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解析

2023-07-26张丽丽

高考·上 2023年4期
关键词:群文阅读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张丽丽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成为教学工作的新重点,以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来说,就是将传统的阅读模式教学转变为围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科学教学。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在核心素养的引导下进行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本文在核心素养导向的背景下,对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针对性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教学活动。在新时期,高中教学越来越强调重视在课堂上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需要教师重视学生的直接感知,并及时做出恰当的引导。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需要教师创造出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语文情境,并灵活运用课外读物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新时代下,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使语文阅读变得更加具有深度、广度和趣味性。在这种情况下,群文阅读教学越来越受到高中语文教师的青睐,群文阅读,是围绕着“议题”展开,把不同的文章都集中在一个议题上,使知识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对学生的语言、思维、审美和知识都有很大的帮助,是一种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

一、语文核心素养与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概述

学科核心素质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对某一学科进行不断的研究,逐渐形成该学科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关键能力与核心理念的理解[1]。各学科的核心素质具有各自的特点。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了解”。而“立德树人”是高中语文教育的终极目的,因此,高中语文教育的核心素质就是高中语文教育终极目的的具体体现。

群文阅读是一种最近几年发展很快的阅读方式,主要是通过在课堂上和教师一起讨论确定一个议题,然后将与该问题相关的文本设置在议题之下,由教师引导同学一起进行互相讨论,最后形成一致意见。群文阅读的研究重点是“文字内容”,而不是文本的“量”,视频、音乐等都可以作为群文阅读的内容。群文阅读是一种新型的语文学习方法,其打破了以往语文学习模式,给语文教学造成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群文阅读在提高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上有着十分明显的效果,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语文视角,提高其阅读能力与质量。与常规的单篇阅读相比,在特定的时间里,群文阅读会涉及大量的文本,因此,阅读者的思路具有很高的跳跃性,学生会不断接触到一些新的知识,并始终对其有浓厚的好奇心。尽管在群文阅读中,也有知识训练,但并不以此为重点,更注重的是在阅读中获得的思想感悟和主观经验,因此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加强群文阅读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二、当前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群文阅读教学的理解存在偏差

首先,目前大多数高中语文教师对群文阅读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学生对群文阅读的了解还停留于“课后作业”,这主要是因为高中语文教材中,语文阅读大多是以课外习题的形式存在[2]。例如:人教版必修四《柳永词两首》课后的“研讨与练习”环节,就要求学生在课后找出与《雨霖铃》情感相似的诗词,并加以欣赏。这种课外习题虽属群文阅读的范畴,但也限制了教师对群文阅读的理解和应用。

其次,部分了解和运用群文阅读的教师,并不重视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觉得群文阅读教学十分枯燥,在本就紧张的课堂时间中,很难有群文阅读的“一席之地”,如果强行开展群文阅读,只会打乱正常的教学计划,耽误教学进程。此外,学生的阅读水平也有高低之分,群文教学对于一些阅读水平较低的学生而言,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很难收到良好效果。还有一些教师把群文阅读看作是“课外知识”,和教材的关系不密切,而且在课堂上,教师往往把重点放在维护课堂秩序上,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可见,大多数高中语文教师对于群文阅读的认识还很肤浅,还没有建立起更为广阔的人文视野。

(二)学校对群文阅读教学不够重視

由于受客观条件的影响,高中语文教师对群文阅读教学的兴趣不高。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要借助一些外在的力量来进行激励和指导,但现在大多数的学校在群文阅读教学的支持和推广上,没有给予足够的帮助。一方面,学校太注重高中生的学习成绩,把备战高考摆在首位,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侧重心理引导的群文阅读很自然地被学生所抛弃。此外,群文阅读对教育资源的需求更多地侧重于初中以及小学,一些学校虽然有意在高中阶段推广,但缺乏与之相适应的教育资源。

三、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依照教材内容,选择合适阅读文本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为了使同学们可以充分掌握文本内容,实现教学目的,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按照教材排版,选择类似的主题进行群文阅读活动。在进行群文阅读时,教师应该先设置好阅读的主题,之后才能选择科学、理性的主题课文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同时还要强化文本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可以快速地完成群文阅读。在此期间,要确保以教材作为依据和出发点,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问题,只有这种问题,才能够符合学生的现实需要,让学生在进行群文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加充实,更加深入地了解到课文中所包含的意义和价值,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质的主要路线[3]。此外,也可以对学生的基本学情进行调查,选择适合于学生的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让学生能够在进行群文阅读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例如:在学习《沁园春·长沙》的时候,整首诗的前半部分,都是用豪迈的文字描写风景,饱含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尽向往;下半部分则为讨论,是以前半部分为背景,从对国家的赞美,到对历史上无数英雄的赞美,再到对这些英雄的评价,蕴含着对国家无尽的爱和对革命自信情怀。最后几句,则从评论到赞扬,教师就可以用毛泽东主席的“革命精神”作为主题进行群文阅读。教师可以在讲解该文的同时,传授学生正确解读文章的技巧,让同学们在进行群文阅读时,能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点,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多推荐一些红色文化的诗词,如《沁园春·雪》《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七律·长征》等,让学生在群文阅读过程中借助阅读方法掌握运用阅读技巧的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所以,教师可以利用该话题,帮助学生在阅读上进行扩展,这样既能使同学们认识到作者在创作时的共性,又能使同学们在进行群文阅读时,感受不同文章所带来所表达的不同情感,并引导学生自行寻找适合自己的群文阅读方法,进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了使学生在群文阅读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查漏补缺,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验。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沁园春·雪》中的风景描写与其他作品有什么不同?《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与其他作品的感情表现有什么不同?通过大量的提问,可以强化对学生的引导效果,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同时,能更好地理解知识点,从而提高群文阅读教学质量。

