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阅读文话”引领微型化写作教学

2023-07-24刘福新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写作教学

刘福新

摘 要 微型化写作教学依据学情和“阅读文话”,聚焦核心困难,确定写作目标,选择学习内容,以教材为范文,进行仿写、改写、续写等微型写作训练,满足学生写作学习需求。微型化写作教学策略写作目标单一化,指向学习需求;写作内容微型化,指向实用;借用学习支架,写作支持即时化;提供评价量表,写作评价多元化。

关键词 “阅读文话”  微型写作  写作教学

微型化写作教学方式聚焦学生的写作困难,选择明确集中的教学目标,提供微型的教学内容,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满足学生写作学习需求,提升写作水平。这种写作教学范式从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提取的“阅读文话”,量身定做微型化写作教学策略。在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上,针对学生的写作需求,依据学情和“阅读文话”,确定写作目标,微型化的写作内容,即時化的写作支持,多元化的写作评价。

一、慨念述说

“文话”一般指论述文章作法或评论作家作品的著作,它与“诗话”“词话”一样,是中国古代文论的重要形式。如陈骙的《文则》、真德秀的《文章正宗》等。20世纪30年代夏丏尊与叶圣陶首次将“文话”纳入《开明国文讲义》,并且创造性地将“话”的形式与文学史、文法和修辞知识嫁接起来,发展出“文学史话”与 “文法修辞讲话”。后来夏丏尊、叶圣陶两位先生编辑的《国文百八课》,以课为单位,以“文话”为核心,统领整个单元乃至整本书的教学。在每一篇阅读文本的前面安排一则“文话”,作为文本阅读的纲领,既能指导阅读,又能指导作文。本文中的“文话”专指论述文章作法及规律的简短论述文字。“阅读文话”专指借助统编初中教材提供的阅读文本,从中提炼出写作的一般规律与技巧的简短论述文字,用来指导学生写作训练。

在微型化写作教学中,笔者认真梳理了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隐含的写作规律与技巧,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提取了蕴含在文本中的阅读文话,开展了以“阅读文话”引领的微型化写作教学,以充分发挥微型写作教学目标单纯化、教学内容微型化、教学支持即时化的特征,尝试根据课文中的“阅读文话”和学生的学情确定写作目标,依据目标和学情创设写作情境,确定写作内任务,借课文范例设置写作支架,针对写作目标设计写作评价量表,初步形成微型化写作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

二、“阅读文话”的提取

新课标明确要求初中学生写表意明确、内容充实的记叙性文章,写清楚明白的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写观点明确、有理有据的简单议论性文章,根据生活需要,写常见应用文等。统编初中语文教材遵循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运用双线组元,语文要素分解成若干个知识和能力训练点,分布在不同的教学单元和教学内容中。注重随文学习,阅读与写作教学相结合,学以致用,逐步培养学生写作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及实用类文本的能力。

新课标要求七年级应重点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写人记事的能力。根据教材的特点,从中梳理提取出以下“阅读文话”。

八年级主要学习文体写作和改编式写作,如学写新闻、传记、读后感、演讲稿及学习仿写、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等。根据现行教材的特点,从中梳理提取出以下“阅读文话”。

九年级要求学生论证要合理,学会审题立意、布局谋篇、修改提升、创意表达等。根据现行教材的特点,从中梳理提取出以下“阅读文话”。

三、微型化写作策略

微型化写作教学内容,不同于传统写作教学。传统写作教学目标往往着眼于写作知识 完整、有序,而微型化写作教学目标着眼于学生写作的困难和需求,是基于学情确定的。它是根据学情确定写作目标、选择学习内容,满足学生写作学习需求。它聚焦核心困难,不追求面面俱到,写作目标单一化,指向学习需求;写作内容微型化,指向实用;写作支持即时化,借用学习支架;写作评价多元化,提供评价量表。

例如,七年级下册《紫藤萝瀑布》,“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一个“盛”字写出花的繁茂、壮观。“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整体展示出紫藤萝的美;“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一个个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运用比拟的表现手法局部特写,惟妙惟肖。从整体到局部,描摹出花的形态美和色彩美。花的颜色“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从上到下,紫色深浅不一,层次分明,作者对紫藤萝花的描摹技艺高超,精彩传神。

