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资源包,赋能一线道德与法治教师

2023-07-04刘诗思

求知导刊 2023年11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摘 要:由于当前一些地区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大多为兼职,因此网络上的资源包成为这些教师的教学帮手,但是目前网络上的资源包内容比较单一,大多为上课视频和教案,仅提供“快餐式”的备课方案,教师大多将其直接用于课堂,这样不利于教师对教材的解读能力及教学能力的提升。因此,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提供专业的、有针对性的资源包迫在眉睫。这种资源包应该涵盖基于本地实际情况的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策略及素材等,切实解决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难、资源散、评价单一等问题,有效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加速教师专业成长。

关键词:资源包;道德与法治;一线教师

作者简介:刘诗思(1992—),女,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提供专业有效的资源包,使其能从中找到对应的教学策略及素材,是目前解决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难、资源散、评价单一等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现状研究: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道德与法治教与学的调查分析

基于对常州市十所学校(其中八所为城市学校,两所为乡村学校)的问卷、采访、现场听课调查,笔者初步发现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问题和困难所在。所调研学校的道德与法治学科都有以下问题:专职教师少,兼职教师占比超过98%,其中绝大部分教师负责学校德育工作(班主任);熟悉教材的教师仅占6%—9%;执教意愿一般,不愿执教的教师占总人数的近40%,原因主要为教材解读困难大,教研情况不理想,教师学习机会少、学习意识较薄弱等。

调查还涉及目前道德与法治课堂已有教学方式和学生成长需求。统编教材使用后,一些兼职教师面对不同主题、不同领域的内容,往往觉得难度大。在主观方面,个人、学校、教育部门都应重视这门学科,但更重要的是客观方面的举措,即当务之急是找到适合以兼职教师为主体的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策略,本文所介绍的资源包就是针对此困境的突破点。

(二)资源包的现状研究

1.资源包的已有研究简述

资源包在国内的研究呈现以下特点:内容丰富,涉及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应用广泛,包括教育管理类、家庭研究类等;受众群体多元,既有教师、学生,又有企业学徒。但在小学教育阶段的研究较少,与之概念近似的小学学习包、课程包等相关研究文献不足,且涉及计算机应用的较多。

2.资源包的现有形式及弊端

为进一步推进课程教学改革,优化完善中小学在线教学资源建设,各级教育部门组织学科专家和名师为中小学教师开发了包括教学视频、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在内的中小学在线教学资源包,目前运用比较广泛的有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等。然而,各类资源包层出不穷,质量也参差不齐,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教学要有成效,“抓手”就要质量过硬。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文本内容丰富,但本身所含的教学资源没有结构化、条理化、教学化[1],目前的资源包内容也比较单一,静态学习资源以教学课件、教学设计为主,动态学习资源是教师录制的上课视频。这些内容仅能提供“快餐式”的备课方案,教师也大多“依葫芦画瓢”直接运用于课堂,这样不利于教师对教材的解读能力及教学能力的提升。统编版教材因具有普适性而缺乏区域性、针对性、完整性[2],教师在开展教学时会出现教学目标难把握、教学活动难推进等问题。如果有专业性更强、内容更全面的资源包辅助甚至指导一线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教学工作,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建设会走得更稳、更快,兼职教师也能更“钻”、更专,从而使学生能真正获得道德与法治学科所指向的核心素养。

二、构建原则:扎根与生长

(一)资源包的概念界定

本文提出的“资源包”概念区别于现有的教学资源包,它是课程资源包,是集教与学资源为一体的多样性、动态性工具箱,既包括教师进行授课的资源,如教材分析、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课件、视频音频、新闻案例等,也包括学生进行学习的资源,如预习单、话题、学习素材等。教师可立足学生主体,自由、灵活、方便、快速地组合出各种个性化的教学套餐。资源包并非孤立的教学材料,它告别简单机械的教师说教及学生应用,更注重对教材的理解和使用,聚焦师生教与学能力的提升[3]。

(二)资源包的构建原则

1.统整化

统整化即教学资源要从零散转为统整。由于部分教学资源的建设缺乏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架构,造成各类教学资源分散在不同的系统中,导致实际应用中的搜索难度大、利用率不高。除了网络资源,目前道德与法治教师运用的教学资源主要是配套的教学参考书,在实际教学中如果自己静下心来备课,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的资源搜索,不仅耗时,还常出现教学目标偏离、教学效果甚微的结果。构建供师生使用的,尤其是聚焦于教師教学的资源包,对教材研读、生活话题、使用策略、实践活动等进行主题化、打包式呈现,必然能给一线道德与法治教师“增效减负”,增强其职业幸福感。

2.联通性

联通性即资源包要打破教材和现实生活的壁垒。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理念强调,要以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为基础构建综合性课程,建立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育人机制。资源包基于教材进行构建,必然要关联学生真实的生活[4]。适切地提供教学可用的场所资源、专业信息、人员联系方式等,有利于改变目前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碎片化、单纯活动化、脱离教材或完全依赖教材的倾向,让道德与法治学科更有“生活味”“人情味”。“一地一包”“一校一包”是构建资源包的努力方向,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教学基于当地教材与学生生活,指向核心素养,具有更强的操作性和指导价值。

