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思而教:高中英语阅读中思维品质的培养
——以人教版高中英语(2019)必修第一册Unit 3 Sports and Fitness 中的Living Legends 为例

2023-07-20郑航思

名师在线 2023年12期

文/刘 祯 郑航思

引 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思维品质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思维品质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思维品质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从跨文化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对事物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1]。同时,阅读素养是人们获取信息、理解信息、反思信息、选择信息、评价信息等的能力。只有具备这样的能力,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2]。思维品质是阅读素养的核心要素之一,可分为低阶思维和高阶思维。其中,逻辑性思维属于低阶思维,创新性思维属于高阶思维,批判性思维介于低阶思维与高阶思维之间,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纽带与桥梁。

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过程中,《课程标准》着重强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形成语言意识和语感。以人教版高中英语(2019)必修第一册Unit 3 Sports and Fitness 中的 Living Legends 为例,该阅读文本摘自杂志文章,结构清晰,由标题、导语、正文组成。正文由两个小标题引出,插图和最后一段的补充信息也是杂志文章的一般特点。本课的切入点是引导学生抓住导语中的关键词master 和good examples,利用它们解读文本,建构信息之间的关联。教师可设计下表:

表1 文章解构

教师从英语学习活动观,即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创新迁移等视角,重新审视课堂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能够培养学生理性思考和客观评判的思维品质,帮助学生打破思维的局限性和无序性,为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过渡搭建语言支架。

一、课堂导入,激活思维

《课程标准》在学科核心素养的语言能力方式中除提到听、说、读、写外,还增加了看。因此,在本课伊始,教师可借助单元主题图、主题警句名言和教材文本排版及版面配色,引导学生注重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的接续阅读,然后导入“飞人”乔丹的经典投篮视频,以情境化教学设计强化和巩固主题式快读、跳读。以问题清单为导向,以结果产出为目标,教师可设置如下以what 开头的问题链:

(1)What's the video about?

(2)What's the picture about?

(3)What's the motto about?

(4)What's the topic about?

教师通过视频、图片、名言等围绕主题创设情境,能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培养学生的低阶思维。教师还要通过铺垫必要的语言和文化知识,引出要解决的问题,为学生由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发展打好基础,帮助学生实现从“阅读”到“悦读”的跨越。

二、语篇研读,强化思维

“读什么”确定了方向,而“怎么读”决定了效果。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标题、导语及主体,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有助于学生厘清标题、导语和主体的逻辑关系,推断作者的写作意图,明确体育传奇人物的评选标准,为后续介绍、讨论郎平和乔丹奠定基础。同时,教师可在文本阅读前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Why is Lang Ping a master in her sport?

(2)What example of Lang Ping is given?

(3)Why is Michael Jordan a master in his sport?

(4)What example of does Jordan set?

(5)How many parts can the first paragraph be divided into? What are they?

上述五个问题是基于对评选体育传奇人物的标准提出的,教师应要求学生分别对有关郎平和乔丹的段落进行整体阅读,鼓励学生从语篇中获得新知,通过梳理、概括、整合信息,建立信息间的关联,形成新的知识结构,通过研读语篇强化逻辑思维,实现从“悦读”到“跃读”的跨越。

三、整合输入,发散思维

通过语篇研读,学生在理解文章基本信息和逻辑结构的基础上,能利用文章的关键信息组织语言深入回答相关问题,并围绕主题和新的知识结构进行深入思考,逐步实现对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内化,巩固新的知识结构,激发语言运用的自主性,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教师要通过问题的巧妙设置和灵活提问,对语篇承载的语言、文化和思想进行整合输入,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教师可设置具体问题如下:

(1)How was Lang Ping's determination tested in the 2015 World Cup?

(2)What does the first sentence in the paragraph introducing Michael Jordan mean?

(3)What are some of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Lang Ping and Michael Jordan? What qualities do they have in common?

随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充分讨论并回答问题,使学生通过参与英语学习活动和与同学互动发散思维,帮助学生建构思维“空间站”。针对教材中的问题三,教师可对标思维品质的三个层次,为学生进行跨文化沟通搭建脚手架(如图1)。

图1 正文解读

在总结提升和终结评价环节,教师可用卡纸展示并解说相关形容词,巧妙地将单词首字母与本课题目结 合:living、encouraging、gifted、energetic、noted、determined 和strong 七个单词的首字母组成本课主题词“Legends”,增加教学创意与课堂代入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悦读”效果,做到“授人以愉”。

四、引导输出,迁移思维

在深入文本的基础上,教师可通过对比阅读,渗透英语课程思政元素和课程思政教育,将郎平和乔丹两人从性别、国别、职业等诸多方面进行拓展式深度阅读(见表2),实现从“跃读”到“越读”的突破。

表2 对比阅读

在语言输入和知识内化的基础上,教师可通过问题“What other sports stars would you like to choose as‘living legends of sports’? Why or Why not?”引导学生分析文中所选人物的上榜理由,同时回顾课堂输入的人物事迹描述和师生共同探究的人物品质表达。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从丛教授在《“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一文中认为,我国英语教育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即在对外交往过程中,我国英语专业学生不能用英语清晰地表达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文化失语”这一现象至今未得到有效解决[3],而用英语向他人解释我国的传统文化也成为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目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基于新的知识结构拓展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理性表达观点、情感和态度,达到“越读”效果,即超越文本阅读,为本国文化的传播助力。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教师可将本课的作业设置为“Send your suggestions for ‘living legends of sports’to LLS@sports.net.”该任务位于阅读课文正文的底部,旨在引导学生对正文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教师可通过整合运用语言的任务和课后作业设计,借助云端自动在线批改功能,基于语料库和云计算技术即时按句点评,以过程性评价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逐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实现迁移思维的高阶目标。

结 语

本堂课遵循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教师引导学生初读文本标题,生发质疑;精读文本内容,积极评判;深挖文本主题,深入反思。上述步骤旨在引导学生发现体育传奇人物的特征,从而通过学习和模仿,推荐自己心目中的体育传奇人物。思维品质包含一个以逻辑性为起点、以批判性为过渡、以创新性为终点的三维立体结构体系[4]。因此,在阅读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准确有效地引导学生激活思维、强化思维、发散思维和迁移思维。尽管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读前关注非连续性文本,读中采用多种方式搭支架和设台阶,引导学生基于文本感知知识和文化,深入文本探究真知真解,超越文本思辨创新,但由于区域生源基础性问题,教师在文本输入和输出的衔接环节略显勉强,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能力有待加强,因此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和提升依然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