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思维的“读写融合”价值判断和教学策略

2023-07-10刘华青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读写融合直觉思维能力

刘华青

2022年版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从而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统编本教材中生动的表达、精妙的词语不胜枚举。三年级作为正式习作表达的起始年级,教材编写了许多可以开展“读写融合”教学的内容。细细揣摩这些内容,结合“读写融合”教学经验,笔者发现,“读写融合”教学与学生思维的培养密不可分。

一、“读写融合”所涉及的思维能力界定

关于思维能力,2022年版课标明确提到了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这五种思维。“读写融合”教学中,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是较为常见的几种思维形式。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充分发掘文本资源,找准文本的读写融合点,适时引导学生进行“读中学说”,并鼓励学生迁移运用,长此以往,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定能得到极大的提升。

二、“读写融合”对思维培养的价值

1.“读写融合”,让直觉思维更直观

统编本教材中有许多文本或表达上有特色,或结构上有突出特点,在“读写融合”教学中,这类文本有利于直觉思维的培养。直觉思维是学生面对语文现象时,能根据其一般特征而作出的领会、理解、感悟的能力,是一种善于对事物进行由表及里、由实及虚的思考和认识。在阅读文本时,学生需要领会文本内在的结构、表达的逻辑等。如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提出了“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的习作要求,开展“读写融合”教学时,教师选择总分结构的段落,学生在理解一段话的意思时,就需要调动直觉思维的感悟力和反应力,在围绕一个意思写时,又要思考从哪些方面进行具体展开和描写。

2.“读写融合”,让形象思维更灵动

三年级教材中出现了“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体会优美生动的词句”等单元目标。教材中优美生动的词句不胜枚举,进行“读写融合”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之美,并尝试用优美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想法,使学生的形象思维更加灵动。学生通过感知文本中有新鲜感的语句,并加以模仿、运用,可以获得言语图式的建构,并有效提高言语表达的质量。

3.“读写融合”,让逻辑思维更清晰

逻辑思维往往体现在结构清晰的语段中。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就关注了语段的构段,如表1为三年级几个单元关于构段的语文要素:

纵观三年级上册的课文,构段清晰的就有好几篇,《秋天的雨》《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大自然的音乐家》等多篇课文用到了先总后分的写法,但到底如何先总后分,尤其是“分”之处是如何分的,通过细致的“读”与“写”的学习与指导,让学生的逻辑思维更加清晰。

4.“读写融合”,让创造性思维有创意

语文教学中思维的培养不是单一的。在“读写融合”教学中,往往会涉及多个维度的思维能力,学生在不断的揣摩和品读中不断转换思维,在一次次的模仿和联想中形成创造性思维。如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学习“预测”阅读策略的单元。教学时,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前后比较、关注细节、顺势模仿,学生就能边模仿边联想,形成创造性思维,产生有创意的故事。如《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学生在比较小猫、母鸡与老屋的对话中发现对话的特点,发现人物说话的规律,在续编时,学生的“编”有了“变”,这就是创造性思维的直观表现。

三、指向思维培养的“读写融合”教学策略

1.感知构段规律

三年级的学生对于整句话的概念已经形成,但许多学生在表达时会出现语序错乱、机械重复等不足之处,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学生直觉思维的欠缺有关。教师应该关注特殊句式、特殊构段,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句式运用以及构段的巧妙之处,并结合生活巧妙融合、模仿运用,不断强化学生直觉思维的准确性。

以《大自然的声音》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出示课文第4自然段中的三个分句部分的“简洁版”:走在公园里,听听树上的鸟叫;坐在一棵树下,听听虫鸣;在水塘边散步,听听青蛙的歌唱。学生读后,引导他们把这些话与课文中的原文进行比较。学生可能会立马说出更喜欢课文中的表达,因为课文中的句子写得更美妙。在对比中,学生也会发现,课文中语句的好在于用上了具体的拟声词“叽叽喳喳”和“唧哩哩唧哩哩”。教师相机启发学生试着用拟声词把青蛙的叫声表达生动。在教师不断的鼓励与引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句式改得更加整齐。

再如“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这样特别的句式,也可以提供文本资料后,让学生进行模仿运用。在对本课开展综合性学习时,可以进行跨学科学习,提供动物发声原理的句子,让学生从句子中提取关键信息,明确几种动物不同的发声办法。从而得出结论:不一样的动物,会发出不一样的声音。那同一种动物呢?教师可以引入老舍《母鸡》一文中的几句话,学生会发现,不同的时候,母鸡心情不同,叫声也不同。于是再次得出结论:不一样的心情,会发出不一样的叫声。学生结合生活从课文中提取出了关键信息并进行了概括,总结出了一般规律,并模仿课文语句进行了清晰的表达。

