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室早春番茄双膜高效栽培技术

2023-06-14沈其云汤才君

西北园艺·蔬菜 2023年2期
关键词:穗果缓苗花序

沈其云 汤才君

温室早春番茄定植后加盖小拱棚,可比平常提前定植15~20天,达到早开花、早坐果、早上市的目的,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值得推广应用。

1   品种选择

番茄品种应选择早熟、耐寒、丰产、抗逆性强、品质好的品种,比如大果型富田2号、双飞粉霸、大明珠等,小果型春桃、粉贝佳、粉玲珑等。

2   育苗

2.1   育苗时间   穴盘育苗,10月底至11月初播种,苗龄60~70天。

2.2   种子处理   播种前4~5天催芽,将种子放入55 ℃水中,不断搅拌,直到水不烫手为止,浸泡6~8小时,捞出,用清水洗2~3次,洗去种子上的黏液,沥干,用湿润的纱布或毛巾包好,放在室内25~30 ℃环境中催芽。经过3~5天出芽即可播种。

2.3   播种方法   播种前将穴盘基质浇湿浇透,每穴中间平放1~2粒种子,覆盖1层基质,厚度为1~1.5 cm,然后覆盖薄膜。

2.4   苗期管理   出苗期间应保持适宜的室温,白天宜保持在25~28 ℃,夜间12~15 ℃。种子出土60%以上揭去薄膜,保持光照充足,同时适当通风降温,以免徒长形成高脚苗,一般白天保持20~25 ℃,夜间13~15 ℃。

2.5   壮苗标准   苗龄65天左右,苗高25~    30 cm,茎粗壮,节间短,具4~5片真叶,叶片肥厚,根多且肥壮,现蕾而未开花,幼苗无病 虫害。

3   定植

3.1   定植前准备   定植前对温室进行彻底消毒,每亩施入充分腐熟农家肥2 000~3 000 kg、三元复合肥100 kg、过磷酸钙50 kg。結合施肥撒入3~5 kg多菌灵,深翻25~30 cm后,用旋耕机旋耕2次。采用大小行起垄栽培,南北向起垄,沟宽50 cm,垄宽80 cm,垄高不低于25 cm。定植前5~7天浇定植水,垄面保持湿润。

3.2   定植时间   1月中旬左右,幼苗4叶1心时定植,株距35~40 cm,每亩定植2 200~    2 400株。

3.3   扣小拱棚   每座温室定植完毕后,及时在垄面上加扣小拱棚。每两行扣1个小拱棚,每个小拱棚需要4~5根竹竿,垄两头各1根,中间2 m左右1根,竹竿长2 m。覆盖白色地膜,膜宽2 m,两头拉展,周围用土压严压实,利于保温保湿。然后浇定植水,浇足浇透。

4   田间管理

4.1   温湿度管理   定植1周内,要加强保温防寒,适当的气温地温有利于促进生根缓苗,小拱棚内白天保持25~30 ℃,夜间15~18 ℃, 10 cm地温夜间保持在10 ℃以上,湿度控制在60%左右。

缓苗后加强温室的保温效果,如果湿度过大,可在中午温度高的时候短暂通风,早上太阳出来之后揭开棉被,晚上太阳落山之前盖上棉被。每天棚内光照时间不少于5小时,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 ℃,夜间12~15 ℃。

立春过后,天气逐渐转暖,番茄恢复正常生长,撤去小拱棚。若室温达到35 ℃以上,应及时通风,最好白天将温度控制在25~30 ℃,夜间12~15 ℃,温差保持在12~15 ℃。加强通风排湿,避免番茄因温湿度不适造成落花落果、着色不均、病虫害发生。

4.2   水肥管理   定植7~10天需浇1次缓苗水,缓苗水过后及时中耕除草松土,确保土壤墒情,保证土壤的透气性,促进根系生长,培养壮秧。开花坐果期控水控肥。第1穗果膨大转色时,每亩追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20 kg,一般2月底至3月初追肥灌水。第1穗果开始采收后,气温逐渐升高时,每亩追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25~30 kg,同时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协调植株养分供应,增强植株抗病能力。3月底以后逐步加大浇水量,增加追肥次数,保持土壤见干见湿即可,以促进果实生长。

4.3   吊蔓整枝   番茄缓苗之后长出1~2片新叶时,采用塑料绳或尼龙绳吊蔓。单蔓整枝,大果型品种留5~6穗果摘心,每穗留4~5个果;小果型品种留8~10穗果摘心,每穗留25~30个果。多余侧枝全部摘除,及时清除黄叶、老叶、病叶,按时打杈。番茄转色变红后及时采摘,减轻植株负载量,提前上市价格高,不但增加经济收入,还能提高植株后期产量。

4.4   保花保果   第1穗花序坐果易导致植株坠秧,不利后期果实膨大,此花序遇高温期通常花芽分化不良,结出的果实大部分是畸形果,商品性特差,因此摘除第1穗花序。从第2穗花序开始每穗花序的第1个花摘除,因为第1个花具有顶端优势,容易与后面的花序争夺养分,大部分会形成畸形果。

番茄的花序开3~5朵时,开始喷1次坐果灵,开花时用毛笔或棉签把2,4-D溶液涂抹在花柄上,药液加入红色颜料,防止重复处理。处理太早、浓度偏高或重复处理都会导致畸  形果。

5   病虫害防治

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坚持农  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

1)农业防治。合理轮作倒茬、科学施肥、控制温湿度,采用无病虫害种苗。

2)生物防治。充分利用天敌防止害虫,如七星瓢虫、丽蚜小蜂等。

3)物理防治。利用黄蓝板、频振式杀虫灯、诱捕器、防虫网等防虫设施防治。

4)化学防治。利用生物农药、低毒农药防治害虫。

主要病害有疫病、病毒病、灰霉病等。疫病可用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病毒病可用20%盐酸吗啉胍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预防,或1%硝酸钾作根外追肥;灰霉病可用40%施佳乐悬浮剂1 200倍液,或50%扑海因1 000倍液喷雾防治。

主要害虫有蚜虫、烟粉虱和斑潜蝇等。烟粉虱、蚜虫可用36%啶虫脒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防治;斑潜蝇可用75%灭蝇胺可湿性粉剂    2 5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2 000倍液喷雾防治。

6   采收

采收前7~10天禁止浇水,果实八成熟开始采收上市。按照果实大小分级,将果形端正、果色好、无疤痕、无虫眼、无损伤、光滑均匀的果实分级、分批包装上市。

猜你喜欢

穗果缓苗花序
一些花序的新定义和一个新的花序分类系统
——植物学教材质疑(六)
不同种类地膜覆盖对露地辣椒生长及抗炭疽病的影响
圣女果如何科学施肥
番茄整枝有技巧
傀儡师
花序最大的木本植物
花序最大的草本植物
早春菜定植前后,该怎样管理
葡萄新梢管理技术
蔬菜科学定植要点