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渝地区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模型研究

2023-06-28陈奕彬冯维维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11期
关键词:结构方程护理专业职业能力

陈奕彬 冯维维

摘 要:护理队伍的职业能力是影响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从高职院校的视角出发,研究护理专业职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构建成渝地区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模型,并收集数据对其进行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职业素养、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专业能力是影响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针对高职院校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护理专业;职业能力;结构方程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1.041

“十三五”时期我国护理事业发展成效显著。护士队伍学历素质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持续提升,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进一步增强。但是,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相比,我国护理事业发展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指出,护理领域主要矛盾表现为护理服务供给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提出的迫切需求,需要进一步从护理体系、服务、技术、管理、人才等多维度统筹推动护理高质量发展,提高护理同质化水。为了满足护理行业的人才需求,解决护理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近年来一些医学类职业院校扩大招生规模,但学生职业技能成长缓慢,其职业能力发展状况令人担忧。医学类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护理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应以职业化发展为核心,将知识学习与职业能力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培养既有专业能力又有实践能力的复合型护理人才。

当前国内外专家学者针对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量化模型研究较少,现有研究大多通过经验总结或基于定性模型提出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应具备的能力,缺乏定量数据模型的支撑与证明,并且对于各个指标项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一国家战略,以人才支撑为目标,对成渝地区部分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进行研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索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影响因素,明确改革方向,为高职院校培养护理人才职业能力提供参考。

1 研究设计

1.1 调查对象

本研究共进行2次问卷调查。预调查面向某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在校学生发放100份问卷,有效问卷为100份,回收率达到100%。正式调查面向成渝地区4所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毕业学生和在校学生发放问卷50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485份,回收率为97%。

1.2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利用CNKI、维普等数据库检索关键词为“高职院校”“护理”“职业能力”等相关文献和著作,检索相关网站和官方公文、相关政策法规等资料,结合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学标准,对护理人才所需职业能力要素进行挑选归纳,最后筛选出27项职业能力指标。

(2)问卷调查法。通过文献分析法,对筛选的职业能力要素进行整理并编制成问卷,问卷中的问题与职业能力要素对应。采用Likert 5级量表对职业能力要素进行测评,分别用1~5表示“非常不重要”“比较不重要”“一般重要”“比较重要”“非常重要”。

将预调查的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测量模型中的因子载荷量需要大于0.4,不满足该条件的题项被删除,即删除基本的护理礼仪、其他相关有用证书、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对病患态度等五个项目,整合得到22项职业能力要素,最后形成正式问卷。

(3)统计学方法。利用Excel软件统计数据,借助SPSS和AMOS软件对假设进行分析和检验,主要包括因子分子、相关分析、结构方程等统计学方法。

2 数据分析与结果

2.1 问卷信度检验

《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调查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81,各个维度的信度α值分别为0.883、0.901、0.905、0.850、0.907,都大于0.8,表明问卷的测量结果可靠,内部一致性程度较高,也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2.2 结构效度评价

运用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对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要素进行分析,输出样本数据的KMO为0.884,且从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可知P<0.001,说明测试题目符合良好的统计量标准,可以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

由图1碎石图可知,从第5个因子之后折线趋势趋于平缓,且在第6个因子处出现明显的拐点,因此本文选取5个因子是较为合适的。结合表2可知,前5个因子的特征值均大于1,且累计贡献率为73.279%,大于70%,对原始数据的解释度是较为合理的。

因子1主要包括护理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操作技能、病人病情的评估能力、多发、常见疾病等的观察、护理能力、危、急病人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护能力5个职业能力要素,体现了从业者在工作中为满足工作岗位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及知识,因此因子1命名为专业能力。因子2主要包括学历证书、护士职业资格证书、外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获取各种信息的能力5个职业能力要素,体现了护理专业学生的各种职业技能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因子2命名为方法能力。因子3主要包括团队协作、吃苦耐劳精神、适应医院的工作环境、沟通交流能力、统筹协调能力5个职业能力要素,体现了护理专业学生在工作中的各种职业行为和社交能力,因此因子3命名為社会能力。因子4主要包括热爱护理事业、责任感、职业认同感、良好的医患关系、护理职业道德和伦理道德观念5个职业能力要素,体现了护理专业学生品格与价值取向,因此因子4命名为职业素养。因子5主要包括独立开展护理工作的能力、胜任能力2个职业能力要素,因子5命名为职业能力。

2.3 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模型构建

以职业能力为总潜变量,根据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构建模型,包含社会能力、方法能力、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四个潜变量,根据旋转后的成分矩阵,分别设置多个观察变量,通过AMOS22.0软件画出模型图以及各指标标准化路径系数等,如图2所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职业素养四个指标标准化路径系数均大于0.7,由此可以说明这四个指标能较好地表征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其中职业素养标准化路径系数最小,但是也大于0.7。

