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读后仿写衔接小初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

2023-07-27冷品优

英语学习 2023年7期
关键词:小初衔接写作教学

冷品优

摘  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加强学段衔接的新要求,读后仿写是衔接初中起始年级与小学英语写作教学的重要写作训练方式。本文基于区域调研,阐述当前读后仿写教学存在的四大问题,并通过多轮磨课研讨,尝试探索读后仿写教学的有效路径,即学习范文语言、把握范文架构、搭建仿写支架、评价完善仿写、修饰展示作品,以更好地衔接小初英语写作教学。

关键词: 小初衔接;读后仿写;写作教学

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强调加强学段衔接(教育部,2022)。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段衔接包括幼儿园和小学、小学和初中、初中和高中。针对小初衔接,《课标》提出要关注学生在知识、能力、习惯、方法等各方面的进阶,对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语言水平实际达成情况开展调研,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模仿使用和组合运用多种学习策略(教育部,2022)。读后仿写是语言实践模仿的一种形式,是对语言输入与输出技能的双重训练。本文拟尝试基于读后仿写探索开展小初写作衔接教学的有效途径,以帮助初一新生顺利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要求。

小学、初中写作教学不同侧重点及衔接教学存在的问题

1. 小学和初中写作教学侧重点的不同

《课标》语言能力学段目标二级(针对5—6年级)对“写”的要求是:在书面表达中,能围绕图片内容或模仿范文,写几句意思连贯的话(教育部,2022)。在语言技能要求中,《课标》进一步明确:模仿范文的结构和内容写几句意思连贯的话,并尝试使用描述性词语添加细节,使内容丰富、生动;正确使用大小写字母和常见标点符号,单词拼写基本正确;根据需要,运用图表、海报、自制绘本等方式创造性地表达意义(教育部,2022)。由此可见,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侧重于看图写文与读后仿写两種形式,学生只需写几句意思连贯的话,无须关注作文的篇章结构。

而《课标》学段目标三级(针对7—9年级)对“写”的要求是:在书面表达中,能选用不同句式结构和时态,描述和介绍身边的人、事物或事件,表达情感、态度、观点和意图等(教育部,2022)。《课标》要求的具体语言技能包括:学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用词准确,表达通顺,格式较为规范;根据写作要求,收集、准备素材,独立起草、修改和完成语篇等(教育部,2022)。可见《课标》要求初中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起草和修改作文,在学会表达情感和态度的同时在标点符号、遣词造句、语篇格式、语篇长度等方面达到更高的标准。

2. 初中起始年级写作衔接教学存在的问题

《课标》对小学和初中“写”的技能培养提出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递进要求,但笔者通过在本区域多年课堂观察发现,教师在基于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上册写作板块(Task)设计教学时,常出现以下问题:

第一,缺少教学梯度,小初衔接期的过渡不够平缓。许多教师在初中起始年级进行英语教学时,片面认为七年级上册教材的内容过于简单,为加快写作教学进度,会忽视单元写作板块的范文教学,甚至无视教材中的读后仿写训练。取而代之的是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围绕相关主题,对标中考要求,直接用所学语言写出规范的书面语篇。这样容易使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难以适应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要求,产生畏难情绪,不利于后续读后仿写的开展。

第二,误解写作板块的教学目标,使写作教学流于形式。许多教师误把教材写作板块的范文当成一篇精读教学材料,认为学习范文中的单词、句型、语法知识等比较重要,学生需要在精细化讲解和反复操练后才能学会使用,因而教师用大量课堂时间讲解语篇,处理生词和语法,而本应当堂完成的写作训练则流于形式或直接改为课后作业。

第三,仿写内容与范文学习脱节,仿写质量堪忧。许多教师仅把范文当成学习词句用法的精读语篇,写作课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写作时间被严重挤压,致使学生写作如同教师精讲范文后形同虚设的附庸。这样的写作教学难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习惯于把要表达的内容逐句翻译成英语,写出的文本机械死板、松散零乱,与范文提供的语言素材和语篇结构脱节。

