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学生对月球的深入认识提升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

2023-06-20梁小兰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3年3期
关键词:环形山小天航天局

梁小兰

一、案例背景

对于月球,学生并不陌生。但月球还有很多值得学生探索交流的地方。例如对月球环形山的认识和了解;对学习天文知识,了解宇宙的方法;月球对地球的影响;等等。因此,本节课基于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把科学与语文学科的阅读和理解进行融合教学,整体提升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在立足于科学核心素养的同时融合德育,充分彰显“融·乐”课堂引导五育融合,坚持德育为先。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有效引导学生认识宇宙天体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渗透“保护地球”的环保教育,同时拓展我国探月工程的发展历程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自豪感。

二、案例描述

本课例,笔者分四部分组织教学。结合探月工程发展历程这一大背景,通过航天局的朋友小天跟学生互动进行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探索热情。基于问题的学习,由虚拟人物带领学生了解人们对月球的认识过程,从中进一步了解月球。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加深学生对学习方法的认识和运用,进一步认识月球。

(一)情景导入,激发探究欲望

1. 介绍新朋友:小导游——航天局的小天。

2. 航天局小天出谜语,揭示认识主体——月球。

教师提问: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月球一些特点。月球还有哪些秘密呢?

【设计意图】设计虚拟人物航天局小天,以小天的谜语互动导入,并由小天作为导游带领学生畅游科学课堂,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兴趣。

(二)探索新知

活动一:观察图片,初步了解月球地形

1. 航天局小天介绍人类探索月球的历程:嫦娥奔月—望远镜的发明与使用—嫦娥4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

2. 教师提问:通过望远镜,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月球表面。月球表面又是怎样的呢?

3. 引导学生观察和认识月球主要地形。

【设计意图】通过小导游小天的介绍,巧妙地将人们认识月球的历程“神话故事—望远镜观察—嫦娥4号探测器”呈现给学生,引发学生对人类探月历程的思考。虚拟动画人物带领,让学生置身于情景中,在情景中体验与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和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变得更加有趣和生动。

活动二:查阅资料,全面认识月球

1. 航天局小天发出邀请:一份来自航天局有关月球的情报。

2. 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获取感兴趣的信息,并分享与交流。

【设计意图】借助“月球情报”,将本校特色——全科阅读,无缝融合进科学课堂,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查阅资料是学习天文知识的一项重要方法。“月球情报”带着神秘色彩,能再次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活动三:模拟实验,深刻认识环形山

1. 航天局小天:借助科技,我们能更近距离地观察月球表面的环形山。

2. 播放月球环形山的视频,教师引导学生概括环形山的特点。

3. 教师提问:这么多各种各样的环形山,它们是怎么形成的呢?如何验证我们的猜想呢?

4. 播放模拟实验的微课。

5. 学生进行模拟实验,展示与交流分享。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技术,带领学生从远观到近看,观察和认识月球,这也符合人类探索月球的顺序。此外,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融入学习天文知识的方法:观察图片到查阅资料,到模拟实验,让学生认识到模拟实验是人类探索宇宙规律的一种重要方法。为学生后续学习天文知识打下基础。

(三)拓展延伸

1. 航天局小天邀请同学们到月球去生活。

2. 小组讨论:根据我们所获取的阅读信息和学习到的阅读知识,对比人类生存/居住所需要的条件,你认为月球适合人类居住吗?原因是什么?

3. 月球虽然不适合人类居住,但是它对地球有什么影响?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思考月球对地球的影响;引导学生意识到地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

(四)巩固与评价

1. 在希沃白板互动上选出属于月球的特点。

2. 完成课堂练习。

3. 分享本节课感想与收获,并完成自我评价和组内评价。

【设计意图】使用希沃白板交互式功能制作课堂练习,以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挑战欲望,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展示出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寓教于乐。关注学生的感受和收获,寻找学生感兴趣的知识或过程;通过课堂评价反馈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

课例片段一

小天:人类对宇宙,对月球的思考和探索从没停止,古人用美丽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表达飞向月球的愿望,后来,望远镜的发明和使用,使人类进一步认识了月球的真实面目。通过望远镜,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月球正面。同学们请看(出示图片):

师:观察月球正面图,你观察到了什么?

生:我发现暗色部分比亮色部分多。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那月球表面这些暗色部分和亮色部分都是什么呢?

生:亮色部分是月陆。

生:暗色部分是月海。

师:月球的正面有月海和月陆,并且月海比月陆多。那月球的背面是不是也主要是这两种地形呢?人们又是怎样认识月球的背面呢?

小天:同学们,月球一直正面对着地球,我们看不到它的背面是什么样的,但随着航天科技的伟大进步,我国嫦娥四号成功着陆月球背面,為人类揭开了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纱。你看,这是一张月球的背面图。

课例片段二

师:是的,查阅资料是我们学习天文知识的一种常见方法。经过人类对月球的不断探索,人们对月球有了更多的了解。我们用这种方法继续跟着小天探秘月球吧。

小天:同学们,这是一份来自航天局有关月球的情报,它能够帮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月球,获取月球更多的秘密,让我们的月球之旅前进一大步。你们想不想知道情报里会有哪些秘密呢?

生:想!

小天:拿到月球情报后,请你们完成以下任务:1. 快速阅读月球情报;2. 提取出月球的关键信息;3. 填写“月球小档案”。

课例片段三

小天:在我们移居月球之前,请你根据学过的月球相关知识和查找的月球资料,思考:月球适合人类居住吗?

生:我觉得不适合,因为月球上没有氧气。

生:因为人类生存少不了水、氧气,月球上基本没有水,也没有氧气,所以我认为不适合居住。

生:月球上的温度太极端了,所以不适合人居住。

师:月球不适合人类居住,那它对地球有没有影响呢?我们通过一个短片了解。

播放视频:小天介绍月球对地球的影响。

三、案例反思

本课例教学整体呈现出乐研、乐学、乐教、乐动、乐思、乐创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平台在教学资源的补充、教学情境的设置、教学评价辅助的优势。

(一)注重情境创设,视觉渲染,激发学习兴趣

采用新颖的授课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人们认识月球的历程和我国探月工程的发展历程为线索,设计虚拟人物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螺旋式探讨学习。新鲜的角色、有趣的动画、互动式的语音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拓展我国探月工程的发展历程相关知识,引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自豪感。

(二)活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建有趣科学课堂

运用多种多媒体技术设计中国航天局的小天当导游,如:动画、语音、视频等;通过希沃白板的互动游戏,能够有效满足学生自我表现的需求,激发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创造力。

(三)合理使用评价工具,达成“教—学—评”一致性

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提问、追问、游戏闯关、课堂练习等形式进行多元评价,及时诊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在汇报展示过程中,教师利用希沃白板现拍现传的方式呈现小组实验探究过程和结果,大屏幕的成果展现,也更容易催生同伴评价,方便教师在学生互评中引导学生内化评价标准、把握评价尺度,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提升自我。最后,关注学生的感受与收获,寻找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并通过自评和小组评,反馈学生的学,从而促进教师的教。

猜你喜欢

环形山小天航天局
为什么月球上有那么多环形山?
中场休息
机械手臂采摘忙
《我们来造“环形山”》教学设计
春天
月球上有很多环形山
美国航天局将在月球试种植物
环形山与月海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