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中华文化认同路径探索

2023-07-06王晓明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23年3期
关键词:内蒙古自治区中华文化课题

课题名称: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路径研究

课题类别: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课题

课题编号:2021-WL0019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现代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过程中,文化是重要的心理依托和情感纽带。如今,中华民族走进了伟大复兴的新时代,面对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的交流激荡,面对国际、国内的复杂形势,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认同感,是“奋进新征程”的应有之义。“文化认同问题解决了,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才能巩固。”中华文化,是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也是中华各族儿女共同的精神家园,更是闪耀着独特光芒的世界瑰宝,值得中华各族儿女珍惜、传承与发扬光大。从各民族的自我认同,到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认同,再到中华民族层面上的一体性认同,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基本路径,也是新时代中华文化认同推进工作的思路和重点。内蒙古自治区,作为一个多民族混居、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在文化认同方面更需要立足本土、因地制宜,探索出具有实践性和实效性的文化认同路径。基于此,本课题立足于内蒙古自治区的文化认同现状、当地文化特点等,着眼于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的理论阐释和实践探索,以期充实和深化新时代增强中华文化认同路径的研究。

通过对目前相关理论的归纳与总结,本课题厘清了中华文化认同的意义和价值,并有选择地借鉴了其中有效的措施;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研究,梳理了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提炼出内蒙古自治区的文化特征,并揭示出中华文化与内蒙古自治区文化的同源线索;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把握了当地不同群体对中华文化认同的现状,以及有待挖掘的本土文化符号和文化形象。总体而言,本课题时刻关注国家形势、国家政策等,以不断丰富研究内容,并且在对民族文化、网络文化和外来文化等诸多文化的去伪存真中,结合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以综合性、历时性的动态视角,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文化认同研究。本课题主要取得了以下两个方面的成果。

首先,本课题对有利于推进本地中华文化认同的文化因子进行了梳理、挖掘和总结:内蒙古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频繁互动的地域,历史上匈奴、鲜卑、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在本土文化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记。自秦代以来,各民族在这片土地上的交往和交流也不断加深,逐渐形成共融、共建的多元格局,内蒙古成为各民族经济文化交融的重要舞台。在此过程中,出现了极具本土风情和审美价值的文化符号和文化形象,如大窑文化、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等史前文明,秦直道遗址、黑城遗址、元上都遗址等重要遗址;又如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长调民歌、呼麦,以及流行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區的短调民歌爬山调和已有近百年历史的漫瀚调;再如“昭君出塞”“土尔扈特部东归”等历史佳话……这些无疑为新时期增进文化认同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因子。深刻理解内蒙古地区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历史脉络,准确认识当地文化的多元性,有利于从中提炼出一定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打牢思想基础、凝聚精神力量。

其次,本课题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构建的时序向度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构建的空间向度,试图回答中华民族“何以在一起”“如何在一起”的时代课题,并从多元一体、继往开来和包容开放等层面,在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表达和中华民族文化的共性表达之间探索新时代各民族文化融合共生的促进策略,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探索与当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匹配的话语体系,在国内外文化交流互鉴中探索求同存异、聚同化异的可行性路径,以期从实践层面推动内蒙古地区的文化认同不断与时俱进。

(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 王晓明)

猜你喜欢

内蒙古自治区中华文化课题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室内乐比赛成功举办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征歌评选终评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