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越南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经验分析及对广西的启示

2023-07-18刘演景张鹏飞

东南亚纵横 2023年2期
关键词:工业经济越南广西

刘演景 张鹏飞

摘要:近年来,越南抓住全球经济深度调整的契机,明确自身产业发展主要方向,利用较低的生产要素成本优势,加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强化企业精准服务,构建外向型工业体系,工业经济快速发展。2021年,越南经济体量与中国广西相近,两者工业总量差距持续扩大,但越南本土供应链缺失,对外资的依赖较大,其国内自主品牌不强,产品高附加值生产环节偏少,仍面临制造业发展升级的挑战。借鉴越南发展的经验,广西应强化精准招商引资,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动开放型园区转型升级,突出产业发展要素支撑,不断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越南; 制造业; 工业经济; 广西; 供应链

[中图分类号] F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2479(2023)02-103-08

Research o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Vietnam's Industrial Economy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Guangxi

Liu Yanjing, Zhang Pengfei

Abstract:The research o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Vietnam's industrial economy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Guangxi accurately grasp the opportunities of the adjustment of the global economic strategic layout and the deep adjustment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major countries, clarify the main direction of it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use the lower cost of production factors, accelerate the optimization and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strengthen the precise services of enterprises, rapidly build an export-oriented industrial system, and rapidly develop the industrial economy. In 2021, Vietnam's economic volume has been close to that of Guangxi, and the gap between the total industrial volume continues to expand. However, the lack of local supply chain in Vietnam, the large dependence on foreign capital, the weak domestic independent brands, and the few production links with high value-added products are still the main challenge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upgrading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Guangxi should learn from Vietnam's development experience, strengthen precise investment attraction, continue to optimiz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open parks, highlight the support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factors, and promote high-qualit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Key Words:Vietnam;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dustrial economy;Guangxi; enlightenment

工業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主导和决定性作用,世界各国都在全力推动本国工业经济快速发展。近年来,越南立足本国优势,充分利用国际环境,准确把握大型跨国企业调整全球战略布局的契机,主动承接中低端制造业产能,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广西与越南山水相依、陆海相通,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阶段具有相似性。目前,广西处于工业发展转型升级期,产业以初加工为主,在全国“一盘棋”的统筹下,正在迈上高质量发展的道路。越南的发展经验对广西推动工业发展、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节点枢纽至关重要。

一、越南工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工业经济发展呈强劲势态

2016年以来,越南制造业发展迅速,工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广西经济总量与越南的差距逐步缩小,但工业经济总量差距却明显地扩大。2016年,越南GDP为13589亿元,比同期广西低4729亿元;2021年越南GDP为24004亿元,比同期广西低737亿元,广西与越南的GDP总量差距大幅降低。2016—2021年,越南工业增加值超过广西,并且差距持续扩大,越南全部工业增加值由4446亿元增加至9083亿元,同期广西全部工业增加值由4307亿元增加至6074亿元,同期广西全部工业增加值与越南的差距由139亿元扩大至3009亿元。从工业占GDP比重情况来看,2016年以来,越南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一直保持在30%以上,而广西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保持在25%左右。根据越南工贸部《2021—2030年工业贸易结构调整提案》报告,预计2030年越南工业占GDP的比重将提升到40%以上1。

