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折刀头”

2023-07-24撰文李奉霞

艺术品鉴 2023年4期
关键词:石经汉隶蔡邕

撰文=李奉霞

图1:元吾衍《学古编·十七举》学津讨原本

笔者在阅读大量有关隶书的论文时,经常看到“折刀头”一词,多以“折刀头笔法”或者“折刀头现象”出现,但并未有详细与明确的解释说明何为“折刀头”,是指隶书的横竖画起笔方切峭拔如“折刀头”?抑或是隶书的撇、捺收笔出尖方硬爽利如“折刀头”?又或两者都指?笔者颇有疑惑并对此追根溯源。

一、“折刀头”一词的溯源

“折刀头”一词,大约最早出现在宋代林希逸撰《送徐谘议总管》:“美矣军谘议,元戎喜借留。吟多磨盾鼻,心久折刀头。梅日相求去,花时寄别愁。天风题石处,从此梦同游。”⑴【宋】林希逸撰.鬳斋十一稿续集.明谢氏小草斋钞本.页93.据此诗语境,“折刀头”一词并非指某种笔法,而指诗人伤心时的情绪。

“折刀头”一词开始形容隶书时,最早出现在元吾衍《学古编》第十七举⑵稍加说明:由于《三十五举》版本甚多,各举顺序也有不同,如[清]王铨纂《佩文斋书画谱》(清康熙四十七年刻本)[清]孔继续浩撰《篆缕心得》(清抄本)两本所录为“十九举”内容,本文以[元]吾丘衍撰《学古编》学津讨原本为参照.(图1):“隶书,人谓宜扁,殊不知妙在不扁,挑拔平硬如‘折刀头’,方是汉隶。书体括云:‘方劲古折,斩钉折铁备矣’。隶法颇深,具其大略。”吾衍,一作吾丘衍,生于1272 年,元代金石学家,印学奠基人。

此后,元代盛熙明《法书考》中有:“吾衍云:隶书,人谓宜匾,殊不知妙不在匾,括曰:‘方劲古拙,斩钉截铁备矣’。挑拔平硬如‘折刀头’,方是汉隶。隶法颇宽,姑具其略。”⑶【元】盛熙明.法书考.钞本.页26此处言及话语来源,为吾衍所云。虽有省略几字及语序调整,但大意未改。

经过笔者爬梳,吾衍论“折刀头”隶书之语,在由元、明至清三朝的传录中,出现部分讹误。讹误一:此句中为“书体括云”,后世载有“括曰”“法曰”“书指”“书体法之”等。“书体括”是何书,作者为谁,吾衍并未解释,又后世传录时未有详查释意,故而出现多种说法。⑷“书体括云”出自吾衍《学古编》、陆仁锡《潜确居类书》、孙丕显《燕闲四适》、陶宗仪朱谋垔《书史会要》、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顾蔼吉《隶辨》、孔继浩《篆缕心得》、倪涛《六艺之一录存》、王铨《佩文斋书画谱》;“括曰”出自盛熙明《法书考》;“法曰”出自陆深《俨山外集》、王圻王思羲《三才图会》;“书指云”出自潘之淙《书法离钩》;“书体法之”出自顾炎武《日知录之余》.讹误二:吾衍原句为:“殊不知妙在不扁”,从元盛熙明始至清代有部分书目传录为“殊不知妙不在扁”,仅是“妙在不扁”转换为“妙不在扁”,语意却大不相同。“殊不知妙在不扁”是上句“人谓宜扁”的否定,意为汉隶的妙处是不扁;而“殊不知妙不在扁”,承接上句:“隶书,人谓宜扁。”意为汉隶的妙处不能用扁来衡量,妙在挑拔平硬如折刀头。⑸“殊不知妙不在扁”载元盛熙明《法书考》、明陈仁锡《潜确居类书》、陆深《俨山外集》、孙丕显《燕闲四适》、陶宗仪朱谋垔《书史会要》、汪砢玉《汪氏珊瑚网》、王圻王思義《三才图会》、王世贞《弇州四部稿》、清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倪涛《六艺之一录存》.讹误三:清代屈大均撰《翁山文外》中,在未考证出处的情况下,将吾衍所说之语冠以王世贞之名,此处显然系错误。

