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不同文化视角浅论“孔雀东南飞”传说

2023-07-20李萌

今古文创 2023年25期
关键词:人物分析婚姻制度孔雀东南飞

【摘要】《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长篇叙事诗,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民间文学中的辉煌诗作之一。全文描述了一千七百多年前的普通群众真挚的思想感情。它既是文学的代表作,又是参古的一面镜子。候鸟在文中比喻成“孔雀”,当天气萧瑟温度下降,随着本性就会往南方温暖的地方飞去。虽然结局是以殉情的方式悲惨收场,但这也为他们的爱情故事增添了亮点。本文通过阅读《孔雀东南飞》文本,综合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不同角度讨论如何看待汉末的婚姻现象。

【关键词】背景;婚姻制度;人物分析;观念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25-0031-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25.010

《孔雀东南飞》讲述的是汉末焦刘爱情悲剧的作品,刘兰芝日夜勤劳耕作,与丈夫焦仲卿十分恩爱,但受到婆婆排挤,刘兰芝无奈被送回家,然后被哥哥许配给了太守,新婚当天刘兰芝投河自尽,听到消息的焦仲卿于树下上吊殉情。焦刘的婚姻悲剧发生在今安徽怀宁县,焦家位于小市港河对岸的焦家坂,刘家则在小市港东半里处。从位置上来看,刘家正好处在焦家的东南方位。故事的结尾,刘兰芝投水自杀,而焦仲卿也相继“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东枝”,同时焦仲卿上吊殉情偏偏又是“自挂东南枝”,恰好和故事开篇首尾都相应,正因为刘兰芝死于故乡的东南方向,所以焦仲卿才面向东南方而死。“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心中数不尽的寂寞,也许作者当时手中的笔迟迟无法落下,孔雀朝着东南的方向飞,飞上五里便会徘徊一阵。可因为西北有高楼,孔雀向西北无路可飞,所以只能东南飞,映射了他们两个活着不能相守,希望他们在另一个世界能相依相伴,孔雀往东南飞,是人们对两人的祝福之意。

一、时代背景

《孔雀东南飞》的故事背景发生在“东汉献帝年间”,在开篇“汉末建安中”的建安是汉献帝的第三个年号,始于曹操迁都于许昌的公元196年,终于曹丕建魏代汉的公元220年,正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期。当时的观念是:汉武帝期间,推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理念,儒家的那套三纲五常到了广泛普及的地步。在关于结婚程序的层面就制定“七出”“天地无不是底父母”等清规戒条。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这就是焦刘悲剧发生的原因。在这种环境和焦母的淫威之下,焦仲卿敢于站在刘兰芝这边,表达出与刘兰芝“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的共同立场,也是难能可贵的。

作品是长篇叙事诗的体裁,故事剪裁得恰到好处,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也栩栩如生①,不但刻画了焦刘夫妻同心、坚定不挠的人物形象,而且还将焦母的固执与刘兰芝哥哥的强势刻画入微。文末还设想了刘兰芝与焦仲卿在死后双双变成了孔雀的神话故事,寄托着广大人民群众渴望爱情自由的强烈愿望。

二、人物分析

(一)刘兰芝

刘兰芝是一位典型的中国封建社会女性,正因为具有古时极其崇尚的三从四德观念,且婚姻也是需要经营的,所以她与焦仲卿最后的感情终结有性格因素同时也是封建社会的必然性结局。

首先,刘兰芝德才兼备。当她被遣送回娘家后,还有太守等人提亲,这在古代发生的概率非常小。另外,文中曾介绍她“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一个女子能饱读诗书,并且礼乐诗赋全精通,确实是很有才华的。

其次,刘兰芝本身还很吃苦耐劳。“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刻画出一个柔弱的女子每天都在织机上辛勤劳动,任劳任怨。

最后,刘兰芝善解人意。当焦母总是有意为难她,还被逼着离开的时候仍不忘叮嘱孝道:接受钱帛多,又无能让婆婆驱使。今日还回家去了,会记挂婆婆一家,又嘱咐小姑尽心侍奉长辈,好好服侍。这都能看出来她的性格是非常善良的。另外,当焦仲卿告知过段时间找她时,她顾虑的不是自己能不能回去,而是希望焦仲卿能够记得她,这也可以看出刘兰芝作为女性的娇弱和坚强,并且在封建时代受到婆家驱逐有着无奈,还有她对丈夫的大度以及自己的委屈。

以上来看,有才识、又能吃苦耐劳并且知书达理的刘兰芝,为何最后没有与焦仲卿在一起呢?问题就在于刘兰芝自己的性格受礼教束缚,对任何东西都逆来顺受,从根本上也没有考虑过反抗,当然,在当时的背景下她也无能为力,反抗也无济于事。婆婆欺负她,她只能忍气吞声不能顶撞,要她离开就离开;她的兄长逼着她出嫁,她也只能答应下来。也许她从未想过反抗,这恰恰说明古代女子在婚姻中受到封建思想的荼毒和戕害有多么的凄惨,但同时也凸显了刘兰芝作为敢于反抗的女性角色有着倔强不屈且敢于同封建势力做斗争的特点②。