第四,过程性评价缺失,学生缺乏自我修正完善的成长体验。许多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习作时,仅依据语言错误的多少来评定得分,教学反馈也只是让学生订正错误。这种写作教学评价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语言准确度,但却容易导致教师批阅苦、学生提高慢,无法发挥评价促学促教的作用,也无法突出学生的评价主体地位。

仿写和写的区别及仿写活动不同阶段的侧重

仿写是写的基础,写是仿写的升级。仿写是学生在学习范文的语言表达和篇章结构后,仿效范文写出的在语言表达和文章架构上都与范文十分相似的短文,其难度较低,适合处于英语学习起始阶段的学生。而围绕给定主题的写则要求较高,学生首先需要考虑给定主题所涵盖的内容,再基于主题内容调用语料储备中的表达,将众多的语言信息按照一定的表达逻辑归类整合,建构文章的段落。仿写是依葫芦画瓢,有言可依、有范可仿;而写是围绕某一主题进行构思和创作。仿写虽然是类似鹦鹉学舌的表达,但它却是初学者建立表达自信和萌生表达意愿的训练形式,对于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

因此,在读后仿写的读的阶段,教师要侧重引导学生关注范文的语言表达,启发学生领悟范文语篇的段落架构;在仿写阶段,教师要鼓励学生学习范文中的规范语言,模仿范文的段落架构布局谋篇。

本文将以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写作板块教学为例,探究有效衔接小初英语写作的读后仿写教学实践。

例析读后仿写的优化教学步骤

译林版《英语》教材中的写作板块位于每个单元前五个板块之后,是在大量语言输入学习后以书面表达为主的语言输出板块,一般由写作范文和写作训练两部分组成。写作板块的读后仿写教学应指向写作表达。教师要始终围绕仿写这一教学主轴,探寻范文阅读与读后写作的关联点,使范文学习为后续仿写服务,为语言输出层层铺垫、搭建支架,使以写作表达为目的的教学活动贯穿整个写作板块教学始终。

1. 学习范文语言

教材写作板块中的范文往往是结构严谨、语言规范的精炼小文。教师在基于这类范文开展教学时,应与阅读板块中的语篇教学有所区分。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较为真实的情境导入范文学习,使学生了解范文的主要内容,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引导学生体悟范文的语言表达,为后续的仿写积累丰富的语料。为了使学生在阅读范文时层层深入,为后续仿写做好扎实的语言铺垫,笔者设计了以下学习范文语言的教学活动: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关联仿写任务与实际生活

为了提升学生感知学习和使用英语的真实感、现实感和需求感,教师在布置写作任务时要联系学生的真实生活,创设贴近其生活经验的主题情境(王蔷,2016)。因此,笔者运用实例引出范文中的主人公Daniel,并通过展示上海迪士尼乐园游客络绎不绝的照片设置情境:上海迪士尼乐园因生意火爆招募志愿者,要求征募者提交申请函进行自我介绍。

用学生熟悉的游乐园创设情境能使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兴趣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更加深刻地理解自我介绍文体的普遍性及实用性。笔者基于该情境顺势引出教材范文主人公Daniel——他想去迪士尼乐园做志愿者,于是写了范文中的自我介绍信。由此,笔者为范文创设的真实生活情境,为后续仿写铺垫了写作背景。

(2)利用图片学习生词,为仿写储备词汇

许多教师处理语篇生词的方式机械枯燥,如呈现教材词汇表后领读生词、简要讲解,再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生脱离语境机械记忆零散的词汇,学习过程枯燥乏味,词汇学习效率低下。

在本节课中,笔者将图片引入词汇学习,基于教材中Daniel的头像图设计了问题链,在导入新课的同时,又在语境中处理了生词(教学课件如图1所示)。首先,笔者设问:“Please look at the picture. Who is this smiling boy? What does he wear? Is he happy?”通过问题引出Daniel戴眼镜的关键信息,并进一步引出相关的语言知识,如“Daniel wears glasses.”一句中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名词复数形式及其发音等。之后,笔者介绍道:“From this picture, we can see Daniel is cute, so everyone likes him.”由此引出生词everyone,并通过likes再次学习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

笔者在介绍主人公的过程中巧妙处理了生词,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词汇教学效率较高,也为仿写进行了词汇铺垫。

(3)层层感知范文语言,为仿写铺垫思维与语言

笔者让学生阅读Daniel自我介绍的范文,并根据范文内容完成笔者原创的判断正误并改正的练习(如:“Daniel was born in Beijing and lives in Beijing, too. ”一句存在错误,需将第一处Beijing改为Nanjing, 以此检测学生对原句I come from Nanjing是否理解正确 ),以帮助学生理解语篇内容。接着,笔者设计阅读文章并回答问题的活动。本活动共包含四个问题:

Q1. Who does Daniel live with?

