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灯”守护生命之门

2023-07-12别致

当代党员 2023年13期
关键词:南丁格尔服务队志愿

别致

作为一名党员,危急时刻,她总是冲在最前面。她说:“我经验最丰富,我去最合适。”

作为一名护士,她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她说:“能够帮助患者,我深感自豪。”

作为一名老师,她推动“三全”理念融入学生职业生涯。她说:“要多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

她就是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护理部主任甘秀妮。

5月12日,第49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名单公布,甘秀妮位列其中。这是时隔6年之后,重庆护理界再次荣膺此项国际荣誉。面对荣誉,甘秀妮坚定地说道:“我愿以此身奉献给护理事业,发扬南丁格尔‘提灯精神,做人民的好护士。”

任何困难都比不上那颗助人之心

“要成为患者能依靠的人。”从事护理工作41年来,甘秀妮将担当与奉献镌刻进血脉。

受成长环境影响,甘秀妮从小就立下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志向。14岁初中毕业那年,别的同学拿着志愿书纠结不已,甘秀妮却毫不犹豫地写下重庆医学院护士学校(今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最终,她以全县第二的好成绩,如愿被录取。

“小时候,农村缺医少药,常有身边亲邻因得不到妥善治疗护理而失去生命。我觉得能帮助患者解除痛苦,是很好的事。”甘秀妮说。

1982年,不到20岁的甘秀妮走出校园,正式开启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护理生涯。

急诊科,无疑是整个医院最辛苦忙碌的科室,许多人都不愿意去。但当护理部主任问到年轻的甘秀妮希望被分到哪个科室时,她干脆地回答:“急诊。”这一干就是15年。

“这15年的急诊经历非常宝贵,不管是在专业知识上,还是在对待病人的方式上,我都收获良多。”甘秀妮在奋力救护急危重症病人的每一个昼夜中迅速成长起来。

2001年,甘秀妮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对她而言,任何困难都压不倒那颗助人之心。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特大地震,山崩地裂、满目疮痍,瞬间牵动全国人民的心。

“我是党员,有急诊科经验,一定是最好的帮手!”当天,甘秀妮便主动请缨加入重庆第一批医疗救援队,立即奔赴灾区,14日凌晨就抵达了灾情严重的德阳市。

余震不断,通信不畅,医疗资源挤兑……灾情之重、条件之艰远超甘秀妮等人预想。

“避免伤员感染是最关键的。”甘秀妮一边将丰富的急危重症救护和应急管理经验运用到灾区帐篷医院布局、检伤分类、伤员转运、急救抢险中,一边细心地为患者清创、固定夹板、更换布满泥污的衣服。

患者的病情随时都在变化,需要时时关注。“连续7天,累了就在空地上打盹,每天最多只能睡一小时觉。”甘秀妮回忆,在一次夜巡中,她发现一位患者呼吸很困难,根据多年经验,怀疑可能是突发气胸,于是赶紧联系医生拍胸片。结果显示,甘秀妮的判断正确及时,医生马上对患者进行了胸腔壁式引流手术,避免患者因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

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哪里需要应急救灾,甘秀妮就会第一时间出现在哪里:

1985年,参加工作3年的甘秀妮在重庆大溪沟发生爆炸事故后20分钟内就赶到现场,冒着再次发生爆炸的風险参与救援,转运30多名患者到医院;2003年,她冲在“非典”第一线,筹建医院隔离病区;2008年,她是第一批抗震救灾医疗队队员,救治80多名危重伤员,联系转运90多名病人到重庆接受手术治疗……

“没有想更多的事,身为护士我只想赶紧帮助患者减轻痛苦。”甘秀妮真挚地说。从戴上燕尾帽那刻起,一盏“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心灯,就在她的心中经久不息地燃烧。

志愿服务与幸福传递双向奔赴

6月16日上午,云阳县双江街道淅淅沥沥地下着雨。

作为重医附二院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队队长的甘秀妮和重医附二院各科室的专家们冒雨来此开展义诊活动。

当地一位高位截瘫卧床8年的患者,腰臀部多处大面积Ⅳ期压力性损伤,家属非常需要专家能帮忙清理伤口并指导如何照护。在得知此事后,义诊一结束,甘秀妮等人就赶到患者家中。

常年卧床导致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异味,看到患者痛苦的模样,甘秀妮在床旁仔细地为患者进行伤口消毒、去腐、冲洗、填充、包扎,并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教家属护理方法。

这样的画面,一个月能出现好几次。

多年来,重医附二院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队一直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而甘秀妮更是义无反顾地扛下任务最重的一项:照顾失能老人。

“做公益事业看起来是在付出,其实我们在服务对象身上收获的更多。”甘秀妮笑着说。

时间拨回2021年,当甘秀妮带队前往奉节县草堂镇,来到失能老人彭守太和他的老伴刘修珍家时,老两口艰苦的生活条件让她心里一震——

彭守太瘫痪在床38年有余,刘修珍虽然也患有慢阻肺多年,但由于儿子在外打工,照顾老伴、维持生活的重担只有落在她的肩上。

“刘奶奶,你老伴的血压和血糖都还可以,不用担心。就是脚肢端循环太差了,他不能长期光着脚,要给他穿棉袜。还有长期卧床的人一定要特别注意防止生褥疮。”护理完成后,甘秀妮牵着刘修珍的手细细嘱咐。

看着亲切的甘秀妮,刘修珍不禁喜极而泣:“真不知道怎么感谢!党的政策好、医生好、志愿者们好!”

