麦轮作模式固定1块田,采用机械实收测产。收获后除去杂质、空瘪,用谷物水分速测仪测定种子含水率。水稻产量(kg/hm2)=鲜重/面积×(1-含水率)/(1-13.5%),小麦产量(kg/hm2)=鲜重/面积×(1-含水率)/(1-13%)。

3.2 经济效益

3.2.1 产量水平。由表2可知,2020—2022年再生稻生产模式,第1茬产量分别为8 093.0、8 711.0、8 288.0 kg/hm2,平均产量8 364.0 kg/hm2;再生稻第2茬产量分别为2 646.0、2 753.0、2 724.0 kg/hm2,平均产量2 708.0 kg/hm2;水稻—小麦轮作模式,水稻产量分别为9 531.0、9 603.0、8 418.0 kg/hm2,平均产量9 185.0 kg/hm2;小麦产量分别为5 852.0、5 783.0、6 420.0 kg/hm2,平均产量6 018.0 kg/hm2

再生稻第1茬平均产量比水稻—小麦轮作水稻产量低821.0 kg/hm2,但再生稻第1茬平均产量与第2茬平均产量之和比水稻—小麦轮作水稻产量高1 887.0 kg/hm2。再生稻粮食平均年产量11 072.0 kg/hm2,水稻—小麦轮作粮食平均年产量15 203.0 kg/hm2

3.2.2 产值水平。2020—2022年,再生稻生产模式,第1茬产值分别为20 555.0、22 298.9、21 381.8 元/hm2,平均产值21 411.9 元/hm2;再生稻第2茬产值分别为6 720.8、7 046.4、7 027.9 元/hm2,平均产值6 931.7 元/hm2;水稻—小麦轮作模式,水稻产值分别为24 208.7、24 583.7、21 718.4 元/hm2,平均产值23 503.6 元/hm2;小麦产值分别为13 107.4、13 068.5、14 766.0 元/hm2,平均产值13 647.3 元/hm2(见表2)。

再生稻第1茬平均产值比水稻—小麦轮作水稻产值低2 091.7元/hm2,但再生稻第1茬平均产值与第2茬平均产值之和比水稻—小麦轮作水稻产值高4 840.0元/hm2。再生稻粮食平均年产值28 343.6 元/hm2,水稻—小麦轮作粮食平均年产值37 150.9 元/hm2,再生稻粮食平均年产值比水稻—小麦轮作粮食平均年產值低8 807.3 元/hm2

3.2.3 投入水平。鉴于土地流转投入和基本劳动力投入等共性投入的一致性(当然再生稻第2茬所需的基本劳动力比较少),故本研究重点讨论种子、农药、化肥、机械等物化投入。

由表3可知,2020—2022年再生稻生产模式,种子、化肥、农药、机械投入分别为1 050.0、3 450.0、2 625.0、5 550.0 元/hm2,合计投入12 675.0 元/hm2;水稻—小麦轮作模式,种子、化肥、农药、机械分别需2 400.0、5 700.0、5 175.0、6 600.0 元/hm2,合计投入19 875.0 元/hm2。再生稻生产模式比水稻—小麦轮作模式投入少9 075 元/hm2

3.2.4 总体经济效益。由图1可以看出,2020—2022年,再生稻生产模式,再生稻两茬总产值28 343.6 元/hm2,总投入12 675.0 元/hm2,收益15 668.6 元/hm2。水稻—小麦轮作模式,水稻和小麦总产值37 150.9 元/hm2,总投入19 875.0 元/hm2,,收益17 275.9 元/hm2。再生稻生产模式两茬总收益比水稻—小麦轮作模式少1 607.3 元/hm2

4 生态效益分析

4.1 化肥农药投入情况

2020—2022年,再生稻生产模式化肥年平均投入3 450.0 元/hm2,水稻—小麦轮作模式化肥年平均投入5 700.0 元/hm2,再生稻生产模式比水稻—小麦轮作模式少2 250.0 元/hm2。再生稻生产模式农药年平均投入2 625.0 元/hm2,水稻小麦轮作模式化肥年平均投入5 175.0 元/hm2,再生稻生产模式比水稻—小麦轮作模式少2 550.0 元/hm2

再生稻生产模式比水稻—小麦轮作模式年平均减少化肥、农药投入4 800.0 元/hm2,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有益生物的伤害,增加农业生态多样性,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4.2 土壤改良

再生稻生产模式产生11 000.0 kg/hm2秸秆,相比较水稻—小麦轮作模式,总秸秆量减少约4 000.0 kg/hm2。再生稻生产模式,水稻秸秆经过5个月以上的自然腐蚀,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全量还田。而水稻—小麦轮作模式,水稻、小麦秸秆还田,对下茬作物耕种有影响外,还作为病虫害的中间寄主,增加了下茬作物病虫害加重发生的风险。此外,再生稻生产模式可以利用农田空闲期,种植紫云英等作为绿肥植物,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

