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区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研究

2016-04-05许志程张健

企业导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绩效京津冀

许志程++张健

摘 要:本文基于DEA方法对京津冀区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京津冀区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存在地区差异,京津两地为DEA有效,河北为弱DEA有效。

关键词:京津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DEA

引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主营业务年收入突破2000

万的工业企业,其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转型方面扮演着中心角色。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的专题座谈会上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随后,加强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随着京津冀区域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实施无疑是实现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需要。如何提高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已然成为当地政府亟待解决的难题。因此,对京津冀区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的研究势在必行。王浩、梁耀明[2]认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指具有异质性的生产、教学、研究的主体在市场、政策、法规等因素的驱动下,通过签订协议的形式共同参与生产和研发的活动。曾萍,李熙指出产学研协同创新中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产业政策都是创新系统不可或缺的环节。Zahra,George认为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评价指标有投入市场的新产品数量、专利数量、研发中的新产品数量及其净利润。李庆满,林海松基于过程管理的视角建立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主要涵盖资源的利用情况、合作共建情况、合作过程的保障情况、协同与分配情况。总之,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指创新系统中的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主体为了实现自身利益与共同目标,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将优势资源转化为相关产出的合作活动。本文通过“投入-产出”模型构建了京津冀区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DEA方法对其绩效进行实证研究。

一、DEA方法与指标体系构建

DEA方法是指根据多指标投入与多指标产出对同类型决策单元进行相对有效性评价的一种分析方法,其应用数学规划模型计算比较决策单元之间的相对效率,对评价对象作出评价。判断决策单元是否有效,其本质是判断它是否在生产前沿面上。

目前关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评价指标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定论,基于“投入-产出”模型,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人员、经费的投入以及知识形态、科技成果转化形式的产出。因此,本文在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建立了京津冀区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评价指标。

(1)投入指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员全时当量(X1):反应了一个地区创新系统人力资源的总体实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金额(X2):反应了一个地区研究与实验的强度和规模。(2)产出指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申请授权数(Y1):用以衡量一个地区的整体创新能力和创新产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Y2):用以衡量一个地区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终端产品的创新程度。

二、结果与分析

本文采用的数据来自2013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具体数据见下表:

(1)北京和天津两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为DEA有效,其综合效率值、纯技术效率值和规模效率值均为1,达到了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京津两地在京津冀地区中拥有绝对优势的人才、技术、信息和资金等资源,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均占有绝对优势。然而,其规模收益不变,表明北京和天津两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资源投入规模合理,投入的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最优的创新产出。(2)河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为弱DEA有效,其纯技术效率值为1,表明其资源投入结构趋于合理,然而其规模效率值为0.718;说明以河北本身的技术效率而言没有投入需要减少,也没有产出需要增加;其综合效率值为0.718,没有达到DEA有效。由表4-1可知,京津冀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高达102353955万元,河北所占比例仅为24.01%;专利申请数为41203件,河北仅有7841件,所占比例仅为19.03%。由此表明河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知识形态和科技成果转化形式等方面的创新产出水平低下,呈现弱DEA有效是由于其生产规模和资源投入以及创新产出不相匹配所致。

三、政策与建议

(1)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京津冀区域政府应当建立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组织管理协调机构,充分发挥北京地区政府的政治主导职能,完善与健全区域协同创新机制,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与经济条件。同时,京津冀区域政府还应积极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京津两地信息、技术和知识等优势资源的作用,通过信息网络平台、高新技术产业园、知识产权服务等平台促进河北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的有效流动与转化,为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项目的实施提供支持。(2)优化企业资源配置。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的长远目标,应当分发挥京津两地市场、资金、信息、人员等多方面的优势资源,合理有效地对其进行优化配置,促进知识技术的有效流动和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同时还应当积极与中小型企业交流与合作,主动参与到更为广阔的市场竞争活动中去。(3)转变高校教学研职能。高等院校在教学中应大力普及创新课程,积极改善教学研的创新环境,为未来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高等院校应积极向政府申请教育基金支持,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资金保障;积极与企业达成人才培养计划,定期向企业输送人才,以此保证人才培养能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致使学生学有所用;积极引导学生走进科研机构,亲身了解科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以此激发学生投身科研创新的热情。(4)加强科研队伍建设。科研机构应当加强科研队伍建设,深化科研队伍培养机制,提升科技人员的选拔门槛。从过去注重发表论文数量和获奖等级转变为注重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注重有效专利数量,注重实际应用效率。最后,应当加大对河北地区薄弱科研机构的技术与资金支持,鼓励科研人员从事科学研究,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科研人员的全面覆盖。

参考文献:

[1] 王浩, 梁耀明. 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J]. 科技管理研究,2011, (11):55-61.

[2] 曾萍, 李熙. 产学研合作研究综述:理论视角、合作模式与合作机制 [J]. 科技管理研究,2014, 22:28-32.

猜你喜欢

绩效京津冀
京津冀三地将首次开展联合执法检查
基于SCP范式对我们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市场的分析
“营改增”对水上运输业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EVA价值管理体系在S商业银行的应用案例研究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京津冀医疗卫生大联合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
京津冀一体化如何实现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