Q2. Where was Daniel born?

Q3. Do you think Daniel is good at basketball?

Q4. Is he happy at school? And why?

Q1和Q2属于浅层次的信息核对题,学生可以从范文第一段找到答案。大多数学生都能正确回答这两个问题,这有助于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Q3和Q4的答案需要学生依据原文信息来推理判断。原文没有涉及Daniel打篮球的信息,但提到他的身高,因此学生在回答Q3时,需要根据生活经验进行判断并给出理由。而在回答Q4时,学生需要综合考量范文第三段“I like all the lessons at Sunshine Middle School, and I am good at Maths.”以及第四段“I have some new friends at school. They are all very nice.”,從中得出“Yes, he is happy at school.”的结论。

在本环节中,学生首先初读范文,判断正误,初步感知范文语言。该练习比较简单,几乎所有学生都能完成,由此营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接着,笔者设置问题链,让学生根据范文内容回答问题。问题难度层层递进,既包括与原文信息的简单匹配,还包括根据生活经验进行逻辑推理,促使学生的阅读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在此过程中也使思维从低阶走向高阶。在回答问题时,学生需要回读范文并使用规范的语言表达,这为仿写做好了语言铺垫。

(4)改写范文句式,为仿写准备多样表达

在学生通过阅读初步感知范文语言后,笔者在教学课件中展示了范文全文,凸显其中的典型句式,要求学生思考同义转述的方式。例如,学生将原文中“My hair is very short.”转述为“I have very short hair.”,将“I am good at Maths.”转述为“I do well in Maths.”。

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细读范文,发现范文中的美词佳句。范文能为学生提供类似文体写作时需要的表达句式,为后续的仿写输出储备语言素材。

(5)引导使用关联词,为仿写准备复杂句型

笔者还设计了美化原文语句的教学环节,要求学生两人一组,用especially和because改写范文中的句子“I like all the lessons at school, and I am good at Maths.”。有学生将其改为“I like all the lessons at school, especially Maths because it is quite interesting.”。再如,笔者要求学生用句式“neither... nor...”转述并美化“I am not very tall.”,有学生将其改为“I am neither tall nor short.”,甚至还有学生问能否创新转述为“I am of medium height.”。教师要及时捕捉学生的思维火花并给予鼓励。

改写和美化范文原句能进一步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提升语言表达的丰富性。笔者趁势鼓励学生在学好教材内容之余,积极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为书面表达储备语料。教师要改变教学思路,把教学的重心放在语言习得的源头,创设促进语言习得的互动活动,让学生大量接触正确的语言输入,产出与理解紧密结合,与正确的语言输入协同(王初明,2011)。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范文及课外阅读材料进行有效的语言输入。

2. 把握范文架构

小学英语写作的语言输出量较少,不涉及篇章结构,只要求学生根据图片或某一事物写几句意思连贯的话。但进入初中后,英语写作的要求明显提高。因此,学生除了关注范文的语言表达外,还要特别关注布局谋篇。教师在进行范文阅读教学时要特别重视范文的结构逻辑,为后续学生仿写提供可参照的语篇结构范式。这是做好小初英语写作衔接的着力点。

在学生完全理解范文内容并赏析美词佳句的基础上,教师要让学生整体回望全文,厘清篇章结构。笔者设计了缺词填空和归纳各段大意的活动,引导学生把握范文的语篇架构。本案例中的范文分为四段:第一段简要介绍Daniel的姓名、年龄、出生地以及目前的生活状况(General information);第二段介绍他的外貌(Looks);第三段介绍他的兴趣爱好(Hobbies);第四段介绍他的交友情况(Friends)。学生通过学习范文的篇章结构,初步了解自我介绍文体的通用结构,为后续仿写积累了布局谋篇的参照。

