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集团化办学的深度融合探究

2023-07-06盖萍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学科融合队伍建设理念

盖萍

摘要:大连市第八十中学教育集团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秉承“和而不同、泰而不骄”的办学理念,具备学科教学与信息化融合研究实施的基本条件。近年来,集团不断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创新应用力度,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留下了深刻印记,迈出了昂扬步伐。通过理念设定、教师队伍建设、学科融合与课例研修等路径,探索信息技术、智能技术支撑下适应甘井子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的教育教学模式,推进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成为大连市首批信息化实验学校。

关键词:信息化;理念;队伍建设;学科融合;课例研修

集团化办学是实现教育优质均衡的有效途径之一,能够让薄弱学校有机会享受到优質的教育资源。大连市第八十中学教育集团以“生命教育”为根,致力于“生命化”的课堂建设,教学质量持续提升。随着集团化办学的不断深入,我们深知集团肩负着探索和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使命。集团的规模越来越大,品牌的分量越来越重,愿景越来越宏大,但始终不变的是教育者的情怀与担当。

为推进集团各部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程,切实提高教育质量,真正彰显公平、优质、均衡、和谐的教育理念,确保集团有序、健康、持续发展,教学质量就要上升到第一高度。当今时代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如何将“信息化手段”这股“活水”引入教学教研中,助力教学质量的提高,丰富课堂的活力,成为集团教育教学管理的主要应思考的问题。为使集团各部间实行统一化、科学化、有序化的教学,探究信息化多层面的教育教学策略成为集团信息化探索的必由之路。

一、理念转变

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一次又一次突破,人们的生活方式出现了极大变革。尤其在新冠疫情之后,空中课堂等信息化应用形式得到发展。未来,结合新技术、以数字化推动教育更均衡、更精准、更充分发展,信息化与教育和谐共生,构建教育新生态的前提,必将是人自身理念和思维的转变。我们认为,信息化教学是“物—技术—人”的认知过程,通过顶层设计,注重从重“物”向重“人”转变,利用信息化设备与资源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帮助学生从传统学习方式向“智慧学习”方式转变。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核心素养。为确保信息化教学工作目标的落实,集团转变教师观念,以“骨干带头,青年先行”为原则,以培训为手段,通过网上学习、专家指导、以赛促培、课堂引领等方式,激发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集团大力投入信息化设备,报告厅大屏幕、集备直播视频系统同步应用。集团十分注重信息化网络在教学中的应用,推出了“两网一学”信息化教学研究模式。“两网”即建设“校园网”、购买“菁优网”,“一学”即“必由学”。

二、队伍建设

为保证集团教育信息化的持续推进,需要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素养和能力,需要使教师学会跨界融合思维,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因此,集团在队伍建设中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通过提升教师学科技能和跨学科能力,实现信息化教育由“物”到“技术”最终到“人”的转变。

(一)师资培训

集团成立了二级培训体系,即校本培训和种子教师培训。校本培训主要针对教师技术层面的基本应用与操作,如白板操作、网页操作、PPT制作等;种子教师培训主要结合教学设计、说课和公开课、微课展示,培养一批能在全校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的教师。

(二)集体备课

1.专业引领教研

集团依托甘井子区远程教育教学视频互动系统,开展了网络研修、跨校教研与跨区教研、混合式研修。例如,每学年进行的全区“3·20”集体备课,教师通过信息大屏全程观看授课直播和教研员的精彩点评,与教研员和全区教师进行线上对线上的集中交流。

2.分层次教研

分层次教研主要是联盟校间层级化的教研,即集团联盟内层级、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相当的几所学校进行集体教研,有效实现资源共享与课堂教学模式的集中探索和改进。

3.集团内部教研

教研组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备课,改变了传统的备课方式,解决了学校多校区、大学区教师集中备课的难题。年组教师拟定教案,上传备课组群,集体研讨,修订完善最终定稿,实现了同伴互助、交流互动、资源共享。

