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成语积累运用的策略研究

2023-06-21刘佩青

小学阅读指南·教研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生字成语教师应

刘佩青

成语是我国优秀的文化瑰宝,注重学生成语的积累和运用利于发展其语言表达能力和人文修养,这也与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契合。教师灵活运用成语教学的策略,让学生在成语知识的吸收和产出中,有更多的学习感悟和情感体验。新课改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不仅需注重知识的讲授,还需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成语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扫清阅读障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写作水平等方面有着积极意义。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对成语教学的重视,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成语教学的意义

语文是引导学生掌握成语知识的重要渠道,教师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其透过成语文字的表象看到本质的内涵,这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其人文修养。除此之外,成语教学利于拓展课堂容量,突出语文学习的知识性、人文性等特点。成语教学有助于学生利用成语准确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更利于发展其语言表达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

二、在语文教学中有效积累成语的策略

1.在生字学习环节去吸收成语知识

生字学习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辨识生字,扫清阅读障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教师可以在生字教学环节适当地加入成语教学,这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生字知识的理解记忆,更利于拓展其知识面和眼界。如在《雪地里的小画家》的教学中,学生对“牙、马”等生字认读混淆,学习积极性不强,生字教学效果不尽理想。为提高生字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将其和一些基础的字结合,顺便积累“一马当先”“车水马龙”等成语。教师借助视频或图片、典故等方式,直观形象地讲解成语知识,为学生搭建生字学习的脚手架,增加趣味性,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应鼓励学生收集生活中的生字,联想与这些生字有关的成语,并让学生分享学习感悟与成果。在教授生字的同时积累成语,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得到拓展。

2.在故事中吸收成语知识

大部分成语都是从故事或典故中流传下来,教师应根据学生喜欢听故事的年龄特点,将成语故事绘声绘色地讲出来。教师应在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基础上去讲解成语故事,避免一些学生不喜欢或者难以在目前的知识范围内接受的成语故事。在讲解成语故事前,教师应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倾听和思考。如在《亡羊补牢》的教学中,成语故事蕴含着“做错了事情要及时改正”的道理。成语故事生动有趣,是古人为了提醒人们而编造的。亡羊补牢的故事贴近实际生活,其重点是让学生在故事的阅读中,领悟出做错事后应善于听取他人善意的劝告并及时改正的道理。故事中的错误是任何人都有可能犯下的,教师在学生阅读前先让其思考“平时自己是否有丢三落四的习惯,家长是如何教导的”等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去倾听。教师声情并茂地讲解故事,采取边讲解边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有更强的代入感,激发其学习兴趣。学生理解亡羊补牢的含义后,教师引导学生搜集与其有相同意思的成语,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成果,促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更加完善。

3.在游戏中吸收成语知识

兴趣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基本保障,而游戏教学相对于灌输式教学,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游戏教学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成语积累过程的趣味性,可设计成语接龙、成语填空等游戏,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加深学生的理解记忆。成语接龙是语文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从一个简单容易上手的字作为开始,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有序接龙,让学生在开火车式的回答中,感受活跃学习的氛围。通过成语接龙的游戏,考查学生的知识储备量,检查学生在平时记忆成语的熟练程度,更利于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反应速度。在成语填空的游戏中,引入学生自评与互评的方式,让学生在开放性的氛围中,学习到更多、更全与更加实用的知识内容。如在《动物王国开大会》的教学中,在成语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分小组说出含有动物成语知识的活动,落实奖惩措施,激发学生参与成语游戏活动的积极性。

4.在诵读环节吸收成语知识

朗诵可提高学生的成语积累范围。成语有平仄节奏性强等特点,通过成语的诵读练习,可提高学生的成语积累量,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如在读背的教学环节,教师展示与本单元相关的成语,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成语知识学习的重视度。指导学生掌握诵读积累的方法,要求生僻字的读音正确,传授诵读的技巧,使学生在阅读中突出成语知识的抑扬顿挫与情感韵味等特点。

三、成语知识有效运用的教学对策

1.引导学生进行造句练习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熟练地掌握成语,使其在成语造句练习中深入把握成语的含义,实现成语知识的创造性运用。学生需理解成语在文章语境中的具体含义,再借助工具书明确成语涵盖的表层及深层意义,能够在出现该成语的地方迅速反应出成语的意义。只有做好了这些准备工作,他们才能有效利用成语造出符合语境的句子。对教材中出现的成语,学生要摘录到笔记本上,先理解成语的褒贬色彩,再进行合理的造句练习。对文中出现的成语,教师需要求学生在明确词义的同时,根据原文内容进行造句。在长期的成语造句练习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成语运用与语句表达能力。

2.引导学生写作练习

教师应引导学生用一些有水平的词语或成语渲染文章,实现成语知识的创造性应用和创意表达,尤其是带有贬义色彩成语知识的运用,更利于突出作文的讽刺等效果,进一步丰富学生写作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等。成语知识的内涵深刻,有短小精悍的特点,符合语文写作的新要求。引导学生展开成语故事扩写、将成语知识运用到作文等写作训练活动,让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思想情感更加真挚。

3.引导学生加强沟通交流

在互动式的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围绕成语知识展开深入性的沟通交流,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成语知识的运用方向和标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如在《揠苗助长》的教学中,蕴含着“尊重自然客观事实的发展,不能够急于求成,而只看眼前利益”的道理,将该成语比喻做事着急得到成果,而做出一些不恰当的行动,反而导致坏的结果。让学生围绕揠苗助长的主题展开交流会,使其各抒己见,积极融入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如有的学生分享了自己“好心”帮助小鸡出壳却造成小鸡崽死亡的生活经历。有的学生分享了父母管教严厉,却让自己更加厌学的生活经历。学生在沟通交流中灵活运用成语知识,能够达到清晰明了等表達效果,更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教师提供学生展示与表达自我的机会,趁机了解学生的困扰与想法,及时做好心理和情感等方面的纠正与支持,传递更多的正能量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通过感恩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促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得以尽快落地。

结束语

学生对成语知识的积累和应用,是吸收和产出、量到质的转变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成语在量方面的普及,并在质上进行引导,采取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力所能及地多加应用成语去表达与创作,促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达到理想的语文素质能力培养效果。

猜你喜欢

生字成语教师应
读儿歌识生字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生字辨识大闯关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拼成语
生字变身
猜成语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