(二)组织交流分享,彰显群文阅读价值

要使群文阅读教学效率更高,教师要向学生传授群文阅读的深刻含义,让学生能够在明确群文意义的前提下,进行更为广泛的阅读[4]。此外,教师还应将核心素质作为导向,在群文阅读课堂上积极进行沟通与共享,帮助高中生进行知识内化。更重要的是,通过相互交流和分享,能够不断提高同学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意识,从而将群文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功能与价值展现出来,让高中生的核心素质得到不断提升。所以,通过交流分享,学生之间迸发思想的碰撞,产生思维火花,既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阅读当中反馈的哲理,又可以为展现自我提供一个健康的分享平台,真正实现学以致用。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同学们在课堂上进行分组交流,并将他人的看法记录在纸上,以此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显著提高群文阅读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当然,要提高学生的群文阅读水平,教师还可以鼓励同学们根据组内讨论结果,站在群文阅读的视角,向全班同学阐述自己的观点,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表达的勇气。

例如:在教学《为了忘却的记念》时,让学生掌握形散神聚,便是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文章在素材编排和选取上很有创意,文章的五个段落都是以鲁迅与五位先烈之间关系密切的事情为主线,或详细或简短,或连贯或呼应,体现出了作者对五位先烈的深切哀思。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反复阅读,随后向学生讲解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仔细地体会这篇文章的繁中有简、多而不杂的特点。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分组的方式,让同学们在组内基于个人观点进行讨论,从而达到互相借鉴的目的。采用这样的方式,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每位同学都能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在合作中成长。

此外,教师还可以布置拓展作业,让学生搜集鲁迅先生的其他反映革命故事和革命精神的作品,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拓展群文阅读,鼓励学生在组内交流时分享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看法,并鼓励从不同的角度去分享问题。例如:有位学生在分享自己阅读《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时,就提出“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中国人”,从这点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是一个中庸的“和平主义者”,从而衍发出对于“圣贤庸行,大人小心”的处世理解[5]。

(三)开展个性阅读,促进学生思维进步

阅读是具有强烈主体性的活动,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不但能够与作者展开深入的交流,还可以让学生在自我层面上进行思想对话,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在利用群文阅读向学生传授知识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应全面把握每一位学生的思维动态,让学生在阅读课文过程中,用辩证的思维来理解,这样既能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制图地位,又能推动学生的思维长远发展。群文阅读具有开放性特点,但是阅读本身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每个人的喜好和经历不同,注定每个人的阅读选择和阅读理解存在差异。世界大同的前提还是要求同存异,在群文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勇于提出不同见解,敢于质疑,形成辩证思维。

例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时,教师不要按部就班地进行教案设计,首先提出问题固然可以让学生带着疑问阅读,但是从某种程度来看,教师的问题就是固化了学生的阅读重点,这就像是一种心理暗示。例如教师提问:同样是面对林黛玉,贾母、王熙凤、贾宝玉都有怎样的表现,反映出怎样的人物性格?问题一出,学生的关注重点就会跑到对话上来,忽略了一些铺垫语句的表现力,例如:王熙凤出场“不见其人先闻其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但是在王熙凤出场前,有个“笑”,而且是从后院传来,说明笑声爽朗且足以让屋内的众人听到。试想下,高门贵府,若是没有地位,哪敢高声而笑。所以个性阅读也是对教师教学的查漏补缺。

另外,角色扮演是个性化阅读的一个重要方式,而这篇文章人物较多,个性鲜明,对话较多,非常适合情境化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参考87版《红楼梦》以及《小戏骨·红楼梦》的相关演绎,帮助学生理解人物心境,充分激发对《红楼梦》的阅读心,同时也能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林黛玉谨慎、敏感的人物特点。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能够关注到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课堂上进行任务式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相应人物,从而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更好的表现。

此外,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详细调查,并根据这些调查结果,根据自身学习经历,提出几点有针对性的意见,让学生能够对自己的阅读方法进行改进,对角色有较好的理解。另外,教师也可以给学生讲一些与黛玉葬花、黛玉焚稿、诗社夺魁等,让学生在不同描述中立体感受林黛玉的性格。在阅读不同文章时,要用不同阅读方法,如此才能真正掌握文字的含义。所以,教师可以利用这种方法来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让学生在个性化阅读过程中,更好地掌握人物形象,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文本阅读水平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深入感受宝黛的爱情悲剧,在完成上述群文閱读后,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进行课文整合,并能够通过联系、比较等方式,加强对所学课文的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群文阅读逐渐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核心素质导向下,灵活运用群文阅读方法,可以提高语文课堂学习气氛,使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构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阅读课堂。教师应充分运用核心阅读、合作学习、对比阅读等技巧,让群文阅读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

参考文献

[1]张凌云.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解析[J].作文,2023(4):23-24.

[2]贺敏.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新课程,2022(36):54-55.

[3]张金凤.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实施策略解析[J].高考,2022(21):75-77.

[4]樊生智.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作家天地,2022(14):49-51.

[5]闫志刚.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2022(4):29.

猜你喜欢

群文阅读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