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式劳动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探索

2023-06-16傅新新

成才之路 2023年16期
关键词:项目式五育并举大班

傅新新

摘要: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有效途径,是落实“五育并举”的重要手段。文章以泉州市鲤城区第二幼儿园大班项目式劳动“小土坡改造记”的实践为例,立足幼儿发展需要,深挖劳动教育内涵,并尝试将瑞吉欧项目教学方式与幼儿园劳动教育课程相结合,构建以“解决问题、任务驱动、小组合作、亲身体验”为主要特征,具有生成性、实践性、发展性和开放性的项目式劳动教育活动模式,以期提高幼儿园劳动教育质量。

关键词:幼儿园;项目式;劳动教育;“小土坡改造记”;大班;五育并举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16-0133-04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立项课题“幼儿园项目式劳动教育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FJJKXQ22-02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五育并举,提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颁布,表明劳动教育已正式纳入“五育”之中,并已成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在幼儿教育实践中,劳动教育呈现边缘化状态,部分幼儿园设置的劳动教育课程虚有其“表”,幼儿园、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都不重视劳动教育,幼儿不愿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比较常见。在此背景下,面对“劳动育人”的时代要求,要想突破幼儿劳动教育的困境,幼儿教师必须以幼儿发展为中心,深挖劳动教育的内涵,积极借鉴瑞吉欧项目教学方式对幼儿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和方式进行创新,以探索总结出一种更具生成性、实践性、发展性和开放性的项目式劳动教育活动模式,从而彰显出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下面,笔者围绕泉州市鲤城区第二幼儿园的实践探索,对幼儿项目式劳动教育活动的概念、特征及实施样态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项目式劳动教育概述

1.项目式劳动教育的含义

尹诗雅认为:幼儿园劳动教育是指支持幼儿在亲历实践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有目的、有意识地运用体力和脑力改造外部世界,获得劳动知识、劳动能力、劳动习惯等方面的发展,养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态度,树立劳动光荣、劳动崇高、劳动伟大、劳动美丽的劳动观念的教育活动,主要包括:生活性劳动、服务性劳动、生产性劳动。屠美如指出:项目式学习作为以某一项目为驱动的综合性学习方式,具有目标多元性、情境真实性、内容综合性和生发性、幼儿主体性及评价全面性等特征。项目式劳动教育活动是以项目化的学习方式开展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指幼儿在真实情境中,在任务的驱动下,亲历劳动实践全过程,解决具体的劳动问题,并形成劳动成果的教育实践活动,强调幼儿在劳动实践过程中真实地解决问题并产生可见的劳动成果。

2.项目式劳动教育实施原则

幼儿教师应从幼儿关注和感兴趣的劳动话题中生发出幼儿感兴趣、乐于体验、实践的劳动教育素材,形成项目式劳动教育活动。在实施项目式劳动教育过程中,幼儿教师应充分发挥项目式劳动教育学习目标多元性、情境真实性、内容综合性和生发性、幼儿主动性和评价全面性的优势,融合集体教学活动、区域活动等活动形式进行跨领域内容的横向整合,以幼儿园、社区、家庭的三方合力作为纵向支撑,逐步深化劳动教育,采取适宜的教学策略,将劳动技能、劳动态度、劳动品质、劳动文化、劳动自信等在“玩中学、学中玩”的项目游戏中进行渗透。

二、项目式劳动教育活动的特点

1.源于真实的任务驱动

项目式劳动教育活动强调任务的驱动作用。在教育实践中,幼儿教师会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确定劳动项目,并将劳动任务具体设置成需要策划和实施的小项目。幼儿会在一个一个真实任务的驱动下去完成劳动实践,去解决劳动实践中产生的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劳动经验、感受劳动乐趣、培养劳动精神。

2.小组合作式的实践样态

裘迪·哈里斯·赫尔姆在《项目课程的魅力》里提出:小组合作是项目式劳动的实践样态。项目式劳动教育活动通常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分工合作完成劳动实践活动。幼儿在共同策划劳动项目、经历劳动过程、交流展示劳动成果的过程中彼此调整与适应、分工与合作。交流对话是他们最好的合作方式。在劳动实践中,小组成员围绕驱动任务的解决积极讨论、寻找依据、作出决定,并在交流对话中合作完成劳动项目。

