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整本书阅读视角的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研究

2023-06-21李玲

小学阅读指南·教研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整本书语文课程阅读教学

李玲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工作不断深化实施的过程中,推动阅读课程的教学创新成为许多小学语文教师的重点工作内容。推动整本书阅读活动在语文阅读课程中的创新开展,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还能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从而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活动奠定基础。但是在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更关注学生个人阅读技巧的发展,对整本书阅读的创新设计重视程度有限。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整本书阅读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创新路径,以期提升小学语文阅读课程教学成效。

一、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创新概述

推动以整本书阅读为基础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是现代语文课程教学创新的基础。在创新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阅读教学的主导者,还是各类阅读活动的设计者与引导者,具体的阅读教学内容由学生决定,相应的阅读成效也取决于学生的阅读过程。那么学生在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要进行思辨性的阅读与表达,培养问题解决能力,促进个人独立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而养成正确的三观,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基于整本书阅读视角的小学语文教学创新,需要教师对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记”的阅读思想进行转变,突出学生在整个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巩固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此外,在组织学生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要设计相应的阅读交流环节,除了教师的针对性引导外,整个过程要以学生的阅读感悟表达为主,积极鼓励学生就个人的阅读理解进行大胆发言,组织学生就个人的作品理解进行书面写作活动,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有效整合,提升阅读教学实效。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上,部分教师设计的阅读教学模式存在相应的问题。尽管许多教师追求阅读教学的创新,但是由于教师自身的教育理念和专业能力的限制,阅读教学创新难以取得应有的成效,很少有教师能够把握好学生的主要特点以及阅读教学进度之间的平衡,此外部分学校的教学资源和设备对教师的阅读教学创新活动也存在限制。

(一)教师创新化教育能力有限

在当前的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在学校教育政策、教学投入和课程教学设备等因素的限制下,创新性的阅读教学活动难以有效实施。比如,教师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设计信息化的阅读教学模式,但是受学校设备限制,教师难以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指导。阅读教学创新程度有限,导致理论化的阅读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发展有限。

(二)教师的阅读教育能力有限

当前,部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借鉴以往的教学经验,阅读教学的内容缺乏相应的更新,对网络阅读资源的应用有限。在现代阅读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理论讲解+学生自主阅读”的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学生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课程参与,阅读学习成效有限。

(三)信息化阅读课堂建设有限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对信息化阅读课堂的建设程度有限,他们认为信息化的阅读课堂就是为学生展示课件。此外,教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对阅读课程的信息化建设程度有限,阅读教学质量难以提升。

三、基于整本书阅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势

(一)革新教学,提升效果

整本书阅读教学理念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育体系中具有突出的地位,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单一的课程形式和理论化的阅读内容,导致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產生了逆反心理,学生的阅读学习成效不足。推动整本书阅读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创新应用,是推动学生的语文阅读活动从课堂走向生活、提高学生阅读学习效率的重要形式。

(二)丰富内涵,发展素养

推动整本书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能够转变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下“教师讲解+学生笔记”的教学局面,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特点,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在生活情境、自主探索和阅读实践的过程中,认识到语文课程内容的人文性,从而增强其语文知识理解能力,并构建起有针对性的语文知识体系,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养成。

四、基于整本书阅读视角的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策略

(一)立足学生兴趣,科学选择作品

在整本书阅读视角下推动小学语文课程创新,需要教师立足于学生的阅读速度和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等学习特点。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要设计具有针对性的阅读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生活经历,选择有针对性的阅读书目,增强学生的阅读实效。

比如,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为了增强阅读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可根据学生兴趣,为其挑选具有针对性的书目:为低年级学生选择《中国传统神话》《十万个为什么》等故事性较强的作品内容,为理解能力较强的高年级学生选择内容简单的中篇小说、梗概性的长篇小说和科幻小说等作品,如《海底两万里》《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二)师生共同阅读,拓展学生能力

基于整本书阅读的小学语文课程创新活动具有长期性的特点,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要设计长期的阅读规划,与学生一起阅读。同时,教师要结合作品内容为学生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文本探索能力。

比如,教师在组织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这部作品的内容时,可以结合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作品的创作背景,然后为学生设计相应的阅读计划。

(三)丰富阅读形式,推动阅读规划

教师在推动整本书阅读创新开展的过程中,要在自主阅读活动的基础上,丰富学生的阅读形式,通过不同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深化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实效。这需要教师为学生制订相应的阅读计划,针对不同作品内容设计相应的阅读形式。

比如,教师在组织学生阅读《让太阳长翅膀》作品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朗读的形式分析诗歌的主要意境。而在组织学生阅读《十万个为什么》这种科普性文章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趣味性的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四)实践活动项目,体会语言魅力

阅读情境是增强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方式,开设情境阅读课堂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设计实践活动项目时,教师可以改变阅读教学形式,利用情境课堂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使阅读教学内容有趣,激发学生学习和讨论的主动性,以提高教学效率,完成教学计划。

例如,在指导学生阅读《海底两万里》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海洋世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水族馆或结合网络教学平台观看海洋动物,然后再讲解相应的课程内容。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在描写手法上的特点,同时对作品内容形成更强烈的阅读兴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推动现代语文课程创新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整本书阅读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整本书阅读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阅读文化视野,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要科学选择阅读作品,与学生一起阅读,并设计相应的阅读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探索,同时丰富学生的阅读形式,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的讨论,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在阅读课堂中的参与度,提升阅读教学实效。

猜你喜欢

整本书语文课程阅读教学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