3. 搭建仿写支架

从只写几句有意义的表达到模仿范文结构写四段逻辑关联的短文,小学到初中的英语写作难度提升较大,会使一些学生感到困难。基于此番学情分析,笔者搭建了多样化的支架来降低语篇仿写的难度,使学生在写作支架的辅助下顺利完成语篇仿写。

(1)激活范文词汇和句式,罗列仿写素材

首先,笔者让学生绘制个人信息资料卡并填写相应的栏目,为写作准备了信息要点。然后,笔者组织学生通过头脑风暴收集、整理有用表达,为仿写提供语言支架和内容素材。

(2)重温范文结构,明晰仿写段落划分

笔者提醒学生回想范文段落结构,按照范文四个自然段的顺序重组分散无序的有用句型,将其结构化(如图2所示),为后续仿写整理了语篇结构和表达句型。

(3)基于范文语言和结构,进行仿写实践

本环节学生要当堂尝试仿写,把图中的结构化句型扩展成题为“This is me”的语篇。由于先前搭建了丰富的写作支架,大多数学生都能很快完成读后仿写任务。在前述搭建仿写支架环节,学生已通过填写个人信息资料卡为写作列出信息要点,还通过头脑风暴整理出可用于自我介绍的有用句型,并按范文的语篇结构逻辑归类排序,为写作搭建了信息要點、有用句型和语篇结构支架,从而使仿写易于入手。笔者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仿写实践,使写作活动真正成为写作板块教学的重头戏,实现以写促学的目标。

4. 评价完善仿写

仿写后的评价环节是完善写作实践的重要方式。《课标》三级表达性技能要求学生能在书面表达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用词准确,表达通顺,格式较为规范;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进行适当的自我修正,用语得当,沟通与交流得体、有效(教育部,2022)。由此可见,初中教师需要逐步培养学生在书面表达中自我评价的能力。为此,教师可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突出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提倡学生开展自评或互评,加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评价信息的互动交流。学生完成写作初稿后,可以通过自读自改、同伴互评、全班共评、评后完善等一系列以评促改的评价活动获得层层递进的评价反馈,逐步完善仿写习作。

在本案例中,笔者在学生写作时巡视全班的写作进度,待到绝大多数学生完成初稿后,引导他们通过四个评价环节完善习作:(1)自读自纠,学生回读作文,检查语言疏忽或差错,如名词单复数、人称代词混淆等浅层问题;(2)同伴互评,学生两人一组依据评价量表(见图3)批改同伴作文;(3)全班共评,笔者选取几篇有代表性的习作,用多媒体设备投影展示,请全班学生根据量表共同评价,避免同伴互评会出现过松过严的情况;(4)评后完善,笔者布置作业,请学生课后完善课内习作,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一个介绍他人的写作任务“My best friend”,实现语言输出的拓展迁移。

5. 修饰展示作品

《课标》要求学生能根据需要,运用图表、海报、自制绘本等方式创造性地表达意义(教育部,2022)。课后,笔者要求学生发挥创意,修饰美化课内仿写习作,并展示学生的优秀习作(如图4所示),在提升学生学习成就感的同时,助力他们互相学习。

结语

读后仿写是衔接初小英语写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可采用“学习范文语言、把握范文架构、搭建仿写支架、完善评价仿写、修饰展示作品”等步骤开展读后仿写教学,使大部分学生由写几句有意义的句子过渡到能按照范文篇章结构写出段落清晰的短文,促进小初衔接顺畅,为学生顺利完成初中三年的英语学习开好头、起好步。

参考文献

教育部. 202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初明. 2011. 外语教学三大情结与语言习得有效路径[J]. 外语教学与研究, (4): 540—549

王蔷. 2016. 促进英语教学方式转变的三个关键词:“情境” “问题”与“活动”[J]. 基础教育课程, (5): 45—50

猜你喜欢

小初衔接写作教学
寄宿制给小初衔接带来的人际交往问题及应对措施研究
浅论小初衔接阶段英语学习策略的培养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趣味性
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小初语文课堂教学衔接初探
加强小初衔接,促进学生幸福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