(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快速发展

越南是外向型经济特征明显的国家,主要工业产业包括食品、纺织、电子、化工、采掘业、金属加工等。近年来,食品、电子、纺织和鞋类已成为越南支柱产业,工业增加值占比达50%以上,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呈快速发展的态势。一是食品加工业发展态势良好。食品产业是保障人们日常生活需求的基础产业,基于越南粮食、肉类和水果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充裕,以及人均收入水平日益增长,越南食品加工行业增长趋势明显。海通证券研究所研究显示,2020年,越南中等消费群体中餐饮烟酒消费支出占比高达52.3%2。同时,韩国CJ Group、日本Earth Chemical、新加坡Fraser&Neave等外资食品饮料企业通过收购、投资建厂等方式落户越南,进一步促进越南食品工业的发展。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2年越南食品加工机械行业市场现状及海外企业进入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越南工商部统计越南每年的食品消费占据国民GDP的比重约为15%,加工食品消费量年均增长率约为9.7%1。二是电子制造业保持稳定增长趋势。越南凭借外贸出口关税低、劳动力成本低及本土税收优惠政策等优势,吸引日本、韩国、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企业陆续将电子产业生产线转移到越南,带动相关配套企业发展,推动越南成为世界主要电子產品出口国。目前,日本佳能、韩国三星、美国英特尔等世界主要电子公司在越南投资建厂。其中,韩国三星集团将全球最大的手机生产基地设在越南,2021年,三星(越南)公司出口额超过655亿美元,同比增长16%。2016—2020年,越南电子制造业指数增长13.94%,年均达120亿美元,电子制造业成为越南重要产业。三是纺织服装行业的进出口量不断增加。由于越南具有劳动力成本低、棉花价格低和关税优惠等优势,全球纺织服装制造持续加速向越南转移,促进其在全球成衣出口中的占比不断提升,且逐渐向产业链上游的纺织品原材料延伸2。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运动品牌在越南设厂,其中耐克设有200多家、阿迪达斯设有76家3。越南通过进口针织物或钩编织物、机织物纱线等原材料,加工成针织或钩编的套头衫、 开襟衫、 外穿背心、西服套装、 便服套装等成衣出口至美国、 日本、 韩国、中国、加拿大等国家。2016—2021年,越南纺织服装业出口额从281.2亿美元提高到390亿美元。目前,越南共有纺织服装企业近7000家,拥有280万产业工人, 成为全球第二大纺织服装出口国。

(三)园区建设要素保障有力

工业园区是越南引进项目、扩大投资的重要载体,为促进越南工业发展、提升加工制造业水平、带动整体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越南计划投资部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5月,越南已建成工业园区394个(其中经济区外工业园区351个,经济区内工业园区35个,沿海经济区和口岸经济区工业园区8个),总面积约12.19万公顷4。越南持续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根据《越南社会经济复苏和发展计划》,2022—2023年越南将投资约50亿美元用于建设基础设施。按照《2021—2030年越南全国土地利用规划报告》要求,预计到2030年,越南规划用地20.6万公顷,将比2022年增加11.5万公顷, 规划建设558个工业园, 将比2020年增加177个,以期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入驻; 同时, 越南计划将工业占GDP的比重提高到40%以上,将制造业比重提升至25%以上。此外,越南园区管理改革成效显著。越南实行行政管理与经济管理分离的园区管理模式,将管理运营市场化,专业化的园区开发商和产业服务商是园区的实际运行主体,受管理委员会监管,开展基础设施建设、 工业地产开发、物业管理、 产业招商及运营,为入驻企业提供日常运作服务等。灵活高效的越南园区运营模式吸引大量企业入驻, 据越南河内工业和加工出口区管理委员会公布的数据, 截至2021年底, 越南河内市10个正在运行的工业园区中, 9个工业园区的企业入驻率达100%5。

二、越南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分析

(一)明确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越南产业发展计划清晰、规划方向明确,前期凭借廉价的劳动力、丰富的资源及优惠政策吸引外资,推动经济快速发展,为实现工业现代化奠定基础。2016年,越南工商部门明确提出了加工制造业和化工业、电子通信产业、新能源和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其中,机械和冶金业优先发展工业生产机器设备、汽车及零配件、钢铁;化工业优先发展基础化工、油气化工、塑料和橡胶零配件化工;农林水产加工业优先提高主要农产品、水产品和木制品的加工比例;纺织和制鞋业优先发展越南国内生产和出口的纺织业、鞋业原辅料;电子通信产业优先发展电脑、电话及零配件;新能源和再生能源产业大力发展,如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1等新能源和再生能源。随着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培育积累,越南强化与韩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在新能源、生物技术合成、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领域的合作交流,加速重构越南产业体系。同时,越南出台《至2030年科技与创新发展战略》,提出建立科技创新发展实施机构运行体系,强化部门分工合作,明确信息和通信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等九大高新技术领域发展定位,到2030年将越南打造为现代化工业国家。