2.4 模型检验

2.4.1 模型整体拟合分析

本研究运用AMOS22.0软件对构建的职业能力模型进行分析,并选取RMSEA、x2/df、GFI、CFI等指标来检测模型的整体拟合程度。当以下条件均满足时,结构模型的拟合度被认为良好:x2/df的值不超过3,RMSEA的值不应超过0.08,GFI、AGFI、NFI、CFI、TLI的值都应超过0.90。模型拟合结果显示:x2/df=2.226,RMSEA=0.050,GFI=0.921,AGFI=0.903,NFI=0.932,CFI=0961,TLI=0.956。综上,各拟合度值均在接受范围内,说明本研究构建的职业能力模型是一个可接受的研究模型。

2.4.2 模型的验证分析

由表2可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五个潜变量对应各个题目的因子载荷均大于0.7,因此可以说明各变量对应的题目是具有较高代表性的。此外,各变量的CR(组合信度)都大于0.8,且AVE(平均方差变异)都大于0.5,由此可以认定该模型聚敛效度比较理想。

3 结论与建议

以问卷调查为基础,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了成渝地区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模型,得出以下结论:职业素养、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专业能力共同影响职业能力,且均为正向影响,其中专业能力最高,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次之,职业素养最低。相对于专业能力的高度认同和重视,护理专业学生对职业能力中其他能力的重视程度不足,特别是职业素养,虽然路径系数最小,但不能忽视职业素养培养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由此反映出,护理专业学生对职业能力的内涵理解比较片面。

3.1 着力思想引领,多举措提升职业素养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并指出要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对于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而言,要有清晰合理的职业定位,真正理解为什么学护理,学了护理做什么的职业内涵。第一,强化主流价值观的引领,坚定学生“大医精诚、大爱无疆”的思想共识,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引导学生树立献身祖国医学事业的崇高理想;第二,“关口前移”进行就业指导培训,在学生进校伊始即启动就业创业指导,让学生了解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类别,清晰自己的就业目标;第三,大力实施“三全育人”,将课程思政贯穿于专业教育始终,充分结合“5·12”国际护士节、“8·19”中国医师节等重要节点,举办主题演讲、护士风采大赛、护理技能大赛等主题活动,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勇于投身基层,助力乡村振兴,为“健康中国”建设出力。

3.2 优化课程体系,多途径提升职业技能

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受访学生认为在护理职业知识体系中护理基础知识、护理操作技能是最重要的,这与护理职业特点有关。但在高职教育中,特别对于护理专业学生而言,不能把传授专业知识作为唯一目标,也需要同时注重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高。在明确护理人才培养方向的基础上,优化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注重职业能力培养,让授课内容跟临床工作紧密接轨尤其重要。第一,差异化设计专业课。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主要来源于普通高中和中职对口专业,立足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分类设计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普高类重点强化理论学习,同步提高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中职类在中职阶段已经参加过实习,高职阶段重点强化实践教学,让实际动手能力精益求精;第二,融入临床教学。护理专业学生不仅需要具备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掌握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在校期间要加大到医院各科室见习的力度,在课程学习中穿插临床实践,不仅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又能让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的同时,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

3.3 强化校地合作,多渠道构建评价体系

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评价,是指在建立护理职业能力指标的前提下,根据能力的内容和标准,衡量护理从业人员能力的过程。目前,护理职业教育作为国家培育护理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缺乏护理人才的标准评价体系。因此,建立一套成熟合理的职业能力评价体系十分必要。第一,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评价直接反映出护理职业教育的实际效果;第二,学校可以根据职业能力评价的结果,摸清自身的教学水平,有针对性进行改革;第三,医院等机构可以将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价反馈给学校,既能满足医院等对护理人才职业发展能力的需求,又能推动护理职业教育体系的改革创新。因此,要全面加强与医院、医养中心、康复机构等有护理人员需求单位的合作,将职业能力评价置于单位运行和学校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用职业教育的成果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用职业教育成果在实践中的运用成效,修正学校的护理职业教育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http://www.moe.edu.cn/srcsite/A01/s7048/201007/t20100729_171904.html.

[2]全國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EB/OL].2022-05-07.http://www.nhc.gov.cn/yzygj/s7653pd/202205/441f75ad347b4ed68a7d2f2972f78e67.shtml.

[3]黄茂勇,李英仪.高职教师企业实践政策效用感知:结构、测量与验证[J].职教论坛,2022,38(05):7181.

[4]王静贤,罗江华.数字化转型进程中乡村教师教学资源使用意向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22,(04):116124.

[5]赵月,梁莉.护士职业价值感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J].护理学报,2020,27(16):15.

[6]王静贤,罗江华.数字化转型进程中乡村教师教学资源使用意向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22,(04):116124.

[7]李艳,刘雪松.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护士长辱虐管理对护士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研究[J].护理学报,2014,21(17):3134.

[8]张纳森,赵良渊.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运动康复本科生胜任力模型的研究[J].中国卫生统计,2021,38(04):542545.

[9]习近平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EB/OL].20210414.https://www.ccps.gov.cn/xtt/202104/t20210414_148354.shtml.

猜你喜欢

结构方程护理专业职业能力
中国设计产业竞争优势研究
在护理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探索
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