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根老爸硬核造火车:自闭儿子驶向春天

2023-07-26毛六子

知音·下半月 2023年7期
关键词:李家火车蒸汽

毛六子

在重庆市永川区茶山竹海风景区,15岁的“火车少年”李航,每天驾驶着一列缩小版的蒸汽小火车,载着游客们行驶在开满野花的草地上。

这列蒸汽小火车,是李航的爸爸李家伟耗时8年、花费20多万一点点亲手打造的,它带着患有自闭症的李航,驶向春天五彩斑斓的世界……

硬核承诺:爸爸要为你亲手造火车

2014年春天,李家伟请假腾出一天时间,带着妻子和4岁的小儿子,陪着6岁的大儿子李航去单位附近的火车站,爬上一台废弃的蒸汽火车头。

李航跟爸爸妈妈和弟弟一起爬上火车头,钻进锈迹斑斑的驾驶室,稀奇地摸摸这摸摸那,还学着弟弟的样子摸了好几把操纵杆。

“儿子,想不想开真的火车?”李家伟问。“想。”李航高兴地回答。李家伟从他的眼神里看到了期待,连忙趁热打铁,“你喊爸爸,喊了爸爸就给你做一个。”

李航努力地张了半天嘴,终于吃力地喊了一声:“爸……爸!”李家伟高兴得眼里闪着泪花,“好,爸爸亲手给你造一列火车!”

李家伟在重庆做电工,妻子谢兰珍做家政。2008年10月,大儿子李航出生。航航长相清秀,很少哭闹,几乎不用他们操什么心。两年后,李航又多了一个弟弟。有两个儿子的李家伟好不开心!

弟弟几个月大时,就能对着哥哥牙牙学语,可两岁的航航却安静得如天边的一颗星星。他不但从不和人说话,就连“爸爸”“妈妈”都不叫。航航这么安静,太奇怪了,难不成航航是个哑巴?有老人家告诉他们:“孩子能哭出声音来,就不是哑巴。有的孩子说话迟,三四岁才学说话的都有。”听了老人的解释,李家伟这才放心了一些。

航航3岁了,弟弟都知道闹着要玩具,缠着爸妈和哥哥陪他一块玩儿,航航却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但他喜欢看动画片,因为那里面有卡通小火车,每次一看到它,他眼睛里总会泛着光。他还会拿笔在墙上画一些歪歪扭扭的线条,问他画的是什么,他很艰难地说:“细(是)……果(火)遮(车)。”看来航航只是学说话迟,不是哑巴。

见航航喜欢火车,李家伟就给他买了一个塑料小火车玩具。航航把小火车抱在怀里,晚上睡觉都舍不得放下。弟弟想抢他的小火车玩儿,航航把小火车死死地护在怀里,急得“啊啊”地大声尖叫。李家伟让他拿火车和弟弟一起玩,他死活不愿意,又不知该怎么表达,急得跺脚尖叫,发飙摔东西。

航航有些异于其他孩子的举动,让李家伟和妻子开始揪心。2012年春节后,他们带航航到重庆市儿科医院检查,结果犹如晴天霹雳,原来航航患了孤独症。李家伟查阅资料后得知,这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孩子会终生困顿于自己的世界无法出来。他听说过这种疾病,却没想到这病居然会发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想到李航将终生关闭在自己的狭隘世界里“与世隔绝”,李家伟和妻子心痛得无以复加。

从医院回来后,夫妻俩渐渐发现周围人看他们的目光变得有些异样,有的小孩子喊航航“小傻子”。面对小伙伴的嫌弃,航航不表达,也不反击。李家伟心痛极了,他真想揪住那些调皮的小孩子教训一顿,告诉他们航航不是傻子,他只是不知道怎么表达而已,但他终究还是忍了。

每次看到航航像只被困的小兽,想要冲破那个混沌世界却又无能为力的样子,李家伟和妻子心都快要碎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内心煎熬,夫妻俩决定调整心情,振作起来。航航不会表达,不会交流,不知道该怎么抵抗生活的风风雨雨,他们就要活成一面盾牌,为儿子抵挡住命运的千刀万箭。

想到航航喜欢火车,李家伟和妻子就给儿子买了各种各样的火车玩具。他们还买了纸笔,让航航画他喜欢的火车。李家伟单位附近有一个火车站,那里有一台废弃的火车头。为了让航航能更直观地看到火车真实的样子,2014年春天,李家伟带着一家人登上了这台废弃的火车头。