(二)持续实施全面产业结构变革

近年来,越南持续实施政治和经济改革,分阶段实施产业结构优化,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一是促进越南第二、第三产业快速发展。自1986年启动革新开放以来,越南持续推动本国劳动力从低生产率的农业转向高生产率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使农业规模大幅减少,工业和服务业规模大幅增加,经济结构迅速变化。目前,越南制造业、服务业和其他行业的劳动力就业人数占比翻倍增长2。二是大力引进外商投资。越南借助跨国企业集团的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与市场网络,通过大量进口原材料或零部件进行组装生产后出口,快速建立纺织服装、电子信息、机电、食品等工业集群。根据越通社的报道,2022年越南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达277亿美元。三是推动越南工业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当前,越南加快产业数字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划进行引导。其中,越南《2021—2025年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提出,预计到2025年,越南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达20%,越南加工制造业占GDP的比重达25%;《2021—2025年经济结构调整计划的决议》提出,越南对标现代化方向,重点吸引高科技、绿色投资,发展绿色可持续经济,开拓国内外市场,调整产业结构3。

(三)生产要素成本优势推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加快发展

较低的要素成本有利于提升企业投资的回报率,这也成为越南不断吸引劳动密集型外资企业投资办厂的重要优势。一是制造业跨境交易成本和贸易运输成本较低。越南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东南亚的中南半岛东部,拥有诸多优良天然港口,有助于区域贸易伙伴进口零部件,便于加工组装后的制成品出口到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降低企业的运输成本。二是劳动力成本优势较大。近年来,全球主要经济体纷纷步入老龄化社会,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涨,而越南凭借其较低的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相对年轻的人口结构等优势,不断吸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企业投资。从平均工资来看, 2021年, 越南就业人员平均月收入按当前的实时汇率换算约为1585元人民币,比广西平均每月薪酬(5625元)低4040元1。但是,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库相关数据,越南的人口结构相对年轻,2020年, 越南生育率为1.65%, 65岁以上人口仅占7.87%2。

(四)加速构建外向型工业体系

越南一直将扩大对外经济合作作为主要的经济发展战略,实行大国平衡外交,逐步建立庞大且成熟的自由贸易体系,为外资企业投资越南创造有利条件。一是越南准确把握全球产业链布局转变契机。当前,全球产业链朝着区域化、本土化方向发展,大型跨国企业将生产环节持续细分,将不具优势的低附加值产业和中低端生产环节转移到生产要素成本较低的国家和地区,以进一步降低成本、提升企业利润空间。越南凭借较低的生产要素成本,吸引大型跨国企业的投资。二是越南在中美贸易摩擦中受益。随着中美博弈升级,美国推动重要供链“去中国化”,部分企业为了绕开美国对华加征的关税,将产业转移到越南。目前,中国是越南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而美国成为越南最大出口市场。2021年,越中贸易额占越南进出口总额的24.8%,越美贸易额占越南进出口总额的16.6%,越南对美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比重已经上升至28.6%3。三是积极支持多边贸易体系,越南加入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世界贸易组织(WTO)等,签订了《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东盟—中国香港自由贸易协定》(AHKFTA)、《越南与欧盟自由贸易协定》(EVFTA)、《区域全面伙伴关系协定》(RCEP)、《越南与英国自由贸易协定》(UKVFTA)等自由貿易协定,还参与美国主导启动的“印太经济框架”(IPEF),具有与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进出口贸易的关税优惠等优势,吸引了阿迪达斯、三星、丰田、英特尔等跨国企业集团前来投资,富士康、仁宝、英业达等代工龙头企业也将部分生产线由中国转向越南。

(五)精准提供企业服务

越南持续完善企业服务机制和政策,为其国内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为大型跨国企业改善营商环境。一方面,越南加强产业链的配套服务。近年来,越南出台《投资法》,发布关于促进配套产业发展的第115/NQ-CP号决议等有关政策文件,对相关原材料和零部件进口免征5年进口税,实施鼓励发展配套工业和优先发展加工制造业的投资、优惠利率方面的支持政策,建立为相关配套企业提供技术支撑、政策扶持、高附加值产品研发的工业发展扶持技术中心,不断加强配套工业园建设。另一方面,越南对大型跨国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对大型跨国企业实施“一企一策”。以韩国三星公司为例,越南海关对该公司的货物通关免予现场查验,除了规定的企业所得税优惠,越南政府还给予三星公司土地租金减半的优惠等政策。