5 推广发展再生稻的意义及发展对策

5.1 有效补充水稻生产结构和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5.1.1 有效补充水稻生产结构。水稻—小麦轮作模式和水稻—油菜轮作模式是滁州市水稻生产的主体模式,水稻生产结构比较单一。安徽省农业农村厅2022年发布《关于稳定发展早稻和再生稻的生产意见》,对再生稻的部署、扶持、服务等提出要求,对提高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收入、促进水稻多元化发展等具有指导性意义[4]。从试验示范来看,滁州市江淮分水岭南侧的南谯区、来安县、全椒县、天长市等地区光温条件适宜的水稻—小麦、水稻—油菜轮作区域可以适度发展再生稻生产。一是能够充分利用“一季稻有余、双季稻不足”的光温条件,发展水稻生产,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增加粮食产量;二是能够腾茬口,方便大户安排周年轮作,稳定复种指数,优化产业结构;三是能够适度休耕或种植绿肥,改良土壤,稳定提高土壤有机质水平;四是能够减少生产资料投入,增加农民收,促进滁州市多元化、多层次发展水稻生产,有效补充滁州市水稻生产结构。

5.1.2 促进农业提质增效。以稳粮增收和提质增效为目标,以规模、单产与效益为主攻方向,采取行政推动、示范带动、科技支撑、主体参与、订单开发,努力扩大再生稻生产规模,推进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节本增效同步、生产生态并重,着力打造再生稻绿色高产高效全产业链,促进再生稻高质量发展,能够有效夯实滁州市粮食稳产保供的基础。水稻—小麦轮作模式虽然周年产量高于再生稻模式,但是水稻—小麦轮作模式投入比较大,投入与产出比率较低,而再生稻生产模式第2茬投入小,投入与产出比率较高。所以,再生稻生产模式周年比较效益高于水稻—小麦轮作模式周年比较效益,有效促进滁州市农业提质增效。

5.2 再生稻发展路径建议

5.2.1 加大政策扶持。由于在生产上缺乏相应的扶持政策和扶持项目[4],再加上普遍认为农业是投入性行业,对税收贡献有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发展再生稻积极性不高。因此,建议提高对发展再生稻生产模式的重视程度,在粮食发展专项中设置再生稻生产项目,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角度,适度推动再生稻生产发展。

5.2.2 加大人才培训力度。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加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和培育,是推广新的种植模式的基本保证。目前,农村人才不足,管理和服务型人才更加偏少[5],再生稻生产模式作为新的农业生产模式,存在生产经验不足、农技配套设施不全等诸多不利的客观因素,需要更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需要到成熟的再生稻生产基地观摩学习。因此,要在用得上、留得下、稳得住、出得力的人群中选择感兴趣、有发展再生稻生产意愿的人,按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6],进行培训学习,提高其对再生稻生产的认知,主动地去发展再生稻生产,同时鼓励成熟再生稻生产模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发展意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提高种粮大户再生稻生产的接受程度和应用技能。

5.2.3 加大服务能力。树立“大推广”理念,适应再生稻生产模式的服务需要。农业部门要探索“大农科教”结合新模式,加大政府的统筹力度,围绕滁州市再生稻产业需要,以产业化和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的理念,推动农业企业管理、食品加工、农产品市场营销等同步发展。以订单农业为纽带,构建统一品种、统一标准化生产的规模化经营模式,打造再生稻米品牌。充分利用“互联网+”农业信息综合性服务平台,积极推介再生稻米高质量、高需求的市场效应,实现再生稻米优质优价。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积极开展农业教育、科研,推广“小农科教”融合,加速再生稻生产技术的推广、普及和应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农业技术人员要主动作为,更新知识,掌握多种技术,提高服务能力,适应再生稻生产的技术需求,将再生稻生产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提高农民收入,激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再生稻生产的潜力,推动再生稻生产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滁州市统计局.滁州市统计年鉴(2018—2022年)[EB/OL].https://tjj.chuzhou.gov.cn/ztzl/tjsj/index.html.

[2] 孔令娟,潘广元.安徽省再生稻生产现状与发展[J]. 中国稻米,2020,26(4):47-50.

[3] 王贵学,黄友钦,陈国惠,等.安徽省再生稻气候生态区区划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5(3):208-209.

[4] 孔令娟,潘广元.安徽省再生稻生产现状与发展[J].中国稻米,2020(4):47-50.

[5] 王学江,赵士鹏,滁州市农业人才队伍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J].农民科技培训,2015(4):28-30.

[6] 王学江,新型职业农民规模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14(15):30-32.

(责编:何 艳)

猜你喜欢

栽培模式效益分析再生稻
“稻+再生稻+马铃薯”种植模式适用栽培技术
再生稻促芽追肥机研制
粮食 超级稻再生稻平均亩产创世界纪录
铁皮石斛人工栽培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