在火车头上许下给航航做一辆火车的诺言后,航航就把这句话记在了心里。回家后,他几次拿着火车玩具放到爸爸面前,眼睛亮晶晶的看着爸爸。

这是儿子第一次这么强烈地表达自己的愿望。李家伟心里热热的,也许,给儿子做一辆火车,真的能让他的病情得到好转。李家伟下定了决心。

李家伟仔细看过火车头的结构,觉得做一辆能开动的玩具小火车应该不会很难。他脑子里一遍遍浮现着儿子开着自己做的小火车时那高兴的样子,每天一下班就往火车站跑。他花了大半个月的时间,把火车头上上下下、里里外外仔仔细细地观察了一遍又一遍,从锅炉到行走结构,每根管子粗细长短,每颗螺丝的大小形状都记得清清楚楚。

一回到家里,李家伟就用铅笔、圆规和三角板把这些零部件都画下来,标注它们之间按照比例缩小后的间距和尺寸。几个月后,一个萌萌的蒸汽小火车的雏形终于出现在图纸上。

航航看到爸爸画的火车图纸,高兴地指着说:“果遮(火车),爸……爸,爸爸,火……车……车。”看着儿子一字一句努力想咬清楚字的样子,李家伟摸了摸儿子的头,“对,爸爸说话算话,给你做一辆真火车开,好不好?”

航航高兴得连连拍着手掌:“好……好!”

愛迎万难:草根爸爸8年磨一剑

2014年下半年,李家伟从钢材市场买回一堆大大小小的螺丝、一些长长短短的角铁,正式准备做火车。航航知道爸爸开始给他做火车了,高兴得不得了,每次见爸爸拿出火车图纸,他都会把小脑袋凑过来,两只手在图纸上摸来摸去。

2015年,航航已经7岁,到了上小学的年龄,可没有一所学校愿意接收他。而且,他也不愿上学,只想守在家里,看着爸爸给他画火车做火车。李家伟告诉他:“小孩子就是要读书,等学到知识了,自己就能做出漂亮的火车来。”航航虽然没有明确表达,但李家伟看得出来他是答应了。

老师们都建议航航上特殊学校,李家伟觉得儿子什么都懂,只是不会表达,还没到需要进特殊学校的地步。他找熟人,托关系,求老师,终于让航航进了一所正规的学校,虽然不计成绩,只是作为一个“旁听生”的身份学习,李家伟也认了。

航航终于上学了,可新的问题又来了。航航对学习完全没兴趣,多数时候都是在作业本上画火车。老师批评他,他不会交流,不会表达,老师对此完全无能为力。航航有时还被同学欺负,回家身上经常青一块紫一块的。李家伟问他半天被谁打的,他“咿咿呀呀”也说不清楚怎么回事儿。

航航在学校的遭遇令李家伟难受。看着航航画的火车图,李家伟有时会想,要是这些火车能载着他冲破那个混沌世界该多好。于是,他想早点儿做出火车,为儿子灰暗的世界增添一点色彩。

李家伟早就画了一些火车零部件模型,而且画了一遍又一遍。但是火车缩小过后,因为不是专业生产,很多零配件不好买。他逛遍了大大小小的网购平台,很多零部件还是没法买到。他只得自己画好图纸,标注好尺寸,拿到五金铺去加工。因为这些零部件用量少,要求的精确度又高,每次加工一个零件,比平时加工普通件的价格要高出好几倍。有些配件实在加工不出来,李家伟只好依托海外市场,有时为了一个零件,需要耗费几个月才能解决。

随着进度的深入,李家伟越来越感到亲手做一列火车并非那么容易,一度想要放弃,但只要看到航航那无比期盼的目光,他就又咬牙坚持了下来。为了让火车的汽缸和配气使火车转动起来,他对火车的行走部分和锅炉部分一次次地尝试,又一次次失败,连续三天三夜没能睡觉,双眼熬得通红。

后来,李家伟索性带着全家从六楼搬到一楼姐姐家的房子居住,因为一楼有个院子,可以安装小火车试验用的轨道。

2016年,李家伟专门买了台电脑,利用工作间隙,在网上自学机械传动和动力学,自己学着制图。遇到不会的问题,他就向别人请教,单位同事,生活中的好友,周围的邻居,火车站的工作人员,都成了他的老师。一位快退休的火车司机看他那么痴迷于蒸汽火车,送给他一本《蒸汽机车》的书。李家伟照着笔记和书本上的知识,花了3个月自学专业制图软件CAD,给火车零部件编好标准和尺码。

