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肇庆稻虾共作实现“双效益”

2023-07-19文图海洋与渔业曾凡美

海洋与渔业 2023年3期
关键词:亩产值沼虾稻虾

■ 文图|《海洋与渔业》记者 曾凡美

航拍高要莲塘镇藕稻虾共作生态农业示范基地 周礼雄/摄

近 年来,广东落实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结合地方实际,创新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养殖新模式。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是全国最大的罗氏沼虾养殖基地,自2022年以来,当地推广稻虾共作生态养殖模式,实现了“双效益”。

5月12日,高要区莲塘镇万亩罗氏沼虾塘笼罩在细雨绵绵之中,由绿存养殖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的“稻虾共作”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在其中显得格外醒目。

“虾的成长需要蜕壳重生,蜕壳的时候喜欢在一些草头里遮挡匿藏,以免遭到天敌和同类之间的攻击。稻虾共作模式很符合罗氏沼虾的这种生长特性,水稻不仅可以为虾的生长提供遮挡庇护,根系还可以吸收虾排出的粪便作为生长所需要的肥料。同时作为一种点缀,我们还尝试在水里种了一些莲藕,也是这个道理。”据合作社负责人梁光铖介绍,目前合作社管理的这片基地有100多亩(包括准备开发的撂荒地),稻虾共作模式整个生长过程不用另外给稻田施肥。《海洋与渔业》记者在现场看到,稻田里格局分明,水稻一片绿油油,长势良好;养虾水面恰到好处,围绕在稻田四周,还有藕叶点缀其中,一幅虾藏水稻头,虾戏莲藕中的生态画卷跃然纸上。

“这稻田里的虾苗刚投放不久,按照1万尾/亩的养殖密度投放(1000尾/斤规格),根据去年的试养效果看,大概养殖3个月后(中秋节前后)就可以达到上市规格,一般可以长到10~15尾/斤。”肇庆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黄湛昌向记者介绍。

“去年的试养效果不错,一亩收获300多斤虾,稻谷500多斤。按照当时虾的塘头收购价40元/斤计算,仅养虾的亩产值就可以达到12000元。”高要区农业农村局水产高级工程师李荣俭介绍,“在传统单种模式下,这种产值是不可想象的。目前我们通过稻田养虾,既促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稳定粮食生产,又多了虾的收获,提高了农田的附加值,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农田的产值和效益大大提高。”

“我们这里用来发展稻虾共作模式的稻田,都是重新盘活的撂荒地。”当地莲塘镇主管农业的副镇长廖海韶指着眼前的稻田和不远处连片的撂荒地说,“那些撂荒地将被重新开发,进行稻虾共作,希望通过发展这种生态农业模式重新激发撂荒地的活力,走出一条特色生态农业发展的新路子。”

坚守生态底线挖掘和提升产品价值

在白土镇伟铭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美丽虾场”的标志引人注目,这里的“稻虾共作”生态农业模式已取得初步规模效应。合作社负责人陈伟强是高要稻虾共作模式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目前在撂荒地上拓展了500多亩稻虾共作养殖,生产出来的虾稻米等特色农产品已经开始在市场上售卖。

记者在现场看到,美丽虾场白鹭翩跹,几百亩连片生态稻田绿水环绕,风景美不胜收。据介绍,从去年开始,伟铭合作社最先在高要尝试稻虾共作模式,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去年稻虾共作模式的产量不算高,但与普通稻田相比,增产增收比较明显,一亩田的年产值保守可以达到12000元左右。如果在产品打造上多下点功夫,更能凸显这种模式的产品价值。”陈伟强向记者算了一笔账,对亩产值进行分解:“罗氏沼虾一年可以养两造,按照2000~3000尾/亩(虾苗规格为5公分左右)的密度投放,一年保守收获250~350斤/亩,按当时40元/斤销售,亩产值有10000~14000元;稻谷一年种两造,可以收获稻谷约800斤/亩,最后得到稻米约350斤,我们目前的售价是8.9元/斤,那么种植稻谷亩产值约2300元。”

“不过我们投入的成本也不低,超过1万元/亩,如此算来,虽然整体收益比传统单纯种植水稻的收益要高,但综合效益还不够明显。”陈伟强话锋一转表示,“稻虾共作模式下养出来的罗氏沼虾色泽通透、肉质鲜美爽口,品质要比其他模式的更好,但在价格上还没有体现出来。所以,接下来,我们要对产品进行品牌打造和宣传推广,让虾稻米和稻田虾的价值在价格上体现出来,真正实现双效益最大化。目前来说,我们产品的价值还有很大挖掘和提升的空间。”作为当地罗氏沼虾养殖大户,陈伟强对稻虾共生模式和产品市场前景充满了信心。“目前合作社已经发展了500多亩稻虾共作养殖,今年将继续盘活更多撂荒闲置土地,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

“稻虾共作模式在高要快速推广,首先有效解决了当地土地撂荒闲置的问题,其次契合了罗氏沼虾产业发展的需求,进一步提升了罗氏沼虾的品质。这种模式坚持无公害生态底线,不施肥不喷农药,养殖出来的虾品质要比普通模式的更胜一筹,稻米也一样。”黄湛昌认为,稻虾要走精品路线,打造品牌,充分利用品牌优势拓宽销售渠道,依靠品质赢得市场,同时积极融入二三产业发展,不断延伸和完善产业链,推动罗氏沼虾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高要正在大力推进稻虾共作模式,从2023年起,当地政府拿出2000万专项资金鼓励推动撂荒地复耕复产,集约盘活更多闲置土地,发展2万亩稻虾共作生态农业基地。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高要罗氏沼虾养殖面积达9.3万亩,产量达3.8万吨,产值30亿元,产值和产量均占全省70%及全国60%。由于高要罗氏沼虾产业链日趋完善,养殖效益凸显,吸引了当地越来越多罗非鱼养殖户转养罗氏沼虾,2023年养殖规模继续扩大,目前已超10万亩,产值产量有望再上一个新台阶

罗氏沼虾

猜你喜欢

亩产值沼虾稻虾
葡萄树结“智慧果” 亩产值可超3万元
罗氏沼虾越冬养殖试验
糖度高、类型多、瓜味足 “炫彩”系列小西瓜 亩产值3.5万元
亩产超340斤!4口塘出蟹11000斤,错峰卖蟹亩产值2万元的秘籍来了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罗氏沼虾高效生态养殖技术
2019年第一季稻虾行情报告新鲜出炉,致敬奋战在一线的广大虾农们
发展稻虾产业,重振鱼米之乡
大棚绿叶菜多茬次高效栽培模式
“茜草+温棚”高要罗氏沼虾养殖新模式 中国罗氏沼虾之乡养殖面积3.6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