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策略简析

2023-06-21吴海美

小学阅读指南·教研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

吴海美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在新课改大背景下有效改进教学方式、创新教学策略,有利于语文教学的有效实施,从而促进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要深入钻研语文阅读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从时间、内容、形式和学情等多角度,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模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现阶段,阅读教学过程中存有较多的问题。一是传统阅读教学形式内容单一,学生对于枯燥的文字符号学习兴趣不足,因此无法展开有效的学习。二是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阅读内容的重视不够。三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没有制订合理、高效的阅读教学计划,缺乏有效的阅读教学方式及活动评价,导致学生在学习时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二、探寻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策略的有效路径

1. 注重阅读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在探索阅读模式时,可以结合其活动内容和实际情况开展多样化设计,通过教材中心内容进行有效导入。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应注意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兴趣特点进行阅读导入,使学生乐于阅读,并能够自主探索与学习,从而使其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学模式的改进也要求教师对语文课本进行深入的研究,并通过巧妙地问题布置,让学生沉浸于阅读中,从而激发他们主动思考与探索的欲望。此时,教师不应将问题的解答作为指导,而应通过提问来指导和引导,使其能够更好地进行思考。

例如,在《四季之美》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思考自己对四季的印象,并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季节或者景色,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针对性地为其提供拓展阅读的资源。在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采用相应的多媒体新技术,通过视频或者图片进行展示,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向学生传授四季知识,让学生能够在玩中学习和探索。教师要在此基础上促进学习内容的融合来达到学习目标,鼓励学生进行思维的创造性学习,使其从中得到乐趣。

2. 利用创新情景教学模式,进行合理的阅读活动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都是利用课本讲解、黑板板书的方式完成教学,学生对此早已司空见惯。基于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形式的改进以及智慧课堂的引入,教师可以将很多教学资源利用起来,针对不同的阅读主题进行多样化教学,进一步创新教学模式。教师切实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及学习需求,开展有效的阅读设计,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而且强化了课堂教学品质。

例如,以人物阅读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进行相关的语文阅读内容讲解之前,设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导入。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语文阅读中的趣味性,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在优美语句阅读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在进行相关语文阅读教学时根据主题创建情境教学,让学生讨论自己认为的优美语句应该具备什么特点,自己最喜欢优美的语句是什么,进而有效激发其阅读欲望和探索兴趣,快速融入课堂,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相关语文阅读知识的学习。

3. 利用信息化平台,扩展阅读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差异性进行有效知识传授。另外,单凭课上的阅读素材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拓展課外的阅读素材,提升学生整体文化素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需求,制作相应的微课视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提前掌握教学的相关要点、步骤及注意事项。在阅读教学各个环节中,教师都要积极地鼓励学生参与到阅读交流中并提出个性化的观点,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发展。

例如,在进行《三国演义》片段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相关的题材影视剧《三国演义》中精彩片段,吸引学生对文本阅读学习的兴趣。要想实现创新,教师可以课前利用信息技术导入课程,在对学生的兴趣特点调研的基础上,合理选择相应的电视剧或动画资源作为导入素材让学生进行学习。这样,通过多样化、信息化的导入方法,教师有效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核心学习素养和健康的心理。然后教师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从而达到更好的上课效果,利用情景教学,增强教学效果。

4. 促进阅读形式多样化,提升阅读质量

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结合不同学生的差异性,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有效备课,设计多样化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使得学生都能够在语文阅读课堂中有效获取相应的语文知识,并提高阅读能力。但是,现阶段学生的阅读学习只是进行大量的重复阅读,教学方式也缺乏科学性,导致学生产生畏难和抵触心理。在对小学语文阅读形式进行创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阅读形式,如小组学习、视频化阅读、相关性阅读参考、相关知识技能总结等,对重点知识进行深入讲解,与学生共同探索其中的知识体系,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和兴趣性,逐步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例如,在进行以“季节是一种命令”为主题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于四季的感触和认识,并通过朗诵或者表演的形式进行展示。这个过程能使学生的关注点回到课堂内容上来,又能使学生在表达过程中学会相关语言。教师完成这一部分任务后,便可以让学生开始精读和略读相关内容,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甚至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语句进行相应的仿写或者扩写等。教师深入地探究阅读材料中的内在知识,能够提高学生对具体阅读知识的解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文阅读教学形式不再只停留于纸质的字符形式以及繁复的记忆过程,而是着重培养学生的习惯、思维能力以及对课文的理解。它还可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具有成就感,进而不断成长。教师要明确小学语文阅读具备的基本特征,用好信息技术这一载体,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文化素养,使得学生对语文阅读知识学习产生浓厚持久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热情,促进心理健康。教师在语文阅读设计中应加强对多样化模式的应用和探究,使课后阅读的作用和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在提高课堂质量的同时,使学生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激发其学习热情,不断促进其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主要内容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