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

2023-07-04杨倩

考试与评价 2023年6期
关键词:教材探究语文

杨倩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的特点,意味着学生通过学习该学科,可以提高语文学习能力,不断夯实学生语文知识体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文素养等,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当前的语文教学效果不尽理想,这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初期便缺失对该课程学习魅力的感受机会,不利于学生的语文认知以及端正学习态度,还影响学生日后语文课程学习的效果,也会制约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发展。

一、以教材为依托,优化教学方案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想要构建高效课堂,需要以教材为依托,以课标为目的,深研教材优化教学方案。以部编版教材一年级下册《动物儿歌》课程教学为例。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进行课文内容的研析,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将课文中一些学生需要学习的生字和词语标注出来,如“蜻蜓”“捉迷藏”“蚂蚁”“粮食”“蜘蛛网”等。同时根据课文中的相关内容,去了解蜻蜓、蝴蝶、蚯蚓松土、蚂蚁搬家、蜘蛛结网的相关知识。教师在进行正式授课的过程中,准备充足,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就会更加高效、顺利。学生跟随着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学习,学习到更多有用的知识,丰富了知识面。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上述案例的教学中,教师深度研析教材,把握好教材的整体内容,将教材中的相关知识进行整体把握和划分,将课前的备课做好。只有教师做好准备之后,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才能将书本中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也能够更高效地进行相关的知识的学习。同时,教师也可以依据自己的课前准备,为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拓展,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教师通过深度研析教材,不仅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效率,也促使学生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做到高效学习。

二、以兴趣为导向,优化教学导案

在深入研究教材课本、准确把握学生认知和兴趣特征的基础上,合理编写导学案、设计导课环节,全面提升课程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充分点燃,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以部编版教材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课程教学为例。在导课环节,教师可先在白板上展示一个关于青蛙的谜语,如:身穿绿袍小英雄,夏天田里捉害虫,冷风吹来找不见,春天又在池塘里。通过“猜谜语”这一小学生普遍感兴趣的游戏活动,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热情。随后,通过“哪位同学知道青蛙幼体长什么样吗?”教学问题引出教材课文的“主人公”——蝌蚪;同时,利用电子白板展示日常生活中拍摄到的“蝌蚪”和“青蛙”的照片并提出“蝌蚪是如何成长为青蛙的?”“成长过程中会先后发生哪些外形变化呢?”等教学问题。利用教学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使其产生强烈的学习探究欲望,能够积极主动且全身心地投入到后续的学习活动中,从而显著提升课程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在准确把握小学生普遍性兴趣爱好的基础上,通过猜谜语、结合生活真实图片提出引导问题等教学手段完成“质疑导学”设计,以层层递进、循序引导的方式,逐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产生强烈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获得更高的学习效率,既实现了高效课堂的构建,又使自身的教学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以学生为主体,优化合作探究

相较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合作探究式学习更能够凸显出学生的教学主体性,不仅更契合学生的客观学习规律,还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使每个学生的优势和特长得到有效发挥同时,确保各层级学生均能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和成果。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实际学情和教学需求,运用适宜的教学手段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知识学习,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以部编版教材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课程教学为例。授课过程中,教师应通过以下两个教学环节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高效的合作探究式学习:首先要科学分组。“分组”是合作学习的首要环节,分组的科学性会对后续合作探究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必须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对班级学生进行科学分组,确保各学习小组在能力倾向、学科成绩、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均衡性,这样既能够保证各小组的探究学习能力,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组间竞争性,使小组合作学习获得更高的效率与更好的效果。其次要结合课程教学目标和要点,科学设置探究学习任务,确保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例如:“感受课文中小学生的幸福学习生活,体会文章自然流露出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形成良好的民族团结观念”是本节课的核心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基于此,教师可提出“找出文中能够表现出幸福、自豪、赞美之情的字词和语句并加以分析”“说说你对文章最后一句的感受”等探究学习主任务。在任务的引导下,各小组学生均能够对文章核心进行深入的自主探究,并积极交流自己的阅读感悟及想法。相较于教师讲解,通过上述学习过程,学生对文章思想和情感的理解与感悟更加丰富和深刻。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通过“科学分组”和“结合课程教学目标和要点,科学设置探究学习任务”两个措施为合作探究学习的合理、高效开展奠定坚实基础,不仅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使各层级学生以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习惯获得最佳的学习成果,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目的,还有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锻炼和提升,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以作业为辅助,优化教学评价

作业是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小学语文教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可通过随堂练习、布置实践性学习任务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并通过观察其“学以致用”的情况,来检验高校课堂的构建效果,以便对学科教学进行更合理的優化。以部编版教材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课程教学为例。场面描写是本文的精彩之处,也是本节课写作教学的重点。对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设计“随堂练笔”习作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功结合文章中精彩的场面描写语句或段落,以“仿写”的方式进行写作练习,以此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场面描写能力。课后,教师可布置“记录某次活动中的难忘场景”课后写作任务,通过学生的课后写作情况检验学生学以致用的情况,并结合学生的习作,对其在场景描写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针对性指导,以此保证课程教学的高效性和实效性。

五、以问题为反思,优化教学水平

教师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寻找出自身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针对这些问题和缺陷来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解决和克服,并不断进行改善,不断完善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现阶段学生的情况来制定不同的教学方式,以此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以及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教师进行教学反思,还可以发现自身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优点。将自己的长处继续保持和发扬,形成自身独有的教学风格。教师通过教学反思,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构建高效课堂。以部编版教材六年级上册《鲁滨逊漂流记》课程教学为例,教师在进行小學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教学反思的重要性,不断完善教育教学水平。教师在结束《鲁宾逊漂流记》这一课的教学之后,对于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反思自己在课前准备工作、课堂教学过程、知识讲授过程等这些环节之中是否存在这些不足,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如在进行课文教学的过程中是否存在知识遗漏的情况、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是否存在学生问题无法解答的情况、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是否给学生进行知识拓展,以及相关的知识拓展是否让学生了解和接受等。教师通过不断反思,进而不断进步,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效率,促进小学语文高校课堂的构建。

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教学反思的重要作用,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发现教师自身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不同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解决和改善,以此来促进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率,学生能够学习到更多有效的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始终面临着跟随时代不断改革的要求。而通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减负增效的任务,其实是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及“双减”政策要求的落实,这让教师的语文课堂教学秉承最新的教育理念,用最为适宜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不知不觉中达成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不仅保证了教师自身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还为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开辟了全新的局面。新课标背景下,依托教材、激发兴趣、合作探究、教学评价、及时反思是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促进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策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科教师应在综合考虑实际学情、教学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灵活运用。教师优化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引导学生进行学以致用,进行知识巩固;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

猜你喜欢

教材探究语文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教材精读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