3.在亲身体验中解决劳动问题

项目化劳动凸显“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内涵,因此应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姜晓、胥兴春指出:劳动的最本质、最基础特征是实践,劳动教育不是说教,而是要让儿童在实践中获得经验,通过亲身实践的教育方式,借助一日生活各种活动,深化劳动教育,拓展劳动教育的深度与广度。基于此,在实施项目式劳动教育时,幼儿教师可将劳动教育自然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真实情境中,以项目化学习方式,引导幼儿在真实情境中亲身体验、经历劳动过程。幼儿通过动手实践、运用各种劳动工具,在实践中手脑结合,积累、迁移、运用劳动经验,与工具展开对话,体验劳动实践,唤醒劳动意识,解决劳动问题,学习劳动技能,落实劳动教育。

三、项目式劳动教育活动的意义

1.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提升

基于项目的劳动教育是一种以幼儿为主体的教学框架,幼儿在小组内协作完成劳动任务,根据真实的问题、需求、挑战,在持续的反馈、修改和反思过程中,解决真实的劳动问题并获得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在幼儿教师的指导下,在劳动任务的驱动下,幼儿围绕某个具体劳动项目或主题,充分选择和利用最优化的学习资源,通过小组合作、积极动手动脑、合作探究、实践操作、利用资源、解决问题等步骤,在劳动实践体验、内化吸收、探索创新中获得较为完整的知识,获得初步的劳动技能。与传统的劳动教育相比,这样的学习方式,幼儿能够更积极地学习,并自主构建劳动知识体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生活实践能力及与人合作交流能力都能得到更有效的發展。

2.促進幼儿的全面发展

项目式劳动学习强调融通整合五大领域目标,根据具体劳动主题的内容和目标,将知识、情感、态度等多维目标的发展融合到一个项目中。因此,与传统的劳动教育相比,项目式劳动教育在跨学科的基础上实现多领域的“五育并举”融合机制,真正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四、项目式劳动教育活动实施的具体步骤

在解决了项目式劳动教育“为何”的问题后,就要探究项目式劳动教育的实施与去向,即“何为”的问题。下面,笔者以大班项目式劳动教育活动“小土坡改造记”为例进行解析。

1.项目产生

一个好的项目式劳动教育活动应该具有多维性、整合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等特征,且应产生于幼儿的真实需求。因此,幼儿教师要从幼儿生活中发现驱动性问题,判断问题的价值性,进而生成劳动项目。以大班项目式劳动教育活动“小土坡改造记”为例,该项目源自幼儿在幼儿园骑行区进行户外活动时遇到的真实问题:幼儿园骑行区域有一个小土坡,幼儿在下坡骑行时,常常因为惯性大、速度快,难以把控车子而出现摔倒的情况,这使得小土坡成为了一个不安全地带。每次户外游戏后,幼儿们交流最多的话题就是“下土坡太危险了,我都不敢骑下来”“我试了下,结果摔倒了”“速度太快,刹不住车,怎么办”“怎样才能速度慢点呢”……这是个有价值的驱动性问题,怎样才能让车子的速度变慢呢?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就是实施劳动教育的好契机。于是,幼儿教师围绕“小土坡太陡了”这一幼儿间的热点事件设置驱动问题,引导幼儿生成“改造小土坡”的劳动项目,并与幼儿一起讨论决策,实际操作,运用工具合作解决问题,完成各项任务。

2.制定方案

幼儿教师与幼儿围绕驱动问题讨论解决方案,并鼓励幼儿基于各自的生活经验,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假设,制定切实可行的项目实施方案。仍以“改造小土坡”为例,幼儿们决定对小土坡进行改造后,幼儿教师与幼儿一起进行了实地勘察并得出结论:土坡之所以成为危险地带是因为它的坡度太大了,造成下坡时车速过快,难以把控。这时,有幼儿提出:“在坡下面放置纸皮或许能减慢车速。”“铺纸皮”的想法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幼儿们对于利用材料减慢车速的各种思考:“除了纸皮,还可以放置什么材料减慢车速?”“还有哪些方法可以用来解决下坡速度太快这个问题呢?”在一系列的交流碰撞讨论中,幼儿们最终达成共识,形成了初步的行动方案:在小土坡的坡面上铺设软垫、纸皮、沙子等材料,验证能否减缓车速。

3.项目实施

幼儿们分工合作,将项目方案付诸实践,在劳动实践过程中不断反思、调整、改进项目方案,发现新的问题,并在目标任务的驱动下生成新的劳动项目,促使劳动实践活动不断由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在“小土坡改造”中,幼儿们共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劳动实践行动,具体如下。

