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读写结合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2023-07-04陈玉环

考试与评价 2023年6期
关键词:苏州园林写作技巧初中语文

陈玉环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黄金阶段,初中语文的学习潜力巨大,但是由于其生活经验较之其他阶段而言不够丰富,难以对外界的事物形成较为感性的认知,需要进一步在教师的引导之中掌握一些如何处理个人学习情感的技巧,并且借助更为丰富的语文作文训练加深个人生活学习的体验,提高表达真情实感的语文写作能力。可见,教师需要基于读写结合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方式,创新读写结合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进一步引导学生投入到初中语文阅读和写作结合的活动之中,提升个人良好的语文读写能力,促进语文综合学习水平的提升。

一、基于读写结合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之中,教师需要重视阅读文章的分析,帮助学生在读写结合的过程中借助阅读积累的写作素材进行输出表达。由于一篇阅读文章通常蕴含着作者丰富的写作体验,教师需要重视对于语文语篇的解读,帮助学生借助阅读文章的领会,进一步深入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同时,教师也不应当忽略学生通过写作有效输出个人的阅读感悟,从而真正将在阅读文章中学习到的语文知识运用到写作训练之中,将内化的语文写作知识转化为外在的写作情感表达,从而真正提高语文写作能力,感受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之处。

基于读写结合的初中语文教学是指教师需要充分重视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写作技巧,并且在写作训练中利用阅读所积累起来的语文素材进行创新输出。教师需要重视阅读作为写作的基础,帮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效结合阅读过程中学到的写作知识进行相互融合,进而有效处理在阅读过程之中积累的写作素材。可见,如果学生要创作出一篇质量较高的作文,就必须先大量积累阅读素材,在阅读过程中积累起一定的写作素材,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但是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忽略了对于学生良好读写意识的引导,学生容易将阅读和写作割裂开来,在阅读过程中只能够以阅读任务的完成为主要学习任务,通常只是走马观花地理解文章的大体意思,但是却无法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难以形成较为丰富的阅读体验,不利于之后的写作创新过程,促进语文运用能力的提升。久而久之,学生对语文写作产生了一定的畏惧感。其次,教师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更倾向于采用阅读和写作分开的教学模式,认为只有学生先经历完整的阅读体验,才能够有效感受语文文字的魅力,有利于个人写作技巧的掌握以及写作能力的提高。学生在单一的写作训练之中,先是学习一些写作技巧,再强硬地将所学到的技巧落实到个人的写作之中,使得个人的文章过于空洞乏味,无法引起读者的阅读共鸣,导致个人的文章质量也得不到有效提升。这种初中作文教学方式忽略了读写重要性,容易让学生畏惧阅读,也在写作的过程中认为语文学习过于枯燥,个人综合语文能力难以得到均衡发展。学生也感受不到阅读和写作结合的学习乐趣,从而在较为割裂的阅读学习或者写作训练之中,降低语文学习兴趣,难以培养初中语文综合学习素养。因此,教师需要基于读写结合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模式,并且改变个人的错误认知,引导学生充分经历积累写作素材的阅读体验,并且在阅读中学会写作,在写作之中掌握思考表达的技巧,进一步借助读写结合的活动提升语文综合学习能力,培养语文综合学习素养。

二、基于高质量发展背景的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

(一)以学生为中心,培养语文读写兴趣

由于一篇阅读文章通常蕴含着作者丰富的写作体验,教师需要重视对于语文语篇的解读,帮助学生借助阅读文章的领会,进一步深入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语文作文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先在阅读过程中揣摩作者的写作技巧,顺着作者文章写作的脉络进行解读,感受文章流露出来的思想情感,进一步学会作者的巧思布局,进而提高个人语文写作能力。同时,教师也不应当忽略学生通过写作有效输出个人的阅读感悟,从而真正将在阅读文章中学习到的语文知识运用到写作训练之中,将内化的语文写作知识转化为外在的写作情感表达,从而真正提高语文写作能力,感受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之处。

比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七课《昆明的雨》的过程中,本单元的写作主题是“语言要连贯”,学生需要在《昆明的雨》这一节课的读写结合学习过程之中,学习对比的写作手法,并且体会“形散神不散”的语文写作奥妙之处。本文并未用大量的笔墨直接描述雨,而是先从一幅画写起,将作者记忆中与昆明的雨有关事物一幕幕地为读者展现开来。教师需要让学生掌握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怀念这一情感线索,从而体会将零散的素材聚拢起来的写作方式。在初读课文的环节,教师可为学生播放《昆明的雨》音频,让学生在《昆明的雨》音频的带领下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的读音和含义。学生在这一阅读过程中,留下了较为清晰的印象,也了解了这一节课的主要内容。那么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某一段落,以标点符号的引入为主,让学生思考从连用五个标点之中读出了什么信息,帮助学生体会标点符号在文章写作中的重要性。此时,学生借助这五个符号感受到了作者言谈中间的感受,也刺激了读者的阅读体验,虽然较为平淡却回味无穷。那么,教师便可以以标点符号的运用为主要写作内容,推动学生在完成這一小小的任务时激活个人语文写作的兴趣,感受标点符号的使用给个人写作内容增添的趣味,提升写作能力。在此读写结合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地理解了《昆明的雨》文章内容,并及时将内化的语言转化为外在的情感表达,提高了个人语文写作表达水平。

