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小程序架起招工就业“快车道”

2023-07-12蒋炀王余婷

当代党员 2023年13期
关键词:快车道职业指导用工

蒋炀 王余婷

企业出现用工荒怎么办?在“渝职聘”小程序,企业发布岗位需求后,大数据会进行精准匹配,大幅提高企业招聘效率。

想又快又准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怎么办?职业指导师会“一对一”进行职业指导和规划,帮助求职者顺利实现就业。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贯通起来,聚焦民生部门定位,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工作导向,全面推进就业数字化变革,着力强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人力社保领域“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改“人找服务”为“服务找人”,推动各项工作加快数字化转型,让“惠民有感”落地落细。

一项新机制解决企业用工荒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今年春,重庆人力社保部门通过“智慧人社”大数据分析发现,随着经济回暖,部分企业面临着阶段性用工紧缺的问题。用工缺口多长时间能够补上?企业用工还有什么困难?带着这些问题,市人力社保局启动了专题调研。

位于重庆经开区的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制冷设备的企业。不久前,由于订单快速增加,企业一度出现了数百人的用工缺口。南岸区人力社保部门为此组织了专场招聘会,同时发动劳务经纪人推送岗位信息。用了一周左右时间,企业用工需求基本得到满足。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人力社保局专题调研的第一站,决定到美的集团,回访解决成效、分析问题原因、倾听企业建议。

“结合主题教育和民营企业服务月走进民企等活动,我们建立了‘人社服务专员进企业机制,了解企业需求、政策落实等情况。”重庆市就业服务管理局党委副书记、市劳动就业培训中心主任石屹介绍。

一次次走访调研,市人力社保部门把解决问题的关键,聚焦到信息精准快速匹配、用工有效调剂上来。“要真正满足企业阶段性紧急性用工需求,就业服务的数字化转型至关重要。”重庆市就业局就业援助科科长何振宇介绍,经过调研,人力社保部门借助智能化手段,将用工平台搬进了“渝职聘”小程序。企业在发布岗位需求后,会立即同步到公共就业网和各大网络招聘平台,还可以把收到的岗位信息和人力资源数据库进行精准匹配,招聘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目前,“渝职聘”小程序上,已有6000多家重点企业成为用户,后续将逐步扩大到所有企业。

“我们将结合企业的意见、建议,运用数字化思维认知和服务,用数字赋能推进就业服务效率提升,真正做到‘惠民有感。”石屹说。

“一对一”指导助求职者顺利就业

“真没想到能这么快、这么准找到我心仪的工作。”家住渝北区双龙湖街道的杨金鑫回忆自己的求职历程时,不禁感慨。

去年底,杨金鑫打算重新求职找工作,但由于缺乏明确规划,一直没有实际进展。4月中旬,他接到了渝北区人社部门工作人员的电话。“他们通过扫描人力资源信息库了解到我的情况,主动找到我,并建议我参加‘一对一职业指导。”杨金鑫说,职业指导师详细了解他的求职困惑以及就业需求后,根据他的专业、自身特点,帮他梳理求职方向,筛选推荐多个适合他的岗位,并指导他在“渝职聘”平台上投递简历。

在职业指导师帮助下,4月底,杨金鑫成功入职重庆飞驶特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员工服务部。“他们的帮助来得太及时了,解了我的燃眉之急。”杨金鑫对自己现在的工作非常满意,也特别感谢人社部门对他的帮助。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重庆市就业服务管理局不断深化“一库四联盟”联动(“一库”指人力资源信息库,“四联盟”即就业服务联盟、培训联盟、创业联盟和人力资本联盟),搭建涵盖数据采集、整合比对、分析展示、成果运用的数据分析框架,设置98项基础数据指标,逐项生成到企业、到个人的“一人一档、一企一档”个人画像,量身定制帮扶计划。

借助数字化技术,该局对各区县人力资源市场、培训机构进行实时监管,提供网络直播招聘等一站式服务,同时搭建“渝职聘”求职聚合平台,通过大数据算法智能匹配岗位,并针对性向求职者推送岗位信息,向有用工需求的企业推送求职信息,推动实现双向智能匹配。

打造更多数字就业新场景

“通过多渠道调研,我们发现当前就业领域数字化变革还存在不足,比如服务端还有待优化完善。”市就业服务管理局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依托“一库四联盟”持续打牢数据基础,健全完善服务端、工作端、治理端三端建设,打造更多具有重庆辨识度的数字就业新场景。例如,将精简申报材料、压缩办结时限、优化经办流程,通过搭建“渝职聘”求职招聘平台,聚合“公共+市场”岗位信息,实现供需双向智能匹配;打造“重点群体就业帮扶”“重点企业服务”等全周期应用场景,优化“高校毕业生一件事”“灵活用工一件事”等集成化打包办服务,推动恵企便民数字就业服务好办易用等。

据统计,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该局通过数字化手段,举行针对2023届高校毕业生的“职引未来”系列招聘、大中城市联合招聘、云聘会、公共服务进校园行動等就业活动累计51场,组织3000余家单位提供74000余个岗位,达成初步就业意向10000余人,切实通过工作成效推动主题教育落地见效。

猜你喜欢

快车道职业指导用工
高速公路,让中国驶入快车道
以“灵活用工”破解用工荒是有益尝试
野六大行动冶助力教育扶贫驶入快车道
推进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驶入“快车道”
“用工难”困扰西部地区:费力气招人 干一个月走人
品质工程驶入快车道
试论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儿子签了『用工合同』
浅谈高校职业指导工作
试论如何开展三层六段精细化职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