3.进阶式

进阶式即资源包的价值要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一是指师生能力进阶,二是指资源包内容和形式的进阶,二者相辅相成。借助资源包的构建来优化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初阶成果应该是形成不同教学内容的基本教学策略及课堂模式,打造精品模块化课程。进阶后的资源包具有时代性和建设性,实现“去模块化”,执教者能依据实际情况重组和更新,通过合作活动、情境体验、案例分析、专业讲解、现场辩论等多样的方式来进行自我、生生、师生的多层次思维进阶和素养提升。事实上,依托资源包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将为师生提供更自主的教与学的路径和资源,将教学方式变革为现场的、真实的、对话的、生活的[5]。

三、构建策略:基础与升级

(一)资源包的基础

资源包的基础内容依据使用的道德与法治教材目录进行设计,分为单元资源包、课时资源包和主题资源包。根据低中高三个年段的分级能力目标构建资源包的框架体系和内容要素,主要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设计、理论依据、教学资源等。在资源包建设的初期,由于使用经验较少,资源包主要以满足教师和学生的基本教学和学习需求为主,后期应主要满足教师日益增长的教育教学需求,不断升级。

(二)资源包的升级

依托资源包促进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研读小学道德与法治12册教材,从学段、年段、单元、课时等各類目标着手,形成各年段教学的课堂流程及教学策略,进行教学操作流程及变式的研究。

依托资源包进行学科教研模式的升级。资源包必须是动态的、相对最优的,在教研组、备课组活动中,通过对道德与法治资源包的研究,能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师学科素养及教学能力,也为更多学校以兼职教师为主的道德与法治学科团队教研模式提供有效的经验。

不仅用于“教”与“学”,教师还可依托资源包进行学生成长评价。通过跟踪观察、自评量表、课堂观察等方式对学生在依托资源包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学习情况进行表现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等。

(三)资源包的构建过程

小学道德与法治资源包的构建由基础到升级是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它没有真正的“终点”,但有一些重要节点(表1)。

四、发展愿景:支持与赋能

(一)角色双重性——是使用者也是建设者

资源包的构建离不开教育部门的指导、社会资源的加盟,但主要力量是一线教师。基于目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的现状,应该分为几步走。在最开始,由教育部门组织全区域最优秀的道德与法治骨干教师形成资源包建设团队,在他们的实践下,形成一批规范的、模式化的资源包。资源包先在几所试点学校进行实践和公开测评,根据一线教师使用体验后的反馈进行改进。随着研究队伍的壮大和研究的深入,扩大资源包的使用学校,兼顾城乡不同学情的学校,由专家指导组进行现场听课反馈,对资源包的一些模块、模式进行论证,由资源包建设团队对具体课例的资源包进行再完善。依托资源包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资源包能够成为课程教学的素材和来源,可以直接运用于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教育教学活动,也可以以潜在的方式对教育教学活动施加影响。在实际运用资源包的同时,教师也可以补充、修改、完善相关资源包,进行双向扩充,从而使资源包更丰富。资源包的建设者和使用者最终应该是全体一线道德与法治教师,这样的资源包才能做到动态更新,具备更强的适切性。

(二)技术互动性——数字媒体与生活资源实现高融合

道德与法治教学要指向学生的现实生活,就不能与社会资源相脱节。资源包中应根据主题内容收录政府网站链接、专业人员联系方式、网上博物馆等在线内容,还应提供适合教师与学生的数字技术互动模块。通过资源包建设,带动一线教师适应“互联网+教育”生态环境支持下的教育体系,推动以教研为主导的业务部门参与信息化融合的进程,使教育信息化融合实践走向赋能生活的新发展阶段。

(三)价值无限性——从自制自用到共建共享

目前大部分的课程资源都以内部教学团队自制为主,很少主动加入外部的优质资源,这样的资源包具有局限性。由于最初一批研究团队的教学时间、教学经验及教师精力有限,资源包在同步更新上难以达到期望的效果,如果有多校、多地的骨干教师助力,从主题划分、资源包构建、使用策略、教师培育等方面立体化、多元化地推进研究,资源包建设效果会极大增强。共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资源包网站,使资源包成果应用从内部使用到资源共享,一线教师备课有了资源参考,各区域、各学校开展教研时也能使用,这将整体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师课堂教学的起点,促进不同区域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四)管理规范性——制作与使用确保高质量

资源包应该为团队原创,所有作品依法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保护,由开发者授权仅供中小学教师教学使用。为保证资源包建设的质量,要严格按照“二备二审一定”的流程,加强资源包建设的规范管理。“二备二审一定”即每节课、每个单元、每个主题的资源包都由两位教师独立完成,再由两位审核老师分别进行修正完善,重点审核内容的意识形态、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以及是否有知识产权侵权等问题。经审核确认后定稿,再上传到资源包专属网站。

结语

依托资源包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将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的学科育人水平,也为一些以兼职教师为主的道德与法治学科团队提供有益的教学经验。希望在教育部门和一线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能有更多专业的道德与法治教师发挥所长,多方协同,使得小学一线道德与法治教师真正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张微,焦亚男.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构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建设研究[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2(3):89-92.

[2]季晓军.数字资源赋能,构建融合共生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1(11):84-87.

[3]葛丽丽.依托教材拓展资源 构建“四场”培育德行:以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家庭的记忆》第一课时为例[J].广西教育,2021(12):42-45.

[4]翁晓兰.整合视频资源 构建有效课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以视频资源实现有效教学的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32):95-96.

[5]吴福华.挖掘隐性资源,构建道德与法治品质课堂[J].课堂内外(高中版),2022(43):39-40.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
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情感教育
初中《道德与法治》“六步五环”高效教学模式初探
遵循身心特点 助推幼小衔接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生活化理念及其实施探讨
浅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栏目设计的选择和使用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