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实现“学以致用”

2023-07-10卢凤相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学以致用人文性工具性

卢凤相

摘要:语文是一门语言,也是一种交际工具。一个人从幼儿园的启蒙阶段到大学的专业学习阶段,都会接触到语文这门学科。语文学科知识覆盖范围较广泛,天文、地理等都能在语文学科中体现出来。语文是跨学科融合教学的重要学科之一,所以学好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本保障。对于初中生来说,语文学科已经不陌生了,相比小学语文知识,初中语文知识更深奥、结构更复杂,所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是每位初中语文教师需要不断深入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以致用;工具性;人文性

语文体系庞大、延展性强的特点每位语文教师都深有感受。语文学科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字基础,对母语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提升其文化修养和语文素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学科课时逐渐增加,可见语文的学科地位也在逐渐提高,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也应实现统一。初中作为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阶段,其工具性和人文性都是初中语文教学“学以致用”的具体表现。但是,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常常相脱离,让语文教学陷入尴尬境地,导致无法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因此,笔者基于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经验,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教学策略,以凸显语文学科“学以致用”的作用。

1   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应试教育让初中语文教学陷入了形式化的泥潭,无法发挥语文知识学以致用、学有所得的教育职能。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观念阻碍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多元化发展,限制了教师在教学中的创新思路,让学生的语文学习长期处于被动状态,无法凸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體地位。教师、课本、学生三者作为教学活动的三大主导要素,无法形成很好的配合,无法实现互动交流,所以在单向、片面的课堂互动中,导致初中语文教学形式呆板、枯燥,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之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字、词、句、篇等知识的传授上,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违背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凸显语文学科的双项功能,进而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2   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必要性

2.1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语文核心素养包括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以及审美创造。从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内容分析,学习语文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实现知识的运用,还要帮助学生建立文化自信,让学生形成一定的民族自豪感;不仅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同时强调其人文性的特点。只有将二者在教学中实现统一,才能有效实现核心素养提升的要求。

2.2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

素质教育是人和社会双重发展的实际需要,以整体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智慧潜能以及健全的人格。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素养。语文课程要发挥语文学科的特点,并满足学生学习的要求;要能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实现学生与语文的有效互动。从整体来看,初中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满足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2.3符合教育教学的目标要求

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这两方面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教学的工具性特点,体现了对语言文字的学习、理解以及运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侧面反映了语文学科教学的人文性要求,注重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健全的人格,从而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由此可见,初中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符合教育教学的整体目标。

3   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的策略

3.1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水平

社会在变化、发展,教学在不断改革和进步,语文作为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教师在教学时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都要与时俱进。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为教而学,必须设身处地,努力使人明白;既要努力使人明白,自己便自然而然地格外明白了。”教师作为学生的指导者、知识的领航人,不仅影响了学生人生发展的起点,而且影响了学生以后的人生“航向”。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将课本上知识全盘输出,而不是将这些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那么学生学到的自然只是课本上僵化的知识,更想不到将这些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所以,要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现“学以致用”,就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大语文观,将教书与育人、知识与生活、知识与技能统一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帮助学生建立“用知识”的意识,从而保证素质教育的充分落实。

3.2将“学以致用”贯穿于初中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

3.2.1注重词汇积累,增加阅读量,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是“学以致用”的源头活水

学生的语文学习想达到“学以致用”,则需要对汉语文字应用得心应手。而要想实现在应用时的从容自如,离不开学生通过阅读积累而形成的庞大的词汇量。熟读背诵是行之有效的语言积累方法之一。古人学习文学的首要方法就是读与背,读得多,背得熟。当学生对书中的文章道理似懂非懂时,这时教师的讲解就会发挥重要作用,使学生能够豁然开朗。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于教材中的一些比较重要的文本或者句子,教师都会要求学生熟读背诵,这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在把握实质内容的基础上,对文本语句进行转化,进而成为自己的语句,并能在实践中运用。