二、“折刀头”笔法概念界定

上文对“折刀头”一词溯源,其以“挑拔平硬如折刀头”一句出现,那具体什么是“挑拔平硬”,吾衍并未做详细解释与说明,后世的编撰也只是不断延续前人说法。以下我们从两方面解释“挑拔”二字。

其一,吾衍在《学古编二卷·八字源七辩字》中有:“五曰:八分⑹“八分”之得名原有,历来有数种说法,大抵可归结为三种:一种说法是秦代王次仲以古书方广少波磔,用“隶草作楷法,字方八分,言有楷模”,认为这一书体得名于字的尺度.另一种说法是汉隶演变“渐若‘八’字分散,又名之为‘八分’”.清代包世臣即主此说,并认为八字可以训背,言其字势左右分布相背.这是以笔势横向背分而得名.第三种为北宋叶廷珪《海录碎事·文字·书扎》中所录的一说,即“八分,蔡文姬云:‘臣父割隶字八分取二分,割李(斯)篆字二分取八分,故名八分.’”元代吾丘衍亦认为:“八分者,汉隶未有挑法者也,比秦隶则易识,比隶字则微似篆,若用篆笔作汉隶字,即得之矣.”明代王世贞附和之,以为汉《夏承碑》吴《天发神谶碑》即是八分书.第三说假托蔡文姬言,其书体非指有波挑的典型汉隶,姑去之不论.第一说以大小而得名,汉尺合今23厘米,字方八分,约二厘米见方,若写于简牍,字嫌大,而比之今存诸汉碑,字又过小,以尺度命名书体,也无他例,故此说不足信.当今同意第二说者较多.关于八分与隶书的关系:“有谓隶即八分者,有谓八分生于隶者,亦有谓隶书生于八分者.有谓有挑法为八分,无挑法为隶书,亦有谓有挑法为隶书,无挑法为八分者.各执一词.”出自丁文隽.书法精论.北京市中国书店.1983.6:17.吾衍此处八分与现代八分不同.,八分者,汉隶之未有挑法者也,比秦隶则易识,比汉隶则微似篆,若用篆笔作汉隶字,即得之矣。八分与隶,人多不分,故言其法。六曰:汉隶,汉隶者,蔡邕《石经》(图2)及汉人诸碑上字是也,此体最为后出,皆有挑法。”吾丘衍两处提到“挑法”二字,一处用以界定汉隶,首推蔡邕的《熹平石经》,以“皆有挑法”为其特征;二为用未有挑法的汉隶来界定八分的概念。就此我们可以理解“挑法”并非指方硬的横画,八分是介于秦隶与汉隶之间的一种书体,因秦隶是以方折笔代替圆转篆书的文字,秦隶与汉隶共同拥有此特点,所以此处“挑法”指汉隶明显的波势。

上图:图2:《熹平石经》

下图:东汉 蔡邕 熹平石经后记残石拓本纸本 50×40cm收传印:国立北平图书馆藏石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东汉 熹平石经尚书残石原刻 民国拓本67.74×106.19cm

其二,据《说文解字》中“挑”为:“挠也。挑者,谓拨动之。左传云挑战是也。”按此理解“挑”具有某种动态感,而非一成不变的形态。“挑拔”二字在唐杜佑撰《通典》中有:“宫室市列钱货、兵器、金珠之属,皆与罽宾同,而有挑拔、狮子、犀牛。”其后注解:“挑拔,一名符拔,似鹿长毛一角者,或为天鹿两角者,或为辟拔。”⑺【唐】杜佑撰.通典.清乾隆十二年刻本.页7585.据此理解,“挑拔”为一种有角的动物。宋李诫撰《营造法式》中有:“拆修挑拔舍屋功限”后注:“飞檐同”,又有:“揭箔番修挑拔柱木修整檐宇。”⑻【宋】李诫撰.营造法式.民国十四年仿宋刻本.页59.此语境中,“挑拔”类似飞檐柱木。飞檐是中国传统建筑檐部形式,多指屋檐特别是屋角的檐部向上翘起,若飞举之势,常用在亭、台、楼、阁、宫殿、庙宇等建筑的屋顶转角处,四角翘伸,形如飞鸟展翅,轻盈活泼。在汉隶中横画虽形态各异,但并未有飞鸟展翅之状,而波画与燕尾向上挑起的动态感却与飞檐之势不谋而合。

