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物动作描写

2023-07-06施海兰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23年27期
关键词:二郎节选自包子

施海兰

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人物的动作受其思想、性格的影响,因此,具体细致地描写人物在某一情况下所作出的反应──主要是动作反应,能表现该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和思想品质。成功的动作描写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还能起到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左读经典

1.每天从早到晚,衣衫褴褛的饥民们,冻得缩着肩膀,守候在庄稼院的街门口。他们不知在什么地方路旁折下来树枝,挟在胳膊底下,防着恶狗。他们有着大体上类似的不幸,哀告救命。有的说着说着,大滴大滴的热泪,就从那枯黄的瘦脸上滚下来了,询问:有愿意收养小孩的人吗?这情景,看了令人心酸。

(节选自柳青《创业史》)

2.二郎圆睁凤目观看,见大圣变了麻雀儿,钉在树上,就收了法象,撇了神锋,卸下弹弓,摇身一变,变做个饿鹰儿,抖开翅,飞将去扑打。大圣见了,嗖的一翅飞起去,变做一只大鹚老,冲天而去。二郎见了,急抖翎毛,摇身一变,变做一只大海鹤,钻上云霄来嗛。大圣又将身按下,入涧中,变做一个鱼儿,淬入水内。二郎赶至涧边,不见踪迹,心中暗想道:这猢狲必然下水去也,定变做鱼虾之类。等我再变变拿他。果一变变做个鱼鹰儿,飘荡在下溜头波面上。等待片时,那大圣变鱼儿,顺水正游,忽见一只飞禽,似青鹞,毛片不青;似鹭鸶,顶上无缨;似老鹳,腿又不红:“想是二郎变化了等我哩!……”急转头,打个花就走。二郎看见道:“打花的鱼儿,似鲤鱼,尾巴不红;似鳜鱼,花鳞不见;似黑鱼,头上无星;似鲂鱼,腮上无针。他怎么见了我就回去了?必然是那猴变的。”赶上来,刷的啄一嘴。那大圣就撺出水中,一变变做一条水蛇,游近岸,钻入草中。二郎因嗛他不着。他见水响中,见一条蛇撺出去,认得是大圣,急转身,又变了一只朱绣顶的灰鹤,伸着一个长嘴,与一把尖头铁钳子相似,径来吃这水蛇。

(节选自吴承恩《西游记》)

3.“别人和他交谈时,他冷漠地倾听着,下巴放在右手上,左手背上放着肘部,不管是何事,一旦他主意已定,就无法改变了。一笔极小的买卖,他也会算上半天。”

……

欧也妮在桌上放开几枚金路易,老头儿盯住那几枚金路易,就像刚学会看的孩子傻盯着同一件东西,一看就是几个小时;他更像孩子一样,时时地露出一个吃力的微笑。“这东西暖我的心窝”,他自语道,脸上还偶尔露出一种舒坦的表情。当本堂神父来为他做临终圣事的时候,他那双显然已经死去几个小时的眼睛,一见银制的十字架、烛台和圣水壶,忽然复活,直视地盯住这些圣器,鼻子上的那颗肉瘤也最后地颤了一颤。当教士把镀金的受难十字架送到他的唇边,让他吻吻上面的基督时,他做了一个吓人的动作,想把它抓过来,而这最后的努力耗尽了他的生命。

(节选自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

右写作文

1.随着明快的乐曲节奏,红丝绒幕布升起来了。绚丽的灯光在舞台上左旋右转,忽明忽暗。一位头发花白,身着异国服饰的老奶奶脚步轻盈地走上舞台。她满面春风,先是伸出左手向上举起又落下,又伸出右手做同样的动作,双脚不停地踏地,一会儿做个“对佛掌”的姿势,一会儿又做个“乌龟伸脖”的姿势,真漂亮!她做了一个“请”的动作,竟又请出来四位老奶奶。她们变换着舞姿和队列,优美的“八步舞”跳得好极了。

(节选自江苏滨海县坎北初级中学 季兰博 《最美的舞姿》)

点评

选段中,小作者对“老奶奶”的舞姿描摹得细致入微,活灵活现,详细描写了舞者轻盈的姿态,灵活的动作,不断变换的队列,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2.我转身走进厨房,你正蹲坐在那里择菜。低头的一刹那,我看到你发间摻杂的几缕银丝。每一丝、每一缕,都勾勒出你历经的岁月风霜。

我蹲下看着你择菜。你弯着腰,盯着菜叶仔细打量,精挑细选,然后娴熟地挑出黄叶子、蔫巴叶子,仔细检查菜叶根部是否有泥土,中间有没有夹着枯草,再有条不紊地放到一边的菜盆里去,摞得整整齐齐。这个过程就好像我做几何证明题,哪边可以加根辅助线,哪边的干扰项需要排除。你默默地择着菜,额头上渗出一片细细的汗水。丝丝寒气涌入我的胸口,像无数根冰针刺入伤口——母亲,什么时候,你的背竟已这般驼了!