第一次行动:软垫工程。行动开始,幼儿们从班级建构区搬来一张张软垫,摆放在土坡坡面上,几个回合便累得满头大汗。杨杨提议用箩筐一起抬比较快,于是,大家改为合作搬运,将几块软垫叠放到一起,装在箩筐里,抬到土坡边放下,再两两合作,合力把软垫搬到土坡上,很快,小土坡上铺上了一竖排的垫子。几个幼儿迫不及待地骑车验证,下坡速度依然快,而且由于垫子是软的,骑行时会塌陷,危险性更大,第一次土坡改造软垫工程以失败告终。

第二次行动:纸皮工程。幼儿们开启了第二轮的劳动实践活动。这次,他们选择的材料是纸皮。他们从班级区域的材料超市找来一个大纸箱,并且合作把大箱子剪开,又把剪开的纸箱铺到小土坡上。铺的时候他们发现,由于纸箱的形状和尺寸与小土坡不一样,因此不能完全贴合。怎样才能让纸箱和小土坡完全贴合呢?幼儿教师及时介入到幼儿们的活动中,建议幼儿继续裁剪纸皮。在幼儿教师的提醒下,幼儿们先用铅笔在纸皮上描画出多余的部分,然后分工合作裁剪掉纸皮多余的部分,再铺到土坡上,纸皮和小土坡终于贴合了。幼儿们再次迫不及待地骑车验证,这次下坡的速度明显减慢了,但由于纸皮太轻,在车子的冲击下,会来回移动。幼儿们再次进行调整,有的拿来封口纸,有的拿来双面胶,进行粘贴加固,试图将纸皮固定住。但是封口纸、双面胶没办法与土地粘贴在一起,一阵风吹来,纸皮又移位了,纸皮工程也以失败告终。

第三次行动:铺沙工程。幼儿们按照之前拟定的改造方案的第三种方法继续尝试,这次他们采用铺沙的方式改造土坡。他们拿着小水桶到沙池,用小铲子装沙,提着装满沙子的水桶,一趟趟往返于沙池和骑行区。几趟下来,他们感觉速度太慢了,于是灵机一动,拿来运动区的金箍棒当成扁担,一次挑起两桶沙,速度明显快了,不一会沙子就把小土坡铺满了。在骑行验证中他们发现:干沙不能很好地附着在土坡的坡面上,太滑了,会动来动去,同样不安全。这时,幼儿教师及时参与进来,建议幼儿将干沙换成湿沙试试。幼儿们展开了新一轮的尝试:涵涵直接把水加到铺好的干沙上,沙子变得不均匀,不容易铺设。阳阳跑到沙水区取水,把水倒进装有沙子的桶里搅拌,然后将桶倒扣在坡面上,强强在一旁协作,用手将湿沙子摊平,但是他的手太小了,并不能把沙铺平,于是阳阳找来了两块木板,经验证,这样抹沙、铺沙容易扫平,他与强强一起用木板将湿沙扫平、敲实。幼儿们再次在铺上湿沙的小土坡上进行骑行验证,果然,这次下坡的速度减慢了,下坡的惯性得到了缓冲,铺沙工程成功解决了问题。

第四次行动:木板减速带工程。木板减速带工程的生成源于午后的一场大雨。午睡起床后自由活动时,幼儿们发现上午铺好的沙子被雨水冲散了。“有什么办法既能减缓车速又能持久稳固呢?”幼儿教师建议大家带着这个问题回家与爸爸妈妈查阅资料。强强的爸爸是建筑工程师,他给出了制作“木板减速带”的建议,幼儿们由此开启了新一轮的劳动探索之旅。在制作“木板减速带”时,幼儿们邀请了具有木工工作经验的保安叔叔来做技术顾问。在保安叔叔的指导下,幼儿们先找来直尺和卷尺,测量坡面的宽度。接着从班级的工具区找来锯子,学习使用锯子锯木板。最后学习用螺丝将木板固定到小土坡上。保安叔叔边示范边指导幼儿用冲击钻打洞,用螺丝将木板固定在小土坡上。大功告成,幼儿们再次进行骑行验证,木板减速带的功能太神奇了,车子在经过减速带时得到了有效缓冲,每一个小骑手都安全通过,幼儿们终于找到了解决下坡减速问题的最好方法,对危险的“小土坡”进行了成功改造。