三、越南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外资经济稳定性不足

一是越南外资企业与本土企业的联系薄弱。越南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大部分为独资,电子等部分行业原材料以进口为主,出口几乎被外资主导,本土企业难以充分吸收外资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根据2020年10月14日越南政府向国会常务委员会、国民议会代表提交的工贸领域若干决议执行情况报告,越南约有1800家生产零配件的公司,但只有约六分之一的国内企业参与跨国公司的生产网络。二是越南经济发展模式高度依赖外部原材料和外部市场。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特别是受欧美市场需求萎缩、供应链收缩、贸易保护主义加剧、部分原材料季节性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越南进出口贸易容易产生“青黄不接”的现象,电子、纺织及木材等产品出口订单振幅波动大,企业生产经营不确定因素多,影响了工业发展的稳定性。

(二)工业体系不够完备

一是越南缺乏完备的工业体系。越南重工业基础薄弱,主要从事中低端加工产业,产业链上游的关键的基础零部件、基础电子元器件、基础材料及机械设备、化工产品等高度依赖进口,作为上游产业的重工业基础薄弱也制约了轻工业的发展,导致自主高端生产环节不足。按照海通证券构建的全球价值链位置指数,越南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下游位置。二是越南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供应链。越南本土供应链的配套严重不足,原材料和零部件生产环节本地化率过低制约产业快速发展。越南许多行业的本地化率不高,截至2020年10月,越南电子信息技术及电信和专用电子及高科技产业的本地化率仅为15%和5%,纺织服装、制鞋业的本地化率也仅为40%~45%1。

(三)自主品牌发展受限

一是越南国内企业自主研发能力较低,不利于品牌塑造。目前,越南创新能力不足,2021年,彭博创新指数(Bloomberg Innovation Index)显示,越南创新指数排全球第55位;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在全球132个经济体中越南排第44位。同时,越南研发投入较少、强度偏低,长期以来,越南的研发总支出占GDP的比重低于1%2。此外,越南研发人才缺乏。目前,越南缺乏提升自主研发能力所需的高素质人才,人力资源质量不高,大量劳动力主要从事低端制造业和服务业,难以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据越南《人民报》报道,越南工业技术和银行等领域高技能人才缺口较大,每年信息技术人才缺口超过7万名。从存量来看,2018年,越南无专业技能的劳动力占比高达78.2%;从增量来看,越南高等教育入学率低于区域内诸多国家,而且2014年以来基本稳定在30%左右,不再上涨3。二是越南跨国企业限制本土品牌发展。与跨国企业相比,越南本土企业大部分规模偏小、管理不够规范、技术较为落后,跨国企业的持续引进和发展,进一步挤压了越南本土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

四、越南工业发展对广西的镜鉴

(一)強化精准招商引资

借鉴越南大力引进国外资本和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经验,广西应进一步加强产业招商引资。一是提高招商实效和精准度。创新工业招商模式,安排招商专项经费,加强与行业商会、协会及专业招商引资服务商合作,大力发展委托招商、购买服务、以商招商等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专场招商活动。二是加大国内重大项目招商引资力度。聚焦本地区关键产业链缺链弱链短链环节,围绕广西龙头企业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抓住东部产业转移机遇,精准绘制招商全景图,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地区靶向招商。大力引进创新能力强、带动作用大的补链强链项目,主动对接产业链的头部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和关键零部件重点企业。三是积极引进国际投资、开展产能合作。建立跨区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重点项目清单,完善企业双向投资服务平台功能,打造中国—东盟产业转移合作试验区、“两国双园”产业园区。鼓励华侨华人回国投资,支持企业以商招商。加强与东盟的产业合作,充分利用东盟国家要素资源。依托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平台,支持广西企业加强与东盟各国企业在重点领域的投资合作,推动广西企业在东盟区域建设一批原材料保供基地,支持东盟跨国企业在广西建设国际企业配套零配件集散地。加快把广西打造成为高效连接粤港澳大湾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及东盟国家乃至全球的跨境产业链的枢纽节点。