有时候,李家伟会觉得很对不起妻子和小儿子,自从开始做火车以来,他就一门心思扑在小火车上,不但很少有时间陪伴妻子和小儿子,还有两次朋友邀请他去做项目经理,本可以大大增加家庭收入,这么好的机会他也放弃了。

随着做火车的进度向前推进,李家伟花的钱也越来越多,却还不能确定是否能做成功。他向妻子表达歉意,谢兰珍安慰他说:“这都是为了航航,我们当然是要一起承担的。你慢慢来,我和儿子们都支持你,你一定会成功的!”李家伟听着妻子安慰和支持的话,心里滚过一阵阵热浪,也更坚定了为航航造一辆蒸汽小火车的决心。

随着蒸汽小火车的雏形越来越完整,李家伟需要更宽广的场地。2017年,他在永川区茶山竹海租了一套农村的民房,带着一家人搬了过去。茶山竹海是著名的旅游风景区,那里空气清新,一年四季都是一片翠绿。航航很喜欢这个新家,帮爸爸在院子里的草地上铺轨道,盼着爸爸的试验火车通行。

航航很多时候都跟着爸爸做火车,小学上得斷断续续,学习也跟不上进度,最后不等毕业就辍学了。离开学校的航航完全成了爸爸的左膀右臂,递工具、搬材料,只要爸爸需要,他就马上出现在爸爸面前。看着爸爸手里仔细打磨的零件,他大眼睛扑闪扑闪的,就像是在思考什么。李家伟发现航航只有在和火车亲密接触时,他那封闭的小小世界才会被打开,他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快乐。

2019年春天,李家伟经过无数次改动、调整、精确后做的小火车,终于打造出来了。试验那天,他叫航航帮着把火车头拉出来,挂上车厢。看着一辆漂亮完整的蒸汽小火车出现在小院子里,航航激动得不禁“嘣”出了一整句话来:“哇,小果(火)车好漂亮,好漂亮!”谢兰珍和小儿子也兴奋地站在一旁,等着看小火车真正行驶的样子。

李家伟用废纸把火点燃了,再放些干木块,然后添了一些煤进去。他让航航坐上车头,车头冒出热气后,李家伟指导儿子推动操纵杆,车头载着航航,拖着车厢,真的开始缓缓移动了。第一次开火车,航航兴奋地叫起来,“动了,动了!爸……爸,小火车动……动了!”“嗯!”李家伟也笑了起来。妻子和小儿子在一边激动地拍着巴掌。

收获圆满:自闭儿子驶向春天

然而,火车刚开出一两米,就停在院子里一动不动了。一家人连忙围过去,对着车头左看右看,都弄不清是怎么回事儿。李家伟查看了很久才明白过来,火车之所以不能持续行走,是因为它用蒸汽而不是一般的空气,要有温度也要有压力。虽然现在他能让锅炉烧开,但还需要让它一直保持一定的水位、温度和压力。如何让小火车能够一直产生蒸汽并持续行走,李家伟脑子一时成了一团乱麻。

航航从小火车上下来,神情有些沮丧。盼了那么久的小火车还是不能开动,他对爸爸做的火车好像也没有了之前那样的兴致。

看到儿子一脸失望的样子,李家伟感到非常沮丧。邻居们劝他说:“做火车不比接电线,不是谁都能造得出来的,要不然要那些科学家工程师干吗?”他们好心劝说李家伟,“花这么大力气,就为了给孩子兑现个承诺,还不如多给他存点钱。”

李家伟也想给儿子多存点儿钱,但他总觉得像航航这样的孩子,钱对他来说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他生命中更需要的是快乐,需要在封闭的世界里体验到幸福。想到这些,李家伟又开始干了起来。

为了让锅炉能持续产生蒸汽,让火车自循环,李家伟不断地琢磨,不停地改进。有时一个问题,他常会思考到深夜。行走不对改行走,汽缸不对改汽缸,锅炉不对改锅炉。他一次次试验,又一次次失败。为了让火车能产生动力持续行走,单是锅炉都换了6台,煤炭烧了七八百斤。小儿子也经常会参与进来,向爸爸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虽然孩子的建议显得有些稚嫩,但能带着李家伟去思考问题,激发他的灵感。而且,这其中也寄托着弟弟对哥哥的感情和希望,这是李家伟最希望看到的。

