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悟人生,感悟孤独
——领悟张岱的“痴”

2023-03-09王彩红甘肃省甘谷县模范初级中学

课外语文 2023年2期
关键词:故国湖心亭张岱

⊙王彩红(甘肃省甘谷县模范初级中学)

课文《湖心亭看雪》选自张岱的《陶庵梦忆》。《陶庵梦忆》是张岱一生对故国以及早年的一些追忆,展现出张岱对故国深深的怀念和眷恋以及对人生雅趣的追求。读《湖心亭看雪》时,我们似乎能够看到一个孤独的诗人在白茫茫的雪夜中,走向湖心亭观赏雪景的场面,全文共157个字,虽然文章短小,但是其中透露出的意趣和情感让人拍手叫好。我们在阅读张岱的文章时,还要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时代的背景,对张岱进行深入解读,才能体会张岱的“痴”,寻觅最真实的张岱。

一、“痴人”张岱

从张岱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幼年时聪明伶俐,中年时卓尔不群。然而当他人过半百,却遭受国破家亡的境遇,再加上张岱一直在山野中独居,所以,张岱的骨子里带着一股清高。这种清高,一半为了自己,一半为了家国的孤独寂寥之感。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桀骜、孤独、清高、喜爱山水的品性,他的“痴”不在于对家国不幸的忧愁,也不是故作洒脱的清高,而是痴在了自己的“一往情深”。

二、《湖心亭看雪》中的“痴”

(一)“痴”景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当时,张岱住在西湖,但是他本身并不是杭州人,所以他对西湖的景色以及风韵充满极大的兴趣。虽然他只是暂时短住,但是他也不放过任何可以赏玩游湖的机会,所以,张岱决定在腊月的雪夜里去游玩西湖。

在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张岱将西湖雪景的空灵之感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为我们呈现了一幅西湖雪夜的图景。虽然雪夜让人感到寒冷,但是在张岱的笔下,西湖的雪夜是温暖的,是美好的,“天与云与山与水”,这句话中三个与字的重复使用,将西湖雪夜宁静白茫茫的一片空灵景象展现在我们面前,好像天和地和水融为一体。是白雪的茫茫将三者连在一起,世间所有艳丽的色彩在白雪的掩盖下归于平静,反而让人更有震撼之感。紧接着,一幅幅具有诗意的画面展现在我们面前。张岱在文中运用了白描手法,不管是长堤还是湖心亭,不管是小舟,还是舟中人,虽然描写简约,但正是这种简单的勾勒和描述,再加上淡雅的墨色,让看上去简单的画面同时包含着许多深刻的内涵。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张岱对大自然景色的“痴”。在文章中,张岱想象自己站在最高的地方,所以他描写西湖就是自上而下的。在张岱的眼中,连一小片舟都成为可以描写的对象,“一痕”“一芥”描写小舟的长和细,用“一点”“两三粒”来表现舟中人的小。用这种白描的手法,没有其他多余的修饰,就像一幅水墨画一般,将西湖的美景和游人的闲适相互映衬,将自己的孤独与天地相通,把心中所想用文字进行表达,这种开旷与幽静浑然一体,营造出一幅绝美的画卷。

可以看出,张岱已经痴迷于雪景之中,在他的眼中,西湖的雪晶莹剔透、冰清玉洁、淡雅别致,是不落俗套、不流于世俗的美,也同时练就了他的西湖情结。在这里,作者本人与西湖的景色已经融为一体,他的精神与自然的景色达成和谐。

(二)“痴”故国

透过《湖心亭看雪》这篇文章,我们能看到张岱对故国深深的怀念和眷恋,在张岱的思想意识里,故国是一直存在的,也是他心中一直的痛。所以,对于故国的追忆,成为张岱内心不可磨灭的梦。文中张岱对故国的风俗和民情琐事的提及以及梦回西湖的场景描写,都能看出张岱对故国的思念。张岱对故国的痴情也造就了他对故国的敏感,所以只要是关于故国的一点事物和景色都能引起他对故国的怀念。在《湖心亭看雪》中,我们可以看到另一个独游的人,他来自金陵,也是暂时居住在西湖。这个独游者令张岱的心里泛起了对故国的怀念,因为张岱的故国都城就是金陵,在他的内心中,故国已经物是人非,自己已经成为客居他乡的人。因此,在张岱的心中,独游的人其实是他自己。这是一种气节,也是一种浓厚的爱国情怀,在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们会受到这种气节的影响,这种爱国气节对于我们现在的个人价值提升和个人人格塑造都有益处。

