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半勾留是此湖

2023-07-13宋方辰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3年13期
关键词:张岱西湖江南

宋方辰

有幸去杭州,虽正值江南冬季,却有些阴雨绵绵。邀一小船,泛舟西湖,看周围野山清涧,尽是寒意。

毕竟是清晨晓雾,来游断桥的人不多。只见鸳鸯双飞,留下一阵微弱的鸣叫。这浩大天地间的孤独从四面八方冲着我脚下奔腾而来。我叹惋无人欣赏西湖的孤独,却又庆幸这“无人”铸就了孤独。

岸上的山色,衬着落雨纷纷。远处,群峰叠障,草木丛生,锦带桥两岸相连,沿着北里湖似长虹卧波。近观,西湖的水很深,因此很绿;否则,该是很清很亮的。孤山若即若离地在半空中屹立,随着浮动的云影,在云雾开阖之间露出容颜,甚是欲露还藏半遮面,使人倍觉亲切。隔着重重水帘,我看到深色的湖水托起远处的黛色小山,顶着朦胧的小塔,塔上顶着灰白色的苍穹,水天相接处,细如裙带的堤岸消失于虚无。

舟子手中的桨荡开一圈圈波纹,收起,再推出,动作是有节奏的。船身向前滑动,群山便缓缓后退。恍然间,我立身远眺,见湖中一小岛,其上有湖心亭,旁刻“虫二”二字。舟子称其为清乾隆六下江南所建,繁体字“風”,除去边框,就是一个“虫”字,“月”字去边,就是“二”字,故称“风月无边”。

合着细雨霏霏,烟波弥漫,船已到了著名景点“三潭印月”。从这里举目远望,南北双峰突兀挺拔,因雾气渺茫,看不清了。南屏山下隐约闪烁的点点金色,是净慈寺的琉璃瓦。虽说昔日冬景与我无缘,却也有幸见识不曾被描摹修饰过多的雨景。

站了许久,雨停了。血红的落日在散乱无章的云朵霞光中徐徐下沉,把脉脉的光辉毫无保留地洒向西方夕照山的“镇山之宝”——雷峰塔上。我顿时想起了孙德振先生的诗句:“翠影雷峰晚日熏,千秋吴越逐烟云。”雷峰夕照,撷山川之秀丽,为万古所流芳。转眼,佛光万道,亮丽的西湖,涂上了一层似雨似雾的红晕。

晚霞辉映湖面,波光粼粼,金光万道。千古佳话,在湖上顿时如丝如缕,涌上心头:“独坐吹台情几许,相看老树意无穷。”“人生易老何須叹,莫若悠然任去从。”

人人都爱西子湖畔好风光,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烟雨朦胧,又赞“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清新明丽。但我偏愿欣赏这人烟稀少、寒冷寂寥的西子湖。

远望去,将上岸,飘摇的小舟如一叶薄薄的芥草,载着舟中两三个如蜂般渺小的人。

舟身拨开湖水,浮起往事如烟:苏东坡、白乐天、岳鹏举、张苍水……古时的文人墨客、风云英雄此生拼尽一切,也阅尽苍凉。

抬眼望,雨珠从房檐溅落到青石板上,撞成飞花碎玉,似是看到那香山居士独自在湖边前行,长长的青石路,曲径通幽的街衢,和水乡里窄窄的乌篷船,临窗飞出的古音雅韵,都化作了“日出江花红胜火”的记忆。我在回首间,觉出一丝淡淡的、亦喜亦悲的感情。

扶额感慨,我只愿独闻雨声如嘈嘈切切错杂弹的音律,笑看“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一如张岱饮尽一杯寒冬。

‖山东省潍坊市第三中学‖指导教师:张明常

[JIJIGONGZUOSHI][吉吉工作室]

从古至今,写西湖的诗词歌赋何其多,江南风光的佳词美韵,有大半曾散落在西湖周围,而小作者依然能独辟蹊径,描摹西湖而不落窠臼,文笔美,意境亦美,殊为不易。若论四季西湖,春夏繁盛,诗词丰饶,三秋美景,歌咏也颇多,冬雪揽胜有张岱一篇既出,百年再无来者,然而却少见如本文笔下这般湖山孤独之景。

江南冬季,初寒未雪,阴雨绵绵中,小作者于孤寂中逐一寻访西湖胜景。锦带桥映衬着孤山,重重水帘与灰白苍穹融于背景;船到三潭印月,隔着渺渺烟波可遥看净慈寺的光影琉璃;行过雷峰塔,恰逢血色夕阳,半湖瑟瑟半湖金光,却仍不免生出云烟聚散、人生易老的感叹。

千古西湖,文采荟萃,泛舟湖上,多少苍凉往事浮光掠影而过。孤独的山湖承载着恢弘的历史,在每一位隔空凭吊的访客面前端然正坐着,陪着东坡或张岱默默举杯,遥遥饮尽那一杯杯的寂寞……

【适用文题】难忘的风景;最美______;时空的回响……(苗与)

猜你喜欢

张岱西湖江南
体悟人生,感悟孤独
体悟人生,感悟孤独
——领悟张岱的“痴”
시후 ( 西湖), 야간 개장 재개
小编有话说①
小编有话说②
小编有话说①
西湖的六月十八夜
当西湖遇上雪
论张岱小品文的“以诗为文” ——以《补孤山种梅序》为中心
评商震的《另眼看张岱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