用文本中“从上到下,从整体到局部,描摹技艺高超,精彩传神”这一“阅读文话”引领,创设以下教学情境,明确写作任务(《紫藤萝瀑布》是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正常教学时间是五月初):同学们,现在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教学楼前的月季园美不胜收。请你根据课文《紫藤萝瀑布》描摹紫藤萝花的方法,写一段描写月季花的文字,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月季园中花儿的美丽。(100字左右)

微型写作目标:学习课文景物描写的高超技艺。

微型写作内容:

1.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展现月季花的色彩美。

2.从上到下,从整体到局部,多角度描写月季花的形态美。

微型写作支架:

1.学习课文中作者是如何描写紫藤萝花的?(范例:2-7节)

2.参照景物描写评价量表的要求。

写作过程:

1.全班分六个写作小组,组长带领各组同学到教学楼前月季园选一个观测点观察。可以边观察边写作,也可以观察后回教室写作。

2.习作前,分发景物描写评价量表(见表4)。

3.习作完成后小组内交流,组员间分享习作,对照评价量表(见表4)展开自评。

4.指导升格,完善习作,全班交流分享。

学生习作自评例文:

花园里月季花开了,月季枝很密,枝上长满了坚硬的刺。枝上的叶子很娇嫩,它们一大片一大片成群开放,有的簇拥在一起,红红的、粉粉的(视觉,10分),漂亮极了。有的舒展开来,有的含苞欲放,一阵风儿吹过,它们散发出阵阵清香(嗅觉,10分),沁人心脾,令人心醉。

升格指导:

该习作描写角度单一,语句不生动,用词不传神,景物描写不具体形象。针对以上不足,引导学生再读范例,认真学习课文“从上到下,从整体到局部,多角度描写”的写作特点,结合“评价量表”中“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要求,增添相关内容,升格自己的习作。

升格后的习作:

花园里月季花盛开了(用词传神,5分)。月季枝很密,枝上长满了坚硬的刺,像护身的铠甲(比喻,10分)。枝上的叶子很娇嫩,边沿有一些细小的锯齿(观察细致,5分)。月季花一大片一大片成群开放,红的似火,白的似雪,粉的似霞(排比、比喻各10分)。月季花的花瓣层层叠叠,微微下卷。黄色的花蕊,像一根根彩线,粉黄相配,娇艳夺目(视觉,10分)。有的舒展开来,好似含笑迎人;有的含苞欲放,像羞怯的小姑娘似的(比拟,10分)。一阵风儿吹过,芳香扑鼻(嗅觉,10分),沁人心脾,令人心醉。

学生完成升格写作后,在班级交流互评,这种短小灵活的微型写作训练,不仅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也提高了学生的团队意识。

四、写作实践反思

1.情境创设的真实性

情境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情境教学是从教学的需要出发,教师依据教材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真实的情境,更有指向性,更有实践性,更容易形成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语文知识的运用,应该在真实的情境中展开,并在展开的过程中形成语文能力,真实的实践活动情境是促进学生写作能力,形成和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意识,真正实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迁移和应用,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2.依据学情、“阅读文话”确定写作目标

微型化写作教学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阅读文话”是对阅读文本(教材)写作规律与技巧的提炼,依据学情和“阅读文话”确定写作目标,以教材为范文,可以进行仿写、改写、续写等微型写作训练。设计写作任务,要能引导学生多思考一些“与人有关”“与我有关”的问题。语文老师要有这样的教学意识,这样写作教学就会减少给学生说假话说空话的机会,防止学生作文脱离实际生活,有助于学生养成深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提升写作水平。

3.写作评价的多元性

評价的过程就是写作反思的过程。评价是对学生写作成效的判断、分析,学生会在自评或他评时再次阅读,在习作和课文范例的对比中不断反思,更好的掌握写作规律、技巧,实现写作知识、技能、思维的迁移与提升。评价的标准宜多元化,可以从整体构思、内容选材、言语表达方面,也可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等方面。要有目的性、针对性、时效性,发挥评价的诊断、调节功能,帮助学生及时纠正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再次写作的欲望。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语用学视野下‘阅读文话引领的微型化写作范式研究(课题编号:D/2021/02/72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通联:江苏徐州市沛县汉源中学]

猜你喜欢

写作教学
浅谈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自主合作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实践
刍议农村中学写作教学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趣味性
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
职高语文写作教学研究
试议如何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研究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