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质控-绩效”偶联模式下普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疗质量控制效果分析

2023-07-11周亭史玲郑淑萍叶征李觅琼刘欣艳张晓琼杨楠朱伟芳

上海医药 2023年8期
关键词:绩效绩效考核

周亭 史玲 郑淑萍 叶征 李觅琼 刘欣艳 张晓琼 杨楠 朱伟芳

摘 要 目的:探索“質控-绩效”偶联模式,为更好地开展上海市全科医疗质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于2022年1月对上海市普陀区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9—2021年的市级全科医疗质控考核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将市级全科医疗质控考核内容纳入区级绩效考核前后,普陀区市级全科医疗质控考核结果的变化情况,包括质控考核评分结果及主要存在问题等。结果:与2019年相比,“全科医生人员配备及岗位职责”的得分率在2020年有所上升,但2021年有所下降,其余6项指标的得分率在3年间均不断上升或维持不变。普陀区在市级全科医疗质控考核中被评为A级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数量从2019年的2家(18.18%)增加到2021年的4家(36.36%),被评为B级与C级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数量则逐年递减。2019—2021年市级全科医疗质控考核存在问题涉及5个指标,相关问题被提及总次数为129次。结论:“质控-绩效”偶联模式提升了普陀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市级全科医疗质控考核的驱动力,促进其及时发现并解决自身存在问题,为后续进一步深化质控工作,开展优质医疗服务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质控-绩效”偶联模式;全科医疗质量控制;绩效考核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23)08-0017-04

引用本文 周亭, 史玲, 郑淑萍, 等. “质控-绩效”偶联模式下普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疗质量控制效果分析[J]. 上海医药, 2023, 44(8): 17-20; 48.

Effectiveness analysis of general medical service quality control and performance coupling mode in th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in Putuo District under the coupling mode of quality control and performance

ZHOU Ting1,2, SHI Ling1,3, ZHENG Shuping1,4, YE Zheng1,4, LI Miqiong1,5, LIU Xinyan1,6, ZHANG Xiaoqiong1,7, YANG Nan1,8, ZHU

Weifang1,9

(1. Working Group of Shanghai General Practice Clinical Quality Control Center of Putuo District, Shanghai 200090, China; 2. Second Taopu Tow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Putuo District, Shanghai 200331, China; 3. Community Health Management Center of Putuo District, Shanghai 200062, China; 4. Changfeng Street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Putuo District, Shanghai 200062, China; 5. Changshou Street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Putuo District, Shanghai 200060, China; 6. Putuo District Central Hospital, Shanghai 200062, China; 7. Yichuan Street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Putuo District, Shanghai 200061, China; 8. Zhenru Tow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Putuo District, Shanghai 200333, China; 9. Ganquan Street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Putuo District, Shanghai 20006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velop the quality control and performance coupling mode, an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in general practice of Shanghai. Methods: In January 2022, a municipal level medical quality control assessment in general practice from 2019 to 2021 was conducted in 11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in Putuo District to analyze the contents of the quality control assessment of the municipal general practice medicine before and after that was included in the district-level performance assessment, changes in the quality control assessment results of municipal general practice medical care, including the quality control assessment scoring results and main problems. Results: Compared with 2019, the scoring rate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staffing and job responsibilities” increased in 2020, but decreased in 2021, the scoring rates of the other six indicators were rising or remained unchanged in the last three years. In Putuo District, the number of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rated as Grade A in the municipal general practice quality control assessment increased from 2(18.18%) in 2019 to 4(36.36%) in 2021, and the number of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rated as Grade B and Grade C decreased year by year. From 2019 to 2021, the municipal general practice medical quality control assessment problems involved five indicators, and the total number of related problems mentioned was 129. Conclusion: The quality control and performance coupling mode has raised the motivation of th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in Putuo District to participate in the quality control assessment of municipal general practice, drive them to find and solve their own problems timely, and lay a foundation for further quality control work and high-quality medical services.