2.指导细致观察

統编本教材中的第一个习作单元主题是“留心观察”,生活中处处需要观察,观察是写景状物类作文的基础,是培育形象思维最重要的策略。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习作要求一是留心观察,二是细致观察。教师在教学《搭船的鸟》时进行了读写的融合,将“观察”贯穿教学始终。教师亲切地引导学生想象绘画,在观察中感受翠鸟色彩之美,调动直觉思维,把握翠鸟的外形特征,对文字表达的准确性产生快速的反应力。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明白了观察要细致,而表达也要准确,为后面的表达练习做了铺垫。瞧,学生在继续“画”翠鸟时,说:“我想画它的胸脯,黄色的胸脯上带着些橙红色。”“我想画它雪白的脖子。”“我要画翠鸟乌黑的眼睛。”……将眼中观察到的转化为口头的表达,观察中直觉向思维语言文字的转化得以实现。对于翠鸟捕鱼的情景,教师启发学生用文字把翠鸟“拍”下来,也是类似的方法。教师巧妙的设计,让学生乐于参与,乐于表达,好像在课堂上真的当了一回小画家,当了一回摄影师。

3.反复比较揣摩

逻辑思维的培养主要靠反复的比较和不断的揣摩。如在《海底世界》一课的教学中,教师结合科普说明文的文本特征,关注思维能力的不同维度,渗透语文思维方法。第4自然段介绍了海底动物各有各的活动特点:海参缓慢爬行,梭子鱼快速游动,乌贼和章鱼喷水后退,贝类巴船旅行。阅读这一部分,学生了解到了海底动物奇特又有趣的活动方式,增长了见识。但从语文学科来看,教学不能局限于此。教学中,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问题:“海底动物那么多,为什么作者选择了这几种来介绍呢?”学生能发现选择的动物活动方式是各不相同的,那么,到底还有什么不同?教师引导学生对该自然段的每句话用颜色进行了区分,通过男女生合作读、师生分工合作读,学生一下子就发现,作者在思考时,选择了用力不同的对象,即自己活动和借助外力活动,而自己活动的动物,选择了向前和向后不同的方向,同样向前活动的动物,速度还分快慢。看似简单的一段介绍,作者却是精心挑选。经过深思熟虑、精心挑选的例子才能体现“各有各的活动特点”,而学生在选材时,也可以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材料的代表性。通过精心挑选的材料才能把问题阐述清楚,才能打动读者,才能把自己的观点表达清楚。

4.启发创意想象

以丰富的想象编织的童话故事最受三年级学生的喜爱。而这些童话故事,情节往往非常清晰,尤其具有反复的特点,非常适合学生展开想象,进行创编,从而培养创造性思维。如何创编得有价值,如何让学生明白想象也是有理有据的?这与读寫之间的衔接分不开。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预测单元。预测培养的是学生抽象思维的洞察力和判断力。预测有方法,预测有依据,而这些方法和依据更是想象的依据,是创编故事时的思维支架。以《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为例,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故事题目预测故事结局,通过插图预测人物性格,联系前文线索预测故事发展,学生发现,每个动物请求的理由都与其自身遭遇或即将面临的困境有关,然后设置狗熊来到老屋前的故事情境,让学生模仿前文进行创编。于是,学生在编故事、讲故事时,关注了狗熊的理由、狗熊会请求站多久等问题,就连语句用词也细细斟酌了。

5.创设生活情境

2022年版课标倡导语文教学应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读写融合”也应该注重学习情境的创设。三年级的多次习作任务都可以与学生的生活勾连,设计真实的学习任务。《写日记》可以开展一周观察日记的撰写,学着课文中对秋的描写,结合真实的观察,记录秋的变化;《这儿真美》可以结合本地资源,开展“我是家乡小导游”活动,为自己的家乡代言;《奇妙的想象》可以开展班级想象故事会……丰富的学习情境,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感受参与的乐趣,更能让学生感受到思维的生长,让他们的语文素养得到多元的发展。

“读写融合”既是基于思维培养展开,又是思维能力得以提升的外显形式。“读写融合”表面学习的是文字、句子,但其实学习的是文字背后的思维。无论是遣词造句,还是谋篇布局,都离不开思维能力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常州市钟楼区邹区第二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

猜你喜欢

读写融合直觉思维能力
“好一个装不下”直觉引起的创新解法
培养思维能力
林文月 “人生是一场直觉”
一个“数学直觉”结论的思考
培养思维能力
基于素读的初中语文读写融合教学初探
读写融合:提升高年级学生语用能力的应然选择
多元构建,读写融合,实验操作
数学直觉诌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