教师在引导学生做好词汇积累时,最常用的方式就是让其养成读写习惯,如每天坚持积累一个成语、一句名言警句、一篇美文等,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坚持积累,形成习惯,从而为写作提供素材。当学生读得多了,背得多了,积累得多了,就能在写作时有东西可写。

为了丰富学生的词汇积累,教师要重视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的阅读不局限于教材,要延伸到课外。通过课外阅读活动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和获取信息的渠道。课外阅读需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寒暑假就是非常适合学生进行整体阅读和深入阅读的时机。教师可以在寒暑假给学生推荐阅读书目,让其在家里自主阅读。阅读整本书不要求多、快,而是要求深读、研读,能走进作者内心深处,感受作者的情感。

3.2.2搭建听说平台,联系课内外,提升学生交际能力是“学以致用”的主要方法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缺乏听和说的平台,无法对听说进行有效练习。如今,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智慧课堂、云课程等成了教育教学的重要媒介,人工智能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比如,微信平台,就是人们最常用的聊天工具。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时,也要顺应时代的要求,多给学生搭建听说平台,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比如,在微信上分享精美的阅读文章,让学生实现在线阅读、在线点评。再如,为了提升学生的听说能力,在课堂教学时可以为学生搭建课前三分钟平台,利用好上课前的三分钟,让学生上台脱稿演讲,每个人演讲时间控制在2~3分钟,每次抽取1~2人,演讲结束后让学生进行点评。通过面对全班学生进行演讲,学生的听说水平能够显著提高。

通过搭建线上和线下的听说平台,学生的听说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学生能够做到大胆说、大声说、简明扼要地连贯说、中心明确地到位说等,经过长时间的坚持和听说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自然流畅、语态大方,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将“学以致用”表现得淋漓尽致。

3.2.3联系生活体验,拓展读写素材,提升学生写作能力是“学以致用”的有效途径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初中语文的写作要求相对于小学语文来说提高了很多。学生通过不断积累写作素材和技巧实现“学以致用”,并将这些素材和技巧熟练应用到书面表达中。对于初中生来说,生活经验往往是他们积累写作经驗的主要渠道。所以,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能够对生活中的点滴产生感悟,带来体验,从而拓展读写素材。比如,在记叙文写作训练时,命题作文的训练尽量要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在对“我帮妈妈做家务”这一题目进行写作练习时,由于这一题目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当学生看到题目之后,往往想到的是诸如帮妈妈扫地、刷碗、洗衣服等普普通通的事情,其内容简单,无法吸引读者。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转换写作视角,如可以写“妈妈剥夺了我做家务的权利”“爸爸要求我每天读英语给他听”等,这些独特的家务形式,既体现了家庭生活幸福的场面,又反映出父母望子成龙的良苦用心。这样写出来的作文立意深刻,耐人寻味。

总之,语文是人们学习和生活的基础性语言工具,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这就决定了学习语文不能只以获取知识为主,而是要以能力提升为重点,因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能力,才能将语文这一工具“用”起来,并发挥其特点,进而实现“学以致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读、写、听、说,并将这些技能应用到具体的生活和学习实践中,以发挥语文的作用。就像李开复所说,无论学习何种课程,如果能在学习中努力实践,做到融会贯通,我们就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知识体系,可以牢牢地记住学过的知识。他教导学生:要学会思考并在思考中确定自我,从学习中寻求真理,从独立中体验自主,从交流中锻炼表达,从交友中品味成熟,从实践中赢得价值,从兴趣中攫取快乐,从追求中获得力量。其实,初中语文学习也是一样,学生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实践应用,体会“学以致用”的内涵,感受语文学科的魅力,让语文文本中美妙的词汇、深刻的意境、合理的写作手法等成为自己的作品,从而实现自身的创新价值。

参考文献:

[1]徐春琴.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学以致用[J].学刊,2015,6(29):120.

[2]杨慧清.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学以致用[J].当代旅游,2017(11):264.

猜你喜欢

学以致用人文性工具性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分组合作教学法在中职《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
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尝试写诗
初中科学复习课的有效性探究
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的俄语专业实践教学
由《星际穿越》看科幻电影的人文性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
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