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亲自然”主题课程实施探究

2023-06-15何海燕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23年5期
关键词:栽种青菜经验

何海燕

自主探究是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以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为突出特点,这种具有主体性的学习方式被幼儿教育领域所认可。幼儿的探究过程充分利用了自然环境资源,重视实践技能发展的同时,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可以有效调动幼儿对课程的积极性,在实践中渗透教育教学。“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幼儿习惯在与生活的接触中获得经验,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对事物进行猜想,进而主动探究。本文结合工作中的实际经验对“亲自然”主题课程实施进行探究。

“亲自然”对幼儿的意义

幼儿通过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这五种方式获得早期经验,他们尚不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中,幼儿需要对某件事或物集中注意力,并把所观察的内容记在脑海中,这可以锻炼幼儿的观察能力。另外,幼儿在户外活动中不断奔跑、行走、蹲起,大肌肉群得到充分锻炼,且自然中多样化的菌群环境可以提高幼儿的适应能力,因此亲近自然的过程能够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与抗病能力。更重要的是,自然中的美好事物能够唤起幼儿内心美好的情感、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幼儿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中收获了丰富的经验与知识,为自身良好的身心发展奠定了基础。

幼儿“亲自然”课程内容的选择

从幼儿的兴趣出发

好的课程安排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教师应密切观察幼儿的一日生活,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并安排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在此基础上,应注意课程是否具备教育价值,是否符合幼儿发展需要,满足这几点的亲自然课程对幼儿的成长是有极大价值的。

贴近儿童生活

儿童通常通过碰一碰、摸一摸等直接体验的方式来获取经验,因此,课程内容要与儿童生活息息相关,让幼儿“蹦一蹦,够得到”的才是一节有价值的课。所谓“蹦一蹦,够得到”是要求在内容选择上,难度要比幼儿已有经验难一些,具备一定的挑战性。难度过高或过低的都不是好的课程设计。

符合当下时节

“亲自然”课程,要求在真实的自然环境下展开教学工作,所以在创设课程内容时,要根据季节特点、区域布置情况等充分挖掘教育价值,引导幼儿发现不同季节自然景观的变化,创造教育机会。

“亲自然”主题课程实施策略

充分挖掘幼儿园和社会资源

要想“亲自然”课程有效地实施,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幼儿园的环境资源与社区资源,利用园所的小动物园、采摘园等。好的社区环境对幼儿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因此,园所要与社区加强互动,优化幼儿学习资源,提高其对周边生存环境的了解。

在植物活动开展前,教师与园所中琪琪的奶奶联系,请她在春季栽种蔬菜时开展教学活动。在尝试种植前,教师先播放了短片,短片讲述了植物根、茎、叶的部位特征及其生长过程。之后,教师带领幼儿去种植园进行实践活动。先由琪琪的奶奶进行栽种示范,幼儿仔细观察栽种流程,结束后教师向学生提问:“看完琪琪的奶奶栽种秧苗,我们拿到小苗后该怎样做呢?”幼儿:“先把黑色的塑料壳拿下来,然后放进土里。”“要浇水。”教师总结栽种流程后,幼儿进行实践。栽种过程中,幼儿小心地捧着秧苗埋到土里,教师询问:“小朋友们观察自己栽种的秧苗,和奶奶栽种的有什么不同?”幼儿:“奶奶栽得比较齐。”教师:“是的,所以我们栽种时要抬头看一看。”在接下来的栽种过程中,幼儿看准位置再埋下秧苗,全部栽种完成后,师生围坐在不远处,一起复习植物根、茎、叶的特点,幼儿还分享了栽种经验。这节教育课充分调动了幼儿参与的积极性,让幼儿了解了植物开花、结果、死亡的全过程,丰富幼儿认知的同时发展了其综合能力。

利用幼儿探究中的偶然性创设课程

教师应观察幼儿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或在游戏活动、区域活动中面临的问题,以帮助幼儿解决实际问题为切入点,通过“亲自然”活动或游戏的方式激发幼儿自主探究的兴趣,进行贴近幼儿生活的课程创设,“把教育知识变成空气一样”,为幼儿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使其在实际操作中探索未知的事物,收获经验。

例如,教师带领幼儿参观栽种的蔬菜,注意到幼儿想吃自己亲手栽种的青菜,便询问幼儿想怎样处理青菜。幼儿们讨论:“把青菜卖给谁呢?”“老师、食堂阿姨、爸爸妈妈……”最终,他们统一决定卖给家长。教师适时引导道:“你们的蔬菜有什么不一样吗?怎样才能把青菜卖出去?”幼儿:“青菜是自己栽种的,没有打农药,还要做一个广告牌……”讨论到这里,幼儿决定将青菜的栽种过程和优势画在广告牌上。部分幼儿向教师推销青菜,教师询问:“青菜怎么卖的呢?值多少钱?”幼儿讨论:“妈妈去市场买菜都是按菜的重量付钱的,一斤多少钱或者一捆青菜多少钱。”幼儿继续讨论:“一捆一元,一捆十元、一百元……”幼儿一直没有讨论出满意的价格,于是向教师求助,教师询问:“你们有想到什么方法查询价格吗?”幼儿:“去超市问,在手机上查,问食堂采购人员等。”最后,在教师的帮助下,他们利用手机查询到青菜的价格为五元一斤。放学了,幼儿提前摆好青菜,举起自己绘制的广告牌进行宣传,最终以十元的价格将青菜售空。

从幼儿摘下青菜到决定售卖青菜的一系列过程中,教师始终以引导者、倾听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幼儿置身于特定情境下,积极思考,协同配合,这有效锻炼了幼儿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幼儿认真观察生活的好习惯。

给予幼儿充分的探索空间

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幼儿认知水平有限、探究过程具有重复性的特点,在幼儿不断尝试、放弃、再尝试的探究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幼儿反复尝试、不断试错,直至获得结果。此外,教师应为幼儿发展创设充足的空间,不急于干预幼儿的观察与思考。“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教师要给予幼儿足够的耐心,等待幼儿去探索发现。

例如,在幼儿园大班主题教育“风的秘密”教学活动中,为了让幼儿对风的认识不停留在浅层次阶段,教师结合幼儿已有的经验,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幼儿了解了风的形成、用途与危害。首先,教师拿出风车,提问道:“小朋友们,风想和我们做朋友,可是教室内没有风,请小朋友想想办法。”幼儿开始对人造风进行探索,使用羽毛、扇子、硬纸片、吸管等工具制造风,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反复试验。幼儿在做中学,从独自对着风车吹风到吹气球放出空气,但风车转动得并不明显,最后幼儿两个人或多个人自发组成一组,尝试让风车成功地转动起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幼儿克服自身障碍,在细心观察、实践、探究中收获了经验。教师适时给予鼓励与支持,不過多干涉幼儿的探究过程,通过活动的完成,潜移默化地培养其自信心与独立完成活动的习惯,促使其形成个性化的思维方式。幼儿在做中学,形成真正的核心能力,使其在校园生活乃至家庭生活中,具备了能力迁移的发展水平,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

“亲自然”主题课的创设让幼儿获得充分的探索空间,对幼儿探索精神的培养有深远影响。自然的事物使幼儿看得到、摸得到,降低了幼儿对事物的理解难度,在生活中、社会实践中取材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为幼儿获取经验创造了条件。

猜你喜欢

栽种青菜经验
青菜新品种介绍
北方落叶果树最佳栽种时间及栽植技术要点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凭空”栽种的绿色宠儿
种青菜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拔青菜啦
栽种了一个长在心尖尖上的花园
一棵青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