(二)焦仲卿

焦仲卿的性格还是很勇敢的,但也不能忽略引发悲剧的最主要因素——就是他还有着一定的懦弱性③。正如著名学者陈碧光先生所提到的:“他不但无能为力去调和婆媳双方的冲突,反而因其懦弱无主见加剧了两者之间的冲突。”在妻子与家母的冲突中,他身为一条纽带,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可先以“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激怒了自己的母亲,又以“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迫使刘兰芝无奈地返回了自己的娘家。在古代,这就意味着女子已被休弃。而让年纪大的母亲发怒是不孝的,让受委屈的妻子返回娘家是无能的。于是,后來因为懦弱的焦仲卿不得不采取反抗的做法也就不难理解了 ④。

他还不理解刘兰芝的难处,并未完全体会此时妻子的处境。当他听刘兰芝说自己被逼婚的经过后,却用挖苦的语调责备她:“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韧,便作旦夕间。卿日当胜贵,吾独向黄泉。”还以准备殉情来责备刘兰芝。或许他的责备可以理解,作为曾经的爱人他自己不知如何打算,没想到现在她要另嫁他人,于是十分愤怒。但是他的极端言辞以死逼迫,也深深刺激了刘兰芝的内心。当刘兰芝表示了决心以死殉情之后,焦仲卿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同一条路,“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这里充满了对不合理的封建道德的切齿痛恨。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此刻的焦仲卿已不屑于时代背景的压迫。所以当他回到家以后,直接和母亲说了要自杀的想法:“今日大寒风,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这种决心使得暴虐成性的焦母都突然转变态度,直接“零泪应声落”,并再一次用“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来安慰他。但焦仲卿根本不再理睬。故当刘兰芝投水自尽的消息传来,他也立即“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了。

(三)焦母

焦母为何不喜欢刘兰芝?也许,先是焦母身为寡妇本身性格会强悍些⑤,婆媳矛盾贯穿在日常生活中。焦仲卿从小靠她一手养大,没有丈夫的她,加上本身性格就十分强悍,在子女婚姻方面显得十分霸道。在她的心里也许有着“娶了媳妇忘了娘”的无稽想法,当看到儿子儿媳的感情非常好,在她心中酸楚的感觉就特别强烈。独处还没有丈夫的开解,无人诉说的苦闷,不能自我疏导,而从前儿子全心在母亲身上的投入现在却给了儿媳,因此感觉到“冷落”的怨气转移发泄到儿媳的身上,所以十分讨厌刘兰芝,就想要将她逐出焦家。

其次是门当户对的守旧观念。这也让焦母瞧不上刘兰芝。在当时,士农工商的等级观念非常强,婚姻中多半是门当户对。焦仲卿是官,属于士的阶层,而刘兰芝家庭并不是,所以她说,“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这也给了刘母借口,更要把她给休了。

另外,他们没有孩子,在当时封建思想作用下,被休是无可奈何。在《孟子·离娄上》有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文中说,“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可以看出,成婚两三年是有的,而无子的女性,在夫家无法立足,焦母讨厌刘兰芝就更讲得通了。尤其在《礼丧经》记载的七种离婚原因中“七分之七,一是无子”,古代离婚的七个原因中的第一个就是没有孩子⑥。因此,在那时,没有孩子的女人命运是非常悲惨的,最好的结局就是离婚。那时不讲爱情,婚姻要传宗接代,不能延续家族的香火,自然不能给爱情留一席之地。

最后,刘兰芝倔强的性格,让焦母厌烦。媳妇在婆婆面前永远小心翼翼,温顺谦和是必须遵守的品德,哪怕婆婆的要求不合理,也只有委屈自己。但刘兰芝面对问题时显然不再是之前懦弱的性格,她主动要求焦仲卿休妻,又投水自尽,看得出她的性格刚烈。她与婆婆告别前的精心打扮,“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俨然是一种示威。

三、综合视角下的感悟

“孔雀东南飞”的爱情悲剧,其实是吃人的封建礼教导致的结果⑦。“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将古代婚姻的本质诠释出:婚姻是一种义务,多数情况下只能服从而没有选择权。封建礼教想把人“批量生产”,父母的命令就是生产商,由他们规定形制,还要合乎“礼”来生产出标准模式化的商品——子女。如此,封建礼教将人性踩在脚底然后一点点抹杀,因而很多人听不到婚姻自由的声音,因为突破口早已封住。

但封建礼教不仅仅只吃商品,还会带来操纵者人性的扭曲,比如焦的母亲。她性格的绝对强势,有着极强的操控欲。最初听闻刘兰芝名声好又懂礼节,在她看来不会对自己的权威和儿子的“经营权”有威胁,所以让刘兰芝入了家门。但显然刘兰芝没有通过焦母的“标准”,特别是儿子开始为妻子说话,焦母扭曲的人性就放大了,她痛恨这样一个强大的对手,仿佛抢走了焦家“统治权”,于是她开始动用天然的“身份特权”进行驱逐。所以,焦的母亲生动诠释了:我讨厌你不是你不够优秀,而是你太过优秀以至于触碰到我的“权威” ⑧。