KEY WORDS quality control and performance coupling mode; general practice medical quality control; performance assessment

医疗质量是医疗机构发展的核心,也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简称中心)的发展之本,我国目前仍未形成标准化的全科医疗质量控制体系[1]。为规范全科医疗质量管理,提升全科医疗服务水平,促进全科医疗内在质量建设,上海市于2018年成立了全科医学临床质量控制中心,形成了规范化的质量控制体系,并于2019年开展了第一次全市范围内的全科医疗质量控制考核(即市级全科医疗质控考核)。

采用《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学临床质控督查标准(基层医疗机构版)》《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学临床质控督查评分表》对上海市普陀区各中心开展市级全科医疗质控考核[2],共设置7个一级指标,分别为基本条件(10分,2020年起减至6分)、全科医生人员配备及岗位职责(10分)、全科医疗质量管理(25分)、全科医生疾病诊疗能力(25分,2020年起增至29分)、全科医生慢病管理与处置能力(20分)、全科医生教育与培养(10分)、科研及教学能力(10分)。标准分为前6项指标得分之和,满分为100分,科研及教学能力指标得分为附加分。为进一步提升普陀区的全科医疗质量,于2020年将市级全科医疗质控考核的部分内容纳入普陀区中心的绩效评价工作(简称区级绩效考核)中,采用《普陀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2019版)(试行)》[3]对各中心开展绩效考核工作,共设置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44个三级指标、82个四级指标,满分为1 000分。

区级绩效考核指标的设置以市级全科医疗质控考核的指标为基础,将后者进一步细化,并新增如医养结合、安宁疗护等内容。同时针对2019年市级全科医疗质控考核中失分较多的指标针对性设置“三基”理论技能考核和门诊住院病史考核,探索以绩效推动质控、以质控检验绩效的模式,即“质控-绩效”偶联模式。分析将市级全科医疗质控考核内容纳入区级绩效考核前后,普陀区市级全科医疗质控考核结果的变化情况,为更好地开展上海市全科医疗质控工作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22年1月对上海市普陀区11家中心2019—2021年的市级全科医疗质控考核情况进行调研。

1.2 研究方法

分析将市级全科医疗质控考核内容纳入区级绩效考核前后,普陀区市级全科医疗质控考核结果的变化情况,包括質控考核评分结果及主要存在问题等。

1.3 评价指标

因各项指标分值不同,且不同年份间个别指标的分值略有调整,故选择以得分率进行得分情况比较,指标得分率=该项指标平均得分/该项指标分值权重×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 2016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2 结果

2.1 市级全科医疗质控考核评分

与2019年相比,“全科医生人员配备及岗位职责”的得分率在2020年有所上升,但2021年有所下降,其余6项指标的得分率在3年间均不断上升或维持不变,见表1。

2.2 市级全科医疗质控考核等级

普陀区在市级全科医疗质控考核中被评为A级的中心数量从2019年的2家(18.18%)增加到2021年的4家(36.36%),被评为B级与C级的中心数量则逐年递减,见表2。

2.3 市级全科医疗质控考核主要存在问题

2019—2021年市级全科医疗质控考核存在问题涉及5个指标,相关问题被提及总次数为129次,见表3;市级全科医疗质控考核指标涉及的具体问题见表4。

3 讨论

3.1 基本形成“质控-绩效”偶联模式

经过2年的不断探索,普陀区“质控-绩效”偶联模式基本形成。通过区级绩效考核推动市级全科医疗质控考核的开展,促使普陀区各中心将质控标准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并形成各具特色的质控模式,如在中心内建立以科组长、工作组成员及工作组组长分别为一、二、三级质控负责人的质控体系,各级质控人员各司其职,不断完善医疗纠纷、医疗投诉的受理、解决和处理程序。此外,普陀区各中心对13个质控条线及绩效综合改革中的若干项重点、难点指标开展定期质控,通过质控例会跟踪反馈上一个月存在问题,形成“13+X”的闭环管理模式。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4家中心(36.36%)的市级全科医疗质控考核评分在3年间持续提升,达到了A级标准。