(节选自江苏滨海县坎北初级中学 顾雨绮 《母亲的背影》)

点评

选段中,小作者对母亲蹲坐着择菜的动作进行细化分解,并加入许多修饰语言,好似特写镜头一般,字里行间流露出小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3.还有七八个人就轮到我了,我兴奋地踮起脚往店里看。十平方米的小店面,两侧整齐地放置着厨具,只见做包子的师傅双手沾满面粉,将一大团面拿在手里不停揉捏,仿佛是在白色的浪花里戏水。揉了一会儿,师傅将面团拍在案板上,捏成长条,从上面抓下半个拳头大的小面团,搓揉成球形,再放在案板上擀成圆圆的面皮。师傅一手拿面皮,一手挖出一大勺馅料放在上面,两手一合,再沿着包子皮捏了一圈,就变出了一个饱满的肉包。捏完一屉包子,师傅的头上都是晶莹的汗珠,脖子上的汗巾也已浸透,可他依旧在热气缭绕中不停地劳作,对待每一个包子都是同样的认真。

(节选自湖南隆回县三阁司镇中学 黄好 《原来这就是答案》)

点评

小作者用一连串的动作描写将师傅做包子的整个过程真实具体地展现在读者眼前,不仅凸显了师傅技艺的娴熟,也体现了师傅勤劳朴实的性格特点,使师傅的形象更加丰满立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赏读

片段1中,柳青通过捕捉一个又一个生活细节,运用一系列恰当的动词,将人物刻画得鲜活逼真。“缩”具体写出饥民们被冻得瑟瑟发抖,想要躲藏起来的情态;“折”“挟”“防”生动地写出他们对恶狗时刻提防的心理;“哀告”“滚”则生动逼真地反映了人们内心的苦闷和难以掩饰的痛楚。

片段2中,吴承恩连用“钉”“撇”“卸”“扑打”等一系列动词,将二郎神打算降伏孙悟空的决心体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展现出孙悟空躲避的速度之快,显示出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片段3中,巴尔扎克不仅善于勾勒人物的外形,更着意通过简洁的动作描写勾勒出人物的灵魂,只用寥寥几笔就“画”出了葛朗台的吝啬鬼形象。第一段文字里细微的动作与神态描写突出了葛朗台精打细算、不轻易信任他人的性格特征。第二段文字中,“盯住”“傻盯”“颤了一颤”这些动作描写,写出了临终时的葛朗台眼中只有金子,甚至对自己的女儿都不放心的心理;“吻”“抓”等动词把他贪婪的性格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借鉴

动作描写贵在确切生动地表现人物的动态,而肖像、表情等描写则主要是描绘人物的静态。如果能灵活地将多种描写手法结合起来使用,人物形象的表现就可以真正达到“越来越活泼,越实在”的境地了。

怎样把人物的动作描写得活灵活现呢?以下三个妙招可供大家借鉴:

妙招一:精选动词写准确。即聚焦人物的具体动作,找准词语,通过特定动作反映人物特定的心理活动。

妙招二:分解细化写具体。许多复杂、连贯的动作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可以将其分解开:首先要仔细观察人物动作,然后把整个动作过程像电影中的慢镜头一样分解开,选择恰当的动词一一描绘出来,这样就不难把每一个动作写具体了。

妙招三:合理修饰写生动。描写动作的词语前后添加修饰语,表现动作的速度、力度等,能够更准确生动地表现人物形象。还可以发挥想象,运用比喻、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进行合情合理的刻画,让情节更加精彩,使人物形象更鲜明。

此外,写人物动作要强调“怎样做”。换句话说,就是在动作前面加上一些恰当的修饰语和限制语。

如“走”这个动作,同学们就可以写“大步流星地朝前走”“迈着矫健的步伐走过”“懒洋洋地在江边走”等。不同的走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如果没有这些修饰语,人物的动作就会显得呆板。

猜你喜欢

二郎节选自包子
节选自简·奥斯汀的Pride and Prejudice
节选自欧亨利短篇小说集Hearts and Hands
4K Pro-UHD是当下最适合家庭的技术 专访爱普生内藤惠二郎、服部大
十月
名家写夏天
老兵王二郎
包子有毒
“惹祸”的包子
包子有毒
复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