最后焦刘的婚姻生活体现了古代特点,尤其是许多乡村家庭的传统婚姻形式都有类似讲究礼和孝,并在传统婚姻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关于“礼”“孝”开始于先秦时期,并在两汉时演变,在近现代婚姻制度文明发展的浪潮中,它固有的礼仪制度乃至所包含的某些文化传统也以现代结婚风俗的方式留下来,贯穿于当代传统婚姻生活之中。再當代,专家学者们对我国传统风俗的探讨主要从民俗学的观点出发分析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但从实用性的观点研究《孔雀东南飞》这种古代婚姻故事和汉代婚礼等问题在这方面目前还不够完善,不少问题仍需研究补充、完善。

四、结语

放到如今该怎样看待男主人公焦仲卿的形象?正因为他的矛盾,他的纠结,反倒让读者觉得更加真实,看到了生活中有时的不得已和为难。通过文章反观,焦仲卿是受到封建礼制的束缚,但他能够有所抗争已是难能可贵。《孔雀东南飞》描述两个人刻骨铭心相爱的诗句很平淡。而其实质,不比古今中外任何伟大的爱情故事逊色半分。文章的最后“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作尾声,也表达了闻者都为这对至死不渝夫妇的婚姻的无比同情,因为从古至今为了理想反抗现实不得的故事还有很多,焦仲卿也曾苦苦挣扎来对抗封建礼教至上的社会,选择以卵击石。其实站在各自立场都没错,错的是当时的社会环境。在封建制度摧残下,反抗不得,更反映出一个时代能局限人的性格。他们从出生在当时的社会就不可避免地一点一点被这种文化同化,而能突破礼法束缚的少之又少,这才是悲剧的根源⑨。

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因男女地位不平等,因此,在文学作品中,痴心女子负心郎的故事特别多。在早期的诗歌中,如《诗经》和汉乐府里的许多作品,《钗头凤》《感秋寄远》等篇都是如此。封建道德总单方面要求女子贞节,忠实于男子。而《孔雀东南飞》中的焦仲卿还是很勇敢的,为爱殉情,因此这一人物形象的出现,无疑也是具有特殊意义的。

注释:

①孙克恒:《古典叙事诗的结构艺术》,《上海文学》1962年第3期,第71页。

②张文君:《孔雀东南飞文本解读及教学价值研》,天水师范学院2018年硕士学位论文。

③贾文华:《〈孔雀东南飞〉的人物塑造》,《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第27页。

④李睿佳:《〈孔雀东南飞〉之焦家母子的行为动机》,《名作欣赏》2021年第6期,第10页。

⑤李丹:《〈孔雀东南飞〉的人物形象分析》,《中国校外教育综合》2013年第9期,第10页。

⑥晏银川:《也谈刘兰芝被休的原因》,《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3期,第26页。

⑦李嘉言、何法周:《〈孔雀东南飞〉描写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光明日报》1965年8月15日。

⑧唐弢:《谈故事诗〈孔雀东南飞〉》,载《乐府诗研究论文集》,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第241页。

⑨于非:《中国古代文学教程(上)》,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59页。

参考文献:

[1]孙克恒.古典叙事诗的结构艺术[J].上海文学,1962,(3):71.

[2]张文君.《孔雀东南飞》文本解读及教学价值研究[D].天水师范学院,2018.

[3]贾文华.《孔雀东南飞》的人物塑造[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11,(1):27.

[4]李睿佳.《孔雀东南飞》之焦家母子的行为动机[J].名作欣赏,2021,(6):10.

[5]李丹.《孔雀东南飞》的人物形象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综合,2013,(9):10.

[6]晏银川.也谈刘兰芝被休的原因[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0,(3):26.

[7]李嘉言,何法周.《孔雀东南飞》描写的主要矛盾是什么[N].光明日报,1965-8-15.

[8]唐弢.谈故事诗《孔雀东南飞》[M]//乐府诗研究论文集[C].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241.

[9]游国恩.论《孔雀东南飞》的思想性及其他[M]//乐府诗研究论文集[C].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

[10]于非.中国古代文学教程(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159.

作者简介:

李萌,女,湖北民族大学2021级硕士研究生,中国少数民族史专业。

猜你喜欢

人物分析婚姻制度孔雀东南飞
传统中国礼法对台湾地区婚姻制度的影响——兼谈我国婚姻家事立法的完善
略谈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孔雀东南飞》女德教化主题探析
例谈高中语文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心理特征
《我的叔叔于勒》小说人物分析
我国无效婚姻制度的缺陷及完善
《平凡的世界》孙少安、孙少平形象分析
沈阳求职竞争指数高 东北继续孔雀东南飞
一 婚姻制度的演进
妇女社会动员、婚姻自由与中共革命——红色苏区婚姻制度变革的相关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