4.成果展示与总结

在项目式劳动成果的展示阶段,由于经过前期长时间的探索实践,幼儿对于项目成果的展示都很期待,他们需要将自己的收获、成果以物化的形式展示出来,如设计展厅、布置展台、展示作品,在制作、展示过程中与伙伴分享学习经验,让更多人共享活动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在“小土坡改造记”中,幼儿先后经历了几种预定方案的尝试和后期方案的调整,生成了新的改造计划,最终自制出木板减速带,成功解决了“怎么让车速度变慢”的问题。安装了木板减速带的小土坡,不再是危险地带,幼儿们可以从容自信地上坡、下坡,穿梭于骑行区。在成功改造小土坡后,幼儿教师引导幼儿绘制了“成果发布会”公告,并设计了邀请函,邀请平行班的老师和小伙伴,以及家长一起到骑行区共享这一劳动成果。在小土坡现场,幼儿们与家长一起布置了展台,有本次劳动项目中的过程性图片,有现场改造过程的小视频展播,有孩子们在改造后的小土坡快乐骑行的照片……充分展示了幼儿们在各个阶段的劳动收获。在展示与分享中,幼儿们体验到了自身劳动的价值感,增强了劳动自信,萌发了热爱劳动的情感。参与“成果发布会”的隔壁班的小伙伴们受到感染,纷纷提出了开展“首届自行车拉力赛”“滚铁环爬土坡比赛”等活动拓展建议……这使“小土坡改造”项目的劳动价值进一步得到提升。通过公开展示成果,共享劳动成果,幼幼之间、师幼之间或其他人员参与成果评价,并提出改进和拓展建议,进一步提升了成果的价值。值得注意的是,在项目成果展示期间,幼儿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为幼儿提供环境和空间的支持,引导幼儿积极策划,大胆进行展厅及展台的布置,帮助幼儿收集劳动过程中的图片、视频、文字、表格、图画、手工制作等进行展示,引导幼儿进行成果制作及展示分享,从而让家长、同伴了解幼儿的成长和进步。

5.项目总结与反思

项目式劳动教育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会经历项目选题、项目生成—围绕项目,制订方案计划—进行项目实施、探究,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成项目,进行劳动成果展示交流等几个环节。从项目生成到活动推进,再到反思调整,到最后的项目成果展示,幼儿教师要始终和幼儿站在一起,做好幼儿们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从而与幼儿形成交互关系,共同在反思修正中成长。

五、结语

综上所述,项目式学习在劳动教育中的应用创新了劳动教育形式,把单一的劳动过程变成了问题探究、協调合作、完成任务的实践过程,让劳动教育真正落地,促使幼儿的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品质、劳动精神等劳动素养得到全面提升。基于此,幼儿教师应积极开展项目式劳动教学,促使幼儿浸润到真实的劳动实践情境中,在与劳动工具的亲密接触中,在与同伴的通力合作中,充分感受到劳动的快乐,有效提高解决问题和实践探究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尹诗雅.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意义及实施策略探析[J].学苑教育, 2020(19).

[2]屠美如,向瑞吉欧学什么———《儿童的一百种语言》解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2.

[3]裘迪·哈里斯著,林育玮译.项目课程的魅力[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4]姜晓,胥兴春.我国幼儿劳动教育实施现状及路径探析[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0(01).

Exploration of the Organ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Project-based Labor Education Activities

———Taking Big Classs "Record of Small Soil Slope Renovation" as an Example

Fu Xinxin

( Licheng District No.2 Kindergarten, Quan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Quanzhou 362000, China)

Abstract: Labor education is an effective way to cultivate socialist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with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morality, intelligence, physical fitness, aesthetics, and labor in the new era, and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implement the "Five Education Simultaneously". The article takes the practice of the "record of small soil slope renovation" project based labor in the Licheng district No.2 kindergarten, Quanzhou city as an example. Based on the needs of childrens development, the article delves into the connotation of labor education, and attempts to combine the Ruijiou project teaching method with the kindergarten labor education curriculum, constructing a system characterized by "problem-solving, task driven, group cooperation, and personal experience", which is generative and practical a developmental and open project-based labor education activity model aimed at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abor education in kindergartens.

Key words: kindergarten; project oriented; labor education; "record of small soil slope renovation"; big class; simultaneous developmentoffiveeducations

猜你喜欢

项目式五育并举大班
有爱的地方就有家——大班绘本阅读活动《想要一个家》
建设教育强国的鸿篇巨制
“五育并举”育新人:开启首都教育新时代
走向“五育并举”的现代学校管理
我是一颗闪亮的小星星——大班绘本阅读活动《高个子皮皮》
从大班阅读活动“七只瞎老鼠”说说课堂提问这点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