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鄱阳湖学刊》投稿须知与版权声明

2023-07-12

鄱阳湖学刊 2023年3期
关键词:稿件编辑部投稿

一、本刊简介

《鄱阳湖学刊》由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主办,是国内首家综合性生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学术期刊,2018—2022年连续五年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学术期刊数据库环境科学学科最受欢迎期刊,同时入选2016—2021年最受欢迎期刊,并被世界知名EBSCO学术数据库全文收录。主要栏目有: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生态学术名家、生态人文社会科学专题研究(滚动推出,包括生态哲学研究、环境政治研究、生态经济研究、环境社会学研究、环境法研究、环境史研究、生态文化研究、生态美学研究、生态语言学研究、生态翻译学研究、生态批评等)、学术综述等。

二、来稿要求

本刊来稿必须符合国家出版政策与方针,学术论文篇幅在1万至2.5万字为宜(含脚注和空格),对于选题有重大研究价值者不设篇幅上限。

来稿需提供以下信息:(1)中英文题目。(2)内容摘要。为文章主要观点之提炼,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作者”等词语。中文摘要字数控制在300字以内,英文摘要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的内容相应,不少于200个单词。(3)3—6个关键词。(4)基金项目论文请注明资助基金的正式名称,并括注项目编号。(5)作者真实姓名(中国作者请附汉语拼音)、学历、机构(应写正式全称,不用简称)、职称、详细通讯地址/邮编、电子邮箱、联系电话。

详细文献出处与作者本人的说明性文字均采用脚注形式列于当页,具体文献注释规范请参见本刊刊文。

正文的文内标题、表格、图、公式连续编号。一级标题用编号一、二、三……二级标题用(一)(二)(三)……三级标题用1.、2.、3.……四级标题用(1)(2)(3)……标题均左缩进两格。

能用文字表达清楚的内容,尽量不用图和表;如用图表,则在文中不重复其数据,但需摘述其主要内容并进行分析。图表随文编排,先见文字后见图表,要有图号和表号,并在文中标出。每张表格、图均应达到出版质量。凡涉及国界线的图片,请按地图出版社最新标准底图绘制,全国地图要有南海诸岛、钓鱼岛。

三、注意事项

本刊取舍稿件以学术水平为标尺,严格执行三审定稿制度,并实行专家匿名审稿制度。高质量稿件将从快处理,优稿优酬。

本刊原则上不接受3个以上作者署名的论文。署名作者应为合法著作权人,文责一律自负。在论文写作中有任何使用人工智能写作工具的情况,均须单独作出明确说明,隐瞒此类情况者将视为学术不端。凡采用他人成果请务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有关规定加注说明,坚决抵制抄袭等学术违规行为和无实质性学术贡献者在论文上署名。

本刊维护首发权,凡已在公开出版物、互联网上发表的文章,一律不予以采用。来稿请注明是否专投本刊,拒绝一稿多投。

作者自向本刊投稿之日起,如稿件在3个月内未获录用或备用通知,即可自行处理。通知备用时,本刊原则上不给定拟发表时间,如作者不能等待或拟另行发表,请及时通知本刊编辑部撤稿。在拟用稿件刊发前,如发现稿件质量不合发表要求,本刊有权作退稿处理。

本刊对来稿有改动或调整文字的权力,作者若不同意修改,请在投稿时注明。

作者保证论文不泄漏国家秘密。若发生泄密问题,一切责任由作者承担。

本刊所发稿件不代表编辑部观点。本刊为国内外研究者平等提供发表平台,欢迎学术争鸣。

四、版权声明

本刊刊登的所有文章均加入期刊数字化网络系统,已许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中国知网、《新华文摘》数字平台、超星、万方、维普、龙源、武汉鼎森、长江文库、钛学术和EBSCO学术数据库等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本刊在论文发表后支付给作者的一次性稿酬已包含期刊数字化网络系统著作权使用费,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請在投稿时说明,本刊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凡涉及其他国内外版权及著作使用权问题,均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有关国际法规执行。

五、投稿方式

本刊自创刊以来从未委托、授权任何个人或机构代理征稿业务,也从未以任何形式收取过版面费、审稿费或任何其他费用。凡以本刊名义收取任何费用者均为诈骗,请投稿者切勿上当受骗。作者投稿请一律以Word文件格式将稿件发送至编辑部邮箱(pyhxk2009@163.com)。本刊网站及在线投稿系统正在建设中。

未尽事宜,请与编辑部电话(0791-88596012)联系。

猜你喜欢

稿件编辑部投稿
诚挚期待您的投稿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投稿要求
投稿选登
欢迎投稿
编辑部的春天日常
疯狂编辑部之鸭腿饭(四)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Visitor Professor Donald Grierson*
本刊欢迎下列稿件
疯狂编辑部之快递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