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教师视角“高中化学教研员专业知识要求”的研究

2023-06-25周朝晖朱庆斌陈天刚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15期
关键词:教研活动

周朝晖 朱庆斌 陈天刚

摘要:依据高中化学教研员专业知识要求,课题组对安徽省637名高中化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根据结果构建高中化学教研员专业知识要求的六维框架模型,并对高中化学教研员的工作开展及其专业化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化学教研员 专业知识要求 教研活动

一、研究背景

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颁布以后,各种培训先后展开;2020年安徽省启用高中新教材,意味着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正式启动。教师是课程标准实施的执行者,如何理解课标理念并将其转化成具体行为,事关课程改革成败。然而,专家培训只能让教师获得大致“影像”,不足以支持教师日常教学和专业成长。教研员是实施课程标准的“中间人”,通过指导、研究和评价等形式为课改保驾护航。教研员能否胜任职业角色,应具备哪些知识和能力,是本课题的研究内容。通过问卷调查,课题组构建了高中化学教研员专业知识要求框架模型,为高中化学教研员培训与选拔及其专业发展提供参考,同时也对提高教师研训质量和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给出建议。

二、概念界定

(一)教研员的专业性

教育主管部门要求教研员能在高效教学、教学研究、有效组织学校层面的教学活动并评价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等几个方面具有专业性。教研员的专业素养包括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包括专业意识和专业情怀;专业知识包括学科专业知识、学科教研知识、教师教育知识、课程知识;专业能力包括课程建设与资源开发能力、教学研究与指导改进能力、质量评价与分析反饋能力、教育教学科研能力。综上所述,教研员的专业性主要体现在教学指导、教学研究和教学评估三个方面。

(二)高中化学教研员专业知识

本文讨论的专业知识指的是与高中化学学科有关的、教研员专业化角色所需要的知识。虽然知识与能力联系紧密,但本课题侧重于高中化学教研员“专业知识要求”,以高中化学教研员专业知识要求研究为主,以教研员专业化发展及如何提高教师研训质量研究为辅。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混合研究法,以高中化学教师为调查对象,调查分析对高中化学教研员专业知识要求的现状评价、期望评价和对高中化学教研活动的期望。

(一)调查问卷内容

1.背景变量,如单位类型、性别、从业年限、教育程度和专业技术职称;

2.对高中化学教研员专业知识的现状以及期望评价;

3.对教研活动的期望。每部分均包括开放性问题,要求参与者对其进行补充。

(二)被试教师基本信息

我们利用问卷星对安徽省637名高中化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被试教师基本信息统计如下:

四、研究结果

(一)对高中化学教研员工作现状的评价

教师眼中,教研员是否具备相关知识和能力?工作现状怎么样?最缺乏的知识和技能是什么?为此,我们设计了8个问题和2个开放性问题,评价结果如下:

高中化学教师对当前教研活动的满意度高达95.29%,但也希望教研员能在具体的教学行为方面给予更多的指导或示范。

(二)高中化学教研员专业知识要求调查

基于教研员主要功能是教学指导、教学研究和教学评估,我们推演其需要的专业知识,划分为化学学科知识、化学教学法知识、学习理论与学习者知识、化学课程知识、教育技术知识、教育教研知识这六个维度,结合其相关性混编成四类问题,设计问卷让参与者评价。每一部分均设计了开放性问题,让参与者结合自己的思考进行补充。

1.高中化学学科及教学知识

教学知识认识的三个层次,一是教学知识即学科知识,侧重于重难点分析和诠释;二是学科知识+教育知识,重视教学方法和策略分析;三是动态生成的教学知识,重构个人的教学知识,注重通过研讨生成个性化的教学知识。教师至少具备第二层次教学知识,才能把复杂的知识组织成较易接受的形态。这是教师思考、开展教学的必备知识,也是教研员指导教学所必需的知识。基于此,我们设计了9个问题和1个开放性问题,结果如下:

高中化学教师认为,“高中化学学科及教学知识”中重要程度由强至弱依次是普通化学基础知识、高中化学课程教学知识、高中化学课程知识、高中化学教学方法与策略知识和教学评价知识,说明高中化学教师更看重教研员是否具备与实操有关的知识。

2.学习理论与学习者知识

只有了解学生学习特征,才能科学指导教师优化教学;只有了解教师学习特点,明确教师的需求,才能有效提升培训、指导的成效。基于此,我们设计了4个问题和1个开放性问题,结果如下:

高中化学教师期望教研员具备教育对象(高中生和教师)的教育知识,而不仅限于普通教学原理与学习知识。

3.化学课程知识

教师是实施课程标准的执行者,如何理解课标理念并将其转化成具体教学行为,需要教研员长期的指导、培训。教研员只有具备课程理论相关知识,能够俯视课堂,才能打通课标与教师之间的连接,避免形成课标实施的“断层”。为此,我们设计了5个问题和1个开放性问题,结果如下:

高中化学教师认为“化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最重要,对教研员专业知识要求的期望偏向于教学实践。

4.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知识

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研员需要有计划地组织一些教研活动,促进教师反思研究,引领教师专业成长;需要整合理论与实证研究,促使本土化教学特色的形成。为此,我们设计了10个问题和1个开放性问题,结果如下:

高中化学教师认为教研员必须具备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和能力;相关知识中,除“地方教材与资料建设知识”外,其他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都非常重要。

(三)高中化学教师对教研活动的期望

1.希望参加的教研活动形式

我们设置了报告培训、活动观摩、指定内容的自我研修、其他活动四个选项,让参与的高中化学教师就希望参加的程度排序,统计结果由强到弱依次是活动观摩、报告培训、指定内容的自我研修、其他活动;活动观摩占比94.35%,远远超过排在第二位的报告培训(65.78%)。高中化学教师认为,以问题驱动、实践取向的教研活动,贴近教学实践,易于理解、吸收和模仿;而案例研讨与观摩,不仅仅能引发老师的模仿,还能激发教师反思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2.希望获得的培训内容

我们设置了化学学科类、化学教学类、化学课程类、教科研类、高中生学习理论类、教育教学技术类、教育教学研究前沿类共七个选项,让参与的高中化学教师就希望获得的程度排序,统计结果由强到弱依次是化学教学类、化学专业知识、化学教科研类、化学课程类、教育教学技术类、教育教学研究前沿类、高中生学习理论类,其中排在前三位的培训内容占比均超过70%。然而,各地举办的高中化学教研活动,除公开课外多为课程报告类培训,与教师们期望的内容有差距。

五、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1.高中化学教研员专业知识要求的框架模型

通过量化分析,我们提出高中化学教研员专业知识要求的六维模型为:化学学科知识、化学教学法知识、学习理论与学习者知识、化学课程知识、教育技术知识、教育科研知识。每一维度又涵盖了丰富的具体化知识。调查结果表明,被试对象在整体上认同知识维度的划分,没有获得有价值的补充;不同维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一致。课题组据此构建的高中化学教研员专业知识要求的框架模型為:

2.高中化学教研活动期望

教师的学习特点、动机和理论,均与学生的有所不同。“零敲碎打”、潜移默化,更符合成年人的学习特点;短时间内获得的大致“影像”,不能满足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求。案例分享、公开课观摩等活动,尽管可能内容不深入或理论不系统,但仍然是教师最喜欢的教研活动形式。教师不太喜欢课程类专家报告,觉得不接“地气”;他们更关注的是问题解决,希望学习后能立即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希望获得的培训内容是化学教学类、化学专业知识、化学教科研类,而目前高中化学教研活动很少涉及后两项,教研员应引起关注。

(二)讨论

1.厘清了对高中化学教研员专业知识要求的认识

就高中化学教研员的知识结构和内容来说,其与高中化学教师相比并无质的区别,只是水平的差距和侧重点的不同。从调查结果来看,高中化学教研员不仅需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较强的组织能力,更需要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和较强的“实战”指导能力。选拔、培养高中化学教研员,注重从业经历和“实战”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教研员需具备指导教师教学和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知识。多学科知识聚焦教学实践的研究,可产生不同观点,互为补充,更好地解决问题。因此,具备跨学科知识的教研员,能更好地胜任职业角色。

2.关于高中化学教研员专业化发展的思考

高中化学教师希望能多一些化学教学类、化学专业知识类、教科研类的培训,要求教研员知识全面、能力均衡。高中化学教研员若对此有清晰的认识,可以针对性地学习和研修。研究中发现,目前针对教研员的培训内容,并不能满足其工作需求,还需要增加化学专业知识、教科研知识、教师教育理论知识的培训和研讨。

参考文献:

[1]章建跃,等.中学数学教研员的“专业知识”“能力”及其“发展”[J].数学教育学报,2017(8).

[2]张丹.小学数学教研员研修课程的开发构想[J].教育视界,2019(11).

[3]朱德全,杨鸿.论教学知识[J].教育研究,2009(10).

责任编辑:丁蔚

猜你喜欢

教研活动
浅谈小学语文教研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农村学校的语文教育研究活动
基于智慧云录播课堂教学系统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提升校本教研品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专题研究:为教研活动打开另一扇窗
基于多元与开放的同课异构教研模式研究
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教研活动有效性的探讨
新课程标准下教研组工作的开展与思考
浅谈如何提升小学教研活动实效性
谈评课的“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