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榨菜第一村”的动力源

2023-07-12蒙科进

当代党员 2023年13期
关键词:第一村榨菜小院

蒙科进

编者按:开展千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创建是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关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决策部署的重要工作,是未来五年重庆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之一。《当代党员》以创建标准5个一级指标为着力点,策划推出党建统领强村、产业兴旺乡村、生态宜居乡村、文明和谐乡村、数字低碳乡村在内的5期全媒体重磅系列报道,为创建工作营造良好氛围,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本期推出党建统领强村全媒体重磅报道。

走进涪陵区江北街道二渡村,绿油油的蔬菜生长在田间地头,别具一格的乡间小院交相辉映,游客三五成群,肆意享受着“诗意田园”。

近年来,江北街道党工委坚持“党建统领、产业支撑、改革求变、和美智治”发展思路,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围绕榨菜这一主导产业开展创新实践,用“科创+”“绿色+”为产业振兴插上腾飞翅膀,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与乡村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治理有机结合。

有着“世界榨菜第一村”美誉的二渡村,正是江北街道加快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典范。

党建统领聚合力

“潘书记早,又出门入户走访?”一大早,二渡村王家湾村民周庆友便看见二渡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潘晓江提着提包,走在乡间小路上。

以前的二渡村,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连续多年考核排名靠后。明明是发展榨菜产业的好地方,却因党组织领导力不强,硬是没将产业发展起来,用当地群众的话说就是“守着金山过穷日子”。

面对这样的情况,江北街道党工委决心求变,要改变二渡村的落后面貌。2021年6月,永柱社区党支部书记潘晓江被组织委以担起带领二渡村发展的“头雁”重任。

到了二渡村,潘晓江才发现困难远比想象的多:每天到村办公室找他解决问题的群众一拨接着一拨;召开党员大会,响应者寥寥无几;村里在建项目无人跟进……

为了改变二渡村现状,潘晓江马不停蹄地深入农家小院、田间地头,访民情、摸实情,将村情民意全部装进脑海。

潘晓江深知单打独斗不是长久之计,得想办法把村“两委”干部和全体党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于是,一场以全体党员为参加对象的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晒家风的“三亮一晒”活动在二渡村开展起来——悬挂党员户标识牌,要求党员“亮身份”;为每名党员设岗定责,要求党员“亮职责”;签订党员承诺书,要求党员“亮承诺”;推进家风家教上墙,要求党员“晒家风”。

通过开展“三亮一晒”活动,曾经“软弱涣散”的村党组织摇身一变成为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产业支撑强动力

雨后的二渡村,天蓝水清,路边一处精致民房与雨后景色相互映衬,显得格外雅致。这里是以网红“打卡”、静怡慢生活、乡村休闲观光为主题打造的“乡野茶食”创业小院。

“二渡村是‘世界榨菜第一村,环境宜人,乡土气息浓郁。我租了这栋农房,设计打造出梦想小院,就是想留住乡愁,同时也能为周边群众提供部分就业岗位。”正在准备午饭的张丽丽说。

张丽丽是“乡野茶食”创业小院的打造者,也是一名新农人。

产业是乡村振兴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

回想起刚来二渡村的场景,张丽丽记忆犹新。

村民看到“乡野茶食”造型别致的装饰,纷纷投来疑惑的目光:“房屋改造得是好看,但老板能挣到钱吗?”

小院试营业第一天,前来体验的游客排起了长龙,小汽车从小院门口一直排到了村口。试营业第一个月营业额就达到20多万元,同时为周边8名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

如今的“乡野茶食”,已成涪陵热门的网红“打卡”地。

在新农人带动下,村民各显神通。有的就近就便,卖起土鸡土鸭;有的扮靓家园,开起餐馆民宿;有的学习网络技术,干起直播带货……

与此同时,村党委将发展目光再次投向传统产业榨菜上。

为促进榨菜产业深度发展,村党委牵头成立重庆市涪陵区九洞水榨菜股份经济合作社,32名党员、125户群众主动入社,不断做大做强榨菜“一个保护价、两份保证金、一条利益链”利益联结机制优势,为全村榨菜产业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如今,合作社年销鲜榨菜300余吨,销售半成品榨菜2000余吨、成品手工榨菜500余吨,实现产值2500余万元,带动700余户农户发展,每年可吸纳160余名群众就地就业,助农增收600余万元。2022年全村人均收入达27650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30余万元,真正实现“绿疙瘩”变“金疙瘩”。

改革求变谋发展

2022年6月,罗振被组织选派到二渡村担任第一书记。

刚到二渡村的几个月,罗振发现村里存在一个奇怪现象——作为“世界榨菜第一村”,村里没几个年轻人,留守老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穷则变,变则通。罗振意识到二渡村必须创新思路,才能破解发展困境。苦思冥想发展之路,他终于找到机会。

街道新建房屋不少,但这些工程项目大多被外地建筑公司承建。罗振灵机一动,这个钱能不能由村集体来挣呢?

多方咨询政策,了解村集体成立建筑类公司的规定,罗振最终确定村集体可开办建筑类企业,手续也不复杂。在他的建议下,江北街道党工委同意由二渡村牵头,会同江北街道辖区13个村(社区)共同出资成立重庆北群建设有限公司,负责辖区内各类工程项目建设,带动辖区14个村(社区)共同致富。

而随着二渡村外出务工、进城购房的人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大量农房和宅基地闲置。

江北街道党工委积极探索“三权分置”改革,盘活用好闲置资产,通过“农户入股+集体管理+企业运营”的方式,探索推进农村集体耕地、宅基地、房屋“三权分置”改革,摸索出一条闲置农房“收储+转租+运营”的发展思路,并构建“农户+村集体+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让这些农村“沉睡”的资产重现生机,释放更多改革红利。

罗振再一次嗅到发展机会。

在罗振推动下,二渡村成立重庆二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收储农村闲置房屋20余套,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目前已打造完5个小院交付业主使用,“万合归居”“北山故事”“第一村食堂”等一批创业小院稳健运营。

和美智治促和谐

5月15日晚上8时,每月定期在二渡村召开的“‘四务公开暨民主协商会”如期而至。潘晓江通过智慧大屏,向21个联群点的干部群众以及远在千里之外的外出务工群众,通报4月份党务、村务、财务、服务情况,同时,对新修订的村规民约征求全体村民意见。会议持续近2个小时。

“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在二渡村已深入人心,村里每个人都能通过手机掌上系统提交意见建议和诉求,对需要村“两委”代办事项进行线上下单,也可实时拍照上传系统便于村上及时调度相关情况。

曾经的二渡村,制作榨菜产生的废水直接排放,村民房前屋后脏乱不堪。

为推动基层治理,村党委积极落实党建统领基层治理,不断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造智慧乡村屏上、掌上、云上系统,把“四务”公开从“墙上”搬到“云上”,把党的方针政策宣传从流动的“小蜜蜂”变成固定的“大喇叭”。

在每日政策宣讲下,村民思想观念逐渐转变,村党委借此机会大力进行河道整治,将废水管理纳入村规民约,定期開展“美丽庭院”“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引导村民自觉养成良好习惯。

田园变花园、农区变景区,如今,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在二渡村已然实现。

猜你喜欢

第一村榨菜小院
有梦小院(节选)
涪陵榨菜
看曾经的“中国扶贫第一村”如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No.4 涪陵榨菜回应“天价礼盒”:只是尝试
幸福小院
小院四季
乌江文化第一村——郝家湾
从“炮战第一村”到“通婚第一村”
改革开放40年寻访中国港口第一村
春到小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