3.2 科研及教学能力仍有待提升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科研及教学能力”的得分情况不够理想,2019年的得分率仅为39.70%,2021年的得分率提升至60.30%。相关调查结果亦显示,基层医疗机构在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时往往存在诸多问题,如投入不足、补偿机制不到位、人才流失、技术与规模受限、缺乏专著专利等,多数社区医生认为自己“想参加科研但无从下手”或“没有研究思路”,科研及教学能力仍有待提升[4-5]。通过实施“质控-绩效”偶联模式,普陀区全科医生对签约慢病患者进行了更为系统化的管理,并基于管理实践经验进行了相关科研项目的申报和立项,形成了科研成果,部分中心也多次承办国家级、市级培训项目,营造了良好的科研和教学氛围。

3.3 存在问题

3.3.1 人员配备不足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全科医生人员配备及岗位职责”指标中的“高级职称人数未达标”“全科医生人数未达标”在市级全科医疗质控考核存在问题中被多次提及,分别占提及问题总次数的10.07%和9.30%。各中心应通过人才招聘、引进或定向委培等方式不断培育优秀全科人才,建立完善的人才梯队体系。

3.3.2 全科诊疗能力有待提升

尽管“全科医生疾病诊疗能力”的得分在2019—2021年间逐年上升,但质控组专家针对此项指标提出的问题也呈逐年上升趋势,被提及问题次数由2019年的4次增加到2021年的10次。2019年质控组专家主要关注的问题为“问诊不够全面,主要问题有遗漏”“SOAP病历书写格式存在缺陷”等;2020—2021年质控组专家又进一步提出“并发症及其他临床情况考虑不够全面,进一步检查计划不完善”“接诊技能有待提升”等问题,说明全科医生的诊疗能力仍有待提升。

3.4 “质控-绩效”偶联模式改善建议

区级绩效考核应根据市级全科医疗质控考核的内容变化及时做出调整。目前区级绩效考核的重点内容为“三基”理论技能考核和门诊住院病史考核,有助于提升市级全科医疗质控考核中“全科医生疾病诊疗能力”“全科医生慢病管理与处置能力”指标的评分。市级全科医疗质控的考核内容在不断地调整变化中,如“全科医生疾病诊疗能力”的分值从25分提高至29分、抽考部分选项由原先的“2选1”增加至“5选1”等,区级績效考核也应作出相应调整,并将相关部分内容纳入重点考核范畴中。

应通过构建上下联动模式进一步完善“质控-绩效”偶联模式。目前质控工作的培训及交流主要围绕基层医疗机构层面开展,与二、三级医疗机构之间的互动交流较少,未来应推动不同层级的医疗机构开展相互指导和联合质控,形成更为完善的质控体系。

4 结论

上海市已基本形成统一、系统、规范的基层医疗质量评价标准,普陀区对此进行进一步深化,率先将全科医疗质控内容纳入到区级绩效考核中,形成“质控-绩效”偶联模式,一方面提升了普陀区各中心参与市级全科医疗质控考核的驱动力,另一方面也促进其及时发现并解决自身存在问题,为后续进一步深化质控工作,开展优质医疗服务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代鸿宇. 医疗质量的控制与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 17(32): 294.

[2] 金花, 易春涛, 史玲, 等.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临床质量管理实践探索:以上海市全科医学临床质量控制中心建设为例[J].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1): 29-34; 42.

[3] 上海市普陀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关于下发《普陀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2019版)(试行)》的通知[普卫健(2019)3号][EB/OL]. (2019-04-17)[2022-12-16]. http://www.shpt.gov.cn/weijiwei/qitwjzhzwzfwj2021/20211018/755243.html.

[4] 李觅琼, 史玲, 沈丽萍, 等.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研意识与需求问卷调查分析[J]. 上海医药, 2017, 38(8): 17-20; 59.

[5] 于德华, 王朝昕, 陆媛, 等. 2019年中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研能力评价及展望[J]. 中国全科医学, 2019, 22(28): 3406-3410.

猜你喜欢

绩效绩效考核
国企改革视角下绩效考核的具体方法
绩效考核分配的实践与思考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的应用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基于SCP范式对我们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市场的分析
“营改增”对水上运输业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EVA价值管理体系在S商业银行的应用案例研究
京津冀区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研究
北京市属医院绩效考核有新规
绩效考核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