(二)加快打造自主品牌

应将越南自主品牌发展受限的教训作为广西产业发展的警示,鼓励自主品牌发展,大力推动品牌质量提升。一是支持本地龙头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强对重点培育企业海外投资贸易规则等方面的指导培训, 支持企业“抱团出海”, 鼓励企业开展线上线下营销, 通过跨境电子商务、 国际营销网络等渠道开拓全球市场。二是加快工业品牌推广。加大新品研发推广力度,引导企业通过采用国内领先的新技术, 改造升级产品线, 加强新产品和迭代产品开发投放,大力发展中高端产品,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打造一批品牌示范性企业,推动品牌区域内互认,相互协调培育。扶持本区域名优工业产品企业,建立本地名优工业产品目录,鼓励区域内企业优先选用目录内产品,促进目录内产品在重大工程、民生项目、政府采购中的使用。三是推动创新标准制定。指导行业企业做好标准制定和修订业务,为企业提供国际标准解读服务,引导企业将自主知识产权转化为标准。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制定和修订,提高企业标准化意识和能力,提升企业在国内外市场及相关产业链中的竞争力。四是推动企业产品提升品质。推进企业数字化发展,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推广精益生产、ISO质量管理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培育数据驱动、网络协同、精细管理等新型能力。

(三)持续优化产业结构

由于越南自身工业体系不完善,部分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短缺,制约经济的稳步发展,因此,广西应以此为镜鉴,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强产业融通发展。一是强化产业配套。完善本地区重点支柱产业链,大力引进配套项目,推动基础材料、关键零部件本地化生产。制定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名单,建立龙头企业供应商目录清单,带动产业链中小企业规模化、专业化、高端化发展和上下游企业集聚1。优化产业配套半径,组织优质中小企业服务与龙头企业常态化对接,按照生产需求实现“卡位入链”发展。二是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加快引进应用前沿技术,全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尽快投产达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实施战略新兴产业差异化、区域化发展。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采用知识产业质押融资、产业链融资等,加大银税贷、银电贷、银关贷、信用贷等信贷支持。三是加快传统产业升级。大力发展工业,引导农业产业工业化。围绕行业技改升级,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进行诊断,推动产业生产换线、机器换人,帮助企业扩能增效、绿色改造。

(四)加快推动开放型园区转型升级发展

借鉴越南市场化的园区管理模式和运营模式,广西应加快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园区功能定位。一是强化园区的载体功能。加强园区服务一体化功能,建立产品研发、产品生产、产品认证、产品检测、产品创新、成果推广等一站式服务,促进实现“园区事园内办结”。有序推进开发区整合扩容,强化园区承载能力,推动产业集聚协同发展。二是创新园区管理体制。开展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改革试点,推动自贸试验区体制机制创新成果向关联的各类开发区延伸,加强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培育建设。借鉴越南园区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支持园区平台公司进行资源与产业整合,探索推行“管委会+专业投资运营公司”模式,加速园区管理标准化,实现扁平化管理、公司化运营、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服务。在园区内全面推行企业投资审批容缺机制和投资项目核准备案承诺制、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制,推行企业投资项目管理负面清单制度。三是推动园区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壮美广西·政务云、广西电子政务外网等平台作用,加强工业互联网建设,推动制造业企业大数据信息平台的创建和完善,推进工业企业数据上云、信息上云。

(五)突出产业发展要素支撑

区位条件优越、营商环境良好是越南工业发展的显著优势,对广西工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是强化区位优势。提升针对国际产能合作的服务水平,充分利用西部陆海新通道联动发展的平台和渠道优势,发挥广西“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重要门户作用,加快对标RCEP等高标准自由贸易协定的投资规则,落实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政策、重大技术装备进口免税等国家税收扶持政策。二是强化创新支撑。全面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梳理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等基础领域攻关清单,通过“揭榜挂帅”“赛马”等方式进行技术攻关。创建一批制造业创新平台,围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支持企业建立科技创新平台,加强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等开发。三是强化创新人才保障。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做好人才引进的各项配套服务,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推动产教融合发展,培育一批产业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培养一批科技带头人和中青年科技创新骨干1。四是强化企业服务。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确保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将龙头企业及其产业链关键配套企业列入服务范围,协调解决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等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邀请国内外专家对企业管理人员进行授课,鼓励企业家群体加强沟通交流,建立企业家群体参与涉企政策制定的联系机制,培养一批优秀企业家。

(责任编辑: 刘    娴)

猜你喜欢

工业经济越南广西
读图
越南Vedana餐厅
越南百里“银滩”
广西广西
广西尼的呀
科技平台创新和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研讨
发展工业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凯萨娜”侵袭越南
广西追歼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