据上述梳理,笔者以为“挑拔平硬”一词为主谓结构,“挑拔”为主语,指隶书的波画与燕尾,“平硬”为形容词,形容隶书波画与燕尾平直方硬。“折刀头”意为被折断的刀头,形如斜直的刀尖,“挑拔平硬如折刀头”可解释为汉隶的撇画与捺画平直方硬就好像被折断的刀头。

组图:东汉 蔡邕 熹平石经后记残石拓本纸本 50×40cm收传印:国立北平图书馆藏石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为什么用“折刀头”一词来形容汉隶?这与汉隶是碑刻之物密不可分。碑刻之字大多是经书丹与镌刻步骤制成,书丹在前,镌刻在后,二者并重。在大多数情况下,刻工都会尽可能忠实于书丹原迹,尤其是一些庄重用途的石刻,刻工的态度更是谨慎端庄。⑼刘元堂.中皇山北齐佛教刻经书法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19-20.然镌刻不比书丹“唯笔软则奇怪生焉”,刻工者左手拿小凿,对准字画,右手用小锤击送。凿刃斜入斜削,自然笔笔起棱角,只有好手能刻出圆笔来,但并非人人都是好手,刻工亦有优劣之分,故刻工水平与石质同样会影响到汉隶碑刻,导致汉隶波画与燕尾出现大量棱角分明、方峭峻拔之状。此状被元吾衍用折断的刀头——“折刀头”概括。从内容上来说,它属于笔法类型。从词与物的角度而言,它是直接用“某物”词汇代替与之比喻的笔法,属于借喻。⑽邱才桢.寻访“金错刀”——李后主、宋徽宗与唐宋诗书画语境[J].美术大观,2022(03):88-105.那“折刀头”笔法最初即用来形容汉隶的波画与燕尾收笔尖锐方硬就好似折断的刀头一般。“印印泥”和“折叉股”,“壁坼”和“屋漏痕”都属于此类。

三、“折刀头”笔法修饰语义扩大

在笔者整理资料时发现,从清代时开始,“折刀头”一词不仅仅限于形容隶书的波画与燕尾。在金冬心跋《画竹题记》中有:“纯用焦墨,叶叶皆乱”以致“有客过而诧曰:‘此嬴秦战场中折刀头也,得毋鬼国铁为硬笔耶?’”⑾俞建华.中国历代画论大观.第九编.清代画论.四.[M]南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7.10:241-242.有客用“折刀头”一词来形容冬心先生竹叶的棱角分明。这是笔者所见第一次未用“折刀头”形容汉隶,而是形容竹子。杨守敬著《学书迩言》中形容《上尊号奏》与《受禅表》有:“下笔如折刀头,风骨凌厉,遂为六朝真书之祖”。⑿【清】杨守敬.学书迩言.[M]文物出版社.1982.12:15.此时“折刀头”一词的形容由“挑拔平硬”延伸至“下笔”。