结合“一校四址”的实际情况,集团每天会固定学科、固定时间利用信息化投屏手段进行大组集体备课。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开展,特别是视频系统的集中利用,充分达到了有效辅助教学与管理的目的。在视频集体备课过程中,教师可以集中集体智慧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现实问题,立足教学实际进行具有时效性的研讨。教师虽然身处不同的地域,但我们的教学研讨和规划、内容制定是同步的。正是由于信息化系统的利用,才使得我们的教、学、研有成效、有实效,促进了教学整体推进,一体化发展,这也是集团紧密性教学的集中体现,更是集团紧密性的一个亮点。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研究和投入,结合教学实际,为师生创建更好的信息教学系统环境,实现教学质量最优化。

(三)课堂教学实践

集团的“生命教育”是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存的观点看待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把课堂的教与学看作是教师和学生一段重要的生命历程。

1.关注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

集团以研究力撬动课堂教学方式的深度变革,鼓励教师运用“翻转课堂+互联网”的设计理念进行课堂教学变革。例如,通过实物投影,学生的解题过程能第一时间呈现;通过师生操纵白板,提升课堂实践性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几何画板帮助学生对数学大题中具体的、形象的运动变化过程进行有效理解。具体到各类课型中,数学课采用了“互联网+”移动学习终端的教学模式;科学课启动基于任务驱动情境的学习模式,利用“互联网+”虚拟搭建软件等多种技术手段;人工智能课主要是机器人信息化操作的创新型引进等。

2.关注课堂教学评价的升级

借助“必由学”教学评价系统,可以实时关注学生的成绩变化情况及分类题型的得分情况,也可以利用学生错题过程中的数据,分析学生群体在知识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和普遍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重点复习。这种评价,微观上可细化到每一个学生、每一个知识点;宏观上可总揽全局,做好决策和调整。这些数据实时、动态、多维,可全面反映出师生的教与学,可以创造出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模式,促进教育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3.关注线上课堂教学

疫情期间,集团启动了线上教学系统。师生通过泛在空间、云视讯、腾讯会议等通用型、轻量型直播平台,进行线上交流。這类信息系统准入门槛低,操作简单,随时记录,后台统计,无限共享,满足了教师、学生在线学习期间的需求,提高了学习的参与性和体验性。

4.关注课堂教学实物应用

以集团数学组信息化融合的课堂教学应用为案例,具体细化到以下环节的应用。

一是实物投影。实物投影是各个学科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信息化工具,也是活力课堂小组展示的必备工具。通过实物投影,学生的解题过程能在第一时间呈现,重点部分及时得到批注,典型错误当场就可以自主修正。

二是白板。白板具有灵活多变的特性,适合于各个学科相关内容的教学。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操纵白板,通过白板中的绘画功能、多色选择、即擦即写、小屏互动、手机调控、屏保存等环节的真实体验,还原了课堂的本真,使学生对于知识点充满了兴趣。同时,也避免了传统教学粉笔尘的吸入,有益于教师自身健康。

三是几何画板。几何画板是数学学科专用软件,具有直观性和动态性特点,主要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图形变换、动点、函数图象、轨迹等内容的教学中,能有效地化解教学难点,在数学教师中很受欢迎。比如,大连地区2022年中考数学后三道题:24题是考查图形运动中求重叠面积或线段长度;25题是综合证明,内容涉及图形的变化,或者多种添加辅助线的解法;26题是抛物线的综合题,为全卷的压轴题,主要考查抛物线的平移、旋转、轴对称,并综合了简单的几何图形及与线段的交点和区间最值等,综合性极强。而这些问题的思考、分析和解答,只凭教师的语言讲解很难让大多数学生理解。这时,几何画板就成了很好的解题辅助工具。通过我们的实践和专家的指导,形成了规范的几何画板使用章程。教师可先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再小组内互动,最后是全班范围的师生和生生互动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之后,再运用几何画板展示具体的、形象的运动变化过程,帮助能力有欠缺的学生理解图形变化的过程。

四是微课。课堂教学中,由于时间有限,学生练习时间少,并且学生的能力和基础有所差异,将微课用于课下的学习指导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结合课堂教学中有难度的知识点进行微课录制,录制后学生下载反复看,更有助于知识点理解。同时,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请教师进行在线纠正。通过这种独特的“自学方式”和家长的积极配合,学生的自信心逐步提高,学困生也充分掌握了知识。

五是菁优网。菁优网是集团为教师专门购买的教师教育教学网站平台,内含试题题库,教师下载后可以随意组卷。在菁优网中,教师可以按照教学需求有指向性地挑选试题,具有检索方便、节省时间的优点。