(二)设置多样读写问题,营造作文学习氛围

基于读写结合的初中语文教学是指教师需要充分重视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写作技巧,并且在写作训练中利用阅读所积累的语文素材进行创新输出。同时,教师需要注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之中辩证写作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在多样语文作文读写问题中思考文章的写作脉络、大意内容以及作者想要表达出来的学习情感。可见,教师需要借助读写问题的设置,推动学生在读写之中提高语文综合分析能力,潜移默化地学习写作技巧,发散语文写作思维。因此,教师需要重视阅读这一学生写作的基础,帮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效结合阅读过程中学到的写作知识,有效处理在阅读过程之中积累写作素材。

比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十九课《苏州园林》的过程中,这一单元的写作主题是“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叶圣陶写作的《苏州园林》这一文章主要是为一本苏州园林的摄影作评品集写的趣闻,是一篇典型的说明文,其语言简练、准确和严谨,展现了叶圣陶先生从容悠闲的心境。教师需要使学生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在描写说明事物的过程中抓住写作特征进行写作。首先,为了激活学生的语文读写兴趣,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苏州园林的图片,并且搭配古典音乐,使学生说出自己对这一图片的初步想法。学生在图片和音频的刺激之中,感受到了苏州园林独特的美景和典雅的氛围,而在品读美文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以问题为引领,让学生抓住事物特征这一区别于其他事物最显著的特点,了解苏州园林的特征。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別找出最能体现苏州园林特征的句子,概括说出每段说明对象的特征。比如有的学生先从整体部分说起,总结了有亭台轩榭自然美、假山池沼配合美、花草树木映衬美、近景远景层次美;也有的学生从局部方面进行了总结,有每个角落图画美、门窗设计艺术美、色彩搭配和谐美。学生带着问题进行了段落阅读,感受到了苏州园林的美不仅体现在结构上也展示了其多层次、全方位的美。而在写作环节,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苏州园林》是叶圣陶先生为苏州量身定做的一种较为别致的名片,那么你能否从你平凡的生活之中找到亮点,制作一张你家乡的名片给其他学生展示?”这个时候,学生能以这一写作问题为主要学习目标进行写景状物类的训练,从而运用所学到生动细致的刻画形式表达出心中的思想感情。

(三)丰富语文读写活动,培养创新实践意识

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忽略了对于学生良好读写意识的引导,学生容易将阅读和写作割裂开来,在阅读过程中只能够以阅读任务的完成为主要学习任务,无法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难以形成较为丰富的阅读体验,不利于之后写作创新能力的提升。教师需要重视初中语文作文读写活动的丰富,帮助学生在边读边写的过程之中充分熟悉文章中所用到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方法,将个人的写作情感融入到写作中,提高初中语文写作水平。同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读写结合的过程中品味文章,从而形成独特的语文写作思路。

比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藤野先生》的过程中,这一单元的写作主题是“学写传记”,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在这一典型事例的学习之中,品味如何描写一个人物的传记,从而传达出个人对某一人物的敬佩和感激之情。首先,教师可以先创设自主学习单任务环节,帮助学生在课前收集一些作家知识,并且了解散文的体裁。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先是寻找了一些鲁迅这一作者的主要背景知识,并且着重关注了散文体裁“形散神不散”的特点,为个人的写作学习能力提升打好理论基础。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列大纲的写作技巧,教师可以出示一些时间关键节点,帮助学生写出这一文章中所涉及到的主要事件,从而从出场时的藤野先生、八卦里的藤野先生和记忆中的藤野先生这三方面感知人物的特点,学会从不同方面描写某一人物的写作方式。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以《记忆中的_________》为题,结合在这一文章中学习到的写作方法,列出主要的大纲,并选取几个较为典型的事例从不同的方面描写一位恩师的形象,从而掌握人物传记的写作技巧。

为了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效率,教师需要创新目前初中作文的教学方式,并且引入读写结合语文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在读写结合活动参与之中,通过阅读不同题材的文章积累作文素材,有效运用到写作训练之中,从而强化个人的输出表达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与写作这两方面的学习与学生的综合语文学习能力提高息息相关。足够丰富的语文阅读素材积累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语文写作思路;足够细腻的语文写作体验,才能够推动学生进一步发展语文阅读能力,提升个人语文综合学习能力。因此,只有教师运用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才能够让学生在结合阅读和写作的活动之中进行综合性的语文学习,深度思考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关系,自然而然地习得语文写作能力,从而提高初中语文综合学习素养。

猜你喜欢

苏州园林写作技巧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苏州园林修复面貌之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掌握写作技巧,让写作有“技”可循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咫尺之内再造乾坤
浅析苏州园林的留白艺术
挖掘最佳训练点渗透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