“折刀头”一词在现代的演绎中,不仅见于用来形容隶书波画与燕尾收笔的方切,而且还见于形容横画起收笔的方峭,以及以方整为特点的隶书类型。其形容隶书波画与燕尾收笔如:刘涛著《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中多次使用“折刀头”形容汉隶,有:“魏国的郑重碑刻隶书,也具备如‘不扁’‘折刀头’‘斩钉截铁’之类的特征。”有:“《三字石经》的隶书,横、竖笔画已刻得‘平硬’,撇笔末端的方锐犹如‘折刀头’,短撇和挑笔的起笔处也刻得方锐尖目。”又有:“还有见之于长横起笔处和长撇波挑的‘折刀头’”⒀刘涛.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09:2628刘氏言隶书的整体特征具有“折刀头”状,具体表现在横画起笔处与撇笔末端的收笔处。其形容横画起收笔的方峭如:薛龙春在《论北魏洛阳体的成因》中有:“在十六国时期的铭石书中,沿袭三国西晋的隶书体依旧很盛行,与汉隶相比,在用笔上,横画起笔的‘折刀头’特征非常明显,这在东汉末年官样隶书的基础上又加强了其装饰性,以显示庄重。”⒁薛龙春.论北魏洛阳体的成因[J]此处以“折刀头”形容隶书横画的起笔之处。华人德《“北凉体”刍议》中写到:“此碑(《沮渠安周造佛寺碑》)由于起笔露锋,故笔划两端皆尖峭,所谓用笔如‘折刀头’。”⒂华人德.“北凉体”刍议.[J]书法研究.2004.3这里用“折刀头”形容北凉体的横画两端尖峭。其形容方整特点的隶书如:启功在《关于古代字体的一些问题》中有:“汉隶比起篆书,本以方折顿挫为特点,但到汉末,愈发地方整‘如折刀头’了。”⒃启功.关于古代字体的一些问题[J].文物,1962(06):30-49.此处指汉末隶书整体特点是极致方整,便类“折刀头”状,用“折刀头”来形容汉隶任何方整的笔画。彭砺志在《宋代以来金文书学的兴替与发展》中有:“相较于其(米芾)行草书的用笔凌厉,其籀书则显纤弱,然奇正大小皆意之所欲,自然之趣却远在其同卷折刀头隶书之上。”⒄彭砺志.宋代以来金文书学的兴替与发展[J].中国书法,2009(01):50-54.此处直接用“折刀头”形容隶书,不在限于形容隶书某个笔画上,好似折刀头隶书便是隶书的一类也。

上述我们选取历代学术之人对于“折刀头”一词的用法,其不仅形容隶书波画与燕尾的收笔,还用来形容横画起收笔,更有甚形容方整的隶书,可见“折刀头”一词在不断地使用中,修饰语义逐渐扩大。

四、“挑拔平硬如折刀头”——对汉隶之误解

上图:元 吴叡 隶书《道德经》局部纸本 墨书完整尺寸:400.7×24.8cm故宫博物院藏

吾丘衍《学古编》第十七举:“隶书,人谓宜扁,殊不知妙在不扁,挑拔平硬如‘折刀头’,方是汉隶。书体括云:‘方劲古折,斩钉折铁备矣’。隶法颇深,具其大略。”⒅【元】吾衍.学古编.学津讨原本.页16-17.这里吾氏概括汉隶的特点为:挑拔平硬如‘折刀头’、方劲古折、斩钉折铁。吾衍将汉隶特点仅仅概括为方整实为误解。丛文俊在《想象与意象表达:书法创作与审美的泛化对应关系》中有:“书作和作品风格样式则基于汉魏梁鹄、毛宏一系之整饬方劲的碑刻隶书,包含了元明清人对汉隶的误解在内,如吾衍‘挑拔平硬如折刀头’。”⒆丛文俊.想象与意象表达:书法创作与审美的泛化对应关系[J].中国书法,2008(06):68-71.丛先生在此指出吾氏对汉隶有误解,波及到吾衍影响下的元明清人亦对汉隶产生误解。