三、学科融合

教学中,集团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探索信息技术融入的教与学的方式,开展面向学科教学和跨学科教学的信息化融合应用,设置了“人工智能教育”“大连地域特色水中机器人”“创客教育”“STEM教育”等课程,旨在通过特色科技教育,具体从个人发展、社会协作、思维工具三方面培养学生成为“内心丰盈的个体”和“积极行动的公民”。

集团规划专用教室,辅以文化建设,利用环境熏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总校在教学楼一楼设有两间教室,分别是大连市地域特色水中机器人实验室和创客教育工坊;四楼设有四间教室,分别为连沪合作STEM教育空间,程序设计三维建模实验室,北京大学、百度云智学院、集团三方合作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室以及人工智能技术水平测试人才培养基地。

集团以学科融合为理念,开设了以下课程。

一是人工智能教育。主要是普及类课程——百度云智学院、青少年人工智能技术水平测试、人工智能领域特色——智慧城市,人工智能软件环境体验课程。在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设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探究学习能力等。

二是大连地域特色水中机器人。主要包括海底石油管道巡检、水面垃圾分拣、海水淡化鱼菜共生系统。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语言表达、海洋技术、动手实践等能力。

三是创客教育。这是创客文化与教育的结合,基于学生兴趣,以项目化学习的方式,使用数字化工具,倡导造物,鼓励分享,培养学生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素质教育,内容包括开源硬件、激光切割、3D打印、创客工坊。

四是STEM教育。通过多方协作,集团钻石湾校区于2018年9月引入STEM教育,架起了开展学科融合的桥梁。STEM教育的核心在于通过团队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综合运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学科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可以说,STEM教育就是一种有效的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在内容选择上,我们聚焦STEM教育的前瞻性、可操作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课程资源的整合,实现课程融合的跨越式发展。学校关注教育部推荐的编程教育、机器人大赛、相关技术等级测试,并通过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在省、市、区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

为了有效开展学科融合,钻石湾校区组建了STEM教育团队,由创新科技教学经验丰富的带队教师与多学科青年教师共同组建,师资力量强大;并通过部分学科教师的学习、引领作用实现全学科的师资培训,以期实现全学科的信息化融合教学。

目前,在七年级共开设12门课程,间周上课,每次2课时。开课前还对学生进行了STEM能力测评,通过专业试题检测学生的现有水平与能力,并生成能力评价报告,为今后的教学评价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集团除了让学生在校内可以感受到具有先进信息技术理念的STEM系统融合课程外,也把STEM课程做到了课外的延伸,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科技比赛,包括大连市中小学生头脑奥林匹克创新竞赛、大连市科技运动会、大连市学生机器人大赛、大连市青少年电子创新制作暨青少年电子技师大赛、辽宁省科技创新大赛等,喜获各类比赛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单位组织奖。除此之外,我校还邀请科普团的讲师来给学生做“我是未来科学家”科普讲座。

同时,由于STEM课程的引导,引申出教师对国家课程的项目化学习研究。集团基于STEM课程的项目化学习研究的内容和主题,引导教师探索国家课程的教学方式的改革。例如,在国家课程地理学科的教学中,教师除了教授本学科内容外,也可以结合STEM教育理念,跨学科对区域内的历史史实和生物物种等进行项目化学习探究教学,进一步促进了师生对于跨学科理念的理解和认知。

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历程中,集团一直在探索和追求“生命教育”理念下的现代化、信息化办学模式。集团以创建信息化校园为契机,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从制定规划入手,着力打造教师团队,重点探索用信息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的方法,发挥了很好的辐射带动作用。作为大连市首批信息化实验学校,集团将会更加科学地发挥信息化教育的优势,不断完善教学方案,把握教育信息化带来的机遇,用信息化教学引领专业发展,在促进教师专业技能提升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学习,为我区的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金一戈.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创新发展策略的研究[J].2022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论坛论文集,2022(12).

[2]管艺博.面向智慧教育的信息化教育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22(11).

(责任编辑:赵昆伦)

猜你喜欢

学科融合队伍建设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基于项目的中学学科知识融合路径探析
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探索
做好四个结合强化基层政工干部队伍建设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论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融合
让德育之花在课堂中尽情绽放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