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师范生语言功力的养成

2023-06-25熊婕李汉桥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3年4期
关键词:专业素养师范生

熊婕 李汉桥

摘要:语言功力是教师重要的专业素养,师范生必须加强修炼语言功力以适应未来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师范生的语言功力包括普通话和发声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文字写作能力。当前,高校师范生的语言运用存在不少问题,相当一部分师范生语言功力不足。遵循准确定位、循序渐进的原则,培养自觉改进、活化语言的意识,坚持倾听辨别、当众运用的方法,能帮助师范生养成良好的语言功力。

关键词:师范生 语言功力 专业素养

语言功力是教师、播音员、主持人等语言工作者专业素养的重要体现。尤其是教师,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导者,需要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讲解丰富的科学知识、阐释深刻的哲思道理、抒发独特的个人情志,这些表情达意、言志传神都需要依靠教师个人扎实的语言功底和高超的语言技巧去实现。所以,教师的语言功力关乎到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关乎到学生身心成长和民族素质提高,关乎到社会发展和国家兴衰。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的预备者,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功力以适应未来的工作需要。

一、师范生语言功力的具体体现

(一)标准的普通话和良好的发声能力

标准的普通话和良好的发声能力是师范生语言功力的基础,是从事教师工作的前提。教师语言的基本要求就是普通话语音标准,声音清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国家语委等部门《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决定》中又规定“中小学教师、师范院校的教师和毕业生应达到二级或一级水平,专门教授普通话语音的教师应达到一级水平”。这些政策法规对师范生的语言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那就是必须说好普通话,达到相应的等级标准。说好普通话,要力求吐字清晰,字正腔圆,情、声、气完美结合,“气随情动,声随情出,气生于情而融于声”[1],在“准”和“美”的两个维度上展现出音声的规范性与艺术性。“准”,是普通话发音标准,声、韵、调规范、清晰,没有系统性的语音错误。“美”,是嗓音优美,吐字归音圆润饱满,说话字字珠玑、掷地有声。教师必须用规范性和艺术性的语言去教育学生,这是由教师工作的性质决定的,教师的言传身教时时刻刻都在感染着学生,如果说教师的行为是无声的语言、有形的榜样,那么教师的语言就是有声的行动、无形的楷模,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教师应以深厚的教育情怀和强烈的责任意识去对待普通话的规范问题,加强口语训练,改善语音面貌,增强发声能力,筑牢语言功力的基石。

(二)口语表达能力

师范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有文字依据的有声语言表达能力,这在师范生语言功力中居于首要的和显性的位置。教师授课时的言语活动多种多样,念稿、背稿、自己撰写讲义、借鉴他人讲义、一字不动、修改加工、教案加资料等等,各种言语活动集中表现为一种方式——说话。教师说话是需要深思熟虑的,课堂语言通常建立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之上,有详实的文案支撑。有研究表明“学生知识的学习同教师表达的清晰度有显著的正相关。……教师讲解的含糊不清则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呈负相关”。[2]这说明教师语言所负载的功能是直接由有声语言来传达的,学生对知识是否接受了?教学目的是否达成了?教学效果是否呈现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有声语言表达。有声语言传情达意的清晰度、表现力和感染力,最能体现出一个教师的语言功力。

二是无文字依据的即兴口语能力,这在师范生语言功力结构中处于特殊的和显性的位置。即兴口语也属于有声语言,但属于无稿状态下的有声语言。有稿状态下的有声语言表达是复现性的,用语音完整呈现出既定的文本内容,而无稿状态下的即兴口语表达是原发性的,对人的心理素质、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要求极高。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有大量固定循环模式的教学环节,还有随时都会出现的学生提问、家长质疑、同行辩论的突发性情况,这时,即兴口语便成为教师必须面对的现实了。即兴口语能力体现人的语言机智,亦称“语智”,它显示一个人口语表达的能力和智慧。[3]随着时代的发展,师生之间、家校之间、同行之间的互动日益频繁,师范生提升即兴口语能力迫在眉睫。首先,要训练良好的心理素质,面对各种突发情况能够保持从容、冷静的心态;其次,要锻炼高度敏锐、集中、灵活的思维,机智得体地化解各种矛盾;再次,要积蓄扎实的知识储备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是教师即兴口语能力的来源。

(三)文字写作能力

这是师范生语言功力根本的和隐性的体现。写作是一个从观察和体验生活,到积累语言素材,再到动手书写和修改成文的过程。写作能力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思想深度和逻辑力量,写作水平的优劣对口语表达能力起着巨大的潜在作用。写作过程中,要紧紧围绕一个主题或现象去思考、立意、选材、谋篇布局、遣词造句,这不仅要求写作者拥有丰富的观察力、思考力、感受力和分析力,还要有扎实的文字驾驭力和语言表述力。对于师范生而言,写作练笔具有三方面的积极意义:一是做生活的有心人,深入地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的人、事、物,坚持看书学习,使自己的思维不断有序化、条理化、深刻化,思辨能力不断提升;二是做中华文化的传播者,更加准确、熟练、富于创造性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字应用水平;三是做坚毅的教育实践者,通过文字写作来锻炼自己的心态,做到胸有成竹,临危不乱,降低口语表达时的心理压力。只有练好写作基本功,才能强化自己的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才不会在课堂上出现脱离了讲稿就不会讲课的尴尬,在即兴口语状态下,也不会出现大脑一片空白,语无伦次、词不达意的难堪了。总之,写作能够直接作用于师范生的口语表达,对于师范生语言功力的提升具有根本性意义。