据笔者的不完全统计,元、明、清三代文献中多次传录吾氏《学古编》十七举内容。表1 为三代出现吾氏之语次数。

吾衍所著《学古编》中的《三十五举》,是其授徒的教科书,其中前十七举专一用来教学生如何写篆隶书,后十八举则用来教人如何篆印。其曾为当时的文人墨客篆印,并将理论付诸于实践,吸引了众多追随者,其中赵期颐和吴叡为他的杰出传人。赵期颐,字子奇,宛邱,陶宗仪《书史会要》称其为汴梁人。官至陕西行台治书。篆书有时誉,传世作品甚少。吴叡,字孟思,号雪涛散人,濮阳人,寓杭州。明刘基《覆瓿集》中记载:“少好学,工翰墨,尤精篆隶,凡历代古文款识制度无不考究,得其妙,下笔初若不经意,而动合矩度,识者谓吾子行、赵文敏不能也”。⒇【明】刘基.刘文成集.四部丛刊景明隆庆刻本.页784.其在篆书、隶书、印章方面都接受了吾衍思想,并有所发展。其隶书传世有《离骚》及《道德经》卷,点画精致,处处可见“折刀头”之用笔,结字工稳方整,刻意处似见人工之痕迹。吴氏晚年客居昆山,朱珪因机缘拜在门下。从其学篆、隶,故朱氏可称为吾衍之再传弟子。朱氏为元末以杨维桢为首的隐士群一员,受到当时许多隐士文人的推崇,很有影响,时有“吴中绝艺”之美誉。从吾氏弟子以及再传弟子的影响力来看,足见吾衍对整个元代的隶书发展都颇见声势,其本人对汉隶有误解,亦会影响到元代门下诸弟子们。

从表1 中可知,元代有2 部书目传录吾氏关于隶书之语,除其本人书之外,还有盛熙明撰之《法书考》。明代有10 部,分别为陈仁锡辑之《潜确居类书》、陆深撰之《俨山外集》、潘之淙撰之《书法离钩》、孙矿撰之《书画跋跋》、孙丕显辑之《燕闲四适》、陶宗仪、朱谋垔撰之《书史会要》、汪砢玉辑之《汪氏珊瑚网》、王圻、王思羲之《三才图会》、王世贞之《弇州四部稿》、赵崡撰之《石墨镌华》。清代有15 部,分别为卞永誉撰之《式古堂书画汇考》,其中有两次提及此语、顾蔼吉撰之《隶辨》、顾炎武撰之《日知录之余》、孔继浩撰之《篆屡心得》、李光暎撰之《金石文考略》、梁章钜编之《退庵随笔》、鲁之裕撰之《书法彀》、倪涛撰之《六艺之一录存》,其中有六次提及此语、钱泳撰之《履园丛话》、屈大均撰之《翁山文外》、王昶撰之《金石萃编》、王铨纂之《佩文斋书画谱》、王澍撰之《淳化秘阁法帖考正》、翁方纲编之《两汉金石记》、邹炳泰撰之《午风堂丛谈》。既然传录此语,必定是赞同此语,故上述之人受吾氏影响对汉隶产生了或多或少的误解。

下图:表1

那么汉代隶书是什么特点呢?西汉时期尚无东汉以后在形制和功用上能称之为“碑”的石刻流传,故凡所见刻有文字之石,概称之为“刻石”。(21)华人德.中国书法史·两汉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3:101.西汉刻石甚是稀少,前期隶书书体在发展阶段,典型笔画还未形成,中后期以来隶书成为通行书体,以致东汉隶书碑刻数量众多,其相互间比较,不仅笔势上有异,更重要的是在点画形态上各具特色。(22)徐利明.中国书法风格史[M].南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20.12:62.在《中国书法史》中将东汉隶书碑刻按照风格分为三大类:一为端庄平正、法度严谨类如《子游残石》《乙瑛碑》《西岳华山庙碑》《史晨碑》等;二为挺峻流丽、清劲秀逸类如《礼器碑》《孔宙碑》《曹全碑》等;三为质朴高华、雄浑沉厚类如《鲜于璜碑》《衡方碑》《张迁碑》等。(23)黄惇金丹等.中国书法史[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10:34-39.据吾氏所言汉隶特点,应为第一类隶书,仅仅约占据全部汉隶的三分之一,而非全部。故吾氏所言汉隶与实际汉隶多有偏颇,所以笔者以为吾氏对汉隶认识片面,有所误解。

五、“挑拔平硬如折刀头”——对汉隶误解之原因探析

据王袆《王忠文集·吾丘子行传》记载:“为说者曰,篆籀之学,至宋季其敝极矣。国朝以来,子行始倡其说,以复于古,而吴兴赵文敏公实和之,其学乃大明,子行可谓博雅之士哉。”(24)【明】王袆.王忠文公集卷七.吾丘子行传.页1294.赵孟頫官至一品,荣际五朝,名满四海,在元代可谓独一无二。吾氏与赵孟頫齐名,一起扛起复兴晋法之大旗,可见吾氏影响力之大。又其嗜古学、通经史,学识广博。为何会对汉隶出现误解?笔者推测有以下三点原因:

其一,据吾氏在《学古编二卷·八字源七辩字》中有记载:“六曰:汉隶,汉隶者,蔡邕《石经》及汉人诸碑上字是也,此体最为后出,皆有挑法。”其提到汉隶者为蔡邕之《熹平石经》。北朝郦道元《水经注·谷水》:“邕乃自书丹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于是后儒晚学,咸取正焉。及碑始立,其观视及笔写者,车乘日千余辆,填塞街陌矣。”(25)【汉】桑钦撰.北朝郦道元注.水经注卷十六.明嘉靖十三年黄省曾刻本.页653.该石经是蔡邕奉命刊刻的儒家经典刻石,刊刻之字为当时工整的官方体,笔画严谨,字体垂范,结构方整,章法行列有序,显示了汉碑隶书规范至顶峰的特征,开魏晋时隶书碑刻之风。此石经不仅对当时亦对后世有巨大影响。虽经历战乱毁坏,然自宋代以来偶有残石出土,故尚有余制。元代吾氏或见留迹,便以为汉代隶书风格类型如此,故以“挑拔平硬如折刀头,方劲古折,斩钉折铁”来形容汉隶特征。加之元代出土汉碑资料不全,或者朝代交替时汉碑受到战争损毁,未能见大量实物。故出现以偏概全失误。

其二,从微观看,吾氏或许受到元初前辈郝经的影响。郝经,字伯常,1223 年出生于金代。金亡后迁居河北,在元将张柔家得读其藏书。后入忽必烈王府,甚受信任。忽必烈继位世祖后,他以翰林侍读学士充国信使,南下使宋议和,被扣留南宋十六年。至元十二年,得释北还,不久即病逝。谥文忠。(26)黄惇.中国书法史·元明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31-132.可见郝经在元初官场有一定影响。于学问方面,其有自己的学术思想和文学观点,并著有《郝文忠公集》《陵川集》等。在《叙书》中,郝经强调书体源流之重要,认为“凡学书须学篆、隶,识其笔意,然后为楷,则字画高古不凡矣”。这种复古的思想或许对小其49 岁的后辈吾氏复兴晋法观念产生影响。

在《陵川集》中有:“程邈变古文、大小篆,渐生楷法,以其佐隶,谓之隶书,犹有古篆法、八分,故又谓之八分书。凡诸汉碑,皆是也,如蔡邕石经、梁鹄钟繇《孔子庙》《受禅碑》诸石刻。”(27)【元】郝经.陵川集.明正德二年刻本.页750.此处郝经用《孔子庙》与《受禅碑》举汉碑之例。又在《续后汉书》中有:“灵帝时至,书六经为三体,刻之石碑。钟繇梁鹄相继而出,曹丕之篡,大书深刻于受禅坛,而丰碑数丈,汉碑至是极矣。”(28)【元】郝经.续后汉书.宜稼堂丛书本.页1686.此处郝经记载明显有误,汉灵帝时刻《熹平石经》而非《三体石经》。后又称曹丕时刻于受禅坛之碑为汉碑。吾氏翻看学问如此广博的先贤文献时,不免受到影响。吾氏未经详细考察,继承并发展了前辈的学术观点。

其三,从宏观看,唐宋两代的隶书发展影响到元代吾衍对汉隶的认知。唐代时对汉代蔡邕的推崇达到了极致。唐代张怀瓘《书断》:

“唯蔡伯喈乃造其极焉;八分书则伯喈制胜,出世独立,谁敢比肩,神品二十五中,八分书独有蔡邕,曰:工书,篆、隶绝世,犹得八分之精微,体态百变,穷灵尽妙,独步古今。”(29)【唐】张怀瓘.书断.载法书要录卷七[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3:117131