在一次次志愿活动中,甘秀妮不断为老人们带去健康,而老人们传递来的感激之语也成了甘秀妮的动力之源。

“他们的感激都是很朴实的语言,却让我意识到自己既是一名党员,又是一名医务工作者,能够帮到他们,真的很自豪。”甘秀妮动容不已,“任何时候,只要有我能够出力的地方,哪怕是很微小的一件事,能解决群众的困难,我就肯定会去做。”

自成立以来,重医附二院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队累计在重庆市20余个区县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00余次。针对残障人士和独居老人,甘秀妮带领这支队伍服务了超1.5万名脆弱人群、4000余个家庭,服务时长1.92万小时。她也因此被评为2021年全国优秀红十字志愿者、2022年全国最美医务社会工作者等。

“能感同身受,愿真心付出,尽应尽职责。”这便是甘秀妮心目中的南丁格尔精神。

“三全”护理照亮患者康复之路

在重医附二院江南院区门诊大厅,“徘徊”着几位特殊的白衣天使。

他们身上佩戴着鲜红的绶带,远远就能看见“三全陪诊星服务”“需要帮助请找我”的字样。

这是由该院医生、护士、学生等组成的“三全”志愿陪诊服务队。从2020年组建至今,3年来,在甘秀妮的带领下,这支队伍不仅坚持服务,而且规模日益壮大。

“我们注意到,由于醫院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规模越来越大,有的老年人、从边远地区来看病的患者,不太清楚就诊流程。”甘秀妮介绍,为了让患者就诊更安心,她组建了这支志愿服务队,大家利用休息时间,主动为有需要的患者在整个就医流程中提供陪伴帮助。

这支志愿服务队彰显的,便是甘秀妮用行动诠释优质护理服务的“三全”理念。

“如果我是一名患者,生了病,情绪肯定会不好。那么除了有医护人员照顾我的身体,肯定还需要更多的帮助和人文关怀?”甘秀妮时常换位思考。

2010年,甘秀妮首次提出了“全人、全程、全心”的“三全”护理理念,这也是她带领医院护理团队矢志不渝的努力方向。

“全人”,即从生理、心理、社会角色三个方面照护患者,许多患者在生病后或多或少会有焦虑情绪,因此要将患者视为一个整体,而非仅仅关注疾病;“全程”,即尽量做到患者诊疗一次、关爱他一生,有的特殊疾病、慢性病患者需要反复来院诊疗,对此,医院还建立了完善的随访体系,实施全病程管理模式;“全心”,即南丁格尔精神中的热心、耐心、爱心、细心、精心、责任心,作为责任护士要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为其提供更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

脑瘫患者小花(化名)让甘秀妮印象格外深刻。

在一次诊疗中,甘秀妮认识了小花,并了解到,因为从小患有脑瘫,小花生活无法自理,又因家庭情况特殊,往返医院治疗存在困难。甘秀妮二话不说,与护理团队开始了数十年如一日的爱心上门服务。

“像有尖角的桌子边,我们就会帮忙包起来,避免她不小心摔倒受伤。”甘秀妮说,“我们轮流去她家进行家居康复指导,陪她看图画书,学认字,还帮助她的妈妈掌握了居家康复训练和照护方法。”

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用心用情的“三全”志愿陪诊服务,在无形中传递着“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

“她敬业、耐心、细心的服务让我们很感动,非常感谢!”一对患有听力障碍的夫妻认真写下这些文字。

“我们为什么从很远的地方到你们院来看病?就是因为你们态度好、工作负责。”一位姓段的患者留言道。

6000余封写给陪诊服务队的感谢信里,发自肺腑的文字温暖照亮着护理人员的前行之路。

“不少学生也在做这项志愿服务工作,我希望他们在帮助患者中感受和理解对方的不容易,这样才会在未来的工作中,多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思考。”作为老师,甘秀妮将“三全”理念融入教育,致力于推动护士“护理学生—新护士—专科护士—临床护理专家”全职业生涯培训发展。

十余年来,甘秀妮不断丰富“三全”护理品牌内涵,先后引入个案管理、叙事护理、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等,帮助责任护士提高护理能力,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在甘秀妮的眼中,她的所作所为只是一名护士照护好患者、是一名党员为群众办好实事的应尽职责。但在患者眼中,她不断为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医疗服务的需求深思求索,努力托举稳稳的幸福,切实肩负起了“提灯人”的崇高使命。

猜你喜欢

南丁格尔服务队志愿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江苏省射阳县的“书法拥军志愿服务队”
我志愿……
弗洛伦斯·南丁格尔
提灯天使:弗洛伦斯·南丁格尔
永川中医院闪靓的南丁格尔风景
——三朵“疫线”铿锵玫瑰
南丁格尔展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自愿服务队忙到点上了!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