二、师范生语言功力的现状

(一)普通话基础薄弱

以笔者所在的某师范高校文学院为例,我院师范生来自全国十多个省区,涵盖北方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吴方言、粤方言、闽方言等多种方言,学生的方言背景十分复杂。很多来自农村或偏远地区的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没有接受过规范的语言训练,普通话基础薄弱。这一点,从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可见一斑。以2022年5月的普通话水平测试为例,据统计,本次测试我院有265名中文类师范生报名参加,其中达到国家规定的语文教师普通话二级甲等以上标准的有179人,占测试总人数的67.5%,未达到二甲标准的有86人,占测试总人数的32.5%,未达到二甲标准的考生中,有51%的人参加过2次测试,22%的人参加过3次测试,27%的人参加过4次以上测试。可见,相当数量的师范生普通话语音面貌差,方音明显,方言的语用习惯顽固,普通话水平测试达标困难重重。

(二)口语表达能力不足

口语表达是教师必备的职业基本功,而很多师范生欠缺这种基本功。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在有文字依据的有声语言表达时,很多师范生不知道如何驾驭自己的声音,要么说话音量太小,声音缺乏存在感,要么声音言值低,字不正腔不圆,字音又闷又扁。不少人对朗读、朗诵和演讲缺乏正确的认知,一到朗读就或蹦字或念经,声调僵直,有字无词,有词无句,轻重不分;一到朗诵就拿腔拿调,虚情假意,声不连贯,句意破碎;一到演讲就心理紧张,思路不清,语言生硬,节奏混乱,表情尴尬……种种有声语言表达状貌皆显得既无内涵也无技巧。而在无文字依据的即兴口语表达时,很多师范生缺乏控场的自信心,体态语也不够得体,说话支支吾吾、吞吞吐吐,演讲内容还经常偏离话题,言之无物,言之无序,言之无理,言之无文,言之无情……种种失当表现均暴露出师范生在心理素质、思维能力、语言技巧上的缺失。

(三)写作能力退化

当前,高校师范生的写作能力普遍呈退化趋势。“大学生汉语写作能力普遍低下已经到了怵目惊心的地步,存在大学生群体性的‘不屑与‘不会写作的危机。”[4]笔者在指导学生写作毕业论文、微信公众号推文以及各种应用文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写作能力的退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思维结构方面,不能清晰地提炼观点,不能完整地表述结构,不能连贯地呈现逻辑,不能流畅地表达语言,文章缺少形式感和艺术感。这说明学生虽然具备了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常识,但是缺乏高级的写作能力,积累写作素材、整理分析语料、进行逻辑思维和观点论证的能力明显不足;二是创新意识方面,大学生普遍存在思想僵化、思维惰性的问题,缺少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观点,习惯于复制粘贴、套路化写作、碎片式阅读和网络社交,独立性思考和独创性观点相当匮乏;三是写作技巧方面,很多大学生不能熟练、准确地使用汉语汉字,错别字、错用标点符号、修辞不当、语法不规范等现象层出不穷。

三、师范生提高语言功力的策略

(一)遵循准确定位、循序渐进的原则

语言功力是教师职业能力的根基,师范生要筑牢这个根基,必须遵循一定的训练原则,即准确定位、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要对自己的语言能力有一个客观准确的评价,重点分析自己的语言表达状况,正确认识自身的理解力、感受力和表现力,找到加强语言功力的起点,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从普通话声韵调的读法、用气发声、口腔控制、吐字归音等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和科学发声法的练习,到谋篇布局、字斟句酌、咬文嚼字的文字写作能力修炼,再到集中精神、投入情感、协调肢体、控制节奏、把握时长、掌控全场的口语表达训练,都需要全身心投入其中,反复琢磨,潜心思考,认真完善。其次,在发现自己的问题后,要紧紧抓住问题加以钻研和练习,坚持不懈、循序渐进。教师语言的核心是声、情、义的结合统一,情声和谐、言近意远的语言表达最能展现教师的个人魅力。师范生提升语言功力,让语言表达由不和谐到和谐,由词不达意到言近意远,必定要经历一条漫长、艰苦、复杂、迂回的训练之路,其间特别需要坚定信心,夯实基础,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切忌急于求成,“眉毛胡子一把抓”,否则事倍功半,根基不牢。