图4:司马光 隶书《王尚恭墓志》开封博物馆藏刊于《中国书法》1999 年第2 期

在唐代,隶书取法和评价的标准即是蔡邕,如杜甫:“中郎《石经》后,八分盖憔悴……”(30)【唐】杜甫.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清仇兆鳌.杜诗详注.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窦臮评价韩择木:“八分中兴,伯喈如在,光和之美,古今迭代。”(31)【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卷六[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3:101.唐代书家对蔡邕《熹平石经》的推崇使得唐隶以标准的汉隶特征——挑拔平硬如折刀头、方劲古拙,斩钉截铁为取法对象,对唐隶入古的发展确有推动,然而仅仅推崇蔡邕隶书却是片面行为,给唐人学习汉隶带来巨大局限性。宋代时依旧继承对蔡邕的推崇。黄伯思《东观余论》中多次称赞蔡邕:“此盖鸿都一字石经,然经各异,手书不必皆蔡邕也。三字者不见真刻,独此一字者乃当时所刻。字画高古精善,殊可宝重。”(32)【宋】黄伯思.东观余论.中国书画全书第一册.页858.宋徽宗曾诏置书艺局:“宣和六年正月己未,诏置提举措置书艺……隶法钟繇、蔡邕……”(33)【宋】章如愚.群书考索卷三十.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5:638-639.

书艺局虽存在时间不长,但说明两个问题:一,隶书地位在北宋末上升;二,确定取法范本,官方以钟繇、蔡邕为准,权威性不容置疑。(34)李泊潭.宋代隶书若干问题考述.载首届鲜于璜碑全国隶书学术论坛论文集[C].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1:114.

南宋洪适对隶书有精深的研究,对蔡邕的推崇同样溢于言表:

“观遗经字画之妙,非蔡中郎辈不能为,以黄初后来碑刻比之,相去不啻霄壤,岂魏人笔力可到?”(35)【宋】洪适.隶释卷十四.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故汉隶石经整饬特点在宋隶留下深刻印记,如《吴中复题名》《王尚恭墓志》(图4)《郓州州学新田记》(图5)等。元代隶书的发展不可避免继承前朝风格,吾衍受之影响,看到唐宋两代对汉代蔡邕《熹平石经》及蔡邕本人的推崇,并且付诸于实践的唐宋隶书风貌,不免对汉隶认知片面,出现误解。

结语

本文从“折刀头”一词入手,通过对“折刀头”一词的追根溯源,知其形容隶书笔法时最早出现在元代吾衍《学古编·三十五举》中第十七举。“挑拔平硬如折刀头”中,笔者翻阅古籍资料,界定“挑拔”指隶书的波挑与燕尾,“折刀头”笔法最初即用来形容汉隶的波画与燕尾收笔尖锐方硬就好似折断的刀头一般。随着元、明、清三代的使用,此词在清代时不仅仅只形容汉隶,还可以用来形容国画中棱角分明的竹子。在现代该词形容隶书时,不仅见于用来形容隶书波画与燕尾收笔的方切,而且还见于形容横画起收笔的方峭,以及以方整为特点的隶书类型。

“折刀头”一词所在的整段话中,吾氏将汉隶的特点仅仅概括为:“挑拔平硬如‘折刀头’、方劲古折、斩钉折铁”实为误解,并影响到元代诸弟子门以及明清两代诸多人。那么造成这种误解的原因,笔者以为有三:一是其或见汉隶《熹平石经》真迹,笔画严谨,字体垂范,结构方整,章法行列有序,显示了汉碑隶书规范至顶峰的特征,加之元代出土汉碑资料不全,或者朝代交替时汉碑受到战争损毁,未能见大量实物,故出现以偏概全失误;二是其或许受到前辈郝经的影响,在未经详细考察下,继承并发展了前辈的学术观点;三是唐宋两代的隶书发展影响到元代吾衍对汉隶的认知。

下图:(组图)司马光 隶书《王尚恭墓志》局部

猜你喜欢

石经汉隶蔡邕
飞白的创新
石经
蔡邕听琴
韩国古代石刻文字考释问题及华严石经文字的复原
Isolation and callus formation of Gracilariopsis bailiniae(Gracilariales, Rhodophyta) protoplasts*
汉碑档案
文徵明、祝允明辑《汉隶韵要》考论
蔡文姬辨琴
蔡邕:“艺不压身”忽悠人
《泰山石经》文字结体特点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