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失败,2021年下半年,蒸汽式小火车终于做成功了。李家伟又让航航坐上车头,随着锅炉里水的升温,火车冒着白色蒸汽,缓缓向前开行。“压力低了,快开自循环升起来,开自循环!”李家伟大喊着。航航在爸爸的指导下,越来越熟练地推动着操纵杆,在院子里开了一圈又一圈。李家伟和妻子激动地给航航“加油”打气。

弟弟放学回家,看到哥哥正驾驶着小火车,高兴地连忙坐到车厢上。“妈,爸,你们也上来啊!”航航兴奋地朝爸妈喊道。一家人坐上车厢,微风徐徐,竹影摇曳,李家伟看着小火车前进的方向,眼里闪烁着激动的泪光。

李家伟发现航航变了,变得爱说话了,也开始愿意和人沟通,性情也比以前平和,没有了以前的焦躁。鄰居小朋友想来坐火车,他也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

弟弟已经上初一了,学业开始忙起来。看到弟弟的笔尖在练习本上飞舞,航航总是目光流动,好像想起了什么。弟弟除了会教一些在哥哥理解范围内的习题,还会给他讲在学校的一些糗事儿。每次,航航都听得特别认真和专注。

有了成功的经验,李家伟又在第一辆小火车的基础上不断改动和精进,于是有了第二辆、第三辆……接二连三做成了6辆小火车。每次试验火车,都是航航和弟弟最开心的时候。

为了让航航能够融入社会,也为了让小火车给更多的人带来快乐,2022年3月,永川桃花岛桃花节开幕前,李家伟联系上景区负责人,希望加入桃花节的游乐项目。负责人看过李家伟做的小火车,欣然同意。李家伟又在桃花岛租了民房,在草地上铺上轨道。时值春暖花开,粉色的桃花漫山遍野。航航驾驶着小火车行驶在野花遍地的草地上。微风拂过,落英缤纷,引得一只只彩蝶飞舞其间。暖暖的阳光像金子一样洒下来,铺了一地的金光。

望着浸在光晕里的航航,李家伟一时有些走神,这哪是自闭症孩子,分明是一个来自寂寞星球的精灵。好在现在他喜欢上了地球,喜欢上了这里。

“坐火车啦!坐蒸汽式小火车啦!”有时,航航会像做买卖的人一样吆喝几句。李家伟定下每人每坐一圈20元的价格,让航航好歹有一份收入。但看到老弱病残或是和航航一样有智力缺陷的孩子,李家伟都会主动给他们免费。他觉得赚钱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让小火车给更多的人带来快乐。

桃花岛春天的桃花节,每年只有几天或者十几天时间,更多的时候,航航都是在茶山竹海租来的小院里驾驶着小火车。有时,他还会给游客们介绍他的小火车,“这是压力表,这是前进挡,这是后退挡,这是控制车速的……”介绍完小火车的结构,他还不忘为小火车拉拉客,“蒸汽式小火车开车啦,这种火车坐着很刺激,很好耍哦!”

2023年五一节,李家伟临时有点事离开了一会儿,留航航一个人在茶山竹海接待游客。等他回来,发现有一行4个游客一共只给了20块钱,就坐上了火车。李家伟本来没觉得什么,可乘客看到他回来了,不好意思地在中途下了车。李家伟连忙笑着迎上去,对他们说:“上都上来了,就坐一圈呀!真没事的,只要大家玩儿高兴了就好。”

一位“硬核老爸”用8年时间,为自闭症儿子打造了一辆通向春天的小火车,不能不让人感慨父爱的伟大和坚毅。

如今,李家伟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一个长期的场地,让航航这个来自寂寞星球的孩子真正融入社会,为他打开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让他走上快乐的人生旅途。

编辑/张亚萍

猜你喜欢

李家火车蒸汽
核电厂蒸汽发生器一次侧管嘴堵板研发和应用
“称霸”试衣间
火车
李家正 釉·画
一种新型蒸汽发生器结构设计
登上火车看书去
第一艘蒸汽轮船
蒸汽闪爆
数到一万捉迷藏
时钟是弯成一圈的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