(二)培养自觉改进、活化语言的意识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师范生在训练口语表达时,普遍有主观意识上的障碍,一方面是受到方言语势和发音器官固化的影响,对学习普通话有畏难情绪;另一方面是对语言学习存在枯燥刻板的印象,认为有声语言习惯难以改变,因而学习动力不足。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在语言实践过程中,人们会形成一些定势,比如心理定势、思维定势、表述定势、行为定势等,这些定势会随着语言实践的展开逐步成型,也会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不断完善,原有的定势被不断调整,新的定势逐渐形成。师范生训练语言功力,必须保有充分的自觉和敏锐的感悟,主动以正确的理论做指导,坚持不懈地进行练习、改进、完善,努力克服既往的不良习惯,使自己逐步进入语言规范意识穩定扎实、思想感情有动于衷、气息声音灵活变转、唇齿舌鼻自如运作的最佳表达状态。同时也应该注意到,语言是有生命力的,不论是口头表达的有声语言还是写作出来的文字语言,都具有动态的、鲜活的特征,都能够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姿态。不管如何训练有声语言、怎样锤炼文字语言,都不应该将语言单一化、僵硬化、刻板化,而应该时刻注意语言的活化。具体的做法是,在有声语言表达时,不要简单地见字出声,机械地照本宣科,而应该深入理解文本,具体感受形象,调动情感态度,活用表达技巧,不断加深理解力、感受力、共情力和表现力;在写作文章时,不要肤浅地复制粘贴,套路化行文,而应该坚持在生活中阅读、观察、思考,有意识地训练逻辑思维和表达论证,扩大积累,笔耕不辍,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提高自己的语言驾驭能力。

(三)坚持倾听辨别、当众运用的方法

语言功力的两端,一是“倾听”,一是“运用”。[5]倾听,能增强语言规范意识,提高辨别能力;运用,尤其是当众运用,能锻炼心理素质,提升思维品质。

首先要学会倾听。有关言语交际功能的资料表明,在人们日常的言语活动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也就是说,人们有近一半的时间在听,可见它在日常交际活动中的重要地位。[6]倾听是社会生活中主要的信息交流途径,社会交际要求在倾听能力上做到:听得准,理解快,记得清。良好的倾听能力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学生在校学习知识,主要是听讲、听记。听课、听讲座、听广播等都能让人学到很多知识,所以,倾听是学好各种学科知识的基本功。师范生锻炼倾听,不仅可以培养自学能力,也可以提高自己作为未来教师的一项教学必备本领。训练倾听时,应特别注意倾听典范的有声语言艺术作品,增强语言规范意识,提高自己的听辨力,从字词、语句、段落到全文,尽可能精准地倾听、认真地理解、深入地记忆。一开始可能感受模糊,分不清好坏,但是听得多了,慢慢地就能听出好、不够好、比过去好、比某某好,甚至对作品的内容、形式都能做出越来越清晰的分辨了,这对提高自身的有声语言表达水平是大有裨益的。

其次要学会运用。学以致用是练好语言功力的关键,尤其是当众运用,对提高表达能力至关重要。研究表明,80%以上的人在公开演讲时都会感到紧张,不少人将紧张情绪归结为性格内向。诚然,内向性格和外向性格会对人的演讲能力产生作用,这作用在于,它们有不同的能量获取方式:外向者有大量机会参与社会交际,锻炼表达的机会多,自然口脑协调能力较好,而内向者更倾向于独自获取能量,很少主动与外界交流,自然表达能力较差。但是,内向性格和外向性格并不是决定演讲能力的关键因素。不论性格外向与否,师范生必然要遵循教师职业的规律性和特殊性去提升自己的口才,使自己拥有强大的心理素质、严密的逻辑思维和出色的表达能力。良好的语言功力不是靠天赋异禀,而是靠后天的积累、思考与刻意练习。不少优秀教师在课堂上出口成章、妙语连珠,看起来口才似天生一样好,实则是他们勤学苦练、积沙成塔的结果。他们是坚定的终身学习者,不断积累知识,又不断运用知识,在教学实际场景中殚精竭虑、全力以赴,无数次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表达,一言一行皆被审视、被监听、被调检,最终练就了强大的心理素质和出众的教学口才。

综上所述,教师终身以“舌耕”为业,语言功力是教師素质构成中的关键因素,对于即将从教的师范生来说,养成良好的语言功力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学院.播音主持语音与发声[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263.

[2]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263-264.

[3]谢静.浅谈写作能力对电视节目主持人口语表达的促进作用[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146.

[4]马斗成,卢文丽.加强非中文专业大学生汉语写作能力的思考与探索[J].山东高等教育,2014(1):63.

[5]张颂.朗读美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22.

[6]国家教委师范司.教师口语[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00.

[基金资助: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教研项目“以五维话术操练为策略的高校口语课程教学研究”(编号X2019019);“基于‘应用型教学改革的中文专业‘CWP核心素质培养研究”(编号X2018008)。]

猜你喜欢

专业素养师范生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师范生教育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改革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论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
翻转课堂背景下的高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探析
当下如何提高中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养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浅议国开教师专业素养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