张岱的“痴”是对故国的思念,是亡国的忧愁,这是作者的自尊心和民族感,这是很多人都无法体会的。作者说那两个人是金陵人,就表示在他的心中,明朝并没有灭亡。故国已经逝去,恍惚间,张岱貌似回到少年时代,也许是长堤的淡影引起了作者的愁思,也许是湖心亭孤立在茫茫雪夜中的轮廓,张岱对故国的思念,就藏在了这白雪皑皑的西湖景色中。

(三)“痴”人物

因为在湖面上遇到了与自己有相同经历的知音,这给冰冷的湖面增添了几分暖意,几个性情中人遇到了知己,再遇到此情此景,不得不共饮一杯酒。遇到知己本是人生的一大幸事,所以他们没有过多寒暄和客套,而是将一杯酒直接下肚,饮完三大杯后就互相告别,在告别之前礼貌地问其姓氏,对方说“是金陵人,客此”,这两个词在张岱的心中引起了阵阵波澜。金陵是张岱心中眷恋的故国首都,他们和张岱一样,都是客居于此的天涯人,所以他们的回答触及张岱的内心深处。金陵客拉张岱一起喝酒的时候,或许在此处作者用“请”或者是“邀”会更好,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张岱并不想这样表达,“强饮”可以看出却之不恭之感,表示此时张岱的内心还是有些距离感,对于金陵客有些敷衍甚至有一些随意,所以在整个相处的过程中,张岱也仅仅用了几笔。但是,当金陵客说出自己的身份后,张岱的心中难免有些欣喜,毕竟在这种美景中,能看到与自己“同病相怜”之人,同为思念故国之人,张岱心中泛起欣喜的同时,难免会有些落寞。

三、张岱的“痴”与“癖”

张岱曾经把自己说得一无是处,描述自己癖好众多,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务正业的纨绔子弟。但是张岱将这些当作引以为傲之处,对于张岱来说,这些都是他独特的个性和最真实的自己,所以张岱的“痴”也可以说是一种真性情的“癖”,所以当他在湖心亭看到与自己一样“痴”的人时,倍感惊喜。

在当时那种环境下,正处于明朝中后期,社会动荡黑暗,思想界更是出现了一批反对理学和背叛礼教的思想风潮,他们反对理学家对自己真实感情的掩饰。当时这样的社会风气和人文氛围,也促进了张岱的这种性格和性情,张岱选择在大雪三日的时候去湖心亭观赏雪景,这样的场景可能一般的人是不能理解的,但是张岱追求的是不流于世俗的独特,对于普通人按部就班的行为,张岱是不屑一顾的,正是这种卓尔不群的清高和孤傲,让张岱感到骄傲和自豪。

在张岱的作品《金山夜戏》中我们可以看到,张岱还曾在深夜里进入大殿登台唱戏,这种怪异的行为让当时戏台旁的山上僧人感到十分惊喜,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张岱是得意的。这篇文章是以僧人不理解的神色作为结尾,而《湖心亭看雪》是以“喃喃曰”进行收尾的,他们所表达的都是张岱内心的一种独特情感,一种别人无法理解、自己特立独行的得意之感,可见张岱深陷于这种情感体验中。《湖心亭看雪》中张岱这种“痴”也可以看出来,当他遇到知音时,先饮酒,而不是先礼貌性地问其姓氏,这就是张岱的性情。接下来我们以为张岱遇到了知音后会把酒言欢,彻夜畅谈心事,但是张岱只是“强饮”了三大杯,在张岱的心中,一切都在酒里。这种率性而为是一种洒脱,遇到知己只在乎心灵契合,而不是互相寒暄。张岱与金陵人的互动和交流,都是张岱的真性情流露,也对应了张岱的“痴”。

我们很难定义张岱的“痴”还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但是我们可以在他的“痴”中看出,他是一个孤僻、清高、孤傲且对故国的感情一往情深的人,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受旁人看法的拘束,他知道自己的“痴”和“癖”,在《湖心亭看雪》中,我们看出了他真性情的表现以及对故国的思念,也衬托了他孤独且清高的个性。文

猜你喜欢

故国湖心亭张岱
《湖心亭看雪》教学小结
湖心亭看雪
从宋初笔记看江南士大夫的“故国情怀”——以《南唐近事》《江南别录》等为例
故国·青铜
故国·青铜
故国(组诗)
论张岱小品文的“以诗为文” ——以《补孤山种梅序》为中心
评商震的《另眼看张岱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