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安全教育视域下的语文德育内容与方法研究

2023-07-06邓文华梁超张文彦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23年3期
关键词:视域课题德育

邓文华 梁超 张文彦

课题名称:新时代消防精神视域下的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与方法研究

课题类别: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

课题编号:202210039002

在科技发达、教育改革与创新的今天,安全仍然是教育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大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小到个人的衣食住行,安全问题一直在我们身边,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突出。新时代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日益凸显。使广大学生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是“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基础和前提;使安全教育覆盖学校教育的各个学段,融入教育教学活动,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是实现新时代安全教育的必由之路。“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是新时代德育的两个重大命题。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新时代的安全教育与德育具有内在一致性和较高契合度。在“三全育人”的理念指引下,新时代的安全教育应是包括学科教师在内的“全员”,涵盖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涉及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全方位”。在此视域下,本课题致力于将新时代安全教育的理念和要求贯穿到语文学科德育内容与方法的研究之中,以期在语文学科的德育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社会安全责任感,树立安全意识,保障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本课题基于对新时代安全问题的梳理、对大学语文教材的分析,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专项研讨等方式,试图重构大学语文教材与教学,从挖掘安全教育素材、丰富安全教育文化、培养安全责任感等方面,开展新时代安全教育视域下的语文德育内容与方法研究,以期从“社会安全的守护者”和“个人安全的负责人”两个层面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实现安全教育“进学校、进教材、进头脑”,在提升学生安全意识的同时,强化其责任担当,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底线、夯实基石。

经过长期的研究与探索,本课题对新时代安全教育视域下的语文德育内容与方法形成了以下两点认识:

第一,在语文教学中关注安全问题,强化安全意识。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决定了其内容广博且指向生活。比如,语文教材中的文本往往题材丰富,涵盖了思想、道德、法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心理等种种知识和现象,其中不乏关乎个体安全及社会安全的知识和内容。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有意识地对其进行提炼与拓展。比如,当课文内容涉及“国家安全”时,教师可结合课本其他篇目或关联课外内容,通过故事讲述、文本解读、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国家安全问题的重视,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信念,也可通过作业任务或小组讨论形成综合性学习成果;还可以对教材中关乎国家安全的系列文章进行学习,以使学生对国家安全问题形成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从而摆脫“事不关己”的想法,对近在身边的国家安全问题“拉紧一根弦”。

第二,在语文教学中彰显人文关怀,渗透生命教育。在教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本就是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的语文学科责无旁贷的责任。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充满人文关怀、具有生命意识的课本资源,并创造性地进行生命安全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保障个体安全成长,也有助于唤起学生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感和同理心,逐渐形成“社会安全的守护者”和“个人安全的负责人”的认知,进而更有效地降低社会中的安全隐患。

本课题密切关注新时代安全教育的理念和要求,着力将安全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力求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特点,使安全教育既润物无声又深入人心。此外,本课题特别注重对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彰显,重视对学生情感与道德的教育,以促进互爱互助的和谐社会风气的形成,为降低安全隐患、解决安全问题播下富有生命力的种子。

(中国消防救援学院邓文华 梁超 张